109. 到底什么是问题的根源

109. 到底什么是问题的根源

00:00
15:46


学习过程中有疑问请扫描上面二维码加课程助理微信(或复制微信号 ytjddxj),课程助理会邀请大家进微信学习群,探讨交流、答疑解惑。


文稿:


喜马拉雅的朋友们,这里是《一听就懂的心经》,我是金刚师红。



我们在前几讲,已经介绍了三乘的修行,都是需要具有不同程度的智慧,才能证得不同的菩提,而大乘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圣果,其波罗蜜之道,无论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包括我们没有介绍的四波罗蜜等,都是需要有般若智慧为眼目,但也正因为如此,其实智,非智,非非智,是名智;得,非得,非非得,是名得,实质是开显我们本来的清净自性,故而无智亦无得。


 这个六波罗蜜,可以说,既是因也是果,就好像我们讲的布施波罗蜜,一个人存有布施的心、行,那么一定会有舍就有得,而一个人存有这样布施的心、行的习气,肯定也是他种子的显现,是过去习性的一种积累,所以说,既是因也是果,这个道理用“种子生现行,现行生种子”完全可以解释得清楚。


而如此三轮体空的六波罗蜜,实在又是无智亦无得。这两者是不矛盾的。


讲到这里呢,我们可以来分享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


以前我们已经在课程中提到过中国禅宗的六祖大师了,我们都知道六祖惠能大师是继承了五祖的衣钵,而他这个继承衣钵,也是跟两段偈颂有关系。一个偈颂,就是神秀大师所呈交的: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而六祖大师,则是在诵读学习了神秀大师的偈子以后,因为并不赞同,就针对性地做了一首: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很显然,六祖是在说身心两空,也就是我们《心经》里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很显然,这两首诗是一定要合在一起看的,否则失去了缘起,都搞不懂六祖大师到底在说什么。而神秀大师所交的偈颂中写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其实单单从表面来看,我们现在都已经无从知道神秀当时写这首诗,他的本意到底是什么,是难以比喻而强喻,好像我们用“日”——只能照外不能照里、只能照昼不能照夜、只能照一边而不能照另一边的太阳,用太阳的光来比喻无所不照、无远弗届的法性智慧……自心实相,本来不生呢?还是真的没有看到菩提的不可得?或者,他是已经领悟了一切空的本质,在说空之上的幻化之有?还是真的执实了?


如果是单纯的读这两首偈诗,我们前述提出的这种各种可能性,实际上都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毕竟语言是相,相与性终究是有差距的,何况禅宗本来就善用语言来瓦解语言的相执。可以说,语言自身的缺陷所导致的:语言与宇宙真实的不能完全对应,曾经引起很多相关的讨论,而在《楞伽经》里,则把语言与宇宙真实的关系讲得非常明白:


“离一切量则无言说,无言说则无生,无生则无灭,无灭则寂灭,寂灭则自性涅磐,自性涅磐则无事无因,无事无因则无攀缘,无攀缘则出过一切虚伪,出过一切虚伪则是如来,如来则是三藐三佛陀。”


所以从某种意义讲,语言并不能够成为宇宙实相的代表。


正因为这样,如来法身迥然独立,不见诸法也无所攀缘,但是众生又离不开语言,所以禅宗大师往往喜欢“玩弄”语言,打破语言所谓的常规逻辑,来破除众生对语言的执着,进而进一步破除各种执着。


所以,对于这样一个特别的传承,其中的一个与语言有密切关系的公案,一方面我们自然是要以语言为根据,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很有必要超越语言本身,来通过行为等的考察作进一步的了解。


仅仅靠这两首偈颂,就说能够定论孰高孰低,可能是非常有问题的一种判断思路。应该结合行动事实和结果,考察五祖将衣钵留给六祖到底有没有足够的依据。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宗宝本《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行由第一》,经中记载说:

“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迟滞,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喻利根者)。’众得处分。退。”


这里介绍了整个“故事”的缘起。也就是:中国的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准备要传付衣钵了,他要求弟子们“各”个呈交一首表达自己修行心得的偈颂,倘若已经明心见性,就可以得到衣钵。这里两个“各”字,说明弘忍大师给予了每一个弟子同样的机会。


而面对这个极为特别的时刻,在五祖门下,很显然,出现了三种不同情况的弟子:

1、神秀师

2、惠能师

3、前二位大师以外的所有众弟子


从众弟子们的情况看,“而递相谓曰:‘我等众人,不须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必是他得,我辈谩作偈颂,枉用心力。’”他们都不打算呈交偈颂,分析起来,原因可能一是对五祖大师有一种唯识所现的猜度,以已心度佛心,认为五祖大师既然安排了神秀上座做教授师,所以,恐怕接班人早已内定,“我辈谩作偈颂,枉用心力。”


二是可能出于一种不自信,觉得平时只有“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自然大家的所学、所修、所证都不如神秀,所以,也不必去竞争成佛作祖这个事了。


最后,大家都不敢写“报告”,也不想写“报告”。

但是,对于佛弟子来说,世间的所有事情都不必争,都可以退、可以让,唯有一件事是不必管他人如何,只需要自己尽心尽力努力去做的,就是真正地成佛作祖。成佛作祖本身是一个出世法的概念,与世间的名位权力并没有关联,而且,也不存在名额比例之类的问题,能够多一个都是诸佛所欢喜的。我们曾经建议朋友们背诵《妙法莲花经》里的这段经文:


“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

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

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

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

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每一个生命都能成佛作祖,恰恰是古往今来十方诸佛共同的心愿,每一个众生,也都有成佛作祖的潜能和资格。祖师们也是如此。所以五祖说的是:“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而不是说只让神秀作呈一偈。但是,这些弟子没有这样做。


注意,作为弟子没有按师父的要求做,这本身就是一种不调伏和我执,而且这种执着中反应出的问题很大:


首先,其实真正没有信佛和信佛所说的人人皆有佛性,以及“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其次,不信自己的佛性;

再次,没有真正依师;

当然,更没有依缘而动。


而神秀呢,下面这一段文字记录,不知道是不是有南宗弟子的夸张想象,究竟是否符合历史真实。但是我们现在只是为了讨论《心经》中的义理,所以就文论文,就文字所描写的进行讨论分析。


从经文看,当时:

“神秀思惟:诸人不呈偈者,为我与他为教授师,我须作偈,将呈和尚”,


作为教授师,其它这些同修出现问题,是有一定的责任要加以纠正的,但是,当时记载中的神秀大师在发现其它同修前述的问题时,没有及时加以纠正,可以说就不是一个真正“好”的教授师。


“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若不呈偈,终不得法,大难大难!”


这是神秀当时内心的思考。其中有一个最重要的顾虑,那就是:“觅祖即恶,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看起来似乎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这个顾虑里面实际上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他把成佛作祖,广度众生,和里的“位”联系起来了,并且将佛教修行的成佛作祖与“法”进行了对立。


其实我们仔细想想看的话,这里实在是潜在地将佛法庸俗化了。没有看到世界的空幻性,以及法的神圣性。


也正因为这样一种错误的思路,当时的神秀师陷入了极度的矛盾痛苦之中。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nmemtfxyz

    楞伽-拼音 l#léng qiér#  释义 1.亦作“楞迦”。山名。梵文音译。在古师子国(今斯里兰卡)境。相传佛在

    师红长老 回复 @nmemtfxyz:

  • nmemtfxyz

    摩诃 - 百度汉语 拼音 l#mó hēr#  释义 1.亦作“摩呵”。梵语译音。有大、多、胜三义。2.池名。

    师红长老 回复 @nmemtfxyz: 照本宣科不一定对的。

  • nmemtfxyz

    偈子l#jì zǐr# 偈子,又名偈颂,因为大多是诗的形式,又名偈诗。如,《水浒传》第四回“长老道:‘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州而迁,遇江而止。’鲁智深听了四句偈子。”

    师红长老 回复 @nmemtfxyz:

  • Ariyas

    无修无证之说,多闻尔!呵呵!

    师红长老 回复 @Ariyas: 但是不要把佛教中讲的无修无证,理解成真的是不要修也不要证啊。

  • guoguo006

    除了偈子,其他愣迦和摩诃的读音可以的

  • jgcl

    人人皆有佛性

  • 自在解脱_o9

    很受启发!

    师红长老 回复 @自在解脱_o9: 鲜花鲜花鲜花

  • 安份守己世界太平

  • 大祥天下

    学习

  • 大祥天下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