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昨日的世界》:两次世界大战如何决定作家与欧洲文明的命运?

文学 | 《昨日的世界》:两次世界大战如何决定作家与欧洲文明的命运?

00:00
27:17

如需收听更多好书解读,请点击此处,订阅1000+讲书全集>>>


茨威格自传体回忆录,两次世界大战如何决定作家与欧洲文明的命运? 


听书笔记  



《昨日的世界》是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晚年的回忆录。茨威格大半生的岁月顺风顺水,晚年时二战爆发,茨威格被迫离开欧洲,最终流亡到巴西,在流亡途中写完了这本书,在其中,他以客观的心态描述自己的一生,带着读者重返19—20世纪之交那个看上去繁荣昌盛的欧洲,并纪念自己的青春岁月。

 

茨威格为何如此眷恋维也纳以及欧洲?

 

茨威格把1914年一战爆发视为欧洲黄金时代的结束,而把1939年二战爆发视为他个人的黄金时代的结束。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茨威格的命运的巅峰和低谷,都跟维也纳乃至欧洲文明的命运紧密关联。

 

茨威格于1881年生于维也纳,家境富裕,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维也纳社会安定,有钱人安居乐业,普罗大众也获得了积累财富的机会,公共卫生、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样样都在提升,贫困人口显著减少,茨威格和大多数奥地利人一样,都为这些成就而自豪。

 

更重要的是,当时的维也纳已经是举世公认的文艺殿堂,这里诞生过像海顿、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勃拉姆斯、约翰·施特劳斯等古典音乐大师,城里,再普通的人都会设法去看皇家剧院的演出,向那些演员学习优雅的谈吐、高尚的趣味。维也纳人对于政治家、商人、大富豪没有什么感觉,但对演员、作家、艺术家却是顶礼膜拜,对于世界上正在发生的新思想、新观念都具有浓厚的兴趣。

 

在维也纳,茨威格把青春时光都花费在看展览、看演出、阅读、写作、交友上,他感到了巨大的自由,面前有着无限的机会,不到20岁时,他的文艺天赋就崭露头角,维也纳给了他一个完美的表演舞台,助他一步步走向成功。

 

在茨威格看来,欧洲为何会从一个繁荣的时代走进了战争的漩涡?

 

按照中国人的老话说,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欧洲各国都在安乐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兴起了扩张的野心,想要借此来释放掉积累的能量,而整体的长久和平,又让各国首脑和知识分子都对战争的端倪缺少警惕。在书中,茨威格坦言了自己对欧洲的没落负有责任,他认为,自己作为一个当时的著名作家,只是一心推崇和平,却没能和其他拥有同样立场的进步作家一起,结合成一些团体,及时地发出了盛世危言。他说,他们过于乐观了,完全错判了形势,没有注意到欧洲国家正在经由繁荣一点点走向仇敌关系。

 

茨威格为何在这部回忆录中表达了沉痛的遗憾?

 

一方面是因为他亲眼目睹了两次战争的爆发,纵然他自己一生都飞黄腾达,内心却难以接受欧洲一再犯错,走向毁灭的现实,他把自己与欧洲文化看作一体,欧洲的毁灭就是他自己的毁灭。《昨日的世界》的最后一章,题为“和平的垂死挣扎”,在其中,他讲述了欧洲这条文明大船沉没前的最后时刻。如果说1914年的战争毁掉了他美好的记忆,那么眼下这一场战争,让他对未来都不抱希望了。

 

另一方面,茨威格也十分痛心于自己面对灾难的不成长。他在全书的最后几段里,用忏悔的语气说:我觉得世界在全面地倒退,人们正在经历一个自由彻底沦丧的时期;可是我自己永远还是那个样子,总是不愿相信灾难真的已经降临,总是在找一个新的地方隐居起来,回到我所热爱的书籍和艺术品之中,等待外边的风雨过去。



解读 | 云也退

专栏作家,记者,译者。著有《自由与爱之地》,译有托尼·朱特《责任的重负》、E.萨义德《开端》以及《忧思中国》等。

播音 | 娜娜

策划编辑 | 周向荣

音频编辑 | 秦亚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北京一隅YYY

    喜欢这本书。茨威格的很多作品都买来阅读了

  • Hello孤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