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537期:一夜之间,为何朋友圈都在转发屠呦呦?

2019-537期:一夜之间,为何朋友圈都在转发屠呦呦?

00:00
19:58




今天,屠呦呦团队青蒿素的新进展上了热搜:




他们延长了青蒿素的用药时间,而这一进展,能解决“青蒿素抗药性”这一世界级难题:




《人民日报》的记者还了解到,在“青蒿素抗药性”研究获新突破的同时,屠呦呦团队还发现,双氢青蒿素对治疗具有高变异性的红斑狼疮效果独特。




红斑狼疮被称为不死癌症,因为无法治愈,所以得了就是绝症。


对于那些患病的人来说,这种病意味着死亡。


我们知道的迈克尔·杰克逊、Lady Gaga的姑姑,都是因为这种病去世的。


2012年,中国红斑狼疮的患病人数已经达到了90万,而且这个数据在不断增长,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病率居世界第二。


对于红斑狼疮,最大认知便是:目前无法根治。


屠呦呦的新进展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仅仅在中国,屠呦呦这一发明有可能拯救上百万人的生命,而如果从世界范围来看,这个数字会呈几何倍数增长。


人们惊叹于屠呦呦的厉害与伟大:


但是,早在这之前,屠呦呦便已经用自己的研究,惊艳世界。




2015年,屠呦呦就已经被授予诺贝尔生物学和医学奖,同时也是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人。


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2019年,英国BBC发起了一项全民票选,屠呦呦和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图灵并列位“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


BBC记录短片《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这样说道:


当我们提及杰出的科学人物时,毫无疑问,屠呦呦一定会出现在这个名单中。


为什么?


纪录片给出了答案:


如果要用拯救了多少人的生命来衡量一个人的伟大程度,那么,毫无疑问,屠呦呦,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她研制的药物,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包括世界上的贫困人群,以及上百万的儿童。


而这,都是因为青蒿素的发现和提取。


疟疾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最大的杀手之一,仅非洲每年就有100多万人死于疟疾。


上个世纪60年代,美越战争成千上万的士兵在被携带疟疾的蚊虫叮咬后丧命,因疟疾死亡的士兵数量,多到无法估量。


面对越南的求助,中国成立了研究组,当时身在中医研究院的屠呦呦,临危受命,接下了研究对抗疟疾药物的重任。


她靠着一双脚,走访疟疾药方,靠着一双手,一字一句,生生整理出640万字的药方集:


当时有2000多个关于疟疾的药方,需要一一实验排查:


巨大的工作量,耗费了她的全部精力。为了新药的研制,她不得已将孩子们送去寄养。


研制的过程异常艰难,一次次实验,研究了200多种中草药,但依然颗粒无收。


当身边的人都劝她放弃,毕竟连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都束手无策,更何况我们。


但是,屠呦呦不死心,她把目光转向了厚厚的古代医书典籍。


翻阅浩如烟海的典籍,她发现了古书中一条关于治愈疟疾导致发热的药方。


这给了她灵感,改用低沸点溶剂来提取有效物,后来发现这种有效物对于疟疾的抑制程度达到100%。


但是,当她们欣喜地进行临床试验时,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经历千辛万苦发现的有效物,却根本无法判断是不是能适用于人类,研究一度陷入停滞。


虽然明知有生命危险,但是屠呦呦还是决定以身试药。


后来,试验成功了。


这背后是191次实验。


一次次改良、实验,再改良,无限循环更新,终于在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卫生部新药证书;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青蒿素列入基本药物名录。


在屠呦呦发现和成功提取青蒿素之前,全世界约一半人口处于罹患疟疾的风险之中,而屠呦呦的发现,直接让这个数字整整下降了50%。


BBC这样说道:


很少有人像她这样,敢于冒着生命危险,去直面不可知的危险,仅仅因为治愈别人的一丝希望。


即便取得了世界级成就,我们也很少在一些场合看到她的身影。


2015年诺奖身份公布去领奖时,根据事先的约定,各路记者领导专程赶到第三航站楼为她送行,结果,局长一行在贵宾室左等右等,却始终不见屠老身影。


后来才得知,屠呦呦早已悄悄办完登机手续,走普通登机通道登机起飞了。


2017年,屠呦呦荣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当闪光灯都准备好的时候,等到的只有满脸抱歉的负责人:


 “实在抱歉,屠呦呦先生因为身体欠佳不能到场,由她的几位同事接受大家采访。”


是的,她又一头扎进实验室。


张载的《横渠四句》有这样一句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屠呦呦,担得起这四句话。


放眼望去,世界上像屠呦呦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而我们何其有幸,能拥有这样一群人。




这个穿着汗衫工作的老爷爷叫高伯龙:


作为86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激光物理专家,他曾说:


“外国有的、先进的,我们要跟踪,将来要有;但并不是说外国没有的我们不许有。”


1960年,美国率先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后,马上开始激光陀螺的研制,全世界都在加紧研制导航技术。 


他带着团队攻坚克难,那些困难,别人甚至难以想象。


但是他们生生扛过来了:


没有实验场所,他们把废弃食堂改成实验室;没有软件,就自己动手编程;经费不足,就利用废弃的材料自己造设备、搭平台……


1981年,他负责的“208”项目,诞生规格之高,在国防科大历史上绝无仅有。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他常年一身黄布军装、一双草绿胶鞋,别人很难把他和院士、大师这些称谓联系在一起。


然而,正是这个看似普通、毫不起眼的“扫地僧”,倾尽一生的心血,默默坚守半个世纪,让我国的激光陀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绽射出耀眼的强军之光。




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制了第一代环形激光器实验室原理样机和“全内腔绿色氦氖激光器”,他们的研究成果填补了中国激光领域的7项空白。


因为他的存在,中国在这个领域稳居一流位置:


第一台高精度反射率透射率测试仪;第一个激光陀螺实验室样机、工程化样机;


第一个实现激光陀螺产业化生产;第一家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并能全闭环研制生产激光陀螺的单位……


正是因为他,为高新武器进行目标定位,才让我们的武器想打到哪儿就打到哪儿,底气十足。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他的成就,这一句足矣:


他一生从事激光陀螺研制,使我国成为继美俄法之后,世界上第4个能够独立研制激光陀螺的国家。


图片里这个笑得特别和蔼的老爷爷叫于敏:




他是我国核武器独立设计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两弹一星勋章奖”获得者,被称为“氢弹之父”。


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第一颗氢弹空投爆炸试验成功:


做到这一步,美国人用了7年零3个月,苏联人用了6年零3个月,英国人用了4年零7个月。


而中国人,只用了2年零8个月。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于敏,那只能是“bug”:




为什么这么说?


全世界范围内,只有两种氢弹构型,一种是“于敏构型”,另一种是美国的T-U构型。


美国虽然研究出氢弹,但是并不具有实用价值,而“于敏结构”的特殊存在,使得中国低成本保存了氢弹,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拥有氢弹的国家。


这个结构厉害么?




我只能说,美国用了20年时间仿制,至今都没能成功。


他叫林俊德,很多人应该非常陌生,因为他在西北的荒漠中,隐姓埋名一辈子。


但他是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某基地研究员,坚守在罗布泊52年。


他参加过我国所有的核试验,一共45次。


空中爆炸冲击波、地下爆炸岩体应力波、爆炸地震波、爆炸安全工程技术……


这些爆炸,你可能听都没有听过,但是,只要听到就能想象到它们的危险程度。


他,是真的在用命工作。


然而,他的晚年,却与癌症相伴,这是长年过劳与频繁参与核试验后的结果。


医生说他还有几个月的时间。


但他拒绝做手术,并坚持要搬出重症监护室。


因为,他手里有好多涉密的文件没保存好。


如果没交代好这些,他没办法放心地走。




这位老人在生命的最后8天,拖着病弱的身躯,完成了他这一生最后一份工作表:


将电脑里藏着的几万个关系国家利益的保密文件一一保存;


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


3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2次在病房召集课题组成员布置后续实验任务;


完成了130多页、8万多字博士论文的修改,写下338字的6条评阅意见;


与基地领导几次探讨基地爆炸力学技术的发展路线;


向学生交接了两项某重大国防科研尖端项目……


他带着氧气面罩,处于半晕厥的状态,还不停询问:


“文件存好了吗?”


老伴劝他躺着休息。


他说:我不能躺下,躺下就起不来了!


在生命的最后一天,他留下的不是对家人的嘱托和惋惜的泪水。


在生命的最后一个小时里,他做的,只有工作。


很少有人看过这张照片:




在高铁二等座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穿着破旧的鞋,在研究图纸。


他是78岁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老先生。


他从事测绘仪器研发工作55年,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将中国测绘仪器的水平推进到国际领先地位。


有报道说,他曾用很少的研究经费,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为国家节省资金2亿多元,创汇1000多万元。


可他是一个非常节俭的老人。搞了一辈子科研,可家里的书桌都磨损成了这样:






放眼望去,那些科学家里,有一大部分,我们没听过,也不认识。


因为他们没有名气,也不追名逐利。


但是,他们的贡献,他们的研究,才切切实实给了我们一个安全的国度,给了我们便捷的生活,甚至挽救了一条条生命。


今天屠呦呦团队的新进展,不仅仅是一项研究成果,也不仅仅是为了奖项去做的努力,对于很多人来说,那是他们的生命和希望。





在微博下面有这样一条评论:




曾几何时,这些人是我们追捧的对象,我们对他们有着无限的崇敬和狂热。


小时候,一提起哥德巴赫猜想,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陈景润,同学之间的攀比,就是谁买到了刊登陈景润的杂志,熬夜给陈景润写信,


问他关于数学、科学的问题,如果能得到陈景润的回复,比中了彩票还值得庆贺;


那个时候,我们没有手机,但是我们看各种各样的书籍,印象最深的就是人手一本《十万个为什么》。


毕竟两弹一星之父钱学森都这样教育他的儿子:书架上有本《十万个为什么》,每天读40页,遇着问题做个记号,空了我给你说说。


那个时候,我们没有去过酒泉,却无数次听过这个名字,因为每当有卫星发射,全家人都挤在电视前守着,盯着画面里的基地,心都提到嗓子眼,比新年倒计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


那个年代,是推崇科学,追捧知识的年代。


我们的父辈最热切的希望便是,我们能成为科学家一样闪耀的人,如果不能,多懂些知识也是好的。


那个年代,书籍和知识影响着人们的一生,有人凭借它考学,鱼跃龙门,有人甚至拿着它提亲,因为知识就是财富。


可我们的现在呢?


都想整容当网红、做奸商打版复刻抄袭、靠流量赚粉丝钱,或者找个富二代生个孩子改变人生。


甚至连小学生都说,长大的梦想是当网红:


真是令人遗憾。


崇尚科学,尊重科学家,本应该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


而我们,却似乎不太在乎自己身后的这些瑰宝。


今天,屠呦呦上热搜,有人说:


屠呦呦,真厉害,可,和我,没啥关系。


是的,这也是当下很多人的困惑:屠呦呦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我想说,不要让成年人价值观的崩塌毁坏了未成年人的去路。


如果祖国的未来,自小就好逸恶劳,鄙视贫穷,对有意义的工作一概无视,否定科技,对祖国发展无感,我们的国家还能继续强大吗?


鞠躬尽瘁的科学家们,我们没有人能认出他们的长相,记得他们的名字。


他们用一生做出来了成就,一样无人喝彩。


除了他们自己,会为这个国家又强大了一点,默默欢呼。


他们喜欢清贫、寂寞的人生。


因为这样,就可以更专心地为祖国效力了。


而享受他们劳动成果的你我,难道我们不该为了让科学家们的辛勤有所后继,出一份力吗?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别再让孩子们的价值观就此崩坏。


告诉他们什么是价值,什么有意义。


更不要让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真正的英雄,寂寥无依。


让他们恐惧死亡,恐惧死亡之后,再没有人迎头赶上,国家再无进步。


一个好的社会,不该只充斥着浮躁的欲望。


在当下这个时代,人们疯狂追逐着名与利,大多数人都希望孩子能一夜成名。


没有人想成为科学家,大多数人的人生规划,是成为明星,要不就是网红,除了这些,似乎无从选择。


而屠呦呦们的存在,这些默默无闻、籍籍无名却真正改变这个时代、担起民族脊梁、扛起国家未来的人,也许给了我们关于人生的另一种答案。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私信回复“福利”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肖邦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