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建德。上一讲我是介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我觉得那方面的知识如果缺少就不能充分地理解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我在这一讲,还要向你介绍一点海明威与战争的背景知识。
因为海明威他是出生入死经历极其丰富,所以我们必须对他生平的一些细节有所了解。我们会知道他把这些细节也用到《永别了,武器》这部小说里面,所以这部小说可以说是他的回忆录和创作性的一些想象一个奇妙的重叠,说他一半回忆录并不为过。
海明威我们说他一般是写硬汉的,那么他早期的作品里面我们会看到就是这些硬汉总是在跟战争打交道,面对着伤亡,面对着炮弹,面对着同伴的死亡,然后这个人应该怎么办?他前期的作品里面很多都是这样。所以《永别了,武器》我觉得是海明威他前期的战争小说里面最有代表性的一部。通过这部小说,我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战争对日常生活的负面影响。
海明威他在这部作品里面,他讲的蛮多都是受伤,然后是医院休养,然后是恢复。比如说在《永别了,武器》里面这位主人公,他叫弗瑞德里克·亨利,他就是在战争里面他的膝盖被打坏了,膝盖受伤了以后他就完全就不能动,腿都不能弯曲。然后他在医院里经过治疗,然后慢慢的就是恢复起来,恢复起来之后他就以强大的毅力来迫使自己弯曲膝盖、练习走路,从不习惯走到慢慢习惯走,最终到完全恢复正常。这位主人公他在克服这些伤病的时候,体现出令人敬佩的勇气,这个其实也是海明威他的复制之道。
因为海明威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他身上一共有200多块小小的弹片。还好,我觉得他就是体格强壮,后来没什么问题。医生看了也是非常惊讶,身上一片一片的小弹片取出来一共有200多片,而且有一些可能就一直没有取出来,留在他身上。
所以战争对海明威这条硬汉子也是留下了创伤,不仅是身体上的创伤,也有精神上的创伤,然后这种创伤,在《永别了,武器》这部小说里面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再现,我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性的一种再现,是回忆和虚构重叠交错,结果就是出来一部伟大的小说《永别了,武器》。
如果真的要了解这部小说,还有几个前提,要是可能的话,大家不妨去读一读海明威的传记,读一读第一次世界大战史。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虽然是参加了协约国,但是中国没有派军队到欧洲去打仗,中国有十几万的华工参与了战争。但是很可惜的是华工他们大量的人是文盲,即使识几个字,也不会写文章。
所以中国人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方面的经历,我们很难在回忆录或者是小说上看到,这一方面几乎是个空白,但是在欧洲,在英国、在美国这方面的做就特别多。海明威的著作我觉得使得第一次世界大战题材的小说创作所到达了一个高峰。
我还要强调一点的是,这部小说它的背景主要是发生在意大利的北部。现在我们旅游业非常发达,我相信每年都会有数以万计的中国游客到意大利去,因为意大利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旅游大国。据我知道,美国人是特别喜欢到意大利去的,因为意大利它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的历史非常辉煌,曾经有过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当时的政府无数疆土,所以它的势力渗到当时欧洲的各个方面,甚至到达了亚洲。
我们一般去的话都会到几个有名的城市,但是海明威这部小说里面他告诉我们意大利是北部,尤其是米兰以北的一些地方,因为米兰以北这些地方其实已经是进入山区了,然后米兰那个地方再往北就到瑞士了。瑞士我们知道也是全世界最美丽的国家之一,瑞士处处都是跟花园一样的。瑞士特别有名的比如说日内瓦湖,然后日内瓦湖边上就是有一些城市,比如说像日内瓦、洛桑,这些都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那么这些地方其实就是出现在这部小说里面的。
在日内华瓦湖的东边,东边好几十公里的地方,还有一个湖是南北向的很长。那个湖也是很有名的,它叫马甲内湖。马甲内湖它由南往北,实际上是跨越了意大利和瑞士的国界线,这个湖是两国共有的。那一带风景是非常的美丽,但是同时又是在山区,所以海明威他的《永别了,武器》这部小说就是他描写的场景,基本上在那一带,就是米兰以北的意大利山区,还有瑞士的一些著名的风景景点。
米兰这个城市也是《永别了,武器》这部小说里面经常出现的,我们如果去过米兰,就知道米兰他最有名的就是一个广场,然后有一个米兰大教堂。米兰大教堂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教堂之一。那么海明威这部小说里面有不少场景我们都看得出,作为主人公和他的女朋友,就是他们曾经一度经常出没于米兰大教堂附近,而且大教堂附近有一个特别有名的一个拱廊,拱廊两边都是各种各样的商店,当然也有咖啡店、饭馆这些,所以拱廊也是经常出现于这部小说之中。如果对那一带的地理特点还有人文风景有一些特殊了解,我觉得对于我们进一步欣赏这部小说是非常重要的。
海明威实际上我前面说到他是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然后他受了伤,然后身上取出很多弹片,而且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他没有说我已经参加了一次世界大战、第二世界大战我就应该退休了,不是这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他是一个特别的角色,有人甚至有研究过,他可能还是美国情报部门的人员。我觉得这样的话实际上就是让人更钦佩了,因为他是对战争作出的贡献就是非常大,而且它也是不渲染的。
那个时候海明威还曾经到中国南部来过,他到某一个战区,然后跟中国的士兵、将军会面。那次战争它是作为一个特使来的,也是作为一个记者。一方面他是来报道中国的战争状况,然后另外一方面就是他毫不含糊的就是站在了中国抗战者一边,因为当时他来中国的时候,美国还没有参战。美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它是在珍珠港事件以后,也就是1941年12月以后,日本偷袭珍珠港,然后那个时候美国才马上宣布参战。
海明威他两次世界大战都经历过,所以他对战争有大量的这种非常跟个人的经历相关的回忆。所以我们读他的战争小说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它来写战争真是一个行家里手。各种各样的武器他说起来他是头头是道,他写的特别的具体细致。比如说他说步枪,他会说这个是多少口径的步枪,然后他各种型号他都熟悉。
美国人有很多人是收集枪支的,海明威自己也是收集枪支的。所以非常不幸的是,他是用自己收集的枪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海明威自杀有着复杂的原因,他是一个有着一种内在骄傲的人,他说话不多,他是希望自己能够源源不断地进行创作,但是他在写了《老人与海》之后,他就觉得自己的创作力是在走向枯竭。有着宏大抱负的一位作家,一旦理解到自己可能以后再也不大会写出什么作品来了,对他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然后他选择了自杀。
不过这背后还有其他的种种原因,比如说他有着某种程度的抑郁症,有一点也可能会给他隐隐的做一种暗示,就是他的父亲也是自杀去世的。我觉得海明威他最终选择了父亲所走过的路对他来说是必然的,但是对于热爱他作品的人来说,我们多希望他能够再给世界、给读者留下更多好的作品。即便如此,他是六十几岁就去世了,但是他还是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厚的文学的遗产,这个我们要感念他。
我再补充说一点,就是20年代的时候,那个时候就是有很多美国青年,他们都喜欢到欧洲去的,尤其是在巴黎,海明威也是。海明威当时是在巴黎的美国文学青年的团队里面,也是特别有名的一员。那个时候就是在巴黎有一位犹太裔的美国人,是位女士她很有钱,她在巴黎的住处是个沙龙,她曾经对当时那些在她家里玩的美国文学青年说:“你们是一迷茫的一代”,这个词就是从她嘴里出来的。
所以有时候大家为了方便起见,把海明威也是放在那个群体里面。但是我是觉得这种大的范畴性的名词其实是不可靠的,我们要去读他们的作品,那个时候的所谓的迷茫的一代里面,其实他们的作品还是不一样的,即使是有一种迷茫的感觉,他们迷茫的性质和表现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迷茫可能也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永久的状态,我们其实每个人都是有一定程度的迷茫,如果永远就是说话中气十足,好像特别乐观,是不是时间久了跟他相处也会觉得乏味,而迷茫的时候人的真性情才会体现的更彻底更丰富,所以我觉得迷茫一下也是蛮好的。
陆老师,毕业于复旦大学和剑桥大学,研究英美文学方向,所以讲解融汇中西,把作品的解读提高到了文化的层面❤️❤️❤️,差点错过,好险!
确实去意大利旅行可以了解古罗马的历史
最后的这个笑声就很好
中国人追求长寿、自然终老,好死不如赖活着,有点追求量而忽略质的传统。西方人很多重视生命质量,所以,当有这种执念的人觉得自己生命没有意义的时候,选择自杀或安乐死,其实也是一种自尊和高品质的体现。所以,无需用中式生死观看待海明威的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