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庞德正在进击,为何于禁鸣金收兵
庞德为了进一步消除魏军将士对他的猜疑,来到樊城后,主动出阵单挑关羽,双方大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负,魏军鸣金收兵。
关羽回帐后,关平劝其不必急于求胜,以免辜负刘备的重托,关羽却不以为然,听不进去关平的劝告。
要去取樊城,关羽应该考虑到三个问题:
首先,这一去荆州无人可守了,孙权时刻打着荆州的主意,这时候离开,很可能勾起东吴前来取荆州的野心;
其次,关羽应该想想自己这么多年来,是否培养了一个能替他镇守荆州的得力部属;
再次,就是兵力怎么调度的问题,如果领全部兵力去取樊城,荆州城内就空虚了,敌人很可能乘虚而入,而如果领兵太少,樊城又拿不下来,这些都是关羽要动脑筋想的问题。
然而,经过单刀赴会后,关羽觉得已经给东吴下马威了,孙权应该不会再打荆州的主意,就因为有这个想法,才让他后来失掉了荆州。
我们老说关羽是大意失荆州,然而究竟是不是因为大意才失的荆州,恐怕还值得大家推敲。
因为关平此时已经提醒关羽要两边兼顾了,刘备托给他的重责大任是要固守住荆州,现在叫他去打樊城,只不过是以攻为守而已,况且兵力不够还可以请求援兵,太急于求胜很容易出事。
但关羽完全听不进去,他觉得关平多虑了,凭他的武艺,还有什么好怕的?尤其是会了庞德以后,关羽更是想跟庞德一分高低,其他的事情都没心思考虑了。
可见一件事情的结果是由很多因素共同造成的,并不是由单一的因素而造成的。
关羽能否守得住荆州对当时的局势来讲是非常关键的,然而看到他的不屑,我们可以感觉到,荆州此时已经危险了。
关羽是大意失荆州还是必然要失荆州,现在还没有定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由于孔明对关羽的过分信任,让他在守荆州之余还派他去打樊城,才引出了后面这么多的问题。
次日战场上,庞德一箭射中了关羽,正要追击时,于禁鸣金收兵。于禁是怕庞德抢了头功让自己没面子,这也是新旧将领之间的矛盾。
如果大家都是老部将,庞德有多大本事曹操也知道,于禁的竞争心理也不会这么强。但庞德是个新人,此时还是于禁的副将,如果一来就表现得那么好,不是明摆着给于禁难看吗?
所以也难怪于禁一看庞德这么厉害就赶快鸣金收兵,让他没有表现的机会。虽然庞德回来后很生气,但他也毫无办法,毕竟于禁是主将,他只是个副将而已。
正因为于禁和庞德的内斗,才使得关羽能够得以逃脱。之前庞德一箭射中了关羽,若一直追下去,说不定还有战胜的可能。
而关羽也可能因此而提高警觉,派人前去报告刘备和孔明,让他们增派援兵,那样荆州说不定还不会失掉。
可见任何事情有利就有弊,就看你从哪个角度去看。而事情最终会往哪个方向发展,则是由那只看不见的手决定的。
此时那只看不见的手就是于禁怕庞德抢了头功。结果对关羽是好是坏,我们继续往下看就明白了。
关羽必然失荆州啊
曾仕强学堂 回复 @听友420858394: 相遇即是缘,请关注主播,聆听不迷路。
👍👍👍好
曾仕强学堂 回复 @1894235ohok: 感恩留言,感恩相遇,谢谢关注和点赞,请多多分享。
发人深省
曾仕强学堂 回复 @Jeanne珍妮姐姐: 感恩留言,请多多分享与转发!
一个家庭,如果长辈太能干,小孩没有锻炼的机会,只会永远长不大。同样,一个集团如果老部将表现得太好,新进人员就没有学习表现的机会,因为没有历练。
何事情有利就有弊,就看你从哪个角度去看。而事情最终会往哪个方向发展,则是由那只看不见的手决定的。
经过单刀赴会后,关羽觉得已经给东吴下马威了,孙权应该不会再打荆州的主意,就因为有这个想法,才让他后来失掉了荆州。
孔明让关羽打樊城,难道他不知道东吴多么想要晋州,种种因素,都是孔明的缓兵之计,能拖一时是一时,完成在隆中对的三足鼎立
云长的悲剧拉开
曾仕强学堂 回复 @1356305adfj: 与您在此相遇,真可谓是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缘分。诚挚地邀请您关注主播,共同感受更多引人入胜、丰富多彩的国学经典内容。祝您元亨利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