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史29 | 丁见民:保守主义vs 新自由主义:里根的全球争霸与克林顿主义的实施

美国史29 | 丁见民:保守主义vs 新自由主义:里根的全球争霸与克林顿主义的实施

00:00
23:49

一、知识点卡片 

三、正文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南开大学的丁见民。前两讲我为你讲述了60-70年代美国的战略收缩与尼克松主义。到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的双重危机,甚至爆发了两次能源危机。


同时,由于国力的下降,过去以霸主自居的美国,国际地位日益低落,不但阻止不了苏联的扩张,甚至连古巴、越南、伊朗也驾驭不了。


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赞成改革的自由主义派别力量日益削弱,反对它的保守派日益加强。罗纳德·里根和乔治·布什就是借助这种变化入主白宫的。按照美国著名历史学家·阿瑟·林克等说:“里根是直言不讳的极端保守派,长期以来是共和党强有力的右翼宠儿。”也有学者说,他是“反对罗斯福的右派北极星”。就是这样一个保守派代表人物,在1980年的总统选举中获得了压倒性胜利。


罗纳德·威尔逊·里根,被称为“反对罗斯福的右派北极星”


1981年,里根入主白宫后,提出了里根经济学,放弃新政式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接受了供应学派和货币主义。供应学派在1970年代兴起。该学派认为,发展经济应该着眼于刺激供应,供应会自动创造需求,用不着国家干预。


供应学派刺激供应和需求的核心办法是减税。因为大规模的减税能够使得个人收入和企业利润增加,从而刺激储蓄和投资,扩大生产。结果,政府反而会增加税收,让财政赤字下降甚至消失,通货膨胀也会随之下降。


货币主义则兴起于50-60年代,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尔顿·弗里德曼是它的创始人。弗里德曼强调,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物价水平和经济活动变化的最根本原因,他主张国家尽量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将货币供应量作为唯一政策工具。


里根根据这两个观点提出了一揽子的“经济复兴计划”,最终美国连续六年取得了低通货膨胀下的经济增长。直到1988年,乔治·布什当选共和党总统。布什在执政期间,基本上继承了里根的经济政策。


里根任职总统期间,不仅大刀阔斧地进行经济改革,而且还对美国外交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实现了二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转变。


20世纪60-70年代,苏联乘着美国战略收缩之际,大举扩张,形成了苏攻美守的态势。到70年代末,除了东欧和古巴外,苏联又控制了安哥拉、莫桑比克、埃塞俄比亚、叙利亚、利比亚、南也门、尼加拉瓜、越南等国。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其扩张达到顶峰。这种战略态势引起了美国国内民族主义的不满,要求对苏强硬。


1979年,苏联军队入侵阿富汗,时任总统卡特被迫放下所谓的人权外交,提出了卡特主义的新战略。他主张从谋求“缓和”、“裁军”和“合作”转变为强调竞争、对抗和争夺。这是二战后美国战略的第三次重大调整,但卡特仅仅是一个开端,里根政府才最终实现了这一转变。


里根对外政策大致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重振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二是加强美国与西欧。日本的传统联盟;三是促进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四是有节制地对苏强硬,遏制苏联,夺取世界霸权。


在对苏关系上,里根不承认尼克松主义中提出的多极化世界思想。他认为,真正能够左右世界局势仍然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里根强调反对共产主义,把苏联看做是“邪恶帝国”,是世界上“发生一切动乱的根源”。因此,他对苏政策的核心仍然是遏制苏联扩张。


为此,美国大大增强了军事实力。1981年美国提出为期五年的重整军备计划,重视发展常规力量,尤其重视发展海军。美国重建海军计划,要求把海军舰艇总数从456艘扩大到600艘,将以航空母舰为主的特混舰队从12个增加到15个,将美国的两洋海军扩大为三洋海军,即除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外还要增加一个印度洋。


里根政府还加强与苏联在太空军事优势的争夺。双方在外层空间的争夺,从发展军用卫星为主,转向以太空武器如反卫星武器、航天飞机、永久性航天站和反弹道导弹武器系统为主,即以争夺太空控制权为主。1983年,美国利用其经济和技术优势,制定了“星球大战”防御计划。按照该计划,美国在20世纪末期以前,在太空和地面建立以定向能武器为主,辅以攻击卫星和拦截导弹的多层防御网,拦截和摧毁来袭的导弹。


里根公布sdi“战略防御计划”,也就是后来的星球大战计划


随着这一计划的推行,苏联日益感到不安。1983/1984年,苏联先后建议与美国就太空武器问题进行谈判。最终双方确定1985年美苏在日内瓦举行会谈。日内瓦会谈确定:双方防止在太空武器上展开武器竞赛,同时结束地球上的武器竞赛。但实际上,双方都没有真正停止武器竞赛。


扭转美苏在地区争夺中对美国不利的局势,是里根政府对苏政策的另一主题。1985年,里根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美国的使命之一是在所有地方保卫自由和民主,广泛支持自由战士对抗苏联支持的侵略。”


随后,美国国会接连向尼加拉瓜反政府军、柬埔寨的非共抵抗力量、阿富汗抵抗武装提供援助的法案,取消国会原来提出的禁止向安哥拉反政府军提供援助的禁令。里根主义的政策,主要表现为在“热点地区”如安哥拉、利比亚、阿富汗、尼加拉瓜等国进行“低密度战争”。


美国为了对抗苏联,还改善与西欧。日本等传统盟国之间的关系。在处理与西欧、日本的关系时,里根强调美国对西欧提供核保护的义务,强调美国与西欧、日本利益的一致性。


在第三世界问题上,里根政府针对第三世界的经济自由化、政治民主化之风,在经济上利用一切手段,鼓励发展中国家朝着自由化的市场经济发展,在政治上反对亲苏独裁者,也反对右翼独裁政权。


具体到中美关系,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发展中一个敏感的关键问题。里根在竞选时曾主张全面实行《对台湾关系法》,甚至恢复与台湾的政府间关系。


但在入主白宫后,里根一再声明美国将遵守中美建交联合公报规定的义务,发展同中国的关系。1981年,国务卿黑格宣布,美国愿意向中国出售防御性武器,放宽对高级技术转让的限制。


不过,里根政府并没有完全信守承诺。1981年,美国宣布将根据《与台湾关系法》对台出售武器。这引起了中国的强烈抗议。中美之间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谈判,并最终达成协议,美国声明,“它无意于干涉中国内政”,“不会寻求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


此外,里根政府在1981-1984年间,还一再违反中美贸易协定,限制中国纺织品进口。1982年,美国法院违反“恶债不予偿还”“主权国家享有主权豁免”的国际法准则,要求中国偿还1911年清政府发行的“湖广铁路债券”的4000多万美元。次年,中国外交部就此事向美国国务院递交备忘录,美国还对此进行辩护。


不过从1983年起,美国的有志之士,如亨利·基辛格、众议院议长小托马斯·奥尼尔等,严厉批评里根的对华政策,强烈要求改善对华关系。此后,美国外长与中国外长吴学谦实现互访。


次年1月,赵紫阳总理访美,随后里根访华。中美双方在互访期间就技术、商业和文化领域达成了一系列协议。


到了里根政府后期,美国对外战略经历了一个显著的变化。有学者说:“几十年来最反苏的一个政府,终于造就了一个缓和年代。


里根在第一个任期内积极反苏,强加美苏军备竞赛与核战争的威胁。当时,里根激烈的反苏言论,甚至使得他的国务卿亚历山大·黑格推测,美国可能会运用战术核武器。


不过,到第二个总统任期,里根对苏联戈尔巴乔夫推行的缓和政策,做出了积极回应。第二个任期内里根五次与苏联领导人会晤,双方就核武器、军备竞赛问题展开会谈。会谈的确困难重重,双方争吵不断。但是,美苏接触和缓和成为一种态势。


里根总统之后的乔治·布什总统,也就是老布什总统,也继承了里根对苏新政策。1989年,老布什在得克萨斯州发表讲话,提出了“超越遏制”战略,强调运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种手段,特别是经济援助为诱饵,促使苏联向政治多元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最终将苏联融合到世界秩序之中。


同年,老布什与戈尔巴乔夫都明确表示要建立两国之间的新型关系。第二年,美苏双方在华盛顿、赫尔辛基和巴黎频繁举行会晤。1991年,戈尔巴乔夫为了取得更多的西方经济援助,宣布解散与北约组织对立的华沙条约组织。老布什备受鼓舞,立即前往莫斯科,与苏联签订削减战略核武器的条约。


实际上,这是美国的一种和平演变政策,最终促使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格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冷战格局被打破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对外战略的实施上,美国就呈现出如下特点:既要维护美国的单极霸权,又要维护其自身的利益。而这两个目标在很多时候是矛盾的。这在克林顿时期的对外政策就表现极为明显。


克林顿在内政上继承新政以来的自由主义传统,又吸收了共和党的某些主张,因此他自称他的国内政策走的是“中间道路”。克林顿以振兴经济为首要任务,但是作为当时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的总统,他是不会也不能轻视外交事务的。


事实上,他以振兴国内经济来加强美国在国际上的力量,以外交上的纵横捭阖来谋求美国利益,实现内外平衡和良性互动。这正是克林顿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关键,也是所谓“克林顿主义”的特点。


所谓的克林顿主义,也就是美国的全球战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在安全方面,积极推行“预防性防务战略”,努力建立美国主导的全球安全体系,防止出现比美国更强大的地区和国家,确保“美国治下的和平”。


二是打着“人权”的幌子,干涉别国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内政,向全球扩张美国所谓的民主价值观念;


三是以国家力量推动对外经济工作,调动和开发全球资源,为美国利益服务,保持美国经济在国际上的领导和领先地位。


美国在实施其全球战略的过程中,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只重视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忽略他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即使是素有自由主义传统的民主党人,也呈现出傲慢自大,盛气凌人的态度。因为民主党人也是美国人,克林顿是美国总统。


索马里维和就是一个例证。1992年,非洲的索马里爆发内乱,联合国提供的救济物资到不了难民手中。据估计,如果这种情况不改变,将有50万难民饿死。因此,联合国通过决议,向索马里派遣维护部队。


以美国为主的维和部队到达索马里,帮助恢复秩序,遏制饥荒。但在情况稍微好转之后,美国政府就开始改变维和的目标,要求用武力维持索马里和平,帮助索马里“创建一个有效而负责的政府”。


克林顿政府甚至为了美国的利益,在非洲抛弃了人道主义和扩展民主的幌子。这在卢旺达的悲剧中表现尤为明显。卢旺达的居民分为两个族群,胡图族人占85%,图西族人占14%。


两个族群在几个世纪以来都不断仇杀。1994年两个族群再次爆发一场骇人听闻的内战,50多万人丧生,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克林顿政府由于卢旺达问题与美国利益关系不大,不愿承担政治和经济风险,拒绝出兵到卢旺达维和。


在亚太地区,克林顿的全球战略也并非一帆风顺。克林顿在上台后,首次出访就是到亚太地区,并提出了“新太平洋共同体”的设想。克林顿优先考虑发展与亚太地区的关系,原因何在?


首先,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整体上都处于不景气的状态,而亚太地区的经济却一枝独秀,前景看好。据统计,在过去的10年中,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不足3%,而亚太地区的增长率则高达7%。这就为美国恢复经济提供了机遇。克林顿自己都说:亚太地区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地区,对美国的前途意义重大。


其次,美国恢复经济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扩大对外贸易,而美国与亚太地区的贸易额显著增长。美国排名前7位的贸易伙伴中,4个都在亚太地区。最后,亚太地区崛起,对美国的依赖程度下降。


日本经济崛起,与亚太地区的贸易额已经超过美国,在投资方面成为最大投资国。在这种情况下,克林顿政府的策略是面向两个大洋,采取了“结交新朋友,不忘老朋友”的政策。


中国是美国亚太政策的重点之一。克林顿在上台之初,强调人权问题,对华采取强硬政策;阻挠北京申报奥运会,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国出口电子产品和太空技术;两次宣布对台出售武器。在这些政策影响了美国利益的情况下,克林顿开始改善对华关系。


1993年开始,美国采取所谓“接触战略”,全面加强与中国的对话与交流。第二年,美国宣布,无条件延长对华贸易的最惠国待遇,恢复自从1989年以来中断的中美军事交流。1996年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美国强调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次年,江泽民主席访美,双方致力于建设“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然而,中美关系并非和谐平稳。1999年,美国的B-2战略轰炸机向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投下5枚炸弹,导致3人死亡,数十人受伤。也是在同一年,美国又宣布对台军售,出售给台湾价值13亿美元的武器。中美关系又一次面临着严峻挑战。


中美关系之外,美国的中东政策也出现了问题。克林顿上台后希望促进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特别是巴勒斯坦的和平。1993年,美国主持巴以和谈,签订协议。


但是克林顿政府太过重视自己的利益,受控于美国犹太人的利益群体影响,不能在中东问题上主持公道,使得中东和平进程受阻。1998年,克林顿打算公开压制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向巴勒斯坦的阿拉法特做出具体姿态。结果,美国的100名参议员中有81人签署公开信,要求克林顿不要犯下“严重错误”。


这个结果与美国的亲以色列的利益集团——美以公共事务委员会的活动密不可分。有报纸说:“40年来,亲以色列委员会在美国对近东的外交政策中称王称霸。


”确实如此,这个委员会,不仅和美国国会、白宫、国务院的关系盘根错节,而且美国民主党、共和党的全国机构中都有他的代理人。因此,促进维持中东和平有赖于以色列的克制,有能力使得以色列克制的只有美国,而美国受制于它的亲以色列利益群体,不敢主持公道。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这一讲,我们了解里根时期保守主义支配下美国对对外战略转向,以及民主党人克林顿上台后所推行的所谓的“克林顿主义”。到2001年9月11日,9·11事件的爆发,彻底地改变了美国的对内对外政策。下一讲,我将为你讲述9·11事件之后的美国社会。


我是南开大学的丁见民,下期再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秋水堂主人

    丁老师,别怪我刻薄,您是所有老师中讲得最差的一位。内容空洞无物,您所讲的这些,官方媒体都报道过了。作为历史讲述者,应该讲的您都略过了。

    白_tdc 回复 @秋水堂主人: 你所谓的历史,就是宫闱秘闻,曲折婉转的小故事?

  • 微观主义

    这位丁老师应该是教政治的吧?

  • 张楠_1lq

    估计是喜马怕出事儿了,专门请了一个教马哲的来讲美国史!

  • 听友88637827

    老师讲的很详细

  • la9fqvvsagejrzu5bhuc

    丁老师,您在说到当时中国派国防部长到美国访问那一节,国防部长的名字叫耿彪,geng彪,而不是di彪。特更正。

    听友32913867 回复 @la9fqvvsagejrzu5bhuc: 不像讲课像背书,平淡无奇。耿飚说成di飙。

  • 闷声屠鹅写作文

    里根骨子里还是新霸权主义,但是这么做对美国对世界都是两败俱伤,谁都灭不了谁

  • 丛印

    这种讲课方式,我也实在受不了了~ 这不是大师该有的水准呀???

  • 1583833kyhj

    思维导图呢?

  • 大晟府

    老师好!您今天讲错一个人的名字,把耿飙讲成了狄飙。

  • 昱城丶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