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是我国禅宗、净土宗依奉的一部重要经典。自唐以来,仅是它的注疏就有一百多种,至于寺院内外的诵持讲习则更为普遍,有名的“楞严法会”就是据此建立的。《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十卷,由唐代般剌密帝译出。经中主要论述了“根尘同源,缚脱无二”的理论,以及“二十五圆通法门”。明末高僧智旭评价说:“此宗教司南,性相总要,一代法门之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也。”《阅藏知津》卷( 十一)本书为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撰著的《楞严经》全本的大义今释,内容包括:原文、注释、今译和串讲(用括号的方式标出)。译文力求信雅达,推陈出新,化古为今,是一部质量较高的《楞严经》白话读本。
佛无所不懂,无所不通,是宇宙顶级文明的大师,也是最顶级的科学家。
小七道友 回复 @打敛布迦: 天上地下一念即到,你觉得汽车和飞机对佛有用吗?
感恩南老师,感恩主播老师,感恩喜马拉雅。
开悟的楞严,预👂101遍,祈请佛菩萨加持,能明义理,自利利他。阿弥陀佛
佛真是思维清晰,能言善辩哪
李忱泽 回复 @张长啸: 笑死了
能看的是心非眼
无忧_1ro 回复 @把握当下_yg: 是的。妙明真心、元明精妙……称呼不同而已
第7遍听经 阿弥陀佛
Willin2021 回复 @winniejxry: 那
心只能感觉,不起看的作用
请问佛陀时代有玻璃眼镜吗
大寂然 回复 @1506366iucw: 公元前3700年前, 古埃及人已制出玻璃装饰品和简单玻璃器皿,当时只有有色玻璃,约公元前1000年前,中国制造出无色玻璃。公元12世纪,出现了商品玻璃,并开始成为工业材料。
感恩遇见努力分享!
再听楞严经,第6遍 每听一遍,就有新的收获🎁 读经千遍,其义自明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