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35 儒释道之间存在相互排斥么?

【解惑】35 儒释道之间存在相互排斥么?

00:00
07:10

今日文稿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们好,我是费勇,今天是第三十五堂佛学修心课的解惑时间。在问题的探讨中我们不一定能够找到答案,但一定会越来越学会思考,在思考中一起走向觉悟。今天的问题也是从留言中选出来,由于时间关系,就由我来代念一下。


问:

我有一个迷惑,为什么佛教和儒家怎么他们俩好像是有种相互排斥的感觉,我在读佛经的时候和在读弟子规的时候就这两者就有些有点相冲突的感觉,我有这个迷惑,我知道我在学习禅宗常用的方法说不要在意,没事的,无所谓......可是我还是在意请你帮我解答这个迷惑。


答:

禅宗讲的不要在意,指的是不执着,但对于知识,我们还是需要去弄清楚,而不是活里胡涂。你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问题,可以写一本书。我只能很简单说一个轮廓。


第一,佛教大约在东汉的时候从印度传到中国,刚传入中国的时候,儒家的思想理念和它确实有一些冲突,比如,儒家非常强调孝道,强调家庭。佛家讲众生平等,不太强调家庭,尤其是儒家认为没有后代是最大的不孝,而佛家却要禁欲。当时很受中国儒家的批评。


后来王阳明对于佛家的批评,也是集中在家庭观念,和繁衍后代这个方面。但儒家和佛教有一些共同的地方,比入都是唯心论。儒家说万物皆备于我心,和佛家的理念很接近,还有都相信因果报应,只是儒家认为因果报应体现在家族传承上,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但是佛教的因果报应基本体现在个人身上,体现在更大的体系里面,讲的是因缘。


第二,佛教刚刚传到中国的时候,一般人觉得它和中国的老庄很接近,所以很多人是从老庄的角度去理解佛学,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特别明显。老庄的道家和佛学确实比较接近,都推崇宇宙规律,比如,佛家的空,和道家的无,在思路上是接近的。佛家的“缘起性空”与道家“无为”是相通的,“空”与“无”的内涵基本上非常接近,但我们仔细探究就会发现空和无还是有着很深刻的区别。


所谓“缘起性空”是指人的一切机遇与得失乃至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都是因缘和合而成,都是每一个人自己造成。所以,佛家的空,其实恰恰强调了每个人透过因缘和合,要找到自己独特的命运和道路。这是佛家随顺因缘的意思。而道家的“无为”是指世界上客观事物的变化运动总是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而客观规律在客观事物的变化运动中并不是刻意为之的。人类的行为不要刻意去干扰事物的进程。人应该遵循自然规律,顺其自然,不要强求,不要妄为。这个和佛家的随顺因缘有点接近,但根本上不一样。


第三,和佛教相比,儒家和道家的宗教色彩都不太明显。儒家和道家,在学术界,常常被认为不是宗教。而佛教既是哲学,也具有宗教的特点。


第四,佛教为了适应中国的情况,也不断接受儒家的思想。最典型的,就是中国化的佛教,也强调家庭、孝道。而儒家也受到佛学的影响,主要是思维方式上的。从中国古代南北朝以来,一直到今天,其实形成了儒释道的融合,基本上我们都受到儒释道的影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像王阳明的心学是一个典型,虽然他批评佛学,批评道家,但如果仔细研究他的为人,他的心学其实是儒释道融合的产物。


第五,你提到《弟子规》,这本书其实也不完全是正统的儒家读物,而是中国民间的东西。在今天看这本书,很多观念在我看来并不值得提倡。但总体上,由于它对于孝道的强调,在中国仍然被广泛接受,一些佛教的法师还推崇这本书。


佛教经典里并没有专门给孩子的读物,但近代印光法师编了一本《佛化儿童教育读本》,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对比《弟子规》读一读。从印光法师的书里,我们明显能感受到儒家和佛家的融合。


那么,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我就简单地回答这一些。祝你,也祝我们大家都能从儒释道里都能学习到智慧,圆融贯通。



【附录:《佛化儿童教育读本》】


孝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与我,实为一体,我爱自身,应孝父母,能不辱身,便是荣亲.


友爱:兄弟姊妹,手足骨肉,痛痒相关,休戚与共,兄爱弟敬,和和睦睦,相推相爱,家庭之福。


敬师:师严道尊,人伦表率,道德学问,是效是则,养我蒙正,教我嘉谟,不敬其师,何能受益。


择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相处,有损有益,益者近之,损者远之,劝善规过,端赖乎兹。


布衣:衣取遮体,兼以御寒,大布之衣,惜福养廉,莫羡绸缎,锦绣华美,折了福寿,自暴自弃。


蔬食:蔬食卫生,肉食伤生,杀时恨心,其毒非轻,勿贪吃肉,吃了须还,还的时候,真个可怜。


惜字:字为至宝,远胜金珠,人由字智,否则愚痴,世若无字,一事莫成,人与禽兽,所异唯名。


惜谷:田中五谷,以养人民,爱惜五谷,即是善心,修善者存,不善者亡,惜谷获福,殄谷遭殃。


惜阴:七十古稀,弹指即过,过则已无,何敢懈惰,努力勤学,立德立业,自利利他,为世作则。


仗义:一举一动,唯义是取,义之所在,无往不利,小人见利,即忘其义,虽得小利,究竟吃亏。


清廉:人生福泽,前世所修,非义而取,是食毒物,清而不污,廉而不贪,世所崇敬,荣无知焉。


知耻:耻之一字,其利无穷,有与圣近,无与兽同,惭耻之服,无得暂卸,我佛训诲,庄严第一。


尽忠:一秉真诚,不被妄侵,事亲接物,了无二心,只期尽分,不计人知,如是之人,堪为世仪。


守信:守信之人,言不妄发,说到做到,不矜不伐,无信之人,事事皆假,人所厌弃,不如牛马。


仁慈:仁爱慈悲,心之生机,此心愈真,福泽愈深,若无此心,势必残刻,纵有宿福,折尽受厄。


不杀生:凡属动物,皆有知觉,贪生怕死,唯命是惜,若戏顽杀,及杀而食,现生后世,决定报复。


不偷窃:凡有主物,不可偷取,偷小丧品,偷大招祸,偷人之物,折己之福,欲得便宜,反吃大亏。


不邪淫:为害,伤身丧志,虽属夫妻,亦当节制,若是邪淫,更非所宜,古今志士,无一犯之。


不说谎:言为行表,是本心术,心既不真,行何能正,望尔后生,切勿妄语,口是心非,终无结局。


不吃烟:烟俱勿吃,以伤卫生,口气常臭,熏天熏人,鸦片香烟,其毒极烈,花钱买害,痴人可怜。


不饮酒:酒是狂药,饮必乱性,醉则反常,越礼犯分,最好勿吃,免致大喝,聪明智慧,常保清白。


不赌博:赌钱博奕,丧志失时,专心于此,正事弃遗,有限光阴,送之儿嬉,破家荡产,罪无了期。


不奢侈:奢侈夸富,买祸买贱,君子下看,盗贼来劫,布衣蔬食,圣贤仪式,现生后世,人各取则。


不傲慢:傲慢轻人,实自呈短,明人知伊,学养俱罕,纵到圣位,犹不轻人,绝无凡圣,念存于心。


不嫉妒:人有才德,我当赞叹,彼于社会,必有贡献,若生嫉妒,是谓愚痴,业报夺汝,宿世慧思。


不偏见:人有小智,未闻大道,每执己见,以为最妙,坐井观天,所见者小,若登高山,前见自了。


不迁怒:有富贵人,气量或小,每因拂意,忿怒牢骚,迁怒无益,自他烦恼,海涵宽恕,是无价宝。


不耻问:能问不能,多问于寡,冀人从己,故先自下,若是无知,尤当问人,博学审问,造诣方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09806fdpj

    上个周没有课吗?咋一直停在35那?

    费勇修心课 回复 @1309806fdpj: 您刷新一下~都快更新到40啦

  • 1359009ymjt

    请问老师,文稿为什么不能复制呢,觉得有好的句子,想摘录下来呢

    费勇修心课 回复 @1359009ymjt: 主要是保护文字版权呢~

  • 梦不觉519732

    超越世俗,众生平等,站在宇宙的格局,我喜欢佛家!

  • Miracle77777

    费老师,我的家庭家族一直都不和睦,从小就觉得非常痛苦,我的家庭是现在流行的一个词语“原生家庭”。 我想去改变这一切,但是父母不懂我的哭诉,还觉得是我承受力差,我自私不孝顺。我觉得我们家族每个人都需要忏悔,因为发生了太多的事,奶奶脑癌加传染病已去世,爷爷健在传染病不知是否康复,爸爸婚前传染病已康复,妈妈在我十几岁也因为一样的传染病开刀已康复,爸爸得了不太影响寿命的癌症,我只有两个亲叔叔,一个得了脑癌化疗得已经面目全非,我18岁妹妹刚刚做完肿瘤手术良性,另一个亲叔叔接着查出也是脑瘤良性。

    听友192412554 回复 @Miracle77777: 听你的的诉说家庭很不幸,想改变整个家族很难,但可以先提升自己,改变自己 爷爷奶奶年纪大了终将离我们而去,很多人从小都没见过爷爷奶奶,这谈不上不幸,自然现象,要接受,何况爷爷还在啊 妈妈有疾病但已经康复,爸爸也还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不生病,所以我觉得他们都还在,你应该庆幸。 至于叔叔,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生活,你不必过于担心,如果你有能力帮他们你就帮,没有能力你过好你自己的生活。 其实按照你说的你的家庭情况也没有那么糟糕,和大多数普通家庭差不多,但是你的言词比较悲观。先改变自己,接受无常。先做到自己心安理得,再影响家人平和乐观,至于家族是否和睦顺其自然

  • 南华法耀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段话来《易经.文言传.坤文言》,并不是典型的儒家经典。当然,作为中华文化的元典,《易经》对诸子百家都有深刻的影响,包括儒家。

  • Miracle77777

    不好意思老师,没有写完,接上~ 我爸爸也曾经买过佛经、易经类的书籍看。虽然我爸爸对我妈妈做错很多,对我和妹妹还是很好的。这些年也改变不少,但家里的气氛还是不和睦,也是有我的原因,我不喜欢和父母沟通,每次沟通他们都不知道我在说什么,虽然他们的话都是为了我好,却都是以指责的语气说出来,越不沟通越逼急了把话都说出来后,矛盾更激化。 现在家族接二连三的坎坷和疾病,我想帮助家人醒悟,就剩我爸对当年的错不承认不忏悔,还说“我对你不够好吗?你滚出这个家!”。他对我有养育之恩,不代表其他的错和伤害都不存在。他们还觉得我是和做疗愈师的小姨学的这些“迷信和邪教”。他们为何还不看到这一切,我真的无能为力。

    Miracle77777 回复 @梦海狂龙: 大概方法就是走出去,我现在也在尝试,试着让心先开始动起来,然后迈开腿

  • 溪流潺潺123

    费老师,非常感谢您的课,来来回回反复的听。替好友问个问题:她的老公隔一段会发一次火,发火时控制不住,会情绪非常激烈的喊上一个多小时,我的好友想躲出去也不行,他不让走,想离婚也不行,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让我朋友道歉并说他是对的,还要保证以后爱他。我的好友说渐渐已不想跟他靠近,每次发脾气都像把她从悬崖上又推了下去,本来日子好像渐渐缓了过来(她的原话)。不知老师有什么建议没?

  • 18847296zze

    费用老师,我想问下,我从小跟奶奶一起长大,考上大学后才慢慢对父母印象深刻点。但我父母思想很封建,很武断,会以他们的方式来为我做规划,如果我的想法跟他们不一致,他们就会恶言相对,说些很难听的话。我不知道如果跟他们讲道理,如此,我该以何种方式与父母相处?

  • 小鸿_ea

    费勇老师您好,我的问题是当下我存在升净土和追求爱情之间存的心理矛盾。 我是一位40岁的男士,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但依然向往爱,向往有个家。但佛讲 不断爱欲难生净土,加之自己也体验过人心的多变,可是追求美好爱情是我人生的重要动力之一,能唤起心中很多的正能量。现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我想活出最有价值的人生,不想白走世间一遭。谢谢!

  • 柰歆古月

    哪里有费老师的讲课,真想现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