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史27 | 丁见民:美国的相对衰落与尼克松主义的实施

美国史27 | 丁见民:美国的相对衰落与尼克松主义的实施

00:00
22:02

一、知识点卡片 

二、思维导图 

三、正文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南开大学的丁见民。我在前面一讲中讲述了50-60年代美国轰轰烈烈的社会运动。这些社会运动形成某种舆论压力,反对美国的对外扩张。今天,这一讲我为你讲述美国对外战略的变化,即美国如何从全球扩张走向战略收缩的。这种政策,被冠以尼克松主义的名称。


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国都已经精疲力竭。原本新崛起的几个强国德国、日本和意大利在二战中战败,欧洲传统强国英国、法国则遭到极大的削弱,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也在备受战争之苦,满目疮痍。唯有美国一枝独秀。成为世界霸主。从杜鲁门到约翰逊的历届美国政府,基本上奉行的都是全球扩张战略。


不过,从50年代后期开始,苏联的力量有了很大的增长,经济得到恢复,在军事上不仅拥有了原子弹、氢弹,而且还有了人造卫生和洲际导弹,掌握了战略核武器。到60年代,美苏力量对比进一步发生变化。


在经济上,苏联的国民收入在1960年,仅相当于美国的半数多一点,到1970年上升到70%,十年后更是相当于美国的80%。在战略核武器方面,苏联的导弹数量,在1962年只有50枚,仅6年后就增加到900枚,到1969年尼克松出任总统时已经超过1000枚,赶上了美国。在经济和军事实力膨胀的情况下,苏联也开始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对美国的霸权地位提出了有力的挑战。


除此之外,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国内反战的呼声日益高涨。1961年,肯尼迪政府发动了对越南的“特种战争”,到约翰逊时期越南战争不断升级。此时,美国以越南为中心,把全球干预推到顶峰。


当时,参加越南战争的美国军队高达54万人,另有100多万美国军队驻扎在欧亚大陆及附近岛屿,30多万海军活动在远离本土的军舰上。美国在全世界维持着2000多个军事基地,为40多个国家提供保护义务。


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与力量不足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尼克松早已认识到美国力量的有限性。1967年,尼克松就指出:“美国将来作为世界警察的作用可能是有限度的。”次年,他在参加总统竞选期间的讲话中说:“我们已经到了美国必需重新评估它在世界上的作用和责任的时候了。”


到尼克松上台时,取得两党一致认可的全球扩张战略无法继续下去。这促使尼克松政府进行战略收缩,把军事力量重点从亚洲重新转向欧洲,推行多极均势外交,以退为进。1969年7月,尼克松提出了被称之为“尼克松主义”的亚洲政策总方针。


后来,他进一步扩大尼克松主义的内容,使之成为规定美国的海外义务与盟友关系,而且还成为美国对苏对华关系的指导原则。如果说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国全球扩张和冷战全面爆发的标志,那么尼克松主义则是美国外交战略的又一次重大调整。


1969年7月,尼克松在关岛的讲话中提出了尼克松主义。他指出:“我们在同所有亚洲友邦的关系方面,现在是着重强调以下两点内容的时候了:第一,我们将恪守我们的条约义务……第二,在国内安全问题上,在军事防卫问题上,除非存在某个核大国的威胁,美国将鼓励并有权期望逐渐由亚洲国家来处理,逐渐由亚洲国家自身来负责。”


尼克松一方面表明美国将战略收缩,另一方面又强调这种收缩是有限度的,美国仍然在亚太地区承担着重要的作用。


随后,尼克松进一步阐述了尼克松主义的含义和原则,提出以“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为三大支柱的新和平战略。将一种亚太政策方针扩大为美国处理与盟友关系,对苏对华关系的总方针。


尼克松主义首先表现为军事态势的变化,即修改战略理论,缩减常规部队,收缩海外驻军,以摆脱军事上伸展过度、负担过重的困境。在战略核力量上,以“充足”论取代“优势”论。


二战后直到尼克松出任总统前,美国历届总统都要求“拥有核优势,优势的价值从来都是非同小可的。”尼克松则明确提出,美国要拥有“充足的军事力量”,“充足”事实上是比“优势”或者“均等”更好的术语。在常规力量上,尼克松以“一个半战争”战略取代肯尼迪的两个半战争战略,即美国能够同时应付来自欧洲或者亚洲共产党国家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同时又能对付其他地方的一场紧急事态。


尼克松开始改变把中国当做“最大威胁”的方针,确定苏联是主要对手。在军事防务责任上,尼克松试图推行分担防务的方针。在美国看来,在核战争方面,美国承担主要责任,英国等承担部分责任;常规战争方面,美国与英法共同分担责任。


在这种战略的指导下,尼克松宣布部署大型反弹道导弹“卫星系统”。除了反弹道导弹外,尼克松还大力发展分导多弹头导弹,以抵消苏联导弹在数量上的优势。至于常规部队,尼克松则大幅度削减。


1968年,美国现役士兵人数为354.7万人。到尼克松下台前,现役士兵下降为216万人。这样,军费开支相应减少。在海外驻军方面,尼克松恢复了欧洲第一的方针,超过半数的海外驻军在欧洲,亚太驻军则为40%。


与收缩军事力量密切相关的是,尼克松在外交上奉行均势外交。他的均势外交,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通过实力加谈判维持美苏均势,尽可能地限制苏联扩张,以美苏中三角均势作为推行尼克松主义的必要条件。另外一个则是建立“大西洋伙伴关系”和“太平洋伙伴关系”,维持美国对西欧和日本的领导地位,要求盟国分担责任。


从依据优势力量推行全球霸权,到不得不推行均势外交,本身就是一种收缩。当然,美国的这种收缩是以不危害美国的重大利益为前提的,在美国力量不足时,通过与对手谈判或者借助他人力量维持美国的阵地。


尼克松的安全事务助理亨利·基辛格博士认为,60年代以后,美苏两个大国支配直接的时代即将结束,取而代之的是政治上多极世界。尼克松在1971年也明确宣布,世界已经进入多级外交的新时代,而美国、苏联、西欧、日本和中国则是决定今后世界命运的五大权力中心。


尼克松的对苏缓和方针的基本原因,是美国失去了对苏联的核优势,美苏战略力量趋于平衡。不过,美苏缓和在尼克松上任前两年进展缓慢,因为美苏之间矛盾摩擦不断。


1970年,美国的U-2高空侦察机发现,苏联正在古巴建立核潜艇基地,威胁美国本土安全。美国对苏联发出强烈警告。第二次古巴危机再现。另外,双方在中东地区也发生摩擦,在约旦问题上剑拔弩张。


到1971年,缓和外交才取得一些进展。1971年苏联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在苏共24大上提出了以缓和为特征的“和平纲领”。此后,美苏双方接近,开始就柏林和德国问题、限制核武器进行谈判,双方还在这一时期举行了三次首脑会谈。


美苏关系当然是美国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但在战略收缩的态势下,美国也加强了与西欧和日本的“伙伴关系”。


尼克松在就职后首次访问西欧时就声明:“再也不能由美国一手包办,来代替西方国家的未来进行设计了。它既需要美国的也需要欧洲最优秀人才的思想来共同设计。”他在访问中向盟国保证,美国不会自行其是,而是会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们的意见。


然而,在尼克松外交战略中的美国、西欧和日本,并不是建立一种完全平等、相互制约的新关系,而是要继续维护美国对西方联盟的领导地位,敦促日本和西欧为力不从心的美国分担防务和经济责任。


在美国的压力下,北约的欧洲成员国通过防务改进计划,增加10亿美元或者以上的军事开支,以修建北约部队的基本设施和改善装备。德国还同意购买价值20亿美元的美国军事装备。


对于尼克松来说,收缩海外态势的当务之急,就是结束越南战争,让美国从越南泥潭中抽身。尼克松曾表示:“我可不想落个约翰逊那样的下场,躲在白宫内,怕到大街上去见人。我要结束这场战争。”


当然,尼克松想要维持美国的信誉,希望实现所谓“体面的和平”。为此。他实行越南化计划与巴黎和谈双管齐下的方针,一方面通过越南化建立一支能够取代美国军队的越南军队,另一方面又通过谈判,促使对方承认南越政权的存在。


在1969-1970年间,在美国的支持下,南越政权不断扩充军队,军队数量从85万增加到100万。而且,美国还向南越政权提供了大量新式武器,甚至大量舰艇、飞机和直升机等。


除了越南化计划外,美国迫于国内外的压力,开始逐步撤出在越南的美国军队。1969-70年,美国撤出25000人,次年撤出10万人。到1973年,巴黎协定签订,美国最后撤出它在越南的军队。


正当尼克松踌躇满志之时,水门事件却成为一个插曲,让他饮恨终身,甚至在外交政策正当施行的时候退下了总统宝座。水门事件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之一,我们在这里详细说一下这个事件的经过,当做话题之外的小故事。


1972年6月17日,尼克松的总统竞选班底的5名人员潜入共和党总部所在地水门大厦,随后他们被警方逮捕。他们被指控在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的办公室安装窃听器和其他非法活动。


事件发生后,白宫新闻秘书罗恩·齐格勒称之为“一件三流盗窃案”,一笔带过。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主席、前司法部长约翰·米切尔否认他的机构与水门窃贼有关。


尼克松也发表声明:白宫与这一事件毫无关系。与此同时,总统助手、白宫办公厅主任、总统国内事务助理,却在幕后进行大量掩盖活动,包括给被告提供法律费用,用大笔资金封口,甚至允诺行政赦免等。丑闻被暂时压制。


不过,纸终究是包不住火。1973年3月,水门事件的形势却急转直下,事件被告之一詹姆斯·麦科德承认,证人提供的是伪证,他与其他被告是在政治压力下认罪并保持沉默的,实际上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和白宫都卷入了水门事件。


与此同时,国会参议院在1973年初成立调查水门事件和1972年总统大选的特别调查委员会。这一委员会为调查水门事件,举行了一系列听证会,揭露了尼克松政府从事的许多非法活动。这些内幕让民众感到震惊。


但是对尼克松最为不利的是两个人的证词。总统助手约翰·迪安承认,他向尼克松谈过掩盖活动的进展。白宫人员亚历山大·巴特菲尔德证言:尼克松对自己在总统办公室的所有谈话和往来电话都进行了秘密录音。


这就提供了通过录音带证明尼克松是否卷入水门事件的可能性。美国的特别检察官、考克斯要求尼克松教出这些录音带,尼克松则援引行政特权予以拒绝。


当考克斯坚持这一要求,而联邦上诉法院又要求尼克松照办时,尼克松愤然下令司法部长理查德解除考克斯的特别检察官职务。尼克松强制解除特别检察官的职务,发生在星期六,被新闻界称之为“周末之夜大屠杀”。此举令尼克松的威望一落千丈。


尼克松被迫交出部分录音带,但其中有18分钟的空白。尼克松和白宫无法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形势发展对尼克松越来越不利。雪上加霜的是,尼克松的副总统阿格纽又出现偷税漏税丑闻,被迫辞职。尼克松政府几乎信誉扫地。


在全国舆论的推动下,众议院司法委员会着手考虑弹劾尼克松,并要求公布其42次谈话的全部内容。1974年,尼克松公布了一批经过挑选的录音内容,目的是为自己的辩护。结果却适得其反,公众对被删除的内容表示怀疑,对尼克松和白宫缺乏道德感感到愤怒。


至此,尼克松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也决定正式对尼克松提出弹劾,罪名是尼克松在水门事件中阻碍司法活动,滥用总统权力。到8月7日,尼克松决定辞去总统职务,以免因为弹劾而身败名裂。次日,尼克松宣布辞职,离开白宫。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辞职的总统。


在尼克松辞职后,副总统福特继任总统。他倚重尼克松外交政策的主要设计师亨利·基辛格为国务卿,继续推行尼克松的外交政策。1974年,他宣称:“我要毫无犹豫、毫无保留地说,就我作为美国总统来说,这种已经赢得和平,并为将来奠定基础的政策将会继续下去。”


而吉米·卡特当选总统后,尽管其外交政策冠以“人权外交”的名称,但是基本上依然延续了尼克松的战略收缩方针。直到20世纪80年代,罗纳德·里根上台后,美国才一改战略收缩的态势,开始了新一轮的美苏争夺。


好了,今天讲了1960年代末期,美国面对经济实力的衰退,实行战略收缩,在军事战略、对外政策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改变。在这一讲中我们没有提及的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中美关系问题。我将在下一讲为你讲述。


我是南开大学的丁见民,下期再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1111111_6a

    感谢播诵新闻通稿。

  • 听友256480092

    越南在美国的军队?

    诗韵慧 回复 @听友256480092:

  • 13917120yfd

    俄国史和美国史都讲成了政治课

  • 听友195378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