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喜马拉雅的朋友,我是南开大学的齐善鸿,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道德经
第八十一章。
学习道德经,进入最后一章了,老子跟我们说了那么多的话,在最后一章又会跟我说什么呢?
还记得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开头所说的话吗?道可道,非常道。在一个“演讲”都被视为生产力的年代,那么多能说会道的人,老子会怎么看呢?
在一个很多人相信“知识就是力量”的时代,如何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上升到智慧的境界呢?
在一个为自己谋利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年代,在这种自利欲望互相冲撞并制造了很多人间灾难的时代,我们能从老子智慧中找到一条明路吗?
天道高深,以至于莫测,然大道至简,老子那高深的智慧能够给予我们一种最简明的指引吗?
在世界上,《道德经》被誉为“东方圣经”,又有“万经之王”之美誉。
以道看世界,生命就如同一个容器。
生命的本质,就在于往生命这个容器里装进了什么。
命运的秘密,就是你给生命装进了什么,你就会变成什么!
生命的痛苦,就是因为给自己的生命装进了错误的东西,从而让自己走上了边走边困惑的人生歧途。
生命的觉醒,就是懂得了将历经千年检验的圣人智慧装进自己的生命中,从而找到让心灵回家的路,从而结束在红尘中的流浪而把现实变成自己的理想国!
【学经先读开经偈】
太上玄深众妙门,如影随形难见真。上善若水藏智慧,虚极静笃安心魂。
【我把本章的经文原文诵读一遍】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子在这一章中告诉我们】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真实可信的话听起来不漂亮,听起来漂亮的话不真实。真正善良的人不会鼓噪弄舌,花言巧语的人多半不是真正的善良之辈。真正有知识而智慧的人绝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智慧而只能算是有知识。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圣人是不为自己积攒什么的,而是尽心尽力为了别人,因为圣心自足;自足的圣人总是尽力给予别人,自己非但不会减少反而更加会收获满满。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天道的力量只是利于万事万物,绝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都是遵道而行,依道作为却不跟别人争夺什么。当然,老子早就告诉我们了,无为而无不为,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本章是《道德经》的最后一章,应该是全书正式的结束语。
老子用了三段来对全书做了一个总结:
第一段,针对“言”“善”“知”三个主题,提出了对“信——美”、“善——辩”、“知——博”三对关系独到的认识。
第二段,概括出了圣人的行为模式和相应结果的独特逻辑,也是很多人意想不到的一种因果关系。
第三段,总结了天之道和圣人之道的核心准则。
【妙思】
有的人学习了道德经之后,产生了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觉:
老子的思想竟然能够贯穿天道和人心,如同神话中的人物,既能上天,又能入地,这很像我们所听说的一种神奇的功夫。
老子的思想竟然和红尘中大部分人的思维正好別着个劲儿,既跟我们熟悉的思维和想法不一样,但静心想一想,又让人感觉确实如此。真可谓是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你看,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几乎我们每个人都追求让自己的语言变得美妙,但在生活中,又常常被别人美丽的语言所欺骗。善者不辩,辩者不善,我们既追求能够在辩论中让别人哑口无言,又常常讨厌那些个善于辩论的人。博者不知,知者不博,我们既喜欢卖弄自己的知识,又讨厌卖弄知识的其他人。通过老子的这些个话语,我们似乎看到了自己内心一种很滑稽的局面,怎么两个相反的方面都有道理呢?我们到底是在什么地方出了错呢?真正读懂了老子的道德经,也许这一切就都有了答案,跟我一路学习道德经的朋友,你现在有答案了吗?
从古至今,大部分人都是利己的,或者说都是为自己谋利益的。想想看,天天在忙碌的人们都为了什么呢?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了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意思是说天下人为了利益而蜂拥而至,为了利益各奔东西,说的是普天之下的芸芸众生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四处奔波。可老子却告诉我们,悟道的圣人不为自己,只为众人,自己反而很富足,世上的聪明人,又有几人能明白老子这个思想背后的玄机呢?
老子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可那么多的天灾也让人类苦不堪言呢,不知老子对此会如何看呢?老子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是啊,圣人是悟了道的人,自然明白天道的规律,按照天道的规律去做,当然就用不着跟俗人们去争什么了。可我们这些还没有悟道的人,不去争还能活吗?如果你还记得或者领悟了老子在前面章节中关于这些思想的解读,也许已经有了答案了吧!
老子的思想很独到,但圣人的心思也很难参透。读了老子这些思想,会让我们陷入沉思,但也未必能够有一个真正清晰的答案。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老子,试着读读老子的心思吧。
第一,对“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疑惑与领悟:对老子这句话,我们似乎能够理解,但又感觉隔着一层迷雾,很难看清这句话背后的真谛。孔子在《论语》中也谈到了类似的观点,“巧言令色鲜矣仁”。似乎这些老人家们对于,美妙的语言没有什么好印象,基本上都是负面看法。尤其是还有一些很权威、很被认可的观点跟圣人们这些话语直接相悖,更是让我们如陷迷雾之中。例如,《增广贤文》有一句名言,“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对此我们都有体会,很多时候,一句同情理解的话,就能给人很大的安慰,让人重新鼓起勇气,即使处于寒冷的冬季也感到温暖。而一句不合时宜的话,就如一把利剑,会刺伤人们脆弱的心灵,即使在夏季炎热的六月,也会感到阵阵的寒冷。如何将这些话语或者观点统一起来呢?我们一起来想一下,为什么美妙的语言不值得信任呢?多半是因为善于说美妙语言的人,知行不统一,说的和做的是两回事,尤其是再怀着别有用心的目的,那美妙的语言就特别容易蒙骗别人。很显然,是说这些美妙语言的人内心不善,动机不纯,所以美妙的语言只是诱人上当的一个幌子。但如果美妙的语言和内心的善良结合在一起呢?就可能产生“三冬暖”的效果了吧!也有人对老子的话进行质疑,如果说美言不信,难道恶言就有信吗?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核心的关键是内在的动机和与对谈话对象状态的精准把握。一般来说,如果动机是纯善的,有时那些看起来伤人的犀利的语言,却能有效地唤醒人们,被骂的人非但不会恼怒,反而还会感激。当然,还要考虑谈话对象的状态,若是其心理脆弱,就要循序渐进、旁敲侧击、循循善诱。由此可见,这一切的关键是内心的善良与否,对象是否能够消受,二者缺一不可。至此,你对“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疑惑也许就能解除了吧?
第二,再来说“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孔子在《论语》中多处阐释了类似的思想: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 dài ]也。”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子曰:“仁者, 其言也讱 rèn ”。这真是让人有些费解,怎么像老子和孔子这样的圣人们对于善辩一事都持负面的看法呢?我们多么希望自己有一口很好的、高超的辩才啊!尤其是看辩论赛时,看到辩手们那样高超的辩术和精准的语言,很是敬佩和向往啊。可是圣人们为什么却不是这么说呢?实际上,圣人的话都是在说人们的生活,在生活中,善辩的人总是自己有理,甚至无理也能搅三分,甚至凭借着口才能够把黑说成白,把白又说成黑,让很多人明知道他是错的,却又无法辩过他。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当然是很讨厌他的。若是再加上口才卓越,但却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就更加令人不齿了。但在古人的修行中,并不是完全排斥语言或者辩论的,比如哲学中针对真理的辩论,比如宗教中的辩经,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叫“真理越辩越明”。当然,这跟圣人们所告诉我们的接近真理的方法与内涵都有所不同,人间之辩,辩的是人间道理,但与客观真理相比那就是天壤之别。若能如圣人教我们的那样“虚极静笃”,让自己的心进入空灵的状态,就有希望接近客观的大道真理。
第三,再来说“博者不知,知者不博。”我们喜欢卖弄自己所知道的,似乎害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害怕别人因此小瞧了自己,当然也很希望能够赢得别人的赞许。这算是人之常情吧。但是,如果这种行为经常化,就肯定会让人生厌。我们很多人也知道一个成语,叫“静水流深”,说的是很有内涵的人,实际上并不急于表现自己,因为真正拥有内涵,所以也不害怕别人小瞧了自己,自己的实力自然在行动中、结果上和关键的时刻能够呈现。事实能够证明一切,事实胜于雄辩,事实自己会说话。事实的语言,就是无言的大道!
说到这里,我们是不是就清楚了,老子思想的关键要点是:一是发心要至善、二是出言能入心、三是行动要坚定、四是方法要应机。
第四,说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按照老子的说法,不用刻意的为自己积攒什么,只要一心一意为了别人,自己也会越来越富有;只要能够不断的增加别人的价值,自己的价值也会越来越丰厚。按照一般人的看法,不为自己积攒,自己怎么会拥有呢?只是想着别人,谁又替我着想呢?只是给予别人,谁又给予我呢?正因为存在这样一些疑问,所以很多人看到圣人的思想后,又生出了新的疑问:圣人可以那样做,可以取得那样的结果,我们普通人又怎么可能就做得到呢?
实际上,圣人的作为就是我们的样板,若只是圣人能够做到,那对我们普通人也就没有什么价值了。至此,人们必然会问:圣人能够做到的秘密是什么呢?我们很多人想为自己积攒的是财富,而圣人为自己积攒的是财富之母,有了财富之母,就必然会生产出财富。那财富之母又是什么呢?笼统的来说,就是天地和人间大道,具体的来说就是:圣人不为自己,于是跟那些只为自己的人就不会有冲突,这首先避免了因冲突产生的人生损失;圣人不仅不为自己,还专心为别人,就会成为人们价值的源泉,就会成为人们向往和团结的中心,就会聚集人气,就可以干成大事,因为所谓的天下大事,就是看你能够服务多少人,你能够服务的人也多,说明你的本事越大,伟大的领袖们不都是这样的人吗?他们自己难道还会缺什么吗?在人和人之间,那些能够给予别人的人,都是人们尊敬的人;那些个不断向别人索取的人,都是人们讨厌的人。因此,越是给予别人,自己的人格就越高贵,而高贵则是人生财富的母体。说到人生的财富,俗人更多是将其界定为金钱,实际上,金钱只是载体,金钱能够购买的还仅仅是商品,只有能够真正造福于人的才是真正的价值。作为人这种高级动物,所关注的价值并非只有物质财富,还有精神财富;不仅是眼前的利益,还有未来的长远利益。而且有趣的是,精神财富决定的物质财富的价值,眼前的财富往往是未来财富的种子,若是把眼前的财富种子都吃掉,那在未来就没有财富了。这就是人类财富的一个综合、复杂又简单的逻辑,也是财富之道。圣人们正是悟到了这种财富之道,所以才会成为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富有者。而没有悟得财富之道的人,顾了眼前却丢了未来,顾了物质丢了精神,总是顾此失彼,总是拿了小的丢了大的。
也许,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我们就都知道了人间的一个基本规律:重视和局限于肉眼视野中的利益,往往就会与肉眼之外的利益相冲突,而在肉眼视野之内的,往往就是自己主观的认识,而在肉眼视野之外的,往往就是客观的规律。肉眼的视野是有局限的,因此主观的认识也是有局限的,如果将个人的认识和利益锁定在肉眼视野之内,也就为自己设置了一个牢笼。而在肉眼视野之外的,那个在我们生命之外与我们紧密相连的时空当中存在的,才是无限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道和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如果一个人用主观代替客观,用自我代替大道,就必然得了有限而失去了无限,得到了有形而失去了无形,得到了物质而失去了精神,得到了眼前而失去了未来,而当未来变成现实时,我们就会一无所得,就会一直生活在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困苦之中,人生也就变成了一种挣扎。许多人之所以在现实的漩涡中难以自拔,就是因为切断了未来生命时空中的生命综合利益的链条,这就是人生现实和未来困境的根本原因所在。
第五,最后来说说老子得出的结论,“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我们众人所熟悉的都是“人之道”:趋利避害,求福避祸,只争眼前利益,只争物质利益。“天之道”则不同,因为在天道中没有好坏,没有祸福,没有利害,一切都是有价值的,是各种各样的价值。悟了天道的人,不管遇到什么,都能找到有利于自己生命的价值,因为各种人生境遇对生命都有着特定的功能和价值。悟了天道的人,不再使用自私的那种求福避祸的信条,因为福也是祸,祸也是福。你看那些得福多的人,趾高气扬,志得意满,洋洋得意,自以为是,这些不都是因为得福太多而不能承受所带来的祸害吗?这样的一些毛病,不都是在为未来的祸害播下种子吗?在生命时空的综合利益链条中,不修行,不悟道,福也会转化成祸,那种求福避祸的自私心态,恰恰就是没有悟道的表现。再看“圣人之道”,没有了俗人的自私之心,他们活在生命时空的综合利益格局中,因此,一切唯道是从,也不会再跟俗人去争俗利,不会再计较眼前利益和物质利益,敬畏天道,做事遵循规律,在更大的格局当中布局自己的人生,看起来虽然跟众人不争,却能够达到众人无法与其相争的境界。这就是自在与逍遥。
我们从人之道、天之道、圣人之道的比较中就可以发现,“人之道”是自私而短见的,最终是得不偿失的。“天之道”是公正无私的,会让悟道者富足。因此,只有放弃自己主观上狭隘的追求,才能体会天地大道的公正无私和悟道后的富足无缺。也许,红尘中的俗人用肉眼看圣人时,会觉得他们没有荣华富贵,但正是这样形式上的“缺”,才有了圣人的大成。这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大成若缺”。由此可见,“圣人之道”为我们做出了表率,告诉我们只要放弃自己狭隘的主观,进入到客观规律的大道中,进入到生命时空的综合利益格局中,一切按照规律去做,超越世俗之人竞争的格局和层次,就能上升到更高的生命时空中,过上富足而自在的生活。
老子关于人道、天道、圣人之道的思想,提出了人类行为的最高准则:信实、讷言、专精、利民而不争。人生的最高境界,则是真、善、美的结合。这些源自天道的智慧,对于为政者治理天下,精英们创建事业,普通人的工作与生活,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因为本章内容十分丰富,我们下次再讲我们跟随天道和圣人之道的启迪与人生的重新构建。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后面的内容,咱们下次再讲。
今年春节由于疫情原因,偶然机会接触到齐教授,一路听来豁然开朗,因为本章中点题的”大部分人都是自私的前提”也是前面听课过程中就隐隐感觉,这让自己更加笃定,希望就从今年开始汲取圣贤智慧,发现真我,完善自我,做一个合道之人感悟生命,感悟人生。同时,武汉的疫情还在加剧,希望祖国早日渡过难关。
谢谢老师,让我找到了心灵回家的路,与道同在。
感恩齐教授
财富之母
讲的太好了。
谢谢老师,让我找到了心灵回家的路,与道同在。
你好!我己购买了齐善鸿的课,为什么找不到了呢?还需要购买?为什么?
教授我听了22章,然后窜到了81章!懵懵懂懂的小孩子,似乎有了心的力量!我每次看书前面看,10来章,立马跑最后一章去了!倒着听读!然后再正过来听读!教授辛苦了!
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