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可视化创新】用创新之圆突破思维定式

21【可视化创新】用创新之圆突破思维定式

00:00
09:09

每个人都会画图解决问题。你好,我是费奥娜,欢迎来到我的《视觉思维课》。


我们上一个模块学习了视觉会议,这个模块将用2节课的时间学习可视化创新,这一讲将介绍一个创新公式,学习如何用创新之圆突破思维定式。




突破思维定式


什么是思维定式呢?思维定式也叫惯性思维,是指固定的思维方式,是人们习惯用已经证明有效的方法来解决新问题的习惯,比如经验主义就是典型的思维定式。


下面的几个场景,你可能有过经历:


·     工作中,我上次的某某项目,就是怎样做的,用的什么方法,效果很好,blahblah,这次的项目这么做肯定也没问题。


·     生活中,很多人认为男生应该是怎样的,女生应该是怎样的,或者理科生是什么样子的,文科生是什么样子的,等等,有很多刻板印象。


这种思维定式的例子有很多。思维定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减轻大脑的思考负担,容易让大脑产生惰性,养成片面的、机械式的,甚至是下意识的解题习惯。一旦形成下意识思维动作,会进入我们大脑的潜意识,再进行创造性的视觉思维训练会增加不必要的障碍。


假设你的公司决定要上新一款产品,老板让你负责,营销理论和工作经验都告诉你,要先做市场调研,研究消费者、市场环境、竞品等等,但是这么做一定是正确的吗?我们先看一个营销案例。


1985年4月,可口可乐公司董事长宣布,可口可乐公司将要放弃已经具有99年历史的传统可乐配方,推出新口味可口可乐。但是,三个月后,可口可乐公司最终不得不恢复旧可乐,停止新可乐的生产。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可口可乐的口味变革”。


可口可乐为了应对百事可乐的市场挑战,推出了新口味,进行了一次口味调研,调研结果表明:约计60%的人认为新配方比传统配方口味更好。但是,新可乐上市后仅一个月,就遭到了全国范围的新可乐抵制运动。


可口可乐公司在做决策的时候就犯了思维定式的毛病,推出新口味的主要依据就是调研结果,依据调研数据做决策,从而导致错误的产品战略,在竞争中贻误战机。这里不是说市场调研不对或不好,而是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能仅依靠习惯做法或主流做法就做出判断。


要想创新,首先就要突破思维定式。我们先讲一个卖水理论的故事。


19世纪中期,美国加州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淘金热。一个17岁的少年也加入到这些淘金者队伍,却一无所获。正当想放弃的时候,他发现山谷里气候干燥、水源奇缺,数以万计的淘金人喝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取水,非常不便,于是他放弃淘金,开始卖水。当这波淘金热结束时,许多淘金人空手而回,卖水少年却积累了6700万美金的财富。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少年就是后来的美国富豪亚默尔。


不淘金却卖水,这是一个典型的突破思维定式的案例。通过创新思考,发现新的商机,从而积累财富。




创新之圆 = 模式突破 + 模式优化


创新一定要突破思维定式,突破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归根结底,创新要突破的是模式。


什么意思呢?创新要突破思维模式、商业模式、工作模式、沟通模式、消费模式、出行模式等等,这种模式突破是“大创新”,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事物属性。还有一种是“小创新”,也就是模式优化,在原有事物基础上增加一些新功能、新的细节或体验等。如果说模式突破是从A到B的变化,模式优化则是从1.0到2.0的变化,两种模式对于创新同等重要。


从视觉化角度来理解,用最简单的基础图形元素之一——圆形,代表创新再恰当不过。圆形是万物变化的本质图形,就好比创新的持续性与连续性。中国文化里最著名的一个圆形是“太极之圆”。太极的阴阳组合代表了事物的相互对立的两种属性,相生相克,互相依存。而创新之圆的两部分——模式突破与模式优化则是相互迭代的关系。事物由A到B实现模式突破,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模式优化,从1.0到2.0到3.0,不断地迭代下去,直到被新的事物C所取代,新事物C依然会经历模式的迭代优化,像一个一个的生命周期一样持续地无限循环下去。




1、模式突破类创新


突破创新最能吸引眼球,也是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这类创新完全打破原有的格局与市场,往往会改变一个行业或领域,改变我们的生活,甚至改变世界。


·     滴滴、摩拜,这类共享经济下的创新事物,改变了我们的出行方式,让出行有了更多选择与体验;


·     支付宝改变了我们的支付方式,淘宝改变了我们的购物习惯;


·     QQ、微信、智能手机改变了我们的沟通习惯,我们每天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手机;


·     国美开创了专业连锁的家电销售模式,突破了传统百货的业态;后来者京东作为互联网电商的代表,则打破了国美、苏宁为代表的家电3C线下零售模式。




2、模式优化类创新


优化类创新虽然不如突破类创新更具眼球效果和故事性,但却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突破创新,开创一种新的模式,就好比打江山,找到了一片蓝海,但并非就此可以高枕无忧;优化创新则像是守江山,新的模式意味着无数个有待验证的未知,需要不断试错、不断迭代优化,否则很容易被竞争者、模仿者、市场后来者所取代。


·     京东早期只有3C家电类产品,随着迭代优化,逐步变成一个全品类互联网电商平台;


·     微信的定位变化从陌生人社交到熟人社交再到关系链社交,产品在7年时间里历经55个版本的迭代,围绕着“连接人与世界”把产品越做越精;


·     苹果的Siri,以及多家互联网公司——比如谷歌、百度等推出的语音助手,都是在原有产品基础上做优化创新。当然,未来产品如果同质化到一定程度,会出现新事物C来打破竞争。


这些都是模式优化类创新,在已有产品的基础上不断迭代新版本、新功能,不断地带给消费者和用户新体验、新刺激,锁住用户粘性,并吸引新用户。




本课小结 

我们这节课讲了利用创新之圆来突破思维定式。那什么是创新?如何创新呢?你只需要记住一个图形公式就够了:创新之圆  = 模式突破 + 模式优化。模式突破是从A到B的变化,模式优化则是从1.0到2.0的变化,两种模式对于创新同样重要。




课后思考题 

请分析一下你所在公司的现状,并根据创新之圆提出你的创新想法,不管是采用突破式创新还是优化式创新,都欢迎你留言和大家讨论分享。


如果你觉得这堂课有所收获,也欢迎你转发给你的朋友和同事,一起学习视觉思维,用画图高效地解决问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