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周瑜为何感慨“既生瑜,何生亮”

185.周瑜为何感慨“既生瑜,何生亮”

00:00
07:18

185.周瑜为何感慨“既生瑜,何生亮”


周瑜在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叹后,气绝身亡。周瑜死后,孙刘集团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合作危机。


一旦孙刘联盟破裂,魏蜀吴三国的三足鼎立、三分天下状态就将完结。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诸葛亮选择冒险前往东吴祭奠周瑜,以此来消除误会化解危机。


那么,诸葛亮究竟运用了怎样的技巧和手段,成功地消除了误会和仇视?这次危机公关的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奥妙与玄机呢?

 

周瑜生平最不服气的人就是孔明,“既生瑜,何生亮”便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其实,他也并非嫉妒孔明,只是不明白孔明为什么不生远一点,为什么要跟自己发生如此密切的碰撞。


如果老天让他生得很愚昧,那还无所谓,但老天却让他生得不错,做事也有魄力,对吴国贡献也大,现在无端出现一个孔明,使他样样都不如,这不是老天跟他过不去吗?


事实并没有这么严重。孔明并没有存心跟他过不去,也没有处处给他难堪,或非要置他于死地不可,孔明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双方能够更好地合作。


可惜周瑜并不这样想,也没有一个循循善诱的人开导他,这是周瑜的一大不幸。

 

周瑜推荐鲁肃任都督,他一路跟鲁肃相处,深知鲁肃为人既忠诚,又可靠,完全有能力做他的接班人。


我们从这件事情当中,可以看出三个重点:


第一,周瑜跟孙权处得很好,否则除非孙权问他,他不会轻易举荐。因为万一孙权不答应,那不是很丢脸吗?要举荐接班人,也要考虑自己跟老板的关系怎么样,关系好才可以推荐,否则只会自取其辱。


第二,周瑜主动推荐,说明他是负责任的,虽然他的任务没有完成,但他念兹在兹,以任务为重,而不是一死一了百了,什么都不管了,这让我们很钦佩。


第三,周瑜此举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要鲁肃负责把荆州讨回来。他到死仍没有忘记荆州,这是一个人的盲点,虽然这样做并非完全不对,但他应该站在更宽广的立场,而不是局限在一个很偏颇很窄小的范围来看这件事情。

 

如果生死不在天而在人,人类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死,那岂不会天下大乱?每个人都想生于富贵之家,都想长生不老,如果真能都如愿的话,那人类还怎么向前发展?


所以,生死不由人。历史上的秦始皇、汉武帝都想长生不老,可最后没一个能做到。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相信生死在天,但是,要怎么做还是在你自己,所以有什么作为是在人自己,而不在天。


我们常讲一句话:人生最有趣的事情就是都知道自己迟早会死,但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时候死以及怎么死。这些都是人所无法掌握的。


周瑜说自己天命已绝,意思就是既然老天让我走,那我就走了,这表示他并不留恋。

 

周瑜病故,孔明十分悲伤,这不是做假,也不是装的。孔明的悲伤是发自内心的,他觉得周瑜这么好的人才,正是自己要争取合作的对象,没想到这么快就去世了,真的很可惜。

 

孔明不顾众人劝阻,坚持一定要过江吊祭周瑜。首先,如果孔明不去吊唁周瑜,就表示周瑜真的是被他气死的,以后就算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所以无论如何也要去,这样才能够化解大家对他的误会。


第二,如果孔明这次不去,以后跟东吴的人还怎么联系,怎么来往呢?失去东吴的支持与配合,他的整个计划就无法实施了。现在周瑜死了,孔明连去吊祭都不去,那无异于宣布孙、刘两家关系决裂。


第三,孔明之所以一定要去,是因为他知道鲁肃会接任都督,自己的安全是有保障的。


在两边都顾虑到了,确保万无一失之后,孔明这才坚持要去,并非连命都不要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聆听者生_

    曾仕强学堂 回复 @聆听者生_:

  • 听友240957312

    曾仕强学堂 回复 @听友240957312:

  • 阿坚_ma

    曾仕强学堂 回复 @阿坚_ma:

  • 1395286jjmm

    天天聆听曾老的教诲。

  • 1517219pdnm

    人生最有趣的事情就是都知道自己迟早会死,但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时候死以及怎 么死。这些都是人所无法掌握的。

  • 爱探索爱思考的小胖

    孔明这么高明会做适得其反的事?明明就是气死周瑜,断孙权的臂膀。

  • 大漠孤烟直_no

    推荐鲁肃,周瑜是有深意的。

  • 诗皇

    罗贯中

  • 菲彩168

  • 苏东坡的小伙伴

    周瑜执念太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