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良渚 | 在大禹治水之前,竟有更早的水利工程?

1.2 良渚 | 在大禹治水之前,竟有更早的水利工程?

00:00
23:19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进入了不起的文明现场,我是刘斌。上一节,我们聊了为什么良渚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本节,我们要说说良渚古城和最早的水利工程。

良渚古城和水坝工程的发现

对于良渚文化,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今天得到了世界上考古界的公认,良渚已经进入文明社会,已经进入到一个国家的社会。2006年到2007年,从我发现良渚古城开始。2007年,我们确认发现了良渚古城,当时找到良渚古城的一个城圈,有六公里长,南北有1900米,东西有1700米。它的面积大概有三平方公里。城的发现首先是一种人在不同居住地的划分,城内是手工业者,而城外是农业者。其次它是一个等级的划分。再者,城的发现是一个组织大规模劳力,施行建设,那么可以让我们看到大型工程背后的社会发达程度。

▲ 良渚人建城

随着2007年发现良渚古城之后,我们近十年来做了不间断的考古工作。对良渚区域内一百平方公里,我们都做了比较详细的调查并对那一百平方公里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从2009年,我们发现第一条良渚水坝,距离良渚古城外围大概有八公里。一直到2015年,我们总共确认了11条水坝,这11条水坝在良渚的西北部,离开良渚古城有十几公里。这个大型水利工程比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早1000年,也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早、规模最大的水利系统。

▲ 高坝低坝形成的库区范围推测

我们知道古埃及在4000多年前有一条水坝,而良渚的11条水坝,组成了大约13平方公里的一个库区、一个湖。它通过一条五公里长的堤坝,将水可以引到良渚古城的边上。由此可知,它有一个非常强大而且周密的规划能力,也对城市建设有一个非常大的、周密的规划设计。

▲良渚古城美人地遗址河岸

我们现在比较清楚良渚古城的总工程量。对于城市布局,首先它非常符合中国古代的都城,就像后代的北京城。它的一种建筑模式,核心地区是一个高台,是良渚的宫殿所在地。宫殿区的范围有600多米乘400多米,共30多万平方米。一个十几米高人工堆筑的高台。随着不断的发现,我们也知道上面的宫殿应该非常大,并在边上发现了当年留下来的木头。长度有14米、15米这么大的一个木头,所以良渚的宫殿一定也非常大。宫殿区的外围是它的内城,内城现在有三平方公里。三平方公里的概念是多少?我们可能没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概念。我们对北京的故宫比较了解,三平方公里就是四个故宫这么大,所以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工程。

城墙的宽度是从20米到150米这么大的一个宽度,现在保留下来的高度有四米左右。一圈的城墙有六公里长,由此我们可以非常精确地算出它的土方量。整个城是在一个沼泽地上面修建的,底部先在沼泽地上铺石头,石头都是从远处的山上开采来的,然后在石头上堆筑山上的黄色粘土,土也是从山上运来的,所以我们现在对良渚整个修城的工程量以及修城的过程比较清楚。

到2010年,我们又在它的外围发现了外郭城,良渚古城持续了大概1000年的时间。当它发展到晚期,城内可能就住不下,所以逐渐地往外发展,于是在外面圈了一个城圈。外郭城加上内城的面积大约有八平方公里,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城,是当时世界上非常大的城。如果你到现场看,可以非常清楚地感受到当年为什么选这个地方。它应该有一个理念,两山之间非常居中的位置,从城的中心往南北西三面的山都是大概等距离三公里的样子。

中国在后代的选都城的文献里《吕氏春秋》中有明确的记载,建都的理念是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中之中而立宫。”所以我们看中国后代比较重要的都城、城市,它都有一个“以山为郭”,不是我们现在盖别墅到山坡上比较好。当年,离开山,是在一个地理单元的中心位置,体现“以山为郭”的概念。今天站在良渚古城的宫殿上,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以山为郭”的概念,一圈都是山,这样一个居中的概念。当年,城外有好几百米宽的水面,想象这个地方就像水泊梁山,然后人进来都要经过一个很宽的湖面,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画面和感觉。

▲老虎岭水坝全景

作为考古者,我们要理解为什么它要选这个地方。良渚整个的文化,就是我们今天理解的一个族群。他们有共同的信仰,共同用的东西。良渚文化的核心区在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如果另外的一种文化对它来讲是外族,那么北面是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西面是安徽、江西地区,往南面是福建地区,是另外的文化。选择在杭州、余杭这个地区,它处于笤溪上游和中游的交接位置,而且在太湖水主要干流的上面。作为一个族群,相对其他的族群,它是一个大后方,所以没有战争的威胁。

杭州是一个半封闭的盆地,大概有一千平方公里,是一个非常适宜种植水稻的平原地区、一个沼泽地的地区。选择一个地方立都必然有天然的条件,也有交通的条件。从良渚古城沿着苕溪到太湖,大概只有60多公里,可能需要半天或者一天的时间,用船或是竹排到达太湖。太湖相当于今天的一个交通枢纽,可以四通八达。太湖的北岸是苏州、无锡地区,也是良渚的核心地区,东面是上海嘉兴地区,所以是一个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条件在于,它有一个发展农业的平原,又有很大的山地作为矿物,作为木材,作为山上动植物的资源。同时也有安全性,它距离其他外族比较远。

▲ 东组高坝现状

▲古城西侧底坝现状

我们今天认识良渚文化,不仅仅是文化面貌的认识,还有整个区域性架构的认识。在良渚古城的外围,水利系统距它的上游有十几公里。从整个水利系统到古城的范围,两山之间,我们在地图上算有一百多平方公里。当年在规划城市的时候,它对这一百多平方公里进行了统一的规划设计,在五千年前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工程。这个是我们今天认识的良渚文化。

我们对整个建设规模和土石方量有比较清楚的钻探,从古城一直到水坝,所有大型的土台、大型的工程的总土石方量经过测算大概有一千多万立方,一千多万立方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埃及的最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大概是三百万立方。对于一千多万立方,假设一个人一天能够完成一方土石方,那么就需要一千多万个工。在古代,一个人从远距离把土、石头搬过来,一天可能完不成一方。如果设想三个人可以完成,那么我们可以算出这一千多万工大概需要多少天。这样的一个大型工程,包括城市规划设计,包括墓葬等级,包括农业的发达程度,才得到世界上考古界学术界的公认,良渚文化它已经达到一个成熟的国家阶段、国家文明阶段。

人类社会的发展很有意思。5000年左右的时候,人类社会处在一个半神话状态,他们做着现在看起来很傻的工程或者超级工程。金字塔、良渚古城、水坝都是在这个年代出现。我们后代、夏商周以后的青铜文明,都不做这样超大型的工程。那个时候,人生活在一种神化状态,把王当做神来敬的阶段。改变我们对于自己的一个认知问题,首先要解放思想。

良渚古城的修建材料——草裹泥

现在我们很难计算宫殿所用木头的工量,光是土石方量就非常大。土石方的组织修建,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社会组织,是做不成的。从城来讲,在中国考古中被叫作城的有很多,最早到七八千年前,当时像一个小村庄的围墙。但良渚的城已经达到国家级,一般小规模的社会组织完不成这么大的工程量。它堆筑有大型的土台、水坝,用了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就是用草裹泥。原先我们一直不明白如何做这么大的工程。现在我们挖土都是雇老乡,用土箕挑土,非常慢。后来我们发现他用了一种草裹泥,突然明白了良渚人如何做工程。草裹泥首先解决了一个工作流程的问题,就像后来的土坯和砖。可以分工协作,如果用土器挑,你要到那儿现挖,但通过现挖做特大工程肯定不行。

对于草裹泥现在知道有一些人专门加工做草包,做成大概三四十公分长、十几公分厚。实际上,当时他们用木锹切这块泥,然后用在沼泽地里割的茅草等,把它捆扎起来。我们对草裹泥的草进行分析,发现有的是用芦苇来捆。由此可见整个的分工协作,有一部分人在各个地方或是很远的地方加工草包,有一部分人负责运输,运到后,有一部分人往上摞。这样来讲,工程进展会非常快,主要是人海战术。例如大跃进时期修水库、挖河,从那些老照片发现都是上万人的大会战,不用挑而是用人来传递。从很多良渚古城的堆筑中发现,堆筑的草裹泥往往是一个大的区块,就像现在的写字台,大概两三个立方的一部分。与其它地方不一样,弄开后呈现出泥的颜色是不一样的,这证明它是取自不同地方的泥,我们还可以推断大概是一个船运过来的,这对于理解组织实施这样大型工程的运输与垒筑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

现在的考古不是一个推测性或者猜测性,我们要做到比较科学性的理解。很多人猜测这么大的工程可能要做好多年,挖的城墙和水坝等地方,堆了几十米高,但它不是经过了很长时间,中间没有间隔。在考古上,如果堆到一定的高度,然后停掉,中间隔了两个月或者一年再堆,那么中间会有一个间隔层,并且能够看出来。通过考古的剖面,我们知道有的可以一次性堆上来,这肯定组织了一次人海战术,一个大量人的组织。为保障大量人群的组织和生活,其背后有更多的人来支撑。即使没有金属、没有文字,我们也可以知道良渚的社会已经达到国家形态的组织能力,如此规模才能组织实施这样强大的工程!

良渚农业的发展——碳化稻米

我们现在知道良渚的农业非常发达,石犁、石镰刀与现在没什么区别。在此之前,我们对长江下游的稻作农业马家浜文化考古发现7000年左右的时候,有非常小块的稻田。2010年,我们在临平的茅山遗址发现了面积比较大的稻田。那个稻田经过考古发掘才知道大概是今天80亩地这么大的稻田,它的田埂做得非常考究,田埂是用红土铺的。我们发现了好多条田埂,每一条田埂之间的宽度大概有20米,非常规范的20米左右。田埂有一百多米长,地块有一个这么大稻田的面积。

▲ 莫角山东坡内的稻米堆积层

2010年,在良渚古城宫殿区的东坡,发现了一个灰坑。考古学上叫灰坑,也就是倒垃圾的坑,坑里面都是被烧过的稻米,不同于一般的碳化,应该是烧之后没烧透就变炭了,坑里边的稻米大概有2到3万斤这么多。现在的考古借用了很多科技手段,做了同位素分析,发现稻米应该不是来源于一个地方,因此知道这是一个城市的粮食储备。2017,宫殿区南面的一个高地上钻探下去,发现都是被烧过的稻米,都是碳化的稻米,这个区域的周边都是水面,也符合古代粮仓的设计。它的范围大概有5000多平米,底下被烧过稻米堆积的厚度有60公分左右。

▲ 炭化米标本

经过测算,我们用千粒重,就是一千粒稻米的重量,然后定量分析。每钻探一个立方厘米或者一个立方米,算出里面有多少粒稻米,由此推算出,这个区域内被烧毁的稻米大概有20万公斤。这个区域内除了有烧过的稻米,还有稻草的痕迹、木头的痕迹、捆绑绳子的痕迹,所以它应该是一个粮仓的位置。一个文明的发展肯定要有一个经济基础做支撑。这是它非常发达的农业的一个支撑。另外,我们在良渚古城内部的河里发现了大量的猪骨头,当时人主要养猪,主要吃猪肉。六七千年前,比如河姆渡文化,人们可能主要吃鹿一类的东西。除了水稻,我们还知道当时的很多东西,现在考古尽量做到最全面。我们知道当时的环境,当时的树,和现在差不了太多。当时有什么水果,比方桃子、李子、杏等,然后除了水稻之外,还有菱角,有很多可以吃的东西,但是在良渚就没有发现小米。

中国在整个长江流域以及长江以南,都是一个以水稻为农业基础的文明。黄河流域及黄河以北,包括今天的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等都是以小米与黍(中国古代的五谷)为主。江南地区主要以稻米、水稻为主要的农业支撑。

良渚古城消失之谜

2010年,我们在距离良渚古城东面大概30公里,现在余杭区所在的茅山遗址,发现了小山边上的村庄,村庄前面有良渚的稻田。良渚后期,大概在4100年左右,确实有像史书上记载的大禹治水,整个杭州地区被洪水淹没了。洪水发生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方面是我们今天知道的厄尔尼诺现象,为什么很多的民族都有洪水传说?在那个时候,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影响了整个北半球。随着暴雨成灾,再有钱塘潮,后来有修钱塘堤的这样一个保护措施。钱塘潮涌进来之后,水出不去。我们知道杭州这个一千平方公里的盆地在4000年左右时被洪水淹掉,中间大概一两千年内没有人居住。这也是直到今天良渚古城、良渚遗址能够保存完好的其中一个原因。

▲岗公岭被取土破坏的剖面

我们在现在的稻田挖下去,大概有1到2米都是洪泛层。我们经过非常科学地分析洪泛层里面的沙子。沙子到底是从上游的山沟里出来的,还是钱塘潮涌进来的沙子?我们和南京大学地质系合作测沙子,然后对比分析,发现大部分沙子来自于长江口,也就是长江三角洲长江口带下来的泥沙,经过钱塘潮涌进来,然后淹没整个地区。这也是良渚古城后来消失,而史书上没有记载的一个原因。一个这么发达的文化突然就消失了的原因。

本节的内容先讲到这儿,有关本节的内容和图片,可以在文稿中查看。下一节,我们要聊一聊良渚玉器,谢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铖铭私塾

    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