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集05/南怀瑾详解楞严经

62集05/南怀瑾详解楞严经

00:00
17:25
“于戏”。所以讲一个笑话给你听,

我们小的时候,有个读书人和和尚做朋友,他很讨厌他当了和尚,故意挖苦他,他说你们出了家中国字都不认识,和尚说怎么不认识啊?明明是“南无”两个字,他们怎么念成“那摩”呢?当然他不懂音韵啊,这个无字本来念成“摩”,台语的“摩”广东话的“摩”,就是这个“无”字,唐朝这个“无”字念成“摩”,台语广东话就是唐朝的音。所以那个时候“南无”就是南摩,很简单。后来北方的国语来了,所以变成南无,结果有些人改成南方没有佛啊,“南无佛”。那么道家的解释啊,南方属火,要把火性都灭掉了才能成佛,所以叫南无佛。这个解释得都很妙,实际上就是翻音。所以这个秀才这个读书人就笑和尚,挖苦和尚,他说你们字都不认识,明明“南无”两个字,你们怎么念成“那摩”呢?这个和尚这个法师学问很好的了,他说这有什么稀奇,你也不认识字啊?那个《大学》上明明是“于戏”啊,你们怎么念成“呜呼”呢?所以你只要呜呼呜呼,我就来给你南无南无,就是我就来给你念经了。你明明是“于戏”嘛,为什么读成“呜呼”?因此你只要到了那一天,呜呼呜呼,我就来给你南无南无。有这么一个故事。

现在笑话讲回来了,现在这个“于是”两个字没有办法翻成白话,“于是”就是“于是”。云何不明彻,为什么这个色法这一关很难答复。你看我们大家念的《心经》,天天念,经常念:观自在菩萨开始就告诉你,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法最难了,了了色法一切了,于是获得圆通,如果你色法了了,转化了色法,或者你生理转化了,心理了容易,所以生理的障碍非常大。譬如我们活着这个身体,我们自己仔细研究,一天二十四个钟头啊,十分之九点五为它在忙为这个肉体在忙,自己没有做什么事啊!它要睡,你决不能坐;它想跑你还睡不着,一点办法没有;它饿了你非要把它填饱不可;它冷起来你非要把它穿上不可。有时候想起这个身体啊恨死了它,所以老子恨它,老子在道家说吾所以为吾累者谓吾有身,若吾无身我有何患!他说假使没有这个肉体,天王老子就我最大了,我没有毛病。你看一天到晚为它忙,穿衣吃饭,吃进去了,那你吃饱了就乖一点啊,它又屙出来,就麻烦,屙完了你干净了出来,它又要吃进去,二十四个钟头为它在忙。连带着的因此,求名、发财,功名富贵,男女饮食又跟着来,更忙。色法,它是个非常可贵的东西,它一迷途了以后啊,一迷掉,这个色法是那么麻烦一个东西。不能了,此关不能了,成道无希望,所以这里提得那么严重。不过文殊菩萨对我们慈悲,没有明显告诉你,不象我讲的那么可怕----这个色法。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这个讲开始修色法的困难,下面都有小字注解,配合二十五圆通讲的。那么小乘境界认为用色法上了,悟了道,他说那个悟道色法不是究竟。小乘境界面对色法是逃避,等于宋朝那个理学家程颢讲的话,坐上有妓,心中无妓。那是逃避,还不是最高的境界,因此它还没有达到圆通。

“音声杂语言 但伊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 云何获圆通”

批评声闻听声音,下面小字都有,我们二十五圆通讲了,因为字太小了,我眼睛懒得吃力了,不报告了。

“音声杂言语”,它是从理上来。有些人讲学理,声闻罗汉小乘研究佛学学理讲起道理满盘是佛法,音声就是说话的声音了,把声音构成了一篇就叫做文章,言语音声所构成,音声杂言语。

“但伊名句味”,结果象今天的佛法佛学一样,变成哲学思想了,只在文字那个理念的范围里头转了,在文字上转。所以你学问越好,佛学越高明是成道越难,被文字困住了。大家年轻同学最愿意听这个话,所以我们不要读书容易成道啊,那又不对了。他说音声杂言语,但伊名句味,名就是这种名词、学理,学术上的名词;句就是文章句子。他说所以啊从理论上研究学问入手的要想成佛也很难,只能变成哲学家学问家。“音声杂言语,但尹名句味”,越钻进去越有味,所以文学家这些人都很难成道。尤其文学啊,文学很容易接近道啊,可是不能成道了,文学这个业力很大,这个业叫文人慧业,所以古人叫慧业文人,这个业造得很大,你要晓得我们有时候一句话讲错了,害十个只是十个,一个文字写下来写错了,那个时间无比,流传,所有的罪过都在你身上。所以写文章真的要注意啊,有许多文章实在不敢写,写下来收不回呀。所谓言出如剑,说话已经很难,这一句话讲出来那个剑、子弹打出去了,有力难拨收不回,那剑比文字更可怕。尤其文学家哲学家学问家要想成道那很难,但伊名句味,被这个困住了。

“一非含一切,云何获圆通”他说你从学理上、文字上入手,象声闻道的人,只听佛讲法,讲法就象现在你们诸位同学啊,手里拿个笔赶快记,记录好了光看笔记,叫做声闻众。不是自己悟出来,听这个善知识讲来,声音听到了,记下来的,啊,那一天怎么讲的,这个道理。将来,然后那个卖狗皮膏药卖出来,然后做个沙龙巴士{谐音}卖出去,然后怎么办?然后当着年轻人吹,当年我们那个老头子在那里吹牛,研究《楞严经》,那你们还没出生呢!你们将来会是这个样子,这里狗皮膏药卖出去,将来沙龙巴士又出去了,就是这个样子,永远不能成功。

“一非含一切”,譬如我们讲佛学“一既一切”,这个逻辑很通啊,也不通啊!一到底是一不是一切,一是一个东西,一切是包含很多东西,一是一并不是一切;一切是一切,一切不是一,也可以这样解释。第二个解释,“一非含一切”,只从文字言语音声入手,讲道理入手,不能包含一切,有所障碍。你看他翻译的句子之妙,后面是“云何获圆通”,上面只有一个是“于是获圆通”,色法。色法以后都变了,云何。“云何”也没有办法翻译,“云何”如果勉强翻成白话,就是“你怎么样说”?“云”是说话,“何”就是哪里、怎么样。他说你从文字言语入手,佛学的理论入行,要想圆满通达,成佛悟道,“云何获圆通”,你说怎么样可以达得到?那么这样看文殊菩萨就否定了从文字语言入手不能成佛了?但是你读书注意哟,他没有完全否定啊!“云何”:你说怎么样?你假使把云何绝对当成否定的句子已经错了,偏向了。

所以文殊菩萨在这里讲话非常妙,他是说从教理入手要想成佛成道,难!但是他没有绝对的否定,“云何获圆通”,你说怎么样?在这个里头怎么样能够圆满通达?能够悟道呢?事实上也如此,批驳了,从文字言语理论入手要想成道很难,但是他也不能够完全否定文字言语不能成道,那也不对,那就不是文殊菩萨了,那是殊文菩萨了。文字也可以悟道的呀!而且古今中外很多人在文字因缘上入道啊。乃至一句诗一个文言一个字,他悟道了。所以他这个翻译的文章,“云何”,那妙不可言,你懂了这个呀,写古文也好,写白话文,你会写文章了,好的文章不下死的字眼,不下死的句子,活的,如珠之走盘,象那个珠子在盘里滚一样,不靠死了、不落边的,这里通过就滚开了,怎么样看都对,好象怎么样看都不对。所以不管中文也好,英文也好,随便法文德文,最好的文学句子啊,高明都是如珠之走盘,活泼泼的。文殊菩萨在这里用这个语句的翻译,“云何获圆通”,活的。如珠之走盘,千万不要当死句来读,你就把文殊菩萨的意义解释错了。那么这个已经批评了用文字言语音声,你光想思想讲道理成佛证道很难。不是完全难,“云何获圆通”,就是禅宗所谓你去参去,怎么样可以证到圆通之果。

“香以合中知 离则元无有 不恒其所觉 云何获圆通”

不是有位菩萨香严童子的报告,他的悟道是靠鼻子闻这个香。所以有人喜欢点檀香。譬如我有一位朋友,他不管如何,他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春风社扛把子的学生

    顶礼释迦牟尼佛!顶礼文殊菩萨!顶礼南师!感恩夏韵菩提老师!

  • 听友294661879

    顶礼佛,顶礼文殊师利菩萨,顶礼南师,感恩夏韵菩提主播。

  • 觉曌

    🙏🙏🙏顶礼随喜。感恩老师法布施,南无阿弥陀佛。

  • 1806538mhbu

    南🈚️本师释迦摩尼佛

  • 吉缘187sees9178

  • 随缘_自在吉祥

    🌹🌹

  • 责常

    顶礼南师!

  • 君_pm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