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河湟》

杜牧《河湟》

00:00
17:33

 

          

             河湟

 

                 杜牧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⑴河湟:指今青海省和甘肃省境内的黄河和湟水流域,唐时是唐与吐蕃的边境地带。湟水是黄河上游支流,源出青海东部,流经西宁,至甘肃兰州市西汇入黄河。《唐书·吐蕃传》记载:“世举谓西戎地曰河湟。”

 

⑵元载:字公辅,唐代宗时为宰相,曾任西州刺史。大历八年(773年)曾上书代宗,对西北边防提出一些建议。借箸:为君王筹划国事。《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在刘邦吃饭时进策说:“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

借箸代筹

 箸:筷子。原意是借你前面的筷子来指画当前的形势。后比喻从旁为人出主意,计划事情。
  出处 《史记·留侯世家》:“请借前箸以筹之。”
  当年刘邦项羽相持不下,有个叫郦食其的儒生给刘邦出了个主意,让他分封战国时期六国的后代。刘邦举棋不定,趁吃饭时,询问张良这个主意如何,张良立即表示坚决反对,从刘邦的食案上抓过一把筷子说:“请让我以这把筷子来为大王筹划。”接着条分缕析,从八个方面力驳这种主张的危害,每提出一个理由,都摆出一根筷子。这就是“借箸代筹”这个典故的由来,亦可称之为“张良借箸”。刘邦接受了张良的意见,收回成命,避免了分裂割据现象的出现,成就了两汉四百年的统一大业。后来,明朝的刘基(字伯温)曾有诗形容这一情节。朱元璋刘基:“能诗乎?”刘答:“儒者末事1.非关根本之事;小事。 2.古指商业和手工业。 3.犹言馀事。,何谓不能?” 朱元璋指着案前的斑竹箸(筷子),柔声道:“请先生赐诗。”刘基随口念道:“一对湘江玉并看,二妃曾洒泪痕斑。”朱元璋蹙眉道:“秀才气味太浓。”哪知刘基接着道:“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留侯一借间。”留侯指张良,他是刘邦的谋臣,也是汉朝开国功臣,曾借刘邦吃饭用的筷子,用以指画当时天下大势,为刘邦出谋划策。这就是“借箸”的故事。朱元璋听完刘基的“解析”,脸色由“阴”转“晴”,喜道:“好诗。出口成章,章而有序,序而有节,节而出典,典而儒雅,雅俗共赏,赏心悦目,目转流美,美不胜收啊!”

诗的前二句是用传说中舜帝与娥皇、女英二妃的故事,说明当时所用的筷子是竹子制的;后二句用的是《汉书·高帝纪》中的典故,以咏筷喻志。

⑶留神:指关注河湟地区局势。

 

⑷“旋见”句:指大历十二年(777年)元载因事下狱,代宗下诏令其自杀。东市:代指朝廷处决罪犯之地。《汉书·晁错传》记载,晁错在汉景帝时任御史大夫,对削藩定边指出不少建议,但景帝听信谗言,仓促下令杀了他。行刑时“错衣朝衣,斩东市。”

汉景帝时,晁错为御史大夫,修法三十章,诸侯群情沸腾,议论纷纷,皆怨晁错。错父闻讯,自颍川来,谓错曰:"陛下甫即位,汝所行法令,削弱诸侯,疏人骨肉,众人为此愤懑,何欲如此哉?"错曰:"本欲如此。不然,天子不尊,社稷不安!"错父曰:"既然,则刘氏天下安矣,而晁氏家族危矣,吾欲归矣!"遂饮鸩而死,临死曰:"吾不忍见其祸,累及吾身也。"死十余日后,吴、楚等七国诸侯果叛,皆以杀错为名。景帝纳窦婴、袁盎之言,令斩晁错。后十余日,帝乃使中尉召错,错不疑有诈,朝服晋谒,竟加之离间群臣,大逆不道之罪,以车载至东市。故错衣朝服,被斩於东市。

东市:汉时长安道东西两旁,均有市场,处决犯人皆在东市,后人遂以此指代刑场。

"朝衣东市"。原指晁错犹衣朝服,被斩于东市之事。后喻正直之大臣被杀,常用此语。

 

⑸遗弓剑:指唐宪宗死,古代传说黄帝仙去,只留下弓剑。不西巡:是指唐宪宗没有来得及实现收复西北疆土的愿望。《水经注·河水》:“阳周县桥山上有黄帝冢。帝崩,唯弓剑存焉。”《唐会要》记载:“宪宗于元和十五年正月驾崩,年四十三。”

 

⑹“牧羊”两句:《汉书·苏武传》记载:“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以及“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这里是借苏武来比喻河湟百姓身陷异族而忠心不移。

 

⑺凉州:原本是唐王朝西北属地,安史之乱中,吐蕃乘乱夺取。李唐王室出自陇西,所以偏好西北音乐。唐玄宗时凉州曾有《凉州新曲》献于朝廷。

 

⑻闲人:闲散之人。

 

元载相公曾具体筹划过收复河湟,宪宗皇帝对此事关心也格外留神。

 

不久却见大臣身穿朝服就刑东市,皇上也突然驾崩来不及实施西巡。

 

河湟百姓虽然穿着戎服牧羊驱马,可是他们白发丹心仍是唐朝臣民。

 

只有产生于凉州的动人歌舞乐曲,流传天下在娱乐着那些富贵闲人。

 

  安史之乱爆发后,驻守在河西、陇右的军队东调平叛,吐蕃乘机进占了河湟地区,对唐朝政府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杜牧有感于晚唐的内忧外患,热切主张讨平藩镇割据、抵御外族侵侮,因此对收复失地极为关心,先后写了好几首诗,《河湟》便是其中的一首。

 

  河湟本指湟水与黄河合流处的一片地方,这里用以指吐蕃统治者自唐肃宗以来占领的河西、陇右之地。诗以“河湟”为题,十分醒目,寓主旨于其中,起到笼罩全篇的作用。

 

  诗可分为两层。前四句说:宰相元载对西北边事多所策划,却不为代宗所用,反遭不测;宪宗也曾锐意收复河陇,却不及西征,赍志以殁。这里一连使用了三个典故。“借箸”,用张良的故事。不仅以之代“筹划”一词,而且含有将元载比作张良之意,从而表明作者对他的推重。“衣冠就东市”,是用晁错的故事。意在说明元载的主张和遭遇与晁错颇为相似,暗示元载留心边事,有经略之策。杜牧比之晁错,足见对他的推重和惋惜。“忽遗弓剑”采用黄帝乘龙升仙的传说,借指宪宗之死,并暗切宪宗好神仙,求长生之术。这里,作者对宪宗被宦官所杀采取了委婉的说法,流露出对其猝然而逝的叹惋。以上全用叙述,不着议论,但作者对河湟迟迟不能收复的感慨却溢于言表。

 

  后四句用强烈的对照描写,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河湟百姓尽管身着异族服装,“牧羊驱马”,处境是那样艰难屈辱;但他们的心并没有被征服,白发丹心,永为汉臣。而统治者又怎么样呢?作者不用直书的手法,而是抓住那些富贵闲人陶醉于原从河湟传来的轻歌曼舞这样一个细节,便将他们的醉生梦死之态揭露得淋漓尽致。

 

  此诗前四句叙元载、宪宗事,采用分承的方法,第三句承首句,第四句承次句。这样写不仅加强了慨叹的语气,且显得跌宕有致。第三联正面写河湟百姓的浩然正气。“虽”和“尽”两个虚字用得极好,一抑一扬,笔势拗峭niù qiào劲健。最后一联却又不直抒胸臆,而是将满腔抑郁不平之气故意以旷达幽默的语气出之,不仅加强了讽刺的力量,而且使全诗显得抑扬顿挫,余味无穷。这首诗,写得劲健而不枯直,阔大而亦深沉,正如明人杨慎《升庵诗话》所说:“律诗至晚唐,李义山而下,惟杜牧之为最。宋人评其诗豪而艳,宕而丽,于律诗中特寓拗峭,以矫时弊。”这首《河湟》鲜明地体现出这种艺术特色。

 谓不同于常调而峭劲有力。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清浊岁月

    从2019年12月22日开始听《唐诗鉴赏辞典》,一路追随到这里,到今天正好一个月。感谢秋语老师的朗诵和解读,准备在春节后开始听《宋词鉴赏词典》。

    秋语荷塘 回复 @清浊岁月: 跟紧

  • 听友77776005

    许浑还没大收官,咋就把杜牧拉出来了?

    秋语荷塘 回复 @听友77776005: 没材料啊

  • 听友77776005

    可不是啊,老哥。那些醉生梦死的人如果都是看透时局又无能为力的达官贵人,那他们就都成"杜牧"了。杜牧不是在青楼沉醉十年嘛!

    秋语荷塘 回复 @听友77776005: 唉,此一时彼一时,老弟不懂么

  • 云卷云舒清风明月

    杜牧李牧秦牧都是名人啊

  • 再生缘_x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