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1【白话文】致四弟:教四弟重视子侄辈家教

77.1【白话文】致四弟:教四弟重视子侄辈家教

00:00
08:10

这封信是同治五年十二月初六日曾国藩自河南周家口军营写给四弟曾国潢的。曾国藩此时奉命在河南、山东等地围剿捻军,但他所组建的湘军大部分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已经裁撤,他所指挥的剿捻的淮军并不完全听从他的命令,而他依托运河防堵捻军的策略也收效甚微,再加上年事已高,所以当清廷让他重回后方,再次担任两江总督,负责为镇压捻军筹集军饷时,他已有些心灰意冷,希望朝廷另觅他人,自己则希望告老还乡。此时的他将自己的关注点更多放在了家庭相关事宜上。信中他再次强调了儿女德行教育的重要性。


澄弟左右:
十一月二十三日芳四前来,接到弟弟寄来的长信以及墓志铭,二十六日接到弟弟十一日从富圫(tuō)寄来的信,信中所言,均已悉知。我在十月二十五日接到皇上让我进京觐(jìn)见的圣旨,第二天写信让纪泽来军营来,此后又三次写信让他不要贸然前来,不知道这几封信都收到了没有?
自从十一月初六日接到命令我重新担任两江总督一职的圣旨,十七日我已经详细写了一封奏疏恭敬的向皇上推辞;二十八日又接到皇上的圣旨让我回到本来的位置,初三日又详细写了一封奏疏恭敬的向皇上推辞;如果再次没有接到命令的话,我还应该第四次写奏疏推辞。只是受到皇上如此深重的大恩,我不敢突然提出要求告老还乡的事情,只是希望留在军营调养身体而已。现在将初三上奏的折子的草稿寄回去给你们看。我从此不再做官了。同乡的京官,今年冬天的取暖费还需要像往常一样给人送过去。昨天让李翥(zhù)汉回湖南送给罗家两百两银子、李家两百两银子、刘家一百两银子,他们都是曾经跟我一起共患难的人家。
之前要给弟弟的那千两银子,实际给的数目很少。自从我当上两江总督之后,没有对待弟弟像这次这么抠门过。然而身处这样的乱世之中,钱越多那么祸患也就越大,哥哥家跟弟弟家都不应该存放太多的银子和铜钱。每年存放的现金足够这一年用的,就已经算是这天下当中大富大贵、人间享受大福气的人家了。家庭如果想要兴亡的话,全看能否出现优秀、贤良的孩子。如果孩子没有良好的品德,过人的才华,即便积攒了不少的钱财、粮食、衣服、书籍,也都是白费力气。
家里的孩子好不好,百分之六十出于天生,百分之四十来自家教。咱们家世世代代都有关于道德的家训,其中祖父星冈公所教给我们的那些话尤其值得牢记、遵守。我最近把星冈公所定的家规编成了八句话,是这么说的:
书蔬鱼猪,考早扫宝,常说常行,八者都好。
地命医理,僧巫祈祷,留客久住,六者俱恼。
大概星冈公一看到地仙、算命、医生、和尚、巫师这五类人进家门就会生气,即便是亲友、从远方前来拜访的客人久住在家也会生气。这“八个好的”“六个恼的”,咱们家应该一代一代坚持下来,永远的把这些话当做家训,即便子孙后代脑子愚笨,也一定会有做事情的大略标准。
写到这里,又接到弟弟十一月二十三日以及纪泽的信。其他的事情我都详细的记在日记里了,顺便向你问好。
                                                    十二月初六日


在这封家信中,曾国藩指出,家里的孩子好不好,百分之六十出于天生,百分之四十来自家教,教育好子女,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品行,才是一个家庭经久不衰的关键所在。因此他将祖父星冈公的家训改编成一首打油诗——“书蔬鱼猪,考早扫宝,常说常行,八者都好。地命医理,僧巫祈祷,留客久住,六者俱恼”。他希望家中的晚辈能通过这种方式谨记家训。这首打油诗中既包含了“书、蔬、鱼、猪、早、扫、考、宝”的八字家训,也包含了“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不信地仙”的所谓“三不信”之训。这些内容在之前的多封家信中都有提及,在这里不再做解释。此外“留客久住”这一条,是之前的家信中所没有提到的。这一条不是说曾国藩不欢迎朋友的拜访,而是不希望有外人长久寄住家中,因为长久寄宿在家中的客人既会影响家中孩子们的言行举止,也容易产生结党营私的嫌疑。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喂喂喂该学习了

    不信医药是指那些赤脚医生,道听途说的土方法吧

    听友71627823 回复 @喂喂喂该学习了: 毕竟是古书 还是要有自己的判断 医药再某些时候还是要用的

  • 卖牛的小二郎

    1.家庭如果想要兴旺,全看能否,出现优秀的孩子 2.孩子好不好,有没有良好的品德过人的才华,60%天注定40%来源于家教

  • 追梦蜂

    早扫考宝书蔬鱼🐷

  • 禅心_w6

    在这封家信中,曾国藩指出家里的孩子好不好?60%出于天生,40%来自家教。教育好子女,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品行,才是一个家庭经久不衰的关键所在。他将祖父星冈公的家训改编成一首打油诗:书蔬鱼猪,考早扫宝,常说常行,八者都好。地命医理,僧巫祈祷,留客久住,六者俱恼。这里面除了以往家信中经常提到的八字家训外,还有三不信之训,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不信地仙。 读了这些家信,曾国藩始终把八字家训贯穿其中,可见他对这些是非常重视,也是他人生智慧的总结部分,我们铭记与实践。

  • 1391659gugt

    曾国潘家书非常实用

  • 精英大师加加灵

  • 浮生如梦66

    为啥医生来也生气?

  • 蒸得有思想

    好好好

  • 皮诺想坚持

    已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