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指《相信未来》2 | 陈思和:谁能代表中国的未来?

食指《相信未来》2 | 陈思和:谁能代表中国的未来?

00:00
16:50

本集金句 



本集文稿 

1

喜马拉雅听众们,你们好。我是陈思和,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当代著名诗人食指的代表作《相信未来》。食指,本名叫郭路生,祖籍山东人氏。父母早年都参加革命,1948年11月21日,他的母亲在行军路上生下了他,为他取名“路生”。后来郭路生在发表诗歌时为自己取了一个笔名“食指”,因为他母亲姓时,时间的时,为了感恩母亲,“食指”也就是“时之子”的意思。


接下来我要谈一下食指在当代中国诗歌发展中的地位,这是一个很特殊的位置。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的意大利文版序言里,称赞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大诗人但丁,他说过这样一句话: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这也就是说,但丁对欧洲中世纪的旧时代来说,他的诗歌代表了一个终结,而对资本主义的新时代来说,他又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当然,中国的食指并不是意大利的但丁,我丝毫也没有比附的意思。我只是想说,在中国新诗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转型中,食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中国新诗百年,其间出现过几个历史时期。从抗战到新中国的成立,是其中一个时期。这期间影响最大的抒情诗人是艾青。在艾青开创的时代诗歌潮流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如绿原、曾卓、邹荻帆、贺敬之、柯岩、郭小川等等,形成了一个革命诗歌的传统。那么,这个传统到了1960年代,尤其是“文革”期间,是谁来继承的呢?我觉得来接这个传统的就是食指。


食指的诗歌创作,最早接受了贺敬之、柯岩等诗人的影响。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我们这一代人,青少年时期着迷一样追捧的,主要就是这些诗人的作品。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郭小川去世后发表的遗作《团泊洼的秋天》,在央视晚会上被朗诵,曾经激动了多少青年人的心?食指在少年时期有机会认识这些诗人,直接受过他们的教诲。因此可以说,食指是在社会主义革命诗歌传统中成长起来,走上诗人的道路。


但是,食指又不是简单地继承这个传统,而是把传统加以改造了。因为食指是在“文革”这样一个令人窒息的时代承接这个传统的。那个时候,社会主义的革命诗歌传统也同样受到摧残,那些代表性诗人也被迫害,都在受难中,这就不能不在接受者食指的心灵里烙下极其深刻地绝望阴影。就是这个时代烙下的阴影,食指不自觉地把这样一个高端意识形态的诗歌范式,从高高在上的天空拉到了地面,把它融化到民间大地。由于这样一个转变,一个高度理想主义精神引导的诗歌传统,被转移到了民间,用来真切地表达一个个人(小人物)日常生活中的遭际。这就使食指写出了《相信未来》,写出了他一系列广为流传的诗歌。食指的诗歌里有很多属于他个人的声音。


《相信未来》,未来是谁?谁能够代表中国的未来?这首诗里没有明确的指向,你读着“相、信、未、来”,从这四个字里,似乎有一种来自贺敬之、郭小川的诗歌旋律,一种恢弘的革命乐观主义的人生观(似乎未来总是要比现在更好);但是你仔细读,设身处地的读这首诗,你慢慢就会感受到,其实这首诗里弥漫了个人的绝望情绪,以及个人在绝望中的无奈。


食指还是中学生的时候,才十六、七岁,就因为他读过一些西方经典文艺作品,学校里认为他有“资产阶级思想”,对他进行轮番批斗。这对一个中学生纯洁的心灵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年轻人容易绝望,食指甚至跑到北京复兴桥上想投河自杀。他的这个绝望,从整个中华民族所经受的苦难来说,只是很小的挫折,微不足道,但是对一个敏感的孩子,就是灭顶之灾。


《相信未来》展示了这样一种痛苦:一个孩子般天真的诗人,面对巨大的绝望不知所措,他只有一个方法——把自己交给未来。——“我”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是对的还是错的?“我”到底有没有价值?这一切,现在都说不清楚,只能把自己交给未来,让未来的人们来评价。于是诗人写出了这样的诗句:“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请注意两个词:一个是“脊骨”,那是从后面来看诗人的后背(脊梁骨),也就是说,诗人是先驱者,已经走到前面去了,后来的人们远远地望着诗人的背影,评判他,议论他,那就是一个未来时态;然而诗人又说,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焦急”这个词,表达了诗人在写诗时刻(也就是他受到迫害、感到绝望的时刻)对于未来人们将会怎样评定他,充满了期待。这又是现在未来时态,是一种很少被运用的时态。


2

这首诗一共七节,前三节是一个段落;后四节是一个段落。在前面三小节里,诗人反反复复地告诫自己:我要相信未来。但是他对自我的告诫,其实很脆弱,是没有把握、稍瞬即逝的。我们来看第一、第二两个小节的诗歌意象。第一个意象是“炉台”,就是灶台,里面有火,烧饭用的。在诗歌里炉台可以转喻为希望,因为它能给人们带来温暖,所以,“我的炉台”也就是“我的希望”。但是在这首诗里,“我的炉台”是被查封的,没有火,只有灰烬和余烟。希望的反面就是绝望,炉台的反面就是灰烬。年轻的诗人在铺平的灰烬上用雪花写下四个字:“相信未来”。我们可以想象:雪花落在灰烬上,冷热的反差如此之大,雪花很快就被熔化。也就是说,诗人虽然从心底里喊出“相信未来”,其实他内心毫无把握。接下来就能理解,第二节“深秋的露水”“别人的情怀”“凝霜的枯藤”等诗歌意象,都是短暂、不稳定和生命枯竭的象征,用这些意象来烘托和营造“相信未来”的气氛,只能是凄凉的。当时诗人的心情确实是够凄凉的。


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原创第三小节还有另外几句,但后来诗人觉得那几句诗的情绪有点高昂,与整首诗的格调不统一,被删掉了,于是直接联系到现在的第三小节,在读解上会有些困难。现在的第三小节非常好,你们听:“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 我要用手掌那托起太阳的大海”。诗人用夸张的比喻,把自己的手指比作了涌向天边的排浪;把他的手掌比作了托住太阳的大海。然后他说“摇曳着曙光那温暖漂亮的笔杆”,曙光就是早上的阳光,一束阳光射下来那就是他写诗的笔。——在这里,曙光的诗歌意象大家可以想象,二十岁不到的诗人正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那么大的手拿着曙光干什么?是要“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这个比喻,让人联想起五四时期的诗人郭沫若创作的新诗《女神》、还有《凤凰涅槃》,诗人把自我夸大成一个巨像,像太阳一样,用他生命的洪荒之力喊出:相信未来。从表面上看,这个小节的诗歌意象与前面两节好像不一样,甚至相反。


但是,诗人究竟为什么要用这么大的力量来喊“相信未来”?他为什么不相信现在?为什么不相信过去?因为过去和现在都不属于他,没有让他可以相信的地方。所以他只能把自己交给了一个谁也不知道的“未来”。他用这么一个夸大的形象,就像过去艾青写的一首著名的诗《太阳》,诗里面有一句是:“太阳向我滚来”。当时食指才20岁,他想象自己的手像大海一样,这种写法就是超现实主义的。这样一个非常奇特的诗歌意象,构成了这首诗的特别之处。你觉得诗人是在夸大自己吗?不是。为什么?因为诗人个人又是非常渺小,而且也非常绝望,如果他真的那么伟大,像大海一样,那么他的手一挥世界就湮灭了。可是这样的奇迹并没有发生,他依然还是很绝望。于是后面第四小节就出现了那样的句子——“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第四小节与前面引用过的第五小节是一个对照:“腐烂的皮肉”与“我们的脊骨”。人的身体皮肉都会腐烂、速朽,所以它是与惆怅、苦痛联系在一起的,对于这一切,诗人是不在乎的,他不在乎未来人们怎么来看待他的皮肉。但是“脊骨”则不一样,包含了一种朗朗风骨的精神追求。“脊骨”的诗歌意象来自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门槛》:当一个年轻的女革命者怀着自我牺牲的理想勇敢走进黑暗大门时,她根本顾不得以后的人们怎么来评价她,她完全不在乎后人说她是一个圣人,还是一个傻瓜。但是,年轻的诗人食指却是在乎的,所以他就把这样一个意象用到了这首诗里,他相信未来会有人理解他的。于是他最后吟唱:“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这个诗人的自我形象,在诗歌文本里既很巨大,又很渺小;既对未来抱有期待,又很绝望。这样一个复杂的诗人意象,就这么伫立在我们的面前。我觉得,《相信未来》这首诗不是在告诉大家:我们要相信未来,未来一定是美好的。这首诗给我们的意义也许是一种凄凉的宣告:我今天已经不能为自己做什么辩护了,但是我相信未来的人们会对我有一个公正的理解和评价。这就是在曾经荒诞的历史背景下,在迫害、歧视的高压之下,年轻的诗人只能把自己交给了未来。


我们从这里也看到了中国新诗风格的转变,从“相信未来”这样一个革命乐观主义的人生格言,在具体意象的演变下,慢慢地完成了转换。而这个转换又直接开启了“文革”后诗歌的先河,塑造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尤其是青年人——从现实绝望到相信未来的转换。


亲爱的听众们,关于《相信未来》,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Yuly蝶

    陈思和教授每次的分析都异常的精彩、深刻和透彻,深入浅出,深衷浅貌…大爱

  • 水雲燕

    讲得太好了,没想到一首简短的诗歌,有这么丰富的内涵

  • 仙境兔灵

    很好的讲解~(*∩_∩*)~诗的意境和内容如此丰富~◉‿◉~

  • 江南飞烟

    谢谢陈思和老师。🌹🌹🌹

  • leleckr

    感谢陈老师的解析🌹🌹🌹

  • 伴剑闯天涯

    看来我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有点肤浅,原来诗人要传达的不是自己相信未来,而是希望后来的人给予它客观,公正的评价

  • 持躬

    陈老师讲的课简单直接,深入浅出,听的很过瘾。

  • 秋月分明

    不想评价这首诗 只想问问食指还相信未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