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水调歌头-中秋》

米芾《水调歌头-中秋》

00:00
15:24

  ●水调歌头·中秋

 

  米芾

 

  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

 

  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

 

  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líng lù,倍觉不胜幽。

 

  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

 

  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

 

  可爱一天风物,遍倚栏干十二,宇宙若萍浮。

 

  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①宋玉悲愁:宋玉,楚辞作家。战国楚人。时代稍后于屈原。所作《九辩》云:"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意即:见落叶而悲秋。

 

②兴况:兴致况味。

 

③醽醁:( líng lù)酒名。《抱朴子·知止》:"密宴继集,醽醁不撤。"

 

④金瓯:盛酒器。

 

⑤欹:(qī),斜。

 

晚风送来急促的砧声,

 

蟋蟀发出深秋的哀鸣,

 

对此情景我没有宋玉悲秋之情。

 

把凄凉的况味收起,

 

顷进盛满美酒的杯中,

 

对周围的一切倍感幽胜。

 

还有那富情韵的地方,

 

是挂在南楼的碧天明镜。

 

抒发郁闷情怀,

 

吹起悠扬玉笛,

 

清韵浮动在空中。

 

在这美好的夜晚,

 

天借此地,

 

令我尽兴倾金盅!

 

面对一天美好风物,

 

我将栏杆倚遍,

 

觉宇宙万物沉浮,就象水中浮萍。

 

让我醉入梦中不要醒.

 

倚在枕上听澎湃江声。

 

  苏东坡中秋词开门见山发出奇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米芾写中秋赏月,却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撇开月亮,先写自己晚来的秋意感受。上片提笔两句"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砧声""蟋蟀"为秋天典型的象征景物。古人有秋夜捣衣,远寄征人的习俗。砧上捣衣之声表明气候转寒了;墙边蟋蟀呜叫,也是一种触发人秋思的景象。前一句为了突出"砧声",增强秋的感觉,属倒装句,写词人先是听到急促的砧声,而后才觉仿佛是砧声送来了秋风。同样,也是先听到蟋蟀鸣叫,而后才意识到时令已进入高秋季节。这两句着重写作者的直觉。

 

接着两句是:"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秋",宋玉《九辨》中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名句,从此"见落叶而悲秋"便成为文人的一种传统心态。米芾一反宋玉伤感秋景的幽雅。表现出他的旷逸豪宕的襟怀。他这句拗折刚健之笔使文气为之一振。因为砧声和蟋蟀等秋声,毕竟要给人带来一种凄凉的秋意,而倔强的词人不愿受其困扰。所以,接着他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了。因为砧声和蟋蟀等秋声,毕竟会给人带来秋意,所以词人说,让酒杯里的好酒,把凄凉的情调收起来,就会感觉到这些景物加倍的幽雅。可是"凄凉兴况"偏不那么容易收拾,酒后反而心里加倍感到不胜其幽。"不学宋玉解悲愁",强作精神,是一扬,这里"倍觉不胜幽",却是一跌,如此一来,作者闻秋声而引起的内心感情上的波澜起伏,就充分表露了出来。

 

上片结句,"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就这个时候,一轮明月出来了。月到中秋分外明,此时,明月以它皎洁的光辉,把宇宙幻化为一个银色的世界,也把作者从低沉压抑的情绪中解救出来,于是词笔又一振。至此,词人才托出一轮中秋月点明题意。"多情"二字是词人的感情几经折腾之后说出的,极其真切自然,使人感到明月的确多情。反复渲染中秋节令的秋意,从反面为出月铺垫,以"自有"二字转折,使一轮明月千呼万唤始出来,用笔颇为奇妙。

 

词的下片,侧重抒发词人向往隐居生活之意。过片换头"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三句,写词人要把他胸中的忧思,用富有情韵的笛声抒发出来。接着"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二句,承上述忧伤意脉,于是想到要借此清时良夜,来一番吃酒浇愁的情致。下面"可爱一天风物"三句,则是写词人面对诱人的风物,并不是惬心地去欣赏,而是倚遍栏干在深思。最终悟出了世界像浮萍一样的结论。"宇宙若萍浮",宇宙如此之大,作者却视之若浮萍,不只见出他心胸神思飘逸,更是物我合一之际内心的真实感受,读来令人心弛神往。境界如此之美,兴致自然更高,于是词人不觉豪饮大醉。

 

词的歇拍"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两句是词人悟出了"宇宙若萍浮"的人生哲学之后的付诸行动,即要像李白那样"但愿长醉不愿醒" "明朝散发弄扁舟",而远离污浊的人世,去隐没江湖之中去。以发泄他的不满,这正是米芾晚年学禅的思想基础。以不结之语收束了全词,给人留下巨大的想象余地。

 

米芾这首中秋词通篇都是抒写自己心灵的感受,因此,写得清空而不质实,开头泛写秋声,蟋蟀之声当然随时可闻,而砧声就未必响于中秋夜了。他如此写,只不过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一种秋意感受罢了。接着词人写"我来对景"时感情上的折腾,也是虚写。词人在赏月。也只是着重写"横玉笛"的雅兴,"倒金瓯"的豪情,"倚栏干"的遐思,也都是个人内心的感受。写景也非实写,"清时良夜""可爱一天风物"都是采用一种很概括的写法,结句"欹枕卧江流"更是意想中的境界,整个词境如空中之色。镜中之像,用笔空灵回荡,而自有清景无限,清趣无穷,表现出米芾特有的风格。《宋史·米芾传》说:"芾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轨辙。……又不能与世俯仰,故从仕数困。"这首比东坡后出的中秋词,所以获得成功,也体现着这种创新的精神。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再生缘_xy

    老师精彩解释

    秋语荷塘 回复 @再生缘_xy: 谢谢老朋友

  • 再生缘_x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