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章】从事物的反面找到答案

【十八章】从事物的反面找到答案

00:00
13:44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这集的主题是国乱显忠臣吗?要介绍《老子•第18章》。《老子•第18章》内容很短,只有四句话,所针对的是天下大乱的情况。在春秋战国时代,所谓的诸子百家都是因为在乱世里面,而学者们有了心得,想提出来帮助当时的百姓,希望能够拨乱反正。但怎么去了解这个乱世呢?乱世的原因是什么?你知道来源,才可以对症下药。这一方面就所见不同了。


我们不要忘记在《老子》全书里面谈到有关天下大乱的来源、原因、造成的情况、最后的战争的一个后果,这一方面的材料也占了20%,也有15~16章谈到有关天下大乱的问题。所以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也要去了解一个时代的背景。我们先把原文念一遍,《老子•第18章》: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关于原文的字句有些争议。王弼本与帛书本甲本乙本有些小的差异,但我觉得王弼本的说法基本上是可以说得通的。它的白话的意思是这样的:大道毁坏之后,才有所谓的仁义;智巧聪明出现,才有严重的虚伪;家人之间失和,才有所谓的孝慈;国家陷于昏乱,才有所谓的忠臣。


这四句话我们一一加以说明。第一句,大道毁坏了,才有所谓的仁义。这在说什么呢?这边说的是在大道之中,本来有自然而然的仁义。我们看到在前面第五章说“天地不仁”以及“圣人不仁”。老子所谓的仁与义,特别是就儒家、墨家所强调的要行仁、要行义,那是刻意地有心要去做的,这是别人教的,有一些具体的作为。人们要模仿那个作为,达到某些标准,才能说是合乎仁义。


事实上,在大道里面有所谓的自然的仁义,大家在一起不要特别要求行什么善,不必特别谈到什么责任、义务,自然而然相处在一起,和和乐乐的,因为都在大道里面。现在不行了,大道毁坏之后,才有所谓的仁义。翻译的时候就要加上“所谓的”,意思代表是人为的。换句话说,“仁义”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的,一种是人为的。现在大道毁坏了,只剩下人为的这一种,要靠学习和模仿来做到所谓的仁义。


第二句话是“智慧出,有大伪”。大伪就是严重的虚伪。怎么说呢?在这边所谓的智慧并不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哲学就是爱好智慧”,不是那个意思。这边所谓的“智慧”是智巧与聪明。因为在上位的人使用智巧聪明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就会察言观色,知道如何避开各种祸患,就好像鸟会避开罗网一样。所以在上位的人使用智巧聪明,底下的百姓就会设法去伪装自己,作秀、演戏给你看,于是整个社会变成大家都在扮演某种角色,而忽略了人的真诚性与真实性,造成各种混乱的情况。


接着看第三句“六亲不和,有孝慈”。所谓的六亲是指父子、兄弟、夫妇,这六种家庭中的角色。古代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继承的一个社会,所以“兄弟”包括姐妹在内,而所谓的“父子”当然是指父母与子女了。“六亲不和”就代表一家人相处的关系不好,这时候才有了所谓的孝慈,要教你如何去孝顺、去慈爱了。


这样的想法让我们觉得有压力了,为什么?因为六亲如果和睦的话,就不需要孝慈吗?的确,一家人如果相处得不错,不需要特别说谁是孝、谁是慈的,自然而然就好。而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区分某种特定的价值,比如说孝比不孝好,慈比不慈好,如果不做这样的区分,代表根本没有这样的问题。你一做这样区分的话,就要互相比较,代表很多人做不到了。


这种标准规定出来之后,后面就带来更大的问题。比如父亲对孩子说:你如果孝顺,就不应该花这么多钱去玩游戏。孩子怎么回答呢?孩子就对父亲说:你如果是慈爱的,应该让我尽量去玩游戏。所以每一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来看。父亲对孩子说:你怎么不像隔壁的小明,他们家没什么钱,但他书念得很好。小孩怎么办呢?小孩就说:你怎么不像小明的父母亲,他们家没什么钱,但他们很照顾孩子。所以人如果以这种标准来互相要求的话,永远没完没了,一家人之间总是争吵不休。所以六亲要和的话,所谓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柔,这些都不是问题,大家很自然地就做到这些了。


再看最后一句“国家昏乱,有忠臣”。这句话更让人觉得有压力。我们说“家贫出孝子,国乱显忠臣”,很多人因而主张:我宁可不当忠臣,也不要国家昏乱了。如果为了证明谁是忠臣,要先让国家混乱,那不是本末倒置吗?因此最好的时代就是你根本看不出谁是忠臣,那是因为国家稳定上轨道,每个官员都认真尽好他的责任,照顾百姓。我们都知道,只要提到忠臣,就会提到岳飞、文天祥、史可法这些人,但是正好反映出来当时是一个乱世。


以上就是这四句话所说的。在这里,第一句话“大道”是一个关键,如果一切都是混同为一个整体,没有做仁义这种区分,没有相互比较的话,那后面的问题就不存在了。所以王弼在注解的时候,就说“鱼相忘于江湖之道失,则相濡之德生也”。他的说法出自于《庄子•大宗师》,《庄子》里面就说了:泉水干涸了,几条鱼一起困在陆地上,互相吹气来湿润对方,互相吐沫来润泽对方,这实在不如在江湖中互相忘记对方。


江湖是比拟大道的。鱼当然希望在江湖中自在悠游,彼此互相忘记,但是奈何泉水干涸,连泉水都没有了,又奢谈什么江湖呢?所以王弼才会说,你失去了鱼相忘于江湖的这种情况,那后面就只好“相濡之德生”,以气相呴濡这种情况就出现了。


所以在这里说的大道废,其实是与现实处境有关的。人类的文明发展到今天,有许多正面的成就,相对的也可能离开根源越来越远了,以至于很难想象原来的原始的情况,那种和谐的状态是如何。所以在这里只能够尽量开拓自己的心胸,让自己跟身边的家人、亲戚、朋友相处时,看成是大家处在江湖中互相忘记对方,也就是不要做太多的区分;然后逐步扩充这个范围,到我们的同乡、同县、同省的百姓;最后扩充到同国的、同一个洲的、到整个人类。能够慢慢向外扩充,到最后七十几亿人,都是人类,那就不用互相计较了,就好像各种鱼在江湖中根本忘了谁是谁。


我们说如鱼得水,悠游自在。一个人如果悟道,就会知道“道”是无所不在的,让万物形成一个整体,而这个整体是唯一的真正的整体。但是泉水干涸是自然界可能发生的现象,也就是人忘记了“道”,结果是造成自己的困境。我们也不知道人类在什么情况、在什么时候,开始忘记了这样的“道”。忘记没有关系,我们透过老子的启发,可以重新恢复我们对道的认知。


在西方的当代哲学家里面,很多人由于研究古人的智慧、研究少数民族或原住民的智慧,就提出一个观念叫做“对存在本身的乡愁”。乡愁就是我离开家乡太久,心中的思念之情。所谓“存在本身”就是宇宙万物的来源与归宿,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


我们学习《老子》的时候,常常要想,我们是不是有对“道”的乡愁?道是万物的来源与归宿,所有的一切在道里面形成一个整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啊?我们不用特别去讲究仁义,也根本不需要去虚伪、演戏、作秀,也不用去考虑在家里面谁比较孝顺,谁比较慈爱,然后在整个国家里面也不用担心谁是忠臣,谁是奸臣。这就是我们学习老子可以与西方思想互相呼应的地方,就是所谓的对“道”有一种乡愁。这不是因为学老子才出现的,而是我们本来就有这样的最深的愿望,就是能不能回到原始的某种情况呢?


我们跟很多朋友来往,有的开始的时候处得很好,后来出现问题了。我们偶尔也会回想,想当年,我们都在念中学的时候、念大学的时候,大家一起相处,单纯而真诚,彼此之间心意相投,甚至可以达到像庄子所说的好朋友之间“相视而笑,莫逆于心”。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各种误会与隔阂,以至于我们要区分这个朋友好不好,对我是不是有什么帮助,甚至还可能从朋友变成敌人了,那更是让人担心了。


我们要思考回到根源是什么情况。在《老子•第18章》里面谈到的四种情况,那是一层一层演变的,根源是所谓的大道,大道被我们遗忘,大道毁坏了。而事实上这个大道永远存在,不会因为我们遗忘它,它就不见了,失踪了,不再回来的。不会的。它永远在那儿,等待我们蓦然回首,再寻找到我们的根源。就好像鱼暂时在一个比较干涸的地方,它总是希望回到湖中、回到海中。在还没有回到大海之前,它无法想象那是一种什么样美好的情况,回到了之后才发现,我原来就属于这个大海。


人活在世界上,可能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或许到年纪老的时候才会忽然觉悟,这一生有许多事情其实不需要那么计较,不需要那么样跟别人竞争。这一点如果看开的话,整个生命的素质和水平就不一样了。


【课后思考】

老子说:“六亲不和,有孝慈。”这一点是每个人在家庭里面容易碰到的情况,我们怎么样就这一点来进一步思考?就是我有没有可能在六亲没有不和的情况下,就做到了我原来想做到的孝和慈呢?有没有什么个人的经验或观察可以提供的?想听听你的想法。我是傅佩荣,谢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献乐得乐

    听到傅老师讲到“鱼归大海”这句话时,眼中泪光闪闪,似乎感到了灵魂与大道融汇一体的感觉。感谢老子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感谢傅教授融贯中西的解读!父母始终是我们内心最深的牵挂,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必然造成千年农耕社会意识形态的重整,上对父母,心里念的是“父父子子”,下对子女却要念西方的“个体独立”,心中有时真的转不过湾来。看到老子“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之字句,深以为找到了为人父母最高贵的品格。效法大道,回归大道!大道能慰藉最深之乡愁!只为奉献,不求回报!对社会如此!对他人如此!对自己的子女更是如此!

  • Kevinchu0

    六亲不和,有孝慈;六亲常和,更孝慈。我觉得,可以从三个层次去理解,也就是天性、感性和理性。从天性上来看,父母再不是,兄弟再有分歧,子女再不听话,也就是说,无论如何,我们之间总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无需做作,没有伪装,一切都是纯天然的、自然而然的,有点类似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味道。从感性上,因为过去的记忆、观点差异、发展差异等因素,偶尔就会出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状况,言语的冲撞、理解的冲突,一地鸡毛的往事,都会成为不够孝慈的借口。从理性上看,尽自己所能,维护那种天性,克服不必要的感性,父母终将年老、兄弟聚少离多、子女也将高飞,正确看待这种情况,自然就能够把天性保存起来,尽到孝慈。

  • ShellingfordHolmes

    老师好!我们发明出一个概念,一种境界,是因为我们意识到了这个层次,而正是因为这个层次的部分程度的丧失,才让我们发现了原来混同于一的世界的多样性。“当我不思考人生意义的时候,这个都没有在困扰我”,正是因为缺乏,而我们又有回归的动力,所以我们希望创造出一个不变的词语,把它固定下来,好像现在有了,意识到了,我们就能回得去了。但是,按照老子的说法,这反而是一种徒劳,越强调,说明越缺乏,越重视,说明偏离得越远,越是主动,则越会离本源越来越远。如果意识到自己的意识,原本的无意识就丧失了。或许应该维持不孝顺,不忠诚,“不..”状态,接受它,内化它,理解它,不再去做出区分,或许反而能够淡化这层概念的影响。

  • 犁牛人

    珍惜相聚,珍惜不见。不因为不见发愁,不因为长聚而厌烦。

    摄影阿健 回复 @犁牛人: 做到不易,不想更难

  • 發條柒伍

    我本来就孝慈,最讨厌有人定义这种事情,贬低了侮辱了我的真心实意,好像我为了这个道理才去孝慈,我已有道,不必给我虚名。

  • 燕秋2020

    一个思想独立的女孩,因由结婚而成为另一个家庭的一员,如果还是个大家庭的话,而且还是个和谐的大家庭,那么她将如何融入其中?如果遭遇生活习惯、乃至价值观上的不同,又该如何面对这种矛盾带来的紧张感?大概唯有不争,不去做是非对错的评判。只有你坦然地包容和接受这些不同,你也才有可能得到他人的包容。

  • Cheryl喜乐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一家人互敬互爱,互相理解和支持是本来就应该的,什么孝慈都只是文字框框而已。现在之所以很多家庭出现问题,似乎都和个人利益有关。其实一团和气比什么都重要,心情好,身体好,比什么身外之物都值钱。如果连自己的亲人都不放过,那外面的世界会放过你吗?

  • 李氏明心悟道

    r老师讲的很透彻。

  • 刘里个畅

    六亲不和,有慈孝。个人的见解是比如父母对于孩子,养儿防老。父母对孩子有所期待,这个期待是孩子将来要孝顺,给我养老,如果不好好赡养我就是不孝顺。这个期待,本身处于利益交换,我生你养你,条件交换你必须成绩好,各方面达到我要求,将来要赡养我。但如果按照道的本源,知道世间万物的规律,不带自己的期待或者说私欲,不会产生对六亲的矛盾,不会要求就不会有失望,致虚极守静笃,六亲自然,无孝慈之说。

  • Li成长

    老师好!我想谈一下自己在大家庭中孝慈的经验。从记事时,我们家里上下便基本遵循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柔的和睦相处原则,但总感觉每人都自觉却也并不自知,似乎自然而然。直到自己将近不惑之年,与家中亲戚交往频繁,尤其一些长辈的榜样作用激发了我的思考,进而检视自己生活中的不足,以在孝慈等各方面做得更好!我想这应该算是六亲和,更孝慈的事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