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内心的对待挂碍之害

016.内心的对待挂碍之害

00:00
27:29


人人都追求内心的安宁,那我们原本的宁静是被什么破坏的呢?老子告诉我们,是由于生活中的种种比较对待所致,它引发了无尽的烦恼,深深地伤害了我们的本性。找到烦恼挂碍的根由,修心便有了入手处。

第二章 观徼

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闻相和,前后相随。


好,我们看下一句: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我们从外面先来解释一遍,任何经句都是这样,往内往外我们对照看看。于外而言,天下人皆知怎么样是善的、好的,便去造作那个善的或好的样子。所以,这善便不成善,好也不成个好。


其实这个善,跟前面的美是差不多意思,是美好的,是善良的,是大家所认同的,这些都可以类比的。例如,部分的政客为了获取更多的选票,巧妙地安排一些救济的活动,为的就是要拍一些照片,以便进行宣传,那这种善还能算善吗?这个善隐藏着恶。所以善之为善,大家认同什么叫善,那我就去为一些善,让大家看。斯不善已,这个善不叫做善。


或是你在很多道场可以看到这样的义工,在道场中服务的每一秒都表现得笑容可掬,笑容满面,非常的和善跟热诚,这个眉宇表情都是一副和善的样子。但出了道场,却失去了原来那个态度,总之不要说判若两人,但有点不一样。这判若两人的差异,必有一项是造作出来的假象,对不对?那不然怎么这么不一样?那这一造作,便有了一个恶已经在其间,已经隐隐在里面作祟,所以说,斯不善已,有点假装,有点造作,斯不善已


从里面来说,例如,人们或者做了一件善事,或者是看了某人做了很伟大的善事,而内心升起一种感动,终于完成了,有没有?终于做到了,一种感动。这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但若此人对当下内心所产生的那一股感受产生了贪爱,判断有意义的,那个感受冲击上来:啊!真是太好了!好在哪里好在不是完成外在的事,而是内在那感受冲击上来产生贪爱,不过很少人有这样的觉知,他的想法里面,就是这件事情很好。


那么往后,可能演变成不断的借由接近这些善举,其实是为了要满足自己对此感动的贪求。所以到这里要求听听看还有什么感动?那里要听听看有什么感动的?因为感动的时候我觉得真是太好太好了,世界一切变得很美好。此刻跟上一刻世界是一样的,而此刻特别美好,美好在哪里?那个感动的冲击。也许甚至让你泪流满面,有没有?特别的美好。


这本来是好事,但其内心对于心头一气的贪嗔的知见,却犹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本性清真造化,也越来越受到扭曲。内在不论你为什么而贪,当你贪了内在的一种感受而在营求的过程,里面没有变而有常,没有用而有体,纯然只是不断的偏见跟知见,那么我们本性造化往哪里去?往太极路线去。


因为不断的善行,贪好这样的感受而不断往太极的路线,那对老天爷来说,它认为你做对了一件事,还是做错了一件事?很可惜的,外表是对的,而骨子里呢,是错的。所以,叫做斯不善已


这种在极善极美的包装下,而在内心进行的贪嗔,其对本性所造成的伤害,实际上与其他不善的贪嗔所造成的伤害,其实是一致的。所以说,斯不善已


我们看《南华经》骈拇章里面的,有这样的一个很好的比喻,我很喜欢这一篇。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好像被打了一巴掌一样,我们来看看这一篇。他说: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一个叫做臧,一个叫谷,两个人是小孩子,牧羊的人,两个人去牧羊,结果两个人都把羊给丢了。


问臧奚事问这个叫做臧的人,说:“啊?你到底做什么事去了,为什么把我的羊给丢了”,主人问他。则挟筴读书他在做什么呢?他说,抱歉,我的主人,那时我在认真的在学习卜筮的读书。好事还是坏事?好事嘛!认真。


问谷奚事“好好好,那你说,你那时候做什么事去了,为什么把我的羊给搞丢了?则博塞以游他去干嘛去?看风景跟赌博,有没有,好事坏事?坏事。可是,二人者,事业不同我们认为的好坏是不同,可是他们的目的在哪里?他们的职守在哪里?好比牧羊,结果一个干好事一个干坏事,结果呢,最主要的职守怎么样?竟然给我丢了,其于亡羊均也


这个庄子很无情的、一针见血的批判我们的盲点,实在我们要很感谢他的,为什么?我们总是会以外在我们所做的事情是对的,而去忽略了内在真正的一个缺失。我们总以为我们这样做,就可以对得起老天爷,而老天爷所期盼的其实是各教圣人来就只说一个本性,这个最主要的骨干我们忽略了,而我们总是惟妙惟肖的学着外在的样子,叫做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皆知善之为善


我们在貌上修、恭敬上修、礼节上修,我们是美之为美,我们是善之为善,我们不晓得本性到底为何物?我做了什么事情改造了它的路线?我到底触碰了它的隐藏在里面无数按钮的哪一个?我们没有静下心来去研究这些问题。


可见凡对待之念,不论善恶,你已经在佛经里面说无善无恶,不善不恶,对不对?对待都不能有。所以当我们说对待不能有的时候,你一定了解,你内心不会有冲突。当你说,恶要拿掉,一定会拍手鼓掌说,对对就是要这样;当我们说善也要拿掉的时候呢?你的冲突马上就产生,你不可思议为什么这个禅师的做法是这样,天下人都劝人为善,为什么独独你说善是错的。


这是外在的事,固无可异之处,善是对的。可是内在对气血上攀附一个善跟贪在上面的时候,是好事还是坏事?是坏事。所以为什么他说:为善斯恶已。他是讲内还是外?讲里面。


所以,凡对待之念不论善恶垢凈,对本性造化皆有深远的伤害。所以《金刚经》才说,应该离一切相,为它的基础的教育的主轴。善恶既然为对待,所以于心头一气上攀附善的念跟攀附厌恶的念,贪善跟厌恶这两个念皆当远离。


虽观其他的本无善恶之本貌,乃得自在跟逍遥的善恶,不要跟气血相攀附。善的事该做那就去做,内在产生的东西,只观其清真如水一般奔流的本貌,不要里面的起伏越大,贪善的欲念就越大,表现的欲望就越强,固执僵化的这些行为就越深。这是圣贤所期许的要我们去注意的地方。


当我们在心头一气上无美无丑的攀附,不论他看到什么东西,痒只是痒,热只是热,不要把它判断为那个东西很美,也不要再把它判断成我对它有贪求。我只是任其自在,让它发生,自然不会贪求得到美之后的尊荣,也不会去厌恶那个失去美的那种失落,那种卑下,那种不如人,有没有?今天不化妆就觉得不如人,不会有这样。


当我们在心头一气上无善无恶的攀附,自然不会去巧饰那个善的样子,去伪装那个德貌,那个非常和善的样子,更不会借由善行来满足心头所贪求的那一份感动。实际上很多很多人是这样,因为我需要这个感觉,所以我在这样环境里面,不断地去努力,但其实是有所贪求。


在心头气血上攀附了善跟美的知见,才形成外在所有的造作、营求,以及内心的烦恼。烦恼也是这样子发生的,因为对于气血上有了知见,所以非满足不可,烦恼就来了。


因此这两句并不是劝人不要知道万物的美丑跟善恶,还是要分辨的。小孩子弄得全身脏兮兮、臭臭的,你会说这样子不好,应该怎样怎样比较好,你就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你已经在教他了,对不对?


你说你这样穿比较整齐,人家会比较喜欢;你这样穿不好,衣服要拿出来换,是不是你已经在告诉他美跟丑的界线,对吧?外物基于卫生,基于生活,故有所区别。


可是当我们在陈述这些的时候,内心必有发生。也许有发生,也许没发生。当七情有发生必有气血,而气血上本无这些分别的知见,这样各位懂它的界线吗?外在必有取舍,内在无高无下,无美无丑,无得无失的,气血上是这样的。观照它本来清真,你就会发现这是一个事实。不需要学习,不需要造作,不需要发展,都不需要的。这是在劝人,莫在心头一气上攀附贪嗔的知见,才能够展现出那个变而有常的徼妙的智慧,才能够跟大道的体用合为一体。


我正在里面有七情的时候,是跟大道的用合为一体,因为我变而有常。我在非常清净的时候,是跟大道的体合为一体,因为它是不变的,但它还是有常。变也有常,不变也有常的。


这两句是在告诉我们,这个对待正是观徼观妙的无形杀手,而美跟善只是首揭其例,先讲出两句话,像这样叫做对待。下文则继续再扩充它的含义。我们接着往下看,说对待举出了两个大端:一个是美,一个是善,对不对?再举出一些其他的直接相对来给你看看。


故有无相生,这个相生是相突显的意思。因为没有“有”,突显不了”无”。没有”无”,突显不了”有”。这两个是比较的东西,没有比较不知长短嘛,对不对?所以它相生的意思是互相突显。


有无相对待,是突显了,是突显了,突显了这个差别,而形成内心的竞争跟烦恼,失去了徼妙的本真。往内观照,因为在心头的气血上有了分别。所以,妙也不见,徼也不见。


好比你生活在一个每一户都很穷的一个村落,谁也不知道他们是穷的,每天生活得很快乐,因为大家都一样。直到外地搬来一个非常富有的人,他的宅院很大很豪华,引起所有人内心的动荡开始了,这个比较,动荡越大的,他感觉到跟对方的差距越大。而微微的动荡的,知道有差距,但还好。


那个渴求羡慕有多大,是跟谁成正比?跟他宅院成正比,还是跟你气血成正比?跟气血成正比。因为每个人看到同样的宅院气血不一定同样的大,对不对?跟气血成正比的。那可见气血上面有没有攀附东西呀?那肯定是有的。


当下胸中那个气血便是有无相生。有的人看到是:哇,我并不嫉妒他,我好羡慕他,他这样真好!他是对里面一个;另外一个是感觉到:他竟然这样,把我给比下去,真是气死我也!他里面不是松的,不是软的,是什么?硬的,沉的,他看到他的


看到同样的东西,每一个人内心不一定,不一定。可是你每次内心产生有的时候都是那种感觉,产生无的时候都是那种感觉,两个感觉比对下来是很不一样的。


这些本来快乐知足的人,因为在内心起伏的气血中感受到对方的,也等于是在气血起伏的时候,感受到自己的什么?。这样一对就出来。结果本来是没有烦恼的,因为对待相比较而产生什么?无尽的烦恼就跑出来了。


若是当下气血起伏越大,其羡慕与失落的动荡就越大。所以,这个有无相生,也只是在本无意义的气血上,攀附知见所形成的一个结果有无相生,然后后面还有几句几句,对不对?都是相对的。去解释都是要照这样,不要往外解,它其实讲里面的。


我们看:难易相成。这个成不是成功的意思,是互相突显,互相助长,跟刚刚的相生是一样的意思。总而言之就是对待、助长成功了,对待的助长生出来了,就是所谓的相生跟相成的意思。


它不是吉意,以下这一串都要往凶意的方向去解。因为这一段在讲对待。困难跟容易的是相互凸显的,而加深人们内心贪嗔烦恼的挂碍就是这个东西,这个便叫做难易相成。这种对待知见是通过难易的凸显而形成的。


从外面来说,好比我们不得不去做一些比较困难而劳累的事,而却看着别人做些很简单很轻松的事,这个两者比较下,同一个公司上班,领同样的薪水,而我今天就轮到做这么困难的事,他竟然在那边跷二郎腿,有没有?可是他那个位子没有他也不行,可是他就是那么幸运,气死我也!内心就升起了很多的厌烦浮躁,他越做越厌烦,只是通过这样的难易比较,开始产生了烦恼。


或是当我们完成一件非常艰巨困难的工作,完成后,外表我们虽然还是很谦虚。“哦,你好了不起!” “没有啦!根本没什么!都是托你福啦!” 但是内心,却常不由自主地显出得意的感觉,其实他内心里面很高兴他这样说的,很满足的:“他终于会看人了!”


你那个微微的感觉在内心里潜伏,甚至于开始对别人所达成的小功劳所开始轻慢:那个那算什么,回想当初......有没有?那个轻慢的感觉在这个语意里面言外之意,已经露出来了。这种洋洋自得或者是轻慢的心,便是由难易相较之后所产生的。我完成的是那种丰功伟业是多么困难的呢!那你那个算什么.....这样相较之下。因此说,难易相成


从内部来说,人们每见到难的事情的时候,你的方寸之中的气血,就紧又沉你很不想去碰它,它揪成一团,让人感到难过。那接下来,便是想尽办法要逃避,甚至演变成抗拒。


如果我不得不去做,他又要我一定要做,我又要领他的薪水,那你虽然在做,可是那个抵抗,它是无时无刻存在着;而见到易的事情,那么在方寸之中的气血,它会比较松,雀跃,然后你会感到欢喜,甚至演变成争取。


同样两件事给你选,一个难的比在那边,一个易的比在这边,这边一看就紧,那边一看就松,然后让你投票表决的时候,你选哪个呀?当然选那个会松的。因为我们的知见很僵化,就是认为这样是舒服的。


其实这都是因为对于黄庭中小小的气血改变,起盲目的难跟易的知见的攀附的关系,因此说,难易相成。这是有比对的,曾经松过,曾经紧过,然后,知见又非常僵化而产生的。


我们看:长短相形这个形也是凸显的意思,凸显来成就这个执着,这个形跟前面的生,跟成,是一样的意思,是凶意。因为我的长处而突显了你的短处,这是长短相形,因而助长了人们内心的烦恼跟挂碍,这就是长短相形。没有比较哪来的长短?所以说,人比人气死人!这个就是长短相形的最好注解。


我们看:高下相倾,当然往内觉观都一样,都是气血上的知见。高下相倾,这个倾,互相倾轧,互相的造成伤害,也是高跟下相互的凸显,相互的助成,而形成我们本性的伤害,所以叫做高下相倾。因为地位高低的对待差异,因而造成人们内心的挂碍跟烦恼,就是所谓的高下相倾


曾有一个打扫出租地毯的业务员,蹲在这个商店的地上,正在更换粘了狗粪的地毯。有一个贵妇人牵着一个小孩走过来,贵妇人指着正在努力清扫的业务员,对小孩说:“如果你不乖乖听话的话,以后就让你跟他一样,做这种卑贱的工作”,就指着他,然后那个人正在干吗?是正在刷那个粪,要换那个地毯。


各位,职业有贵贱吗?是没有。可是此刻那个业务员的内心有没有贵贱?肯定是发出来了,那个贵妇人的内心有没有贵贱?发出来了。那时旁边听着这个话的人呢?听到的人都把头转向这个正在卖力工作的业务员,而这个业务员低着头,面无表情继续工作。


虽然面无表情,还是冷静地继续工作,可是内心呢?是不是一如外表一样的这么冷静,它是动荡的,而动荡的里面,攀附了什么知见?就是贵贱:“我竟然做这样的事,给人家嫌成这样。”当然也有可能是愤怒的知见,气血本是热的,昂扬的,动荡的,仅仅只是这样,可是那时候可能会转变成恨,愤怒,他会有这样的知见在上面,这个便是高下相倾


我们的宁静平和被推倒了,高下相倾的剎那间。这种运用高下相倾的方式,去诱导小孩去力争上游的爱心,其实是伪装在这个对方的方寸之地,即丑恶的攀附知见之下才发生的。父母对小孩这样的爱,然后我们尽举这样的例子,其实是因为他内心有一个极恶的苗在滋长,那个恶是什么呢?就是对待的知见,高下的知见。


音闻相和,音声相合:这个闻跟声,下面都是一个耳朵的耳,所以极有可能在古字拓印的时候,造成旁边的模糊而形成。所以现在你可以看的到的翻译本,音声相和也很多,音闻相和也很多,不过还好,这两个字不论你怎么解释,反正都是跟声音有关,对不对?还好还不至偏差它的本意。


这个和,要往吉意还是凶意来推?这一整串都是在讲对待之害,所以这个和,你能不能解释成和谐的和,调和的和,这样是不通,是不懂得成章,不懂得要贯穿前后文的关系。这个和,也是相互助长而造成内心对待挂碍的意思。譬如说,这里一句那里一句,它本来只是回荡在空中的语言或声音,可是呢,却勾动了人们内心种种挂碍跟贪执,就是所谓音闻相和的效果。


你有没有发现,你跟同事之间、跟同学之间开同学会的时候,聊天的时候,音闻相和,结果你有很多声音,有没有?你有很多心情,对吧?我们在禅修的时候只是问一句“你认为我如何”?音闻出去,他说“我不认为怎么样”。音闻相和之下里面怎么样?动荡得不得了。


后相随,这个随也是凶意不是吉意,也是相互助成的意思。有了前,后面跟着一个后就来了;有了高,就跟着一个低就来了,这就是所谓的相随。因为在前或在后的对待,而勾动了人们内心的烦恼挂碍,这个便叫做前后相随


那我们来看一段能够表达出《道德经》的这一段,形容对待之害的现代短篇故事,或者更有助于了解经意跟生活是那么样的切身。我们来看这一篇短短的故事。这是作者这样写:


今天高中同学要在某某酒店搞一次同学聚会,自从毕业以后,好多同学都混得很有模有样,我却默默无闻在一家工厂当制图员,每月和丈夫靠着不多的收入,共同撑着这个家。我本不打算去,可是经不住同学们的一片盛情,只好答应。我本不想去,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制图员,我们赚的钱根本不够家用而产生了难过,因为我们跟谁比呀?跟更好的人比,这是所谓长短相形的对待而形成的的挂碍。


这个酒店是很高级的酒店,我走进包厢的时候,同学们都已经到齐。还没坐稳,一张张的名片就飞了过来。这是不是常见的景象?对啊!而且通常都是什么样的头衔的会最先飞过来,一定有什么理,什么长。一看呢,个个不是带理的,就是带长的,就连以前成绩最差的阿辉,也当上了派出所的所长,也是一个长,对不对?令我对于我的头衔无法启齿,到底你的名片拿来,哦,我今天没有带。有没有?对吧,话是这样说,可是内心是什么?有个感觉上了胸膛,难过。这就是所谓什么?高下相倾。你的地位高,你的长高,你的理高,有没有?总经理,经理,协理,都是理啊!而我呢?总不能拿出我制图员,高下相倾


望着服务小姐端上眼花缭乱的菜肴,我真的感叹自己寡陋寡闻,光是这一桌就足以抵过我三个月的收入。这一道也没吃过,那一道也没吃过,自己觉得很短绌,很不能见人,然后又想到他的收入这么小,所以我才吃不到。这个就是,又是长短相形,又是高下相倾的挂碍,沾满了你的气血的关系。


阿辉像宴席的主人一样不停地招呼大家吃菜,不时地为这个斟酒为那个夹菜,嘴里还说,只管吃都算我的。这是另外一种形态的高下相倾,为什么?因为那时候的气血上沾满了“我是怎么样的人”,我是喊水会结冻的人(台语:有权势,影响力大的人),附近黑道白道都得听我的,我要让你们知道我是谁呀!所以他的气血高涨,他的精神饱满,有没有?精神都来了,这是另外一种高下相倾,他正在对内在的气血上攀附着高的气血,因此造成这个现象。


酒足饭饱之余,天色已经不早了,此次聚会也该结束了,可是呢,究竟谁买单呢?我看呢,大家好像都没有要慷慨解囊的意思。这时候阿辉掏出手机按了一串号码,他说“小李,今晚所里扫黄有没有抓到人”?他呢,打回所里面去,那边电话声说:“哦,刚抓到”。然后阿辉说,“哦,好好好,随便送一个来酒店帮我买单。”这个是什么?就是前后相随,也是高下相倾的意思。


十五分钟不到,一个中年人就进来了,他看了看账单不禁皱了皱眉头,他随即也拿出了手机,拨了一串号码。他说,“张先生吗?我是马校长,你儿子要读我们学校的事......这校长是干什么事啊?被扫来的。然后,“你不是一直跟我说你儿子要读我们学校吗?今天就给你拍板定案下来了。不过呢,今晚我请朋友吃饭,你得过来买个单,好吗?做越大生意越常碰到,对不对,这是前后相随,高下相倾


二十分钟后,有人敲了敲包厢的门,我看到带着高度近视眼镜的丈夫站在门口,她的内心怎么样?碎了。这又是一个前后相随,高下相倾


现在各位了解,刚刚这一串的对待之害,在生活中什么样子吗?你了解我们在一些人,三五个人聚在一块聊天,在说这说那的时候,我们里面发生多少前后相随高下相倾音闻相和吗?就是这个东西。大家一句来一句去的时候,正在音闻相和的时候,内在的对待之害发生了没?正在发生,知见正在攀附,正在发生,正在执行它对本性的伤害。


以上这只是生活中千万故事中的一小个,偶尔网络见到就把它留下来,而且是再普通不过的小故事,每一个同学会都会碰到,不过那时候不晓得你的高下相倾,你是高的还是站在低的,搞不清楚而已。


然而,不到两个小时的聚会里面,每个人的内心究竟有多少的起伏?这个才是会修行的人所看的重点。而这些起伏,又控制着多少人的举止、表情、言谈的方向?眉飞色舞的、神色黯然的,都是被什么控制?气血上的知见。这两个小时里面究竟还剩下多少时间,你是清净跟自在的?各位,你有没有检验看看?这个便是这段经文里面老子所要提醒我们的烦恼根由,也就是对待之害,就是这段的主要目的。


而且老子要告诉我们,当我们不懂得对自己有欲观徼的时候,必因有体无用,或用而无常,而堕入无尽的烦恼挂碍之中。细观一个人无论在有无相生,或难易相成,或长短相形,或高下相倾,或音闻相和、或前后相随而产生烦恼挂碍的当下,那个挂碍,仔细观察自己,原只发生于一个人胸中的方寸之地,在这个胸膛正中央动荡。


小鹿乱撞也是在这里,对不对?暗自神伤也是在这里,心酸、揪心之痛在这里。它只发生在一方寸小小的气机动荡,便主宰着人类所有烦恼挂碍的发生。因此,人类的烦恼,原不在外物的美丑跟善恶,也不是在于自身条件的长短或是地位的高下,都不是在这里,而是对于本无意义的黄庭气机,起了对待取舍的知见。


你不让它动是不可能的,因为老天造了你,之所以称你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它会动。但它一动,却被你误判为这个,误判为那个,才是你要负的责任。有了这层认识,观徼观妙才有一个下手处,而解脱烦恼挂碍的纠缠,也才有一个可以施力的地方。


给我一个支点,我举起整个地球给你看看,你没有支点的时候你怎么举?你举不起来啊,有支点我就可以举给你看。所以修心的过程里面,要扫除我们的三心四相,跟解脱我们所有的烦恼挂碍,你要个支点,就在那里?胸膛,一方寸之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132770476

    我以前就是追求别人对我认可这个名的贪恋,不断的努力把事情做到看上去非常好,不断的得到认可,不断满足自己对这个名的贪恋。被一种暖暖的愉悦的气包围。然后看别人做不到就起嗔恨,别人不认可我的认可,也起嗔恨。最近听老师课,开始内观,发现这点。现在在慢慢问心无愧就好,我自己认可自己就可以了,不在外求认可

  • 义剑斩情魔

    我们对美的认知真的是众生虚妄知见的集合而有了共同处!

  • 岱莉

    原来以前的所谓的痛不欲生,只是气血编织的而已,感恩与经典相遇

  • Li欣茹

    太好了,原来我们对自己内在的气血变化,有着僵化的认知

  • 言观观言

    感恩!20210119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感谢讲师!20210925再来一遍

  • Li欣茹

    烦恼的根源,来自内心的对待,有了这种认识,便有了施力点

  • 听友204059160

    支点是什么?在事上无善无恶气血不动的时候,这个支点怎么在事事上都能存在?是在发现自己气血上动荡不断觉知,就会是支点吗? 好像意识到就不会有气血上的动荡。

    听友204059160 回复 @听友204059160: 上面写了苏轼和佛印的两个人格理想的支点。有了在正道上志向,才能保持本性,才会有作为而无为。

  • cc和麻麻

    原来道德经这几句说的都是内心的感受……

  • 省覺

    这集 怎么感觉跟金刚经好像啊,一立一破,善恶都要拿掉,只是拿掉攀附就可以了

  • 听友199297812

    外在比较,内在有没有对待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