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1【白话文】致沅弟:两军相对,哀者胜矣

75.1【白话文】致沅弟:两军相对,哀者胜矣

00:00
03:36

这封短信是同治六年正月十二日曾国藩自位于河南、安徽、山东三省交界的河南省虞城县写给坐镇湖北指挥“新湘军”与捻军作战的九弟曾国荃的。此时曾国藩正在赶往江苏徐州接受清廷两江总督任命的途中。信中曾国藩谈及了“哀兵必胜”这一观点。信中提到的春霆是湘军名将鲍超、少荃则是淮军领袖李鸿章。此外,信中提到的“粤匪”是对太平军的蔑称,“捻匪”是对捻军的蔑称。


沅弟左右:
今天抵达虞城的太阳集,接到弟弟的两封信,还抄写了我跟鲍春霆来往的信件,信中所言,均已悉知。
我跟少荃都太轻视敌军了,所以才导致了战争持续这么长时间仍然一无所获,弟弟尤其的轻敌。《老子》中说,两军对垒,哀者必胜。在咸丰三年以前,“粤匪”是“哀者”;咸丰十年以后,官军是“哀者”。现在“捻匪”屡战屡胜,但他们仍然像之前一样的谨慎;官军屡战屡败但仍然像往常一样骄傲、不听指挥,所以“哀者”仍然是他们一方,这是一件十分值得反思的事情。


曾国藩赶往江苏徐州接受清廷两江总督任命的途中的闲暇时间,思考了与捻军作战不利的原因,并在这封家信中提出了“哀兵必胜”这一观点。所谓“哀兵必胜”出自《老子》第六十九章。所谓哀者,根据王弼的注解,并非哀伤之意,而是慈爱之意。哀兵亦即慈爱之兵,慈爱之兵必然懂得惺惺相惜,互相爱护,因此能够众志成城而不趋利避害,因此能够战无不胜。所谓哀兵必胜正是此意。曾国藩在这封家信中所表达的“哀兵必胜”则是想要说明,两军交战往往悲观、悲愤的那一方更加的谨慎而有斗志,故而往往能够取胜,两种说法均其一定道理,都值得借鉴、思考。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禅心_w6

    曾国藩在这封家信中提出了哀兵必胜这一观点,所谓哀兵必胜,出自老子第69章,所谓哀者,并非哀伤之意,而是慈爱之意,哀兵也即慈爱之兵,慈爱之兵必须懂得惺惺相惜,互相爱护,因此,能够众志成城而不趋利避害,因此能够战无不胜。曾国藩在这封家信中所表达的哀兵必胜,则是想说明两军交战往往悲观,悲愤那一方更加的谨慎,而有斗志,故而往往能够取胜。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值得借鉴思考。

  • 弎三

    听到虞城县莫名的激动起来,我的家乡啊坐标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

  • 上善若水_敬天爱人

    听曾国藩家书,交益友,会读书,常自省,立大志!

  • 追梦蜂

    慈爱之兵必然懂得惺惺相惜,互相爱护,因此能够众志成城而不趋利避害,因此能够战无不胜。

  • 岚烟烟

    本来就是匪 有什么可蔑称的

  • 听友226299806

    这个太乱了没逻辑垃圾

    Martin_uW 回复 @听友226299806: 何出此言,你怕不是在自嘲吧

  • LOVE1889155HOPE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 卖牛的小二郎

    两军对垒,骄兵必败

  • 生活禅

    v

  • 黄土高坡一根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