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力行经典的一把“钥匙”

09.力行经典的一把“钥匙”

00:00
11:52

读经典,学经典,之后便是力行经典,生搬硬套和随意曲解经典都不可取。“时”告诉我们如何在力行经典时,适度,适时,游刃其中却不失本义。



原文: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深般若,在很多经典里面它是有这个特色,经典是个类比学,古代的经典,大半还没有标点,尤其读《易经》更有这个特色,第一个字可以单独解,跟第二个字可以连串解,跟第三个字又可以合起来解,然后第二个字又可以跟第三个跟第四个字又拆开来解,它是非常非常完美的一个结构。好比像这边,我们“深”也解过了,深般若“般若”我们前面讲过了,般若是妙智慧,如何是妙智慧?就是不失其机趣才叫做妙,这智慧两个字就是真实不虚。但如何真实不虚,它的主轴在哪里呢?在心性上,不表示外面的事物是真实不虚。


        郑子产他是一个非常非常贤明的大夫,在战国时代每个人都知道他的贤明。有一天他拿一条鱼,拿给他的属下说,去帮我放了吧。然后帮他放生的那个人就回来告诉他说,我一开始把它放到水里的时候,它这样缓缓的游动,过没有几分钟的时候,我看它在里面悠游自在,动作非常地快速,好像如鱼得水,心情非常愉快。我看到它很愉快,我也跟着很愉快,他跟郑子产这样讲。郑子产说:得其所哉,得其所哉。啊!很好很好很好!因为他就是要放生嘛。结果这个人他回去跟旁边的人讲,谁说郑子产贤明?那个鱼已经上了锅在我肚子里了。我跟他这样子回复,大家都说他贤明,我就考考他贤不贤明,连我欺骗他,他都不知道。各位,郑子产贤不贤明?郑子产的贤明是在于他看到了这个鱼的不忍,他想要把它放下去,他看到了他的属下来回报他,他懂得不去怀疑他。他的贤明是在这里,他的贤明不需要知道天地间所有的事物。


        我们的学生里面通三世因果的很多,自以为是的倒也不少。我就问问他,我现在口袋多少钱?答得出来吗?我问你说我中午吃什么?你有没有发现你会这个、你不会那个,那这有什么好去自恃的呢?南洋海啸的时候,第一个先跑的是谁?是蟑螂。最后跑的是谁?是人。如果有一个人可以前三天就知道海啸,他也急着跑,那只不过是跟蟑螂一样,到底有什么值得我们去炫耀跟自恃。


        所谓的智慧,它讲的是心性内的真相和贤明,讲的不是一定外在的真相,说谁有什么弊案我看的清清楚楚,倒未必哟。君子待人,本是诚恳,做的够漂亮的话我们就相信他了,这样是不贤明吗?没有,这正是他的贤明处。


        发自观照本性实相的智慧,叫做深般若,不在自性上不叫做深;永不退转, 在任何时刻中都能够奉持不离的这种知见、这种毅力、这种智慧,这也叫做深般若,在步步深化的;在任何内外的变动中,外面不论怎么变,里面的气血感受不论怎么变,心情不论怎么变,他不失心性本然的本宗,这样的智慧跟知见,这个就叫做深般若。这才叫做,都在讲这几个方向,在内外的、所有的变化中来试炼的。


        波罗蜜多是到彼岸,我们前面也谈过了。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对不对?最后是不是加一个“时”,这个“时”在翻译经典你是绝对不会翻译的,但它是非常非常重要。不断变迁谓之,这一秒跟下一秒就不一样,这个时候跟那个时候不一样。对不对?时以成用为本,什么叫成用?春天就做春天的事,春天的时就是我们要去成用它,就是赶快耕。秋天的时,我们要让它不虚度,那这个时,天地的性都已经在收,那我们去收束起来蕴藏的话,那肯定可以得到好的结果。


        例如说,到秋天尤其到冬至的时候所锯下来的木头,你给它放着,不太烂的。春天你把它锯下来的木头给它放着很快长虫的,你说为什么呢?因为它的性,它的性正在收束,它里面的水分正在减少,它里面正在坚硬,你懂得运用它的性的话,你就可以得到它的好处,这就是所谓的时。那个时,我又可以得到什么好处,而我又应该注意避开它的什么缺点,这就是所谓的


        时属于天道,对吧?现在是七月,下个月就是八月,再下个月是九月,然后一年有十二个月,这个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吗?这不是我们控制的。你再怎么聪明你可以控制吗?你只能小小冷气房里面营造一个你认为的时,可是问题大的天地还在转,我们怎么聪明可以跟天抗吗?是没有办法的,所以时是属于天道的。而成用在谁呢?在我们身上,春天我一样得好处,秋天我一样得好处,就是所谓的成用。


        时过则事非,故宜把握其契机,这才叫做时。天道因变革故能永久不息,就是这样一年春夏秋冬、春夏秋冬,然后慢慢地温暖,然后变热,然后变凉,然后变冷,万物就因为这样它的造化往前推进一步,生生不息。如果天天都只有春天,那你以为万物会长得更好吗?不是这样,它马上一轮不能结束,它就凋萎。


        人道亦法之,而免于困穷,故时生则生之,我们就是这个时已经在生了,我们助它一把力量,我们就可以丰收。时杀则杀之,这个时已经在收束了,我们把它搁起来就可以放很久。时行则行之,时止则止之。这个时可以作为,我们就赶快作为,这个时应该守,那我们就守着。这个才叫做善用时这个字。


        孔子称为时圣,这各位有听过吗?你只知道他叫至圣,对不对?他还有一个称呼叫时圣,另外还有一个称呼叫素王,这个各位应该都听过的,没有位置的王叫做素王。后世的这些儒者称他为时圣,正是以这个时这个字,在他身上用得最为恰当。


        正以其善用时而能够立节,能够尽性,能够了命。不论时怎么变,我总是取它的好处来做什么呢?来立我的气节,来尽我的性,来了我的命。而且它能够免祸,他善用时,所以能够免祸。可以往前踏一步,他就往前踏,他看到不行,危险了,他就往后缩了,他绝对不眷恋的,所以他能够免祸。以战国时代像他这样的才气,能够周游列国,还不见杀,这是很少很少的。子路也很行,不是吗?最后剁成肉泥,对不对?很有才干到处见杀的很多的。


        我们来看这段,看什么叫做时。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子从父命,孝乎?”他说,儿子听从父母的命,算孝吗?“臣从君命,贞乎?”说作为一个臣的人,听从君王的命令,算是正当的吗?那个贞是正当而稳固叫做贞。三问,孔子不对,问了三次,当然鲁哀公问他的用意是希望说,我讲什么你们都得听,那是最好的,这个孔子知道他的用意,三问不对


        孔子趋出,以语子贡曰:他告诉子贡说,乡者,君问丘曰,就刚刚这段,刚刚我的国君问我这一段,“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然后孔子没有给答案,他问说赐以为如何?他说,子贡,赐就是子贡,你认为怎么样回答比较好?怎么样做比较对呢?子贡曰:“子从父命,孝矣”。儿子遵从父母的命,当然是孝。“臣从君命,贞矣”,这个臣听从君王的命令算是忠的了。夫子奚对焉,那子贡答完说,那请问师父您怎么回答?孔子曰:小人哉,赐不识也?这是在褒还是在贬?这是贬。你这个小人,我教你这么多年,你竟然这么回答。子贡吓一跳,你不是教我要孝、要忠吗?你在讲什么啊?


        昔万乘之国有诤臣四人则封疆不削,有一万辆兵车的叫万乘之国。万乘之国的国君为了要控制自己,不让自己太过于张狂,他会设诤臣四人。诤臣就是随时检验你有没有做错,做错就要跟你抗争的。自己设人来跟我抗争,各位,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的人是把抗争的通通排挤掉,剩下不抗争的,他是设几个人来跟我抗争。千乘之国有诤臣三人,则社稷不危。一千辆兵车的诸侯,他要设能够来诤谏他的错误的诤臣有三人,那他社稷就不会危险了。百乘之家有诤臣二人,则宗庙不毁。他就不会官位被削夺,然后祭祀没有办法再继续了。


        父有诤子,不行无礼,说父亲如果有儿子懂得适时的诤谏他的错误的话,他不会做出越礼的事情。士有诤友,不为不义,作为一个追求道德学问的读书人叫做士,如果他的朋友天天都懂得逢迎谄媚,和颜悦色,有没有?又善又柔,什么都说他好他对,那这个人他不做不义事不太可能的。这有诤友在旁边说你这样是错的,请你赶快改正,给你三天时间,那他会自我约制,这才是义,有诤友不会做不义的事。


        故子从父,奚子孝。所以什么都听,这叫孝吗?这哪叫孝。臣从君,奚臣贞。臣什么都听君的吗?这哪叫忠臣,这叫仆人,这不叫忠臣,这叫卑妾。你到底是到朝堂上当官,还是当仆人?你得搞清楚。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为贞也。说你要看,看他做的到底对不对,对了再来从,不对的不要从,这叫孝、这叫贞、这叫忠。


        此孔子之所谓时也,这就是时。孝是常态,但此刻必须反他、必须诤谏才能够使他走入正轨,那这个时候诤也叫做孝。所以不识时足以害生。你只懂一个硁硁然小人哉,他为什么说小人哉?还要骂子贡小人哉,这原因就是教你这么多你不识时,不识时足以害生,识时足以趋吉而全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与道

    郑子产的故事很有启发,我们时时提妨别人,以为这样才是聪明的,不知那种计较利益得失的心早已偏离了心性的真相。

  • ellen128

    智慧是心性内的真相和贤明,深般若是指发自观照本性实相的智慧。

  • ellen128

    后世称孔子为时圣,他之所以能够立节、尽性、免祸,原来是善用时噢。

  • 言观观言

    感恩!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感谢讲师!20211124

  • Ai爱华

    时以成用为本!天道因变革故能永久不息!人道亦法之。

  • 勤奋者健强

    力行要把握时机,把握时机的重要性!

  • 吉平2010

    智慧是心性内的真相和贤明,不是指聪明

  • 己亥小瑾

    圣人的宽阔,时时护养别人的生机。

  • 打个响指换世界

    今上午的冥想是听了老师课后打坐的。自然的念意很是静心,舒畅,空无。。。非佛徒。对心经却很是喜欢。然不解梵文译字。现在得老师解析,太受益了!谢谢啦

  • XJ_nd

    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