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文稿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们好,我是费勇,今天是第二十九堂佛学修心课的修心法门。
修心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的心安定下来。我们的心不是心理学的心,不是身体和心灵分开的心,是身体和心灵合二为一的心,是本源的心。佛学把人的心识分为八种: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称为“心法”。
心含八识,表示心不仅仅是身心的综合、聚集,还是各种时间和空间因素的综合、聚集。一切的一切,都在这八种心识的作用下不断轮回。修心的过程,就是要厘清这八识运作的奥秘。
那么,回到呼吸,在呼吸中平静下来。今天我们要练习的是五十一种心理现象中的第二十一种:不害。不去伤害别人、不去伤害别的生命。不伤害的心,会让我们向上向善。
不害和不嗔是两个相反的方向。不嗔是他人不顺着我的心意的时候,我不生发嗔恨心;所以,是对于外界某种干扰的回应。不害是克制自己,不去损害他人;是主动地向外释放善意。主动向外释放善意,按照佛陀的意思,我们对于任何人,任何生命,都要以慈悲心对待,都要坚持不断地向他们释放自己的善意。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以柔软心,对待自己,对待自己之外的一切。
不害心,是要我们建立不生发任何害人的念头。最近,我读到一本物理学著作《多重宇宙》,里面提到从物理学的角度,佛学里的一念一宇宙,也许是成立的,当我们在念头里杀了一个人,也许真的在另一个宇宙杀了一个人。所以,一定要看护好我们的念头。一定不能生发伤害心。伤害心会产生一个强大的因果链。那么,如何才能修习不害心呢?就是向外主动释放善意。在持续的不断的释放善意的过程里,伤害心就会慢慢淡化,最终消失。
所以,我们今天的练习,可以选择一位对象,是你的亲朋友好友,你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或者原来很好的同学朋友,因为什么矛盾,你们有一段时间不说话,不来往了。现在你试着写一封很简单的信,只是一封问候的信,只是表达一下问候。然后,就放下这件事。
然后,从明天开始,尝试着养成一个习惯,看到贫困的人或需要帮助的人,主动提供小小的帮助,举手之劳的帮助,让这种举手之劳的帮助,成为一个习惯。
这两个练习,实际上是让我们慢慢体验,当我们向外界释放善意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变化。格西切喀瓦曾总结了他长期的修心经验,写成《修心七义》,其中提到的修炼方法,大抵是日常生活中应当做到却难以做到的品质,核心是不伤害别人。比如:
要使用强制的手段,积极从事修养德性,并且弃绝烦恼;要克服一切(为着私心)的理由;修习不辍,以便应付困难的处境;绝不依赖他种状况;转化你的态度,但保持自然的举止;不说他人的过失;不多管他人闲事;不要求任何回报;避免有毒的食物;不秉持错置的忠诚;不做恶意的嘲弄;不暗中埋伏;不做致命的打击;不要将马驮的负荷,放在驴背上;不冲刺争赢;不要变神祗为恶魔;不要将快乐建筑在他人的痛苦上。
那么,还是回到呼吸,在呼吸中平静下来。我们作一个小小的总结。从信心开始,到今天的不害,总共有十一种心理活动,分别是信心、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被称为善法十一,就是十一种能够让我们保持向上向善的心理活动。
就算我们不理解佛法,但只要按照这十一种心理活动去修行,我们就可以把我们的一生过得很平安。首先是活着要有信心,对自己的信心。然后,是对于自我有一个清醒的认知。再次,是对于自我有严格的约束。再次,是对于自我和自我之外的世界建立一种洁净的关系。
愿我们从信心开始,带着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的心,去过好每一天,做好每一件事,时时刻刻都在平静喜乐之中
听了费老师的讲课,从信心开始,按照善法十一去做,每天希望都能在平静喜乐中度过
听了几期,尽然喜欢上了佛学,特别是老师讲的内容,亲切,易懂,不知不觉已经听了三十期了。
老师,《多重宇宙》是谁的著作呢?
买了听不了
根主樸品 回复 @鸣鸣叫: 福报不够
🙏🙏🙏🙏🙏🙏🙏🙏🙏🙏 👍👍👍👍👍👍👍👍👍👍 💐💐💐💐💐💐💐💐💐💐🤗
佛学
阿弥陀佛~🙏🏻🙏🏻🙏🏻
主动向外释放善意~(*∩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