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语言魔力 孩子社交不犯难

掌握语言魔力 孩子社交不犯难

00:00
09:53

嗨,大家好,我是刘宣岐。欢迎收听《这样讲故事,养出聪明娃》,那在第二章里我们提到,宝宝刚刚顺利的度过了日托班入园的情绪考验期,可是新的问题马上就来了,她因为不肯参加园里的集体活动,在第二周据她自己描述啊,她被老师罚站了,而且老师还对她翻白眼,宝宝刚到幼儿园里因为不适应,拒绝参加集体活动这种事情其实是很多家长都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包括也可能会碰到各种性格的老师。由于宝宝年龄比较小,他的描述有时候也未必准确,需要家长自己综合判断。在和孩子的交流过程中,我了解到,她是觉得大家跑来跑去,别的宝宝会把她碰倒。那这种情况下呢,我对她的判断不是马上给宝宝贴一个胆小的标签,她其实是一个自我保护意识极强的孩子。她的这种自我保护的本能本身并没有错,只是需要老师花更多的时间和耐心来引导,发生这件事情的时候啊宝宝只有两岁十一个月,对罚站,翻白眼这种事情其实没有概念,只是本能的觉得不喜欢。当她给我讲述日托班里发生的这一切的时候,她自己是相对平静的情绪。可是我的婆婆在旁边已经火冒三丈,着急着要去日托班投诉老师了。我想在这里请问各位家长,如果是你们,听到不到三岁的宝宝给你讲自己在日托班被罚站还被老师翻白眼这种事情,你会怎么理解和解决这个问题呢?婆婆要去投诉老师的做法,我想可能会是很多家长的选择,但这样真的能从本质上去解决问题吗?大家应该先要想清楚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它是孩子和老师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我们的核心诉求并不是找老师来发泄这一时之气,而是要让孩子学会与不同性格的老师和同学相处。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她并没有做错,但是换一个角度,孩子不肯参加集体活动,一定程度上也确实挑战了老师对幼儿园的统一管理的要求。我当时就问宝宝,我说宝宝你喜欢妈妈吗?宝宝说我喜欢妈妈,我最喜欢妈妈了。我告诉宝宝说,宝宝,这个世界上有人喜欢妈妈,也有人不喜欢妈妈,但是这都没有关系,这都非常正常,妈妈也会碰到不同性格的人,也要学习跟各种各样的人处理好关系。宝宝说:我觉得老师不喜欢我,要我站着,还这样看我。宝宝一边说,一边学着老师对我翻了个白眼。我蹲下来握着宝宝的手,我说,宝宝,是不是其他所有的小朋友都参加了活动,你一个人提出来不肯参加对吗?宝宝说:是的,我怕自己摔倒。我说:“你可以跟老师讲清楚你的担心,请老师来帮助你。”

我的第一个想法啊是让孩子学会求助,可是宝宝说:我对老师说了怕摔倒,老师让我到一旁边站着。因为宝宝描述这件事情的时候呢实际上她的情绪非常稳定,所以我的判断是,老师并没有在态度上给宝宝太大压力,老师的本意也并不是要宝宝罚站,可能是需要组织其他的孩子,时间精力上分不过来,所以随口说了一句让宝宝先站到一边看。我接着跟宝宝说:“宝宝,你自己提出来不参加集体活动,你选择要跟其他人做不一样的事情,那你就要能够承担跟其他人不一样的待遇。这是你自己的选择,妈妈给你的建议呢是你可以在接受不同待遇的同时,找一个你自己觉得最舒服的方法。比如,老师说让你到旁边站着看,那你可以和老师商量说:老师,我可以在旁边坐着看吗?”你选择不参加这个事情妈妈觉得并没有错,但需要你要跟老师提前沟通好,来获得老师的同意,并且和老师商量你想坐着看别的小朋友玩。等你准备好的时候,随时可以跟老师提出要跟大家一起玩。宝宝点点头,似懂非懂,她又学老师白了我一眼,说:我不喜欢这个表情。看到宝宝学的有模有样,我觉得又可爱又搞笑,因为我当时不在现场,是老师跟她扮鬼脸逗她呢?还是真的翻白眼?我无法判断事情发生的过程和真相,但我想趁着这个机会,给宝宝上一堂情商课。我跟宝宝说:宝宝,妈妈告诉你个小秘密:语言是有魔法的哦,下次老师再对你做这种表情的时候,你就大声地对老师说:“老师,你笑起来的样子更好看。”宝宝立刻对我说:“妈妈,你笑起来的样子更好看。”我立刻给了她一个大大的笑容。到了第二天,我去接宝宝放学,她呀比平时高兴很多,她兴高采烈的告诉我,老师亲自牵着她的手啊玩了所有的集体活动,她觉得老师可喜欢她了。后来,根据我跟园长沟通,宝宝在说完我教她的那句魔法小秘密“老师,你笑起来的样子更好看”以后啊,老师连续几天都牵着她的手带她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一直到她适应为止。因为老师觉得孩子其实什么都懂。我从头到尾都没有告诉过园长这句话是我教的。但宝宝因此而真切感受到了语言的魔力,之后她在生活中经常举一反三,远比同龄人要懂得用语言去解决问题。语言本身就是情商的重要输出渠道之一,我们在抓儿童智商和技能教育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了儿童社交层面的情商教育。所以,各位家长,请不要小看孩子的理解力,不要觉得我们说的话她听不懂,我们应该把孩子当成平等的个体去对待。但是我们啊也要注意,因为他们年龄和阅历的原因,我们需要控制好信息量,尽可能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来和孩子沟通。也许有的家长会觉得我和孩子说“你要选择不一样,那你就要承受不一样的结果”这种话对孩子来说太复杂,但其实在孩子每一次经历类似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如果都能保持这样的沟通,那么未来这种概念就会形成孩子行为的潜意识,她就会有承担责任的概念,她不会再惧怕去挑战不一样这件事情,同时她也会有心理准备去承受所有的结果。因为这就是我们自然成长的一部分,这也是情商的启蒙教育的一个部分。另外啊,在孩子的启蒙阶段呢,我们家长一定要控制好自己对孩子的控制欲和焦虑感。我们不要越过孩子去帮他们解决原本他们自己就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站在孩子的背后当一个幕后军师来告诉他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跳出来帮孩子出头去替他们解决问题。只要宝宝的健康层面没有出现问题,孩子所有的挫折和委屈其实都是很正常的。这个世界不是真空的,没有任何一个人的成长是一番风顺的,不管是顺利的还是不顺利的,这些终将成为孩子成长的基石。我们来回顾一下本章的核心观点:1.在我看来,挫折跟知识一样,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家长啊不要把孩子的委屈无限放大,只要不涉及安全问题,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学会解决。2.语言是情商输出很重要的渠道,培养孩子掌握良好的语言技巧远远胜过替孩子出头打抱不平。3.把孩子当成平等的个体去对待,他们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得多。在梳理好了孩子和老师的关系之后啊,宝宝是不是就可以安全的度过幼儿园的时期了呢?事实上,入园适应期并不只是处理好孩子和老师的关系,更重要的其实是孩子与孩子之间的相处问题。我的宝宝从早托班两个月以后就正式进入了大幼儿园,在大幼儿园里她就遇到了一个碾压式欺负她的新同学,那其实,很多社会新闻层面的校园霸凌的雏形在幼儿园阶段就能看到源头。那么,遇到孩子之间的霸凌问题,我们应该怎么面对和解决呢?在第三章里啊我将跟大家分享宝宝如何学会自己解决幼儿园的霸凌问题。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章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