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快”,家长先得慢

想要孩子“快”,家长先得慢

00:00
09:36

Hi,大家好,欢迎收听,《这样讲故事 养出聪明娃》,我是刘宣岐。别看我宝宝现在在幼儿园里活泼爱笑,但3岁之前她是一个及其内向,比普通宝宝更缺少安全感的孩子,可能因为我孕期一直忙着歌曲《小苹果》的宣传,影响到了自己的身体状态,导致她从一出生,体质就比一般的孩子弱一点,她一岁以前经常生病,所以虽然我需要工作,但为了宝宝的安全感,我一直坚持哺乳到她一岁八个月。到她一岁八个月的时候呢,正好是秋天,我决定趁天气好给她断奶。很多朋友给我建议说,跟宝宝隔离七天,让她看不到我,自然就断了。但我的考虑是,妈妈和母乳,对宝宝来说在情感和安全感上同样重要,不要同时拿走。如果断了宝宝的奶,妈妈的爱应该要在断奶这个期间加倍补偿,不让宝宝因为断奶而产生安全感上的焦虑,因为妈妈是宝宝的定海神针,奶断了其实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妈妈的陪伴,所以我决定要亲自陪宝宝度过断奶期。我提前一个月减少每天的哺乳次数,同时结合日本一个内容很贴合低龄儿童的绘本《再见,妈妈的奶》,跟她用故事的形式倒计时断奶的时间:小象很喜欢吃妈妈的奶,但它现在能吃很多苹果和香蕉,小象说:我长大了,不用吃妈妈的奶了。宝宝很喜欢吃妈妈的奶,但她现在能吃很多米饭和青菜,宝宝说:我长大了,还有七天,我就不用吃妈妈的奶了。还有六天,还有五天,还有四天,依次类推,这种简单重复又有代入感的故事,宝宝听起来觉得有趣,妈妈也可以在倒计时中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跟宝宝一起度过情感上的断奶期。我会在说完故事以后,给宝宝一个亲吻,告诉宝宝:不喝奶了,妈妈也同样爱你,妈妈会一直守护着你。不要小看这种动作和语言上的安抚,哪怕小月龄的宝宝,虽然语言发育得还不够熟练,可是他们完全能感受到妈妈的情绪。所以,在我和故事的陪伴下,宝宝只在断奶的第一个夜晚断断续续哭了一个小时,始终要我抱着。第二天,她只要求我讲故事,不哭也不要求喝奶了,那段期间啊,我也花了更多的精力来陪伴她。;小月龄的宝宝断奶情况可能用故事沟通效果并没有那么好,但妈妈在断奶期稳定的情绪和陪伴,对孩子其实很有益处,重要的是不要反复,既然决定要断奶,就一次性断掉。虽然宝宝在断奶这件事情上面很顺利,但她可能因为体质比较弱,加上天生属于敏感型宝宝,所以对我非常依赖,哪怕陌生人视线与她对视她都能下的哇哇大哭。为了让她多参与社交活动,我经常带她参加同龄孩子的聚会,看到别的小朋友们一起玩玩具,我宝宝完全不愿意参加,她只在我怀里默默的在一边观察。我见过很多的父母在这种情况下,不停鼓励孩子接受别人好意的问候和邀请,甚至不断的强迫孩子,要求孩子去主动接触其他小朋友,但是我都没有这样做。那么我做了什么呢?在这近三年的时间里,我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不催她。让宝宝按照自己的节奏去观察和成长。不要去催一个还没有准备好的孩子,也不要觉得别人的孩子能做什么了,我的宝宝也要同样的节奏,因为每个孩子啊都有自己的规律和特点,那在这个阶段除了不催,我们能做什么呢?其实在三岁之前,孩子的社交需求主要依附于妈妈爸爸,依附于家庭,家庭内部关系梳理好了,孩子对外才更从容自信。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不建议大家强行把一个没有准备好的孩子推出去进行社交活动,而是应该要让孩子先在家庭关系和家庭环境中建立起足够的安全感。孩子的性格其实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突然变化的过程,他们的内在秩序并不是家长指挥和要求出来的,而是孩子自己建立和发展出来的秩序。当孩子的内在秩序真正准备好了的时候,会在某个时期突然给家长一个巨大的惊喜,完成了自我升级。我虽然在三岁之前对外不催她,但在我们自己的小家庭里,我们经常玩角色扮演的社交类游戏,用讲故事的形式给她提前铺垫:比如,宝宝所有的玩具都有自己的名字,我会把她最喜欢的玩具都拟人化,并且把他们的性格啊编得跟宝宝的性格很接近,但是,会比宝宝要弱一些,需要请宝宝来引导和帮助,这些玩具娃娃需要宝宝教会他们学习如何勇敢地跟其它伙伴打招呼,如何主动求助,怎么帮助他人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当宝宝站在教练的角度教玩具社交的时候,她很主动自信。这种家庭里的小练习积累到一定程度,孩子对外也会有很明显的变化。家长们要注意,故事的难易程度需要根据宝宝的语言发展和理解能力来控制。那给三岁以前的宝宝讲故事需要注意什么呢?跟语气平平相比,孩子们对强烈的语气和情绪更感兴趣。我会尽量用动作和情绪调动她的积极性,比如,我用手控制玩具,让这个玩具还没走到她面前,就假装不小心摔了一跤,宝宝会哈哈大笑,我会趁机给玩具配音说:哎哟,疼,请问有人帮我一下吗?宝宝伸出小手扶起来玩具,我会让玩具又蹦又跳,语气特别开心地说:谢谢你。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呀?宝宝会开心地说出自己的名字,我让玩具给宝宝做个非常简短的自我介绍:你好,我叫巴豆,我两岁半了,我是女孩。你可以向我介绍一下你自己吗?宝宝玩了几次以后,就开始学会了自我介绍。这种故事形式主要是把社交语言融入到角色扮演的故事里,让孩子应用起来。所以,虽然,宝宝在小时候被小区的妈妈们共同预判为一定是所有同伴里上幼儿园最困难的那一个,因为她在两岁十一个月以前几乎从不主动跟其他小朋友交往。但我并不焦虑,因为我在家庭中用了大量的故事和游戏做了充分地准备。在宝宝两岁十一个月的时候,我决定送她去日托班,让她提前适应集体生活。可以直接告诉大家一个结果,那个被小区妈妈们预判为上幼儿园最困难的孩子,只在去日托班的第一天哭了二十分钟,第二天哭了不到一分钟,第三天基本就不哭了,后来转到大幼儿园也非常顺利,从入园的第一天起就没有哭过,而且自己积极主动认识了很多好朋友,回来还会告诉我每个小朋友的名字和特点。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其实只是因为我多做了一件事情,我们将在第二章里向大家分享,如何用故事的形式引导孩子度过幼儿园的入园适应期。总结回顾一下本章知识点:1.如果决定结束哺乳,不建议隔离式断奶,不要让宝宝同时失去妈妈和母乳这两样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东西。可以用故事的形式让宝宝提前接受断奶这个概念,同时,妈妈亲自陪伴,可以帮助宝宝更平稳度过断奶焦虑期。2.如果宝宝还没准备好对外社交,不用急着催促,不拿她跟别的孩子做对比,完全尊重她自己的个人发展规律。3.如果孩子对外不愿主动社交,可以在家里多陪内向型宝宝用玩具的形式编一些社交小故事,故事的难易程度啊需要根据宝宝的语言发展和理解能力来控制,主要呢是把未来生活中可能应用的到的社交语言融入到角色扮演的故事里,让孩子提前应用起来。非常感谢您的倾听,想要孩子适应快,我们家长的心态一定要平和,我们将在第二章里和您分享,做有仪式感的游戏,宝宝入园不再难,我们下章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