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二马》1 | 原著精华:它是一部别样的早期海外华人小说

老舍《二马》1 | 原著精华:它是一部别样的早期海外华人小说

00:00
14:09

本集文稿 

《二马》


作者,老舍。


伊牧师是个在中国传过二十年教的老牧师,是一本带着腿儿的“中国百科全书”。他爱中国人,半夜睡不着的时候,他总祷告上帝快快叫中国变成英国的属国。中国人要不叫英国人关起来,这群黄脸黑头发的东西,怎么也升不了天堂。


老马(马则仁)是广州人,生在北京,年轻时在美以美会的英文学校念过书。毕业后,考不上学部的录事,找洋事英文跟不上劲,又作官心盛,不肯去学堂教英文,于是只仗着祖产和哥哥的帮助过日子。马夫人在儿子马威八岁时死了,马威也在教会学堂念书,他遇见了伊牧师,父子都入了基督教。


老马的哥哥欧战后到了英国,作贩卖古玩的生意,时常接济老马家。临终前,他让老马带着儿子到伦敦来,继续做买卖。伊牧师接到信,帮他们找住所。就因为中国是弱国,英国人给中国人加上一切的罪名,小说、戏剧、电影,里头的中国人个个抽大烟,杀人放火,下毒,还煮老鼠吃。大点的旅馆不租给中国人,更不用说体面的人家了。


伊牧师说服了戈登胡同的温都太太,加了价钱,她勉强同意了,但不许他们使用澡盆。温都太太守着十几年寡,有个在帽子铺打工的漂亮女儿玛力。玛力蓝眼珠儿的光彩真足,她全身的淘气和天真烂漫,都由这两个蓝点儿射发出来。笑涡四围的红润,只有刚下树儿的嫩红苹果敢跟她比一比。


第一次见面,老马带了伴手礼,送了伊牧师和温都太太各一筒茶叶。温都太太这才正式地用眼睛——不用眉毛了——看了马老先生一眼,她对他的印象改观了。马威则对温都姑娘着了迷,她那种小野猫似的欢蹦乱跳,使他心里由惊讶,到羡慕,进而怜爱、痴迷。他的颧骨尖儿那一点特别的热,像有个香火头儿在那里烧着。


老马不懂做买卖,还看不起做买卖的人,一心等着马威在英国念完书回去作官,他好享清福。而马威认为伯父是一个到国外来做事业的英雄,挣外国的钱。马家的古玩铺在圣保罗教堂的一个胡同里,摆着瓷器、铜器、旧扇面、小佛像和一些七零八碎。


李子荣是古玩铺的伙计,半工半读,也在外面接翻译活,勤快能干。他的腕子是又粗又有力气,筋是筋骨是骨的好看,腰板又宽又直,站在那里像座小过山炮似的。在英国多年,他学会了公事公办,说话不拐弯抹角,说清工钱和作事时间后,他还建议扩充买卖,铺子一年赚二百来镑钱,若只是守着,连两个人的开销也赚不回来。最后,他给马威一个装着钻石戒指的小匣子,说是伯父给他的纪念物。


老马拿了件雕着红鸡冠子花和小芦花鸡的茶壶回去送温都太太,他还记得之前逗温都太太的宠物狗拿破仑时,她的头发差点没挨着他的衣裳。现在他放大了胆子往前巴结:爱情是得进一步便进一步的事儿。老马凡事退步,只有对妇女,他是主张进取的。温都太太爱不释手,看着底下的价钱:五镑十个先令,薄片嘴成了大写的“O”。老马还在院子里种了玫瑰、桂竹香、西番莲根子和菊花。温都太太想不到,除了英国人,天下还有人懂得爱花。两个人的话题多了,关系也一天天亲近。


一天,伊牧师请温都太太和老马两家聚餐。伊太太的儿子保罗和女儿凯萨林是在中国生的,可都不很会说中国话,伊太太的教育原理是:小孩子一开口就学下等语言——如中国话、印度话等,以后绝对不能有高尚的思想。凯萨林和马威聊得来,偷学了不少中国话。伊太太的哥哥亚历山大也来了,他曾在天津做过买卖,也是个中国通,聚完不过瘾,拉着老马去酒馆喝酒。老马喝醉了,一人倒在了公园里,正巧被温都姑娘和她的男朋友华盛顿撞见,送回了家。温都太太又可笑又可气得照顾他。


马威可没那么顺利,他对玛力是单相思。他邀请她一块儿上海岸玩,被玛力以不和中国人一起去回绝。她的讨厌中国人也全是由报纸、电影上看来的。马威念不下书,吃饭也不香,喝茶也没味,只有见了她才好受。他的心里像一锅滚开花的粥:爱情,孝道,交情,事业,读书,全交互冲突着;感情,自尊,自恨,自怜,全彼此矛盾着。


李子荣劝诫马威把精力放在生意上,“她不拿咱当人看,还讲爱情?没有英国青年男女爱中国人的,因为中国人现在是给全世界的人作笑话用的!写文章的要招人笑,一定骂中国人,因为只有中国人骂着没有危险。”古玩铺上两个月赚了四十镑,上月赔了十五镑,李子荣出主意,预备一大批货,在圣诞节前大减价。所有货物全上七扣,给照顾主儿送说明书,再在《亚细亚杂志》和东方学院的《季刊》登三个月广告。马威全都赞成。


有福气的人可以由爱情的满足而达到他的志愿,履行他的责任,成全他的事业。没福气的人只好承认自己的恶运,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志愿、责任、事业。不能亲一个樱桃小口,把金子做的生命虚掷了,这个人是小说中的英雄,也是社会上的罪人。马威知道,要是为玛力颓丧起来,他们父子就非饿死不可。


李子荣的方法很奏效,马威伯父的老朋友王明川置办的不全是古玩,还有中国刺绣,中国玩艺儿,中国旧绣花的衣裳。愿给亲友中国东西的老太婆们,知道了马家铺子,今天买个小荷包,明天买把旧团扇,有时也买点贵重的东西,半天就能赚一百五十多镑。


圣诞节,温都太太在屋子里串起了彩球,添了小纸灯,大餐是烧鸡、火腿、炸肠,高脚碟里盛着果子、核桃、榛子,还有两瓶葡萄酒。火鸡吃完,还有圣诞布丁。这天的气氛其乐融融,直到玛力给母亲看华盛顿给她的订婚戒指,马威的脸转了颜色,喝完酒就走开了。温都太太过来亲了下老马,两人的关系确定了。


老马想要把马威的钻石戒指送给温都太太,马威却反问道,他要是在这里安了家,将来还回国不呢。老马被问愣了,就算温都太太愿意,他不是阔人,没法在上海买大楼,事事跟英国一样。没社会,没乐趣,饮食不服,对于她是多么残忍!可老马也不愿意老死在英国。


亚历山大正给电影公司写布景,他们要寻一个体面的中国老头扮富商,演三幕,五镑一次,一共三次。他问老马接不接,老马仍在惦念戒指的事,由铺子提钱买,李子荣和马威肯定不同意。他应下了。


老马常去伦敦的一个中国饭馆——状元楼,和范掌柜已经成了好朋友。在这里,他和社会党的人弄得挺热活。只有这群人,永远向着中国人说话,骂自己政府的侵略政策。老马虽然不知道什么是国家,自己颇骄傲是个中国人。老马常请他们吃饭,社会党的人们管他叫真正社会主义家,因为他肯牺牲自己的钱请他们吃饭。


老马带温都太太去买戒指,首饰店的伙计只拿来小铜圈和镀银的,温都太太和老马说去有贵重东西的地方买,伙计这才道歉,以为老马是日本人。温都太太郑重解释老马是中国人。伙计拿了个十镑钱以上的金戒指。老马较上劲问,二十镑的有没有。伙计想这一定是强盗,要去打电话给巡警。普通中国人没有带一镑钱的资格,更没有买戒指的胆量。温都太太气得不买了,叫上汽车走人。


事情的转变似乎全在一瞬间。玛力的未婚夫毁了婚约。温都太太也因此考虑和老马的关系。“社会专会杀爱情!英国人的婚姻自由是限于同等阶级的。至于你我,种族不同,种族比阶级更厉害。一个小伙子爱上她,听说她有个中国继父,要命他也不娶她。人类的成见,没法子打破!你我只能作好朋友。”


马威也怜惜起了自己。可怜的玛力,她想华盛顿,正和我想她一样!人事,爱情,永远是没系统的,没一定的。世界是个大网,人人想由网眼儿撞出去,结果全死在网里。


老马打算把铺子收了,把钱交给状元楼的范掌柜扩充饭馆的买卖,做股东,分红利,马威不赞成。哪知,铺子出事了。东伦敦的工人来拆铺子,李子荣要一人去对抗,马威执意要跟着去。两块砖头把玻璃窗打了个窟窿,三四个人撞进门。李子荣认出了他们,他是他们的翻译官。“这是我的铺子,你们怎么回事?”他们愣住了,李子荣让他们趁巡警没来前跑掉。


原来,写老马演的那个电影的英国文人,为迎合人们心理,把中国人写得残忍险诈。亚历山大给做的上海布景,一条街代表美丽、有秩序的租界,一条街代表污浊、混乱的中国城。故事是一个中国姑娘和英国人恋爱,父亲要杀她,可是不知怎么的服了毒。他的亲戚朋友想报仇,活埋了她,然后去找英国少年。他和英国兵大打特打这群中国人,直到他们跪下求情。老马扮演的富商,挂着小辫,人家打架的时候,就在旁边看热闹。


听闻这事,伦敦的中国学生向使馆提出抗议。茅先生联合爱国的工人们,和做电影的这群人宣战。老马自然是一个敌人,工人们看他开着铺子,有吃有喝,还作这样丢脸的事,特别可恨。


老马彻底关了古玩铺。马威和父亲谈不到一块,玛力不接受他的爱,由于内心苦闷,离家出走了。他交给李子荣钻石戒指,拜托他转交玛力。再见,伦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雨牛牛的太阳

    笑涡四周的红润,只有刚下树儿的嫩红苹果,敢跟他比一比

  • 郝振军_v9

    我已经付款,为啥不让听啊?

  • 愛永不消失

    后面这个音乐太,头疼≥﹏≤

  • 夏一LYz

    我得细读,以前读得太粗了。

  • 夏一LYz

    老舍的《二马》许多年许多年看过,这次重听,发现基本上都忘了。要再把书找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