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用“欲”这个字说出了大道就在一身中,只要在内心有欲无欲间去观照,就能一目了然。什么是欲?它的真相是什么?踏上修行就要无欲吗?细细听来才知道,原来“欲”中竟有一条成圣成贤的康庄大道......
第一章 观妙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常无欲,以观其妙,这个“无欲”“有欲”,是承上文而来的,就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承这个话而来的。但是“无名”、“有名”,“天地之始”、“万物之母”,它是连接着高不可及的天地之始、万物之母,这么遥远,对不对?这样高远的讲法固然是对的,但是让我们众生以为,我们即使花上毕生的精力跑到天涯海角,飞到宇宙的边缘,我们也无法找到这个真道。那人们将以一辈子的力量也没有办法去检验这个大道。
所以,老子为了让众生了解这个道并不是这么高远不可及,它俱足一身之中,所以在“有无”的后面特别加上“欲”这个字。前面不是讲“无名”、“有名”吗?现在给它改成“无欲”、“有欲”。在“有”“无”后面加上这个“欲”这个字的时候,使众生的注意力马上回到自己的身上来。
因为“欲”这个字使我们知道,内心的欲望、内心的七情、内心的情绪变化里面,便是要观察这个大道的有无、观察大道的动静,会变化、有变化的所在。所以,说穿了“无名”就是“无欲”,“有名”就是“有欲”;“无名”就是气未动,“有名”就是情绪已动,所以叫作“有欲”。
前面讲“无名、有名”,我也举过一些例子,这个人都是好名的,其实“名”没什么好好的,“名”其实就是情绪。这个名相一出来,说你好漂亮给你这个名,马上气血就开始动了。“名”就是情绪,情绪就是“欲”。情绪未动叫“无欲”叫“无名”,情绪已动就是“有欲”就是“有名”。
可是在这个“欲”字未出现的时候,我们会到天涯海角去找“道”。这个时候老子用“欲”这个字把我们的注意力抓回到身中来。也就是说道已经俱足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俱足在每一个人的“欲”里面,也就是说,道俱足在每一个人的情绪里面,大道就在一身之中。这是多么好的消息!从此之后想要了解大道的人,你可以不必再泛涉远求,你只要在自己内心的欲,有欲无欲间去观照便一目了然。
这个意思就是说,道的“体”是气未动,所以称为“无”;道的“用”是气已动,所以称为“有”。而身中的气未动,就是内心的喜怒未发,在无欲无名之时,我们就可以检验,就是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
各位可以去感觉,身中的气已动,就是内心的喜怒哀乐已发在“有欲、有名”之时。你的内心愤怒一上来,那个叫什么名,叫做怒。贪嗔痴爱一上来叫作贪,有欲又有名了。在身中你可以去检验、你可以去感觉,所以这个“名”就是“欲”,“欲”就是“名”。因为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未发的时候,胸中无贪嗔痴爱之名;而喜怒哀乐已发的时候,内心则充满各种声音各种分别好恶之名。所以“有名”就是心中有欲;“无名”就是心中无欲。“有名、无名”只是心中的七情发与未发的差别而已。
各位,现在要注意了。“欲”这个字很重要,已经把注意力从天地宇宙的道一下子拉回到我们的身中里面来了。那我们仔细观察这一段的安排,老子先用一个“名”去引导我们了解道不是一个名称,不是一句话,不是一个想法,而是直指一个道体。
“名可名,非常名”,这个名不重要,而是所有的语言直指一个道体。然后又怕我们泛涉远求,所以再立一个字叫“欲”。用“欲”这个字把我们的注意力拉回到我们身中的情绪来认识道体。
道体就在身中,在身中哪里?在情绪发动七情发动的这个当下,在烦恼罣碍的这个当下。那个正在扰动的那股能量,就是造天造地的那股气,是同一股,所以你要在身中检验,你不必泛涉远求,不必到天涯海角。
那么,我们再来细说一下“无名”。“无名”就是七情未动。它那个气机本然,道体也不能说没有,它有一股气是比较静谧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胸中方寸两乳之正中、这个心田、中丹田、心轮,这个方寸里面气机盎然,但本无意义。气血泰和,知见保持实相,这个当下就是“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就是七情动了,气机在胸中开始变了,喜怒哀乐变的时候我们胸中的气就变了。这个时候我们方寸里面,这个本无意义的气血已经开始起了分别知见,起了贪嗔痴爱,这个时候就有很多方向,所以叫作“有名万物之母”。
从这里面,从“无名”跟“有名”里面去认识道。气不是不能动,七情不是不能发,只是因为这个喜怒哀乐发而中节才叫作和,才是这个成圣成贤的心法。如果我们误用它的话,喜怒哀乐发不中节我们就沦为四生六道。
所以,《道德经》所教我们的是怎么正用我们的七情,如何正了七情、如何发而中节;而不是教人怎么样不要发七情,舍去七情变成顽空、断灭或者是把它给误用了。七情可以有,不要误用它,你要怎么正用它,怎样发而中节,那就是成仙作佛的康庄大道!
接下来我要来谈一谈“无欲观其妙,有欲观其徼”这个“欲”字。那么“欲”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个“欲”就是心中那个想要或不要的情绪,用佛家的术语来说也就是贪或嗔的情绪。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它是一个情绪,不是只是一个想法而已。如果只是一个思维而没有情绪,那么他就不会有真的想要或不要的这种冲动,所以,现在我们要认识思维跟欲跟情绪,它是两回事。比如说,我现在要对明天的行程做一个规划,这算不算欲?这不是欲。
“欲”是专指有贪嗔好恶的情绪冲动,有情绪的牵绊、情绪的罣碍来说的。我们简单的说,就是一般人说的烦恼。不能自已、想清静不得清净,那种才叫作欲。这个情绪一动,不论好坏若有牵绊、有烦恼就是欲。不论你脑中的想法有多少,如果没有情绪的牵绊束缚,通通都叫作“无欲”。
所以我们现在就要把这个“欲”跟“无欲”先作一个定义,要把它认识清楚,不然读起经典来就会有很多文字障碍的地方。那么六祖说:“无念者于念而无念。”六祖在定义“无念”的时候,他说“于念而无念”。
“于念”是什么意思?就是有想法。而“无念”,里面却有一个没想法,这是什么意思?就是无欲。就是在念头里面的无欲就是所谓的“无念”。可见得这个佛经的意义里面,同样的,如果是没有伴随着情绪冲动跟烦恼的所有的念头,通通叫作“无念”。
《道德经》叫作“无欲”,是同样的意思。所以“欲”指的是心中一种渴求的感觉,一种情绪的感觉,而不是指脑袋中单纯的一个想法。这是不一样的。一个是第六根、一个是第七根,是不一样的。例如说,当你觉得我很想要我必须要的时候,反观身中必有一种这个冲动、一种激荡的感觉。我想要呼吸,我非常想要呼吸,你会有一种感觉。我想要喝水,我非常想要喝水,你会有一种感觉,而不是只是一个想法。你根本就不渴然后你有个想法说我很想要喝水,你根本就不想,这个是不一样的。那个感觉,在你渴求任何东西的时候都会出现,那个冲动的感觉、那个冲动的情绪、那个能量,才是在《道德经》里面所说的“欲”。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有的时候你会不经意的说这个东西好美,也许它真的很美、也许不怎么美,但是它如果勾不动你的情绪,那你也只是轻松的说说而已,或者只是场面话而已。可是如果这个美已经勾动了你胸中的情绪、勾起一种冲动,这时候你就有觉得说,它美到不得不把它买回家。你看见一件衣服、看见一个名牌包,很美你很喜欢,摸一摸你口袋里的钱,根本这一个月薪水只够买这一个,但是还是给它买下去了。这个时候,那个单纯的美就转变成你胸中的欲,所以这跟一个想法是不一样的。
反过来说,当我不断地抗拒某个东西的时候,我有不悦的感觉厌烦的感觉的时候,那个时候身中也有一股股情绪的冲动正在生起,使你欲清静不得清静,那个冲动也称为“欲”。就是:要跟不要、喜欢不喜欢都称为“欲”。
比如说一个人很害怕蚯蚓,你给他抓一条蚯蚓放在他手上,他虽然脑海里不断告诉自己说:“蚯蚓是无害的,其实蚯蚓是很善良的,蚯蚓是个益虫,不要怕!”问题是你的内心依然不断涌起一股股害怕的情绪,你的脑袋说:“不要怕!不要怕!它不会咬你,你根本不会受伤!”可你的情绪内心却不断一股股的害怕一直产生。所以我们从这个简单例子你就知道,内心跟头脑是两回事情。
这个欲指的是身中的一种冲动的情绪,而不是指脑中的一个想法。即使你脑海中都不要想什么,但是内心的那个欲一直冲动的时候,那个感受一直冲动的时候,那依然是个欲。那么善于观察自身大道的人,就是要把握在这个身中欲起欲落的时候,仔细反观自己内心的起伏,那么你就会发现所谓的冲动的感觉,根本只是胸中一丁点气机的变化而已。
如果你再仔细地观照这个气机的起伏变化,那么它的真相就像水的起伏一样,它是本无意义的,也本无烦恼存在的。只要你不去干涉它,让它一气流行,它自自然然就发而中节,它本来无害,而且非常自在、非常养生。
然而在这个气机变化的当下,却被这些众生误判为贪嗔欲望,误以为你必须要去之而后快,因此就将这个误判为种种的烦恼,陷入不断的平抚转移,或者哭或者笑等等。这个才是众生所迷惘的根源。
这个能量本来没有意义,但是我们早已习惯了认为它很有意义。所以我们的情绪烦恼全部都是跟着这个能量走的。如果能够在自身中经验到这个事实,把这个欲跟气机起伏的真相不断的比对,比对出个究竟来——那么在烦恼动荡的当下,可以即刻因为照见内在能量本性的清真而获得解脱。
这意思就是说,能量依然在动荡,可是你竟不觉得烦恼,你的本性当下就可以恢复它的自在。这个便是古圣先贤所教导的“观自在”或《中庸》所说的“发而中节谓之和”的解脱之道。
那么,我们谈到这,这个话题我们先得打住。因为现在我们要谈的是“有欲”跟“无欲”到底有什么重要性,以及它为什么成为《道德经》全经的主轴。至于怎么解脱的心法,因为所占的篇幅太长,而且它是一个练习题不是一个理解题,所以这个话题我们要先打住。现在我们就来说“有欲、无欲”为什么这么重要,为什么是《道德经》的主轴。
妙哉,道在自身中檢驗
听到有欲和无欲,反观自身前两天一个情况。女子都是我一直带,她才两岁,前两天奶奶带她出远门耍,当天晚上失眠一整夜,这个应该是习惯还是一种“有欲”呢?
泡沫公子 回复 @唐若萱中国太平: 担心是人之常情,但如果能够确保孩子无恙,而徒增烦恼,就有一点点有欲的成份了,那么有欲要观“妙” 那个妙 您观察到了吗?
大道好高好远,我们却能在身中来体会大道,真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观察和体会身中欲起欲落,就能走在成圣成贤的大道上! 真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欲”这个字,就把我们到拉回身中的情绪来认识道体。
感恩!202101191830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20210924再来一遍
欲 是内心的一种冲动的感觉
照见能量本身的清真
“欲”不仅仅指欲望,而是气血的变化,相对于“中”来说的。
情的动与静中体验到道的存在!
大道就在自己身中,不必远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