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 【个人成长】最后通牒效应(拖延症)—— Deadline为什么是效率催化剂?

89 【个人成长】最后通牒效应(拖延症)—— Deadline为什么是效率催化剂?

00:00
10:23

KY公众号曾收到过这样一条留言:“KY小姐姐,我是一名重度拖延症患者,每次任务都需要在deadline前完成,每次完成前都感到压力爆棚。好不容易完成了,感觉仿佛耗尽了自己所有的力量,并对自己说下次一定会提前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不能再拖延。但下次仍然会重复这个过程,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帮助我克服这个拖延的问题呢?

 

相信这样的情况,很多人都经历过,甚至有很多人喜欢这种方式,认为自己在deadline前完成任务,效率是非常高的,而且可以增加刺激感。但也有一部分人因为感觉压力太大,提前很久就很焦虑,但仍然阻挡不了tadeadline前焦虑的玩儿。

 

今天呀,我要给大家介绍的心理学效应呢,就是形容这个拖延行为的,叫做最后通牒效应。说到最后通牒,我们仿佛就会感受到一股紧张的氛围。它指的是对于不需要马上完成的任务,人们往往是在最后期限即将到来时才努力完成的情形。听起来,这个拖延不是个例,而是人们比较普遍的一个行为方式。

 

那也有研究者做过一些实验,证明了最后通牒效应可以提高人们的工作的效率。教育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个班的小学生阅读—篇课文。实验的第一阶段,没有规定时间,让他们自由阅读,结果全班平均用了8分钟才阅读完;第二阶段,规定他们必须在5分钟内读完,结果他们用了不到5分钟的时间就读完了。这个实验反映了“最后通牒效应”对人们的心理能够起到促进作用,提高学习或工作的效率。

 

既然是这样,你可能会想,原来deadline是有好处的,可以提高效率,节约很多时间,我给自己宽裕的时间做这件事情,还不如到了最后期限前几天再做,其他时间做别的事情不是很好嘛?答案不是这样的,让我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著名的谈判专家柯英,在担任美国某企业的代理期间,曾和日本某企业进行过一次谈判。柯英刚下飞机,代表日本企业与他谈判的两名职员已经在出口处迎接了。这两个人热情地接过柯英的行李,用高级轿车送他到已预定好的旅馆。在路上,日本职员彬彬有礼地询问柯英,预定了哪一天的航班回去,他们好提前预定汽车。柯英受到如此礼遇,自然从口袋里取出回程机票给日本人看,上面写着返程的时间。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因为无意中泄露了行程,让自己在谈判中陷入了被动的局面。在前十天里,日本方面每天只是招待他到各个名胜古迹参观游玩,对有关谈判的重要内容一句也不提。直到柯英快离开的最后两天,谈判才正式开始,到了最后一天,双方的谈判才真正进入主题,当谈到最重要的问题时,接柯英去机场的小轿车已经等在门口了。于是,最后的谈判只好在车里进行,直到柯英临上飞机时,才最终达成了谈判的协议。当然,谈判的结果对美方非常不利,日本人则大获全胜。

 

在这个例子中,日本人在最后的紧急时间里,使柯英完成谈判,因为他们早已做好充足的准备,而柯英却完全被牵着走,虽然谈判顺利完成,但结果却是不佳的。

 

我们可以发现拖延对我们的工作结果确实有不利的影响,并且,拖延也会对我们的情绪有消极影响,让我来和大家继续介绍一个心理学研究。

 

加拿大渥太华卡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蒂姆·彼齐尔博士曾经做过这样的调查:他找了100名自认为有拖延问题的公司职员进行研究,并在他们任务期限前的最后一周进行了跟踪调查。起初这些人说他们有焦虑感和内疚感,因为他们还没有开始做他们的“作业”。这时,他们会安慰自己说:我在压力之下的工作表现会更好,晚一点也没什么的。不过,一旦他们开始着手做工作,他们便会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情绪,他们不再悲叹时光流逝,也不会说压力有助于他们工作。

 

这个实验说明,即使我们没有开始着手我们的工作,我们心里总是会想着这件事情,并且会引发一系列的情绪反应,比如焦虑,担心,自责等等。而只有当你开始做了,这些情绪也会慢慢减轻。其实不是工作本身很困难让你很有压力,而是你觉得这件事情一直没有去做让你产生了压力。

 

那么为什么人们仍然喜欢拖延呢?自我折磨呢?许多拖延者深信,他们在重压之下会把工作做得更为出色。但是心理学家指出:“在压力下,他们的表现只会更差。” 而《现在就干》这本书的作者尼尔·弗瓦尔博士一语道破了拖拉者的非理性认识:“人们拖拉的主要原因是恐惧。”他们宁愿被别人认为自己是没有下足够的时间去完成这件事情,也不愿被人认为自己是没有足够的能力做好这件事情;

 

同时呀,拖延者往往也是完美主义者,因为他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了,他总是希望讨好别人,他总是在担忧:“如果我没有做出十全十美的工作成果,就没有人会关注我”等等,正是这些不正确的观念引发了最后通牒到来时的不良情绪。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合理地安排我们的时间,尽量减少最后通牒效应的影响。那应该怎么去做呢?我给大家提供几个建议:

 

第一: 设定可分解的、具体的任务

人们总是倾向于完成离自己的能力更近,看上去更容易的目标。因此,你要为自己设定合理的、符合自己能力的任务。并且,将一个大的可行的目标拆分为若干个小任务后,每个小任务也会变得更加容易实现。而实现的小任务,又会为人们实现整个大目标增添信心和正能量。

 

在完成每一个小任务后,人们都会真切的感受到完成一件事情的成就感。从而意识到:一个大任务的背后,往往是分解的、持续的努力和付出。比如说,你想在一个月内背完一本单词书,就可以把任务分解到每天的分量上。这样,你会看到,即使有一天可能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完成任务,依旧不会影响整个背单词目标的推进。

 

第二:为每一个小任务的完成设定小奖赏

人们对于任务的抗拒会影响实际的执行力。斯蒂尔发现,人们对于是否厌恶一项任务主要是来源于他们对这项任务的价值判断。而这里的“价值”和任务完成后得到的奖赏有关。所以,拖延的人们可以分解任务,并且在每完成一个小任务后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赏。

 

但这个奖赏也必须要分清楚,是不是对自己已完成的成就的过度满足。比如说,工作五分钟,玩耍两小时。这就是非常不好的奖励,也不利于任务的完成。要谨记奖赏的设立,应该是为了激励自己更好地完成任务而存在的。

 

第三: 增强对未来的实感

因为人们对于未来的时间的感知是不客观的。当任务的截止日期离当下的日期看起来很远时,拖延者并不能真切的感受自己究竟还剩多少时间。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拖延者会在截止日期快要到来的时候,才惊觉原来没有多少时间了。

 

而对未来缺乏实感,正是人们总是误以为“还有时间”、“总有下次”、“还有机会”的原因。有研究者建议用倒计日甚至是倒计钟的方式来帮助人们更好的体会时间的流逝和任务的到来,使用越具体的单位来提醒,会让人们越好的增加对未来的实感。比如,如果对人们说他们剩下的寿命还有70年,许多人会感到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并没有觉得时间走的有多快。但如果对人们说他们剩下的寿命还有25550天,很多人会感到所剩时间不多,有一种紧迫感。用“天”来衡量时间,会让人觉得未来更加紧迫。

 

第四:要学会自我关怀

完成任务的效率和情绪状态是息息相关,互相影响的。当我们在拖延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情绪会不好,而不好的情绪会导致我们更不愿意着手去做任务,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而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方法之一,就是学会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用原谅和接纳来代替自我指责。当你能够接受自己的情绪时,情绪就能够慢慢平和下来,然后再根据上面的三条建议去做,你会发现自己一直担心和焦虑的任务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我时常觉得,“习惯性拖延”像是对明天的一种透支——把今天的事,用明天的时间来完成。但很多时候,“今天”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明天有“明天的安排”。对于想做的事,最好的时间点就是“现在”。你说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Lingkoko

    我还是克服不了,太难过了

  • 康桥溪月里的芦苇

    打卡

  • 仙境兔灵

    最后期限前完成~不喜欢这样~太赶了~把所有事情堆在一起…很累很累~

  • MaJiahui

    万事开头难。其实立刻做起来就不太容易拖延,因为做起来就知道其实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恐惧,即使中途拖延了,也容易重新开始。

    KnowYourself心理课 回复 @MaJiahui: 没错哒,最困难的可能是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