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殿》和《桃花扇》:两个真实的悲剧结尾

《长生殿》和《桃花扇》:两个真实的悲剧结尾

00:00
16:16

课程金句 


今日文稿 

大家好,我是余秋雨,我们继续讲课。我上次在讲到明代的中国文脉的记忆序列的时候,主要在讲明代的昆曲,昆曲我讲到必须记忆或者说基础记忆范围的,讲了第一个是汤显祖的《牡丹亭》,这个肯定是没有异议的。汤显祖后来还写了几个戏,但是很奇怪,和《牡丹亭》都没法比,他凭着这么一个戏,就站立在我们中国戏剧的第一线,这是个很了不起的人。


我在我们喜马拉雅课程开头的时候,曾经讲到过1616年,世界上有两个文化大师,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同时离开,我说就在这一年,中国也有一个人离开,这个人就是汤显祖,比他们晚了一点,因为那两个人离开是4月23号,他稍微晚了一点,但是我得出个结论是,1616年,世界失重,因文化人的去世而失重,我把汤显祖放在那儿,那是有比较可能的一个人物。他为什么有比较可能?因为他的《牡丹亭》表达出了一个重大的思维,至情超越生死。能够表达这一点,已经很了不起了。


《长生殿》 

第二个要进入基础记忆范围的是《长生殿》,洪昇的《长生殿》,他写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这是一个老故事,我们上次在讲白居易诗文的时候,我们专门讲到过,《长生殿》它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老故事。所以情节我们不去讲它了,但是我必须讲的是,《长生殿》和我后面接下去要讲的孔尚任的《桃花扇》,他们把从《西厢记》到《牡丹亭》,有关爱情的颂歌,他们把它写成了挽歌。


我这句话很重要,大家记一记,《西厢记》到《牡丹亭》,他们都写了爱情的颂歌,洪昇和我现在还没讲到的孔尚任,他们把颂歌写成了挽歌,这也很重要。因为由于时代气氛的变化,由于人生体验的深入,颂歌变成了挽歌,而且他们这个挽歌是和历史感慨连在一起的。 


《长生殿》里非常了不起的,有一个说故事的人叫李龟年,他慢慢的讲到过去流传的故事,我们不能不承认,皇家的爱情是非常的真实的,而这个真实的爱情也走向了陨灭。我在《中国戏剧史》里边专门讲到,爱情是不是皇家,这个不太重要。我们中国的文化人非常强调这一点,这是皇帝的爱情,这是贵妃的爱情。


但是,欧洲人文主义者对这个问题有非常深入的思考,他们认为皇家的爱情,它的价值衡量标准不在于它的地位,是在于它的真实程度和深入程度。好多人文主义者都说,一个女王如果她的爱情是真实的话,她应该和普通家庭的妇女差不多,她感人的地方也是一样,尽管她所面对的是宫廷、是大臣、是隆重的仪式,但是对戏剧家和艺术家来说,她最感人的地方,他说,普通女人和丈夫的关系的这个地方。


《长生殿》它所表达的是一种真的感情,而完全不在乎它的外层的重要性。所以我上次讲到洪昇的《长生殿》是这样,白居易他所写的长诗,同题的长诗,也是这样。写出了他们的至情至爱,感情尽管有其他色彩,但是最关键的是爱情本身。但是事实是,爱情本身也长不了,由于各种各样外来的原因,他只能唱出一个挽歌,挽歌在历史当中,真实的感情,这个路越来越走不通了,这个挽歌让人很震撼。


因为各种爱情都有别的原因,有走不通的可能性。他们的权威和历史对他们冲撞是可能性之一,但这可能性在他们面前变成了非常强大的现实的时候,这个路就走不下去了,他就写了这么一个挽歌。 


洪昇这个人倒是浙江人,也就是杭州人,他写的这个戏,刚刚写出来,非常难过的事情,正好家里边演了一下,演了一下以后,正好碰到哪个王后死了,国丧期间,你演了,就违反了规则了,所以受到了处分,这个戏也不能演了。


后来思想开放的曹雪芹家的他的长辈曹寅,让他到南京去演,演完以后回来可能是酒喝多了,落水,洪昇落水而死。落水的地方,有的说就在乌镇,现在乌镇成了一个经常演戏的一个大省,可能和这个也有点关系,但也有可能说是西溪湿地那个地方,所以我到西溪湿地去,到乌镇附近去的时候,老是想起洪昇,大剧作家的他的生平在那儿结束。


《桃花扇》 

第三个我要推荐的是孔尚任写的《桃花扇》。孔尚任其实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他是孔子的直接的后裔。我们到现在山东曲阜的孔林去,还能看到孔尚任的坟墓,一个孔家,在孔家里边,如果说有真正的大艺术家,他可能是一个。


他写的是名士叫侯朝宗,名妓叫李香君,他们所遇到的事情,他已经写到了明代末年,一个对立派的人物,恰恰是昆剧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叫阮大铖。戏由于写的是明代末年,这个戏本身是写于清代了,包括洪昇的《长生殿》也属于清代了,所以我们把元明清连在一起讲,讲到扩大记忆的时候,讲明清传奇的时候是把清代连在一起,就有孔尚任出现了。


孔尚任的《桃花扇》里边所写的故事也是让人动心的,他们两个相爱了,就侯朝宗和李香君相爱了,但是坏人阮大铖,他其实在南明小朝廷开张的时候,用各种权势来逼迫李香君另嫁,而他写到的侯朝宗已经去投奔史可法了,李香君当然不愿意根据阮大铖的意思,嫁给别人,她一直想着远去的丈夫侯朝宗。人家来抢婚,她不同意,一头撞在地上,那个血迹就溅在侯朝宗在新婚之夜送给她的那把扇子上,扇子上有了李香君头撞出来的血迹,一位朋友就把扇面上的血迹画成了几朵桃花,就成了一把《桃花扇》,这个就是这个戏的名字的来源。


后来侯朝宗到了南京以后,被捕入狱,李香君也被迫在宫中做了歌妓,一直到清兵席卷江南,南明小朝廷灭亡,这对夫妻才有可能在狱中逃出,也从宫中逃出。他们就来到了栖霞山的白云庵,他们不期而遇,经历了那么多复杂的事情,两个相爱的人终于在朝廷灭亡的时候,在栖霞山的白云庵里边不期而遇,照理大家觉得应该结婚了吧,不,他们没有结婚,反而是一起出家了。这是什么原因?


那就是我前面讲到的,他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灭绝的必然。爱情并不是说只要有自己深入的感情,就一定能够保留住,不是。由于时代的变更,由于风云的考验,后来,到一切过去以后,那个时代、那个风云倒反而成为对爱情的嘲弄。会这样吗?会这样。因为那个力量太强大了,我们在人世当中会遇到这样的事情。


这里边就出现了和我前面讲到的《牡丹亭》,往前面走一步的结构了,就是什么呢?《牡丹亭》所表现的至情可以超越生死,但是到了洪昇和孔尚任这儿又深入一步了,至情有可能超越生死,但是却无法超越本身的灭绝,本身有可能灭绝。灭绝并不是背叛,灭绝并不是死亡,灭绝它是一种必然的黄昏,爱情的黄昏,当这个黄昏来到的时候,当这个黑夜来到的时候,我们应该承认它的来到,所以他们就接受了自然的退却,一起出家了。


平心而论,这是一个很深刻的思维,老百姓不一定能够完全感受得到。大家都希望大团圆、团圆、大团圆,但是《长生殿》没有团圆,《桃花扇》没有团圆,他们终于给中国创造了两个真实的悲剧式的结尾,而这个悲剧式的结尾,表面上看可以不这样结尾,但是他们实实在在这样结尾了。《长生殿》里边的走向灭绝有一点被动性,而孔尚任《桃花扇》的结构里边,男女主角走向灭绝是有他的主动性,所以它就显得更深刻了。当历史的感慨的代表者,像柳敬亭、苏昆生他们在唱、在说这样故事的时候,他们也是站在历史的过程当中来发出感叹了。 


到洪昇和孔尚任,特别到孔尚任的时候,中国昆曲当中有关情感的这个部分,它已经做得非常的完满,而且是高层次的完满。这是我讲的,在明清两代的昆曲当中,如果说要进入基础范畴的,是汤显祖、洪昇和孔尚任的三个剧本,我们记住他们:《牡丹亭》、《长生殿》和《桃花扇》,这是明清两代的戏剧当中最重要的作品。


《清忠谱》 

我接下去需要讲扩大记忆,明清两代昆曲作品实在是太多了,讲《昆曲美学》的时候,我好几次想把名单开出来,突然发现这个名单我随手一写,就密密麻麻写了很多很多,就像我在写普洱茶美学的时候,要在讲那个时代的普洱茶的茶号的时候,怎么着一个纸很快就写满了。 


明清两代的作品和剧作家的名单都是非常庞大,但是我这儿必须要在扩大记忆里边要提出有一个戏,在当时非常著名,它表现了一个戏剧现象,它叫《清忠谱》,一般的书上,把它写成是李玉所写,这个玉是王字一点这个玉,是吴门戏剧家,苏州那一带的戏剧家,实际上这个戏是几个朋友的集体创作。除了李玉之外,还有毕魏,还有叶雉斐,还有朱素臣,这些人一起参加了创作了。


他是写了东林党人周顺昌这些很勇敢的人和魏忠贤精心斗争的故事,很悲壮。《清忠谱》,清是清清朗朗的清,忠是忠心耿耿的忠,谱,乐谱的谱,《清忠谱》。


我为什么要专门把这个戏强调出来,说一说呢?中国戏剧当中出现了这样的叫时事戏,中间斗争刚刚落幕,我们的戏剧家马上跟上,《清忠谱》就是这样,其实这个事情和魏忠贤的败亡时间相隔得不是很长,这个戏就上演了,上演以后因为大家还记忆犹新,观众是非常非常的多。有的时候在野地里演出的时候,甚至于观众拥挤到了千万人,很多,台上演出的时候出现一个人,大家马上知道就是刚刚牺牲不久的烈士,一片欢呼,齐声叫他的名字,再出现一个人,又是另外一个烈士,又是另外一个大家很怀念的人物,又齐声叫他的名字,出现了一个反面人物,大家也齐声叫他的名字,把东西都丢上去,然后再出现一个坏人的名字,大家又齐声叫他的名字,就出现这种如火如荼,烈烈扬扬的,台上台下卷成一体的那个场景。


戏剧直接参与到了社会事件,又成了社会事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个时候大家突然发现,典雅的美丽的昆曲,有的时候会出现这种山呼海啸般的演出场景,让中国戏剧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情况,这个我需要给大家说明的《清忠谱》,其实当时在严嵩垮台的时候也出现过这样的戏,把刚刚败亡的那个奸臣和他的党徒写在戏里边。 


这我小的时候听我的妈妈,我妈妈非常喜欢戏,她讲起,我后来非常的想起来为什么这些奸臣,好多名字,在我才五六岁的时候就非常熟悉了,比如像赵文华等。为什么我小的时候记得?因为从妈妈的嘴里讲的,妈妈怎么知道?看戏看来的。


这个戏是什么戏?就是这样的戏,叫做时事戏,而这个时事戏又充满了社会激情,充满了对正义的追求,充满着对英雄的崇拜,充满着对奸臣的唾弃,这样的作品在提高整个民族的正义感,在批判社会的黑暗面的时候,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所以这样的戏也是昆曲里边的一个非常特殊的景象。 


好,今天讲到这儿。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靖仝书房

    不得不再次赞美秋雨先生的语言魅力,我没有比较,但这是我听过最好最真情的讲课,听得我心中波澜壮阔,我想秋雨先生心中对中国文化世界文化的热爱深之又深,让我理解了文化人类学是那么美,随着先生的声音,眼前出现的是辽阔深情的海洋,蓝蓝的,平和的,很感动先生这前半生的经历都化作香气,缭绕在这片土地和宇宙,也唤醒了每个喜马拉雅的听友,每节课都很感动,禁不住借评论抒发一下,从心流出的话写也写不完!

  • 华Liu

    裴多菲道出:“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牡丹亭》道出:至情可以超越生死;《桃花扇》道出:至情可以超越生死,却无法超越本身的灭绝,不是背叛的灭绝,是自身走向黄昏后的灭绝。裴多菲又接着说:“…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意思是:自由高于爱情,更高于生命。从逻辑上看:没有生命哪来的爱情,自由又有何意义。但终究是:生命有限,而精神无限。

    闲临牗 回复 @华Liu: 太精彩了,转

  • 动动月亮

    《长生殿》、《桃花扇》两个真实悲剧式的结尾,引起我对“爱情”的思考。我的爱情观一直是:至情超越生死的爱情肯定存在,但,大多数人的爱情终还是会老去。我总是问自己,既然爱情的结局如此现实,我还要不要相信爱情?犹豫许久,我还是选择相信。爱情如花,花期很短,凋谢后的花会结果,经历风吹雨淋的“果”,不美丽,但非常真实、实用,被自然锤炼后的“果”,才是生存之道。这只是我的一点愚见吧!

    W鲸落 回复 @动动月亮: 啊?老师不是说结婚后的每一天都要蓦如初见吗? 如果这样就会每天都有惊喜了,也就像有“活水来”了啊!那爱情之花又怎么会凋谢呢?

  • GaintK

    快结束了,什么时候还有啊

  • 子承之言

    文化人的文化观,果然与众不同,感谢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化课!

  • 晓籣

    至情高于生命,却不能超越本身的灭绝。本身的灭绝不一定是背叛,是爱情必然走向的黄昏。当黑夜到来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地接受爱情的黑暗。 这好像是我这两年才明白的道理。接受事物的自然规律,接受事实。 爱,可能没办法相守,相守也不会一直延续。如果在没有绝望前接受事实,它的不完美有时候却会让爱永恒地停在那段时间,或者那个人身上。

  • 人间至味是清欢yy

    时事造英雄,悲喜颂挽歌。正义满江山,共存清忠谱。谢谢余老师课程!早安!

  • 一止君

    先生的课马上就要告一段落了。真是希望一直一直听下去。

  • 亲呢小耳朵

    明天是读书日,也是余老师妻子马兰的生日。在这里祝福余老师的妻子生日快乐,与余老师一辈子健康幸福!

  • CzXbL

    我觉得这两个戏都不能算是悲剧吧? 长生殿感觉一般啊,就是照着长恨歌写了个剧本,最后两个人飞升成为天上夫妻,团圆辣。老故事。语言也显得堆砌。 桃花扇拍成电视剧电影应该很好,情节饱满,波折不断,时空跨越,栖霞山相遇两个人双双入道,那世道,那是最好的归宿,只能那样,不算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