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五运行大论】五运变化与人体的关系

105.【五运行大论】五运变化与人体的关系

00:00
20:35



大家好!运气学说是我们中国人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智慧的创造,它揭示了天地宇宙和人体生命的密切关系。那么《黄帝内经》对天地宇宙结构是怎样认识的呢?在《五运行大论》中黄帝和岐伯讨论了这个问题:


帝曰:动静何如?岐伯曰: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复会也。”“天地动静,五行迁复”“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


黄帝说:天地的动静运行是什么样的呢?


岐伯说:天在上,向右运行(自东而西)——这里的就是指在上的司天之气;地在下,向左运行(自西——这里的就是指在下的在泉之气。左右旋转一周就是一年,然后又回到原来的位置。天运动的,相对静止。五行运行周而复始。示了高悬的天象——日月五星二十八宿等的星象,地形成就了有形的物质。日月五星分布在苍穹之中,五行附着在大地。大地承载各类有形物质。天空散布着日月五星的精气。地之形与天之精交互运动,就像树根和枝叶一样密不可分。抬头观察这些天象,即使距离遥远也是能够被知晓的。


帝曰:地之为下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也。帝曰:(凭)?岐伯曰:大气举之也。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故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游 行其间,寒暑六入,故令虚而生化也。故燥胜则地干,暑胜则地热,风胜则地动,湿胜则地泥,寒胜则地裂,火胜则地固矣。


黄帝问:大地是否处在天空的下面呢?岐伯说:大地是处在人的下面,处太虚之中。黄帝问:大地浮在太虚之中凭借的是什么


岐伯说:太虚的大气把它托举起来的。用燥气让它干燥,用暑气使它蒸发,用风气使它动荡,用湿气使它滋润,用寒气使它坚实,用火气使它温暖。所以风寒处于下,燥热位于上,湿气在中间,火气游 行于中间,一年之内,风暑湿燥六气依次进入大地——六入就是六气进入大地所以就使得大地受六气的影响就有了变化。因此燥气太过,那么地就干燥暑气太过,地就炽热风气太过,地就动荡湿气太过,地就湿润泥泞;寒气太过,地就火气太过,地就坚固。


接下来,黄帝和岐伯讨论了六气变化和脉象的关系,然后就开始逐一讨论了五运变化和人体以及万物变化的关系。


帝曰:寒暑燥湿风火,在人合之奈何?其于万物何以生化?


黄帝:寒、暑、燥、湿、风、火六气,与人体是怎样应合的呢?六气是怎样影响万物的生长变化呢?岐伯回答了黄帝的提问,他是分五方说的,先是东方:


岐伯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化生气。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气为柔,在脏为肝。其性为暄,其德为和,其用为动,其色为苍,其化为荣,其虫毛,其政为散,其令宣发,其变摧拉,其眚为陨,其味为酸,其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肝,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大家听了这一段,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啊?对了,《素问》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就讲过这一段,我简单说一下。


岐伯说:东方——东方与春季相应,春天风气生发,风使草木萌生成长,木气能产生酸味,酸味补益肝脏,肝濡养筋膜,筋膜集合于心脏。六气的变化在天表现为玄妙深远,在人则是对变化之道的认识,在地则表现为万物的化化。生生化化而后有五味,在人掌握变化之道就能产生智慧,在天的玄妙产生了神机,地的生化产生了。神的具体表现有:在天应于六气中的,在地应于木,在人体应于筋,在气应于柔和,在五脏应于肝。


下面这一段话是《阴阳应象大论》没有说的,这段话就是:其性为暄,其德为和,其用为动,其色为苍,其化为荣,其虫毛,其政为散,其令宣发,其变摧拉,其眚为陨。”这段话中的“其”当然是指五行的木也就是六气的风气说的,风木性质是温暖,它的德是平和,它的功用是动,它的颜色对应青色,它的生化是繁荣,它对应的虫是毛虫,它的政令是发散,它行使的指令是宣发舒散,它的变动为摧枯拉朽,它的灾变是陨落


接下来这一段话:其味为酸,其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肝,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阴阳应象大论》中有,是这么说的:“在味为酸,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意思是一样的,就是说风木对应的五味是酸味,对应的情志是怒。怒能损伤肝,悲哀能够克制怒气——怒为木,悲为金,金克木,所以悲能克怒;风气能伤肝,燥气能克制风气——风为木,燥为金,金克木,所以燥能克风;酸味能伤筋,辛味能够克制酸味——酸为木,辛为金,金克木,所以辛味能克制酸味


岐伯在讲完东方的风木之气以后,接着讲了南方的火热之气、中央的湿土之气、西方的燥金之气、北方的寒水之气,和《阴阳应象大论》讲的一样。


简单梳理一下:五方化生五脏关系,按照东南中西北五方的次序,对应的五气就是风热湿燥寒,对应的五脏就是肝心脾肺肾,对应的五体就是筋血肉皮骨,对应的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对应的五志就是怒喜思忧恐,对应的五性就是暄(温暖)暑(暑热)静(静兼——安静包容)凉(凉爽)凛(清冷),对应的五德就是和(平和)显(彰显)濡(濡润)清(清净)寒(冷峻),对应的五用就是动(运动)躁(躁急)化(化育)固(坚固)藏(收藏)。


最后岐伯总结五行之气:五气更立,各有所先。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五行之气也就是天之六气(风火湿燥寒,火分为两个君火、相火,一共是六气)是交替更换的,各自主管时令变化,是遵循特定的先后次序的。如果没有按照特定的次序——也就是出现异常运行,就会出现邪气,万物就会有灾祸。如果按照特定的次序——也就是五行之气正常运行,就会出现正气,万物的生化就正常。


最后,黄帝又问了:


帝曰:病生之变何如?岐伯曰:气相得则微,不相得则甚。帝曰:主岁何如?岐伯曰:气有余,则制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于畏也。帝曰:善。


黄帝说:邪气导致病变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来气和主时之气相合,或者客气与主气相合,那么病情就轻微;来气和主时之气不相合,客气与主气不相合,那么病情就严重。


黄帝说:五气主岁是什么样的呢?


岐伯说:如果五运之太过,就不仅加重自己克制的气,还会欺侮本来克制自己的气;如果五运之气不足,那么不仅克制自己的气会加重克制的力量而且原本自己能克制的气轻视并且克自己无论是欺侮别人自己反而受邪得病还是欺侮别人使别人得病,都是失去了对天道的敬畏之心也就是没有遵循正常的克制关系。黄帝说:好。


这一段话有点费解,举个例子说明,2018年(戊戌年)的大运为火运太过,戊癸之年火运主之,戊为阳,阳为太过,所以2018年是火太过,火运太过的结果不仅会过度制约金之气,导致炎火烁金之象;还会反侮克制自身的水之气,导致烈焰熏蒸之象。这是五运之气太过,再看五运之气不足的情况,例如2019年(己亥年)的大运是土运不及,甲己之年土运主之,己为阴,是土运不足,土运不足的结果不仅湿土之气会被木之气克制太过,容易出现大风;而且还会被自己所克制的水之气反制,就容易出现雨寒之气流行。所以今年要注意防范大风、雨寒


当然这是总体趋势,那么一年当中六气的变化还有一些什么规律呢?请听下一讲《六微旨大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沐浴阳光152

    张老师您好!我左侧骶髂关节炎7年了,5年前生活不能自理,从去年左侧臀部肿的厉害,不能走路不能坐,只能稍站几分钟,躺着时不能压骶髂部位和腰部,全靠背部和大腿部用力撑起身体,每时每刻都疼得厉害。大医院说不够手术指针不收治,去小医院一次次更加重,因为我惧怕劳累按压。家里经济条件差还需要雇人伺候,家人都很厌烦我,我自己忧伤思虑过度加上疼痛休息不好,身体状况极差,现在连说话都没有力气,说三句话以上就会疼痛加重。自从听了您讲的《易经》和《黄帝内经》就知道只有您能救我,求您救救我吧,如果您不方便,麻烦您给我推荐一个您在医院上班的弟子救救我,我和全家都会万分感谢您!一辈子都会感激您的!跪求您救我一命!

    沐浴阳光152 回复 @沐浴阳光152: 谢谢您回复,我想问一下去哪里能用这个黄帝内针治疗呢?我现在精气神很差,那个中医院的那个大夫是像张老师讲的这样用《黄帝内经》调养五脏六腑的方法治疗的呢?

  • 1582596ijnv

    这一讲虽然在讲五运变化,却让我在其中体会到了一点做人的道理。老师给我们解释了五行之木也就是六气的风气的特征,其中的几句话,真的太美了。介绍风木的性质说:其性为暄、其德为和、其令宣发。张老师将其解释为风木的性质是温暖、品德是平和、行使的指令是宣发舒散。这三句话让我活脱脱得想到了一个女子,女子常因肝气不和而落疾。究其原因也是多是难以宣发舒散。而女子只有性质温暖,品德平和,才更容易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让自己常保舒散状态。更有趣的是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女子以肝为先天,木在五行又对应于肝,这种巧合,反应了中医的魅力,也道出了天人合一的真谛!

  • 翔宏

    张老师讲的精辟,只是不懂这与前面讲的五运六气二十四山及司天在泉,间气有何联系?

    张其成 回复 @翔宏: 有联系,后面会讲到

  • 王文贤_n6

    天垂象地成形,阴阳五行八卦的智慧经验丰富,循环往复式的变化规律推演方法运用起来纲举目张。

  • 王文贤_n6

    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人为道,在藏为肝,在味为酸,在体为筋

    王文贤_n6 回复 @王文贤_n6: 在德为和,在志为怒,在窍为目

  • 和_vvv

    五气更立,各有所先。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

  • 芈卆

    张老师,形苦志苦,怎么调理

    草地绿茵茵 回复 @芈卆: 追求物资就那样‘

  • 海天一羽

    张老师,您讲课的文字稿点击“查看全文”后就不能复制了,是什么原因呢?

    有梦为马_si 回复 @海天一羽: 为保护版权,现在都不能复制哈

  • 听友455036415

  • 听友216520725

    张老师讲解很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