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文稿
《欧游心影录》
作者,梁启超。
民国八年双十节的次日,我们从意大利经过瑞士,回到巴黎附近白鲁威的寓庐。回想自六月六日离去法国以来,足足四个多月,坐了几千里的铁路,游览了二十几个名城,但是除了伦敦外,一路上都是走马观花,疲于奔命。
其实纵观欧洲各国,谁能想到那十九世纪初期,轰轰烈烈的神圣三角同盟俄普奥三尊大佛,竟会在十几个月内忽然灭国了,这场战争应该算打了一场倾家荡产的大官司,输家算是绞尽脂膏,而赢家也自变成枯腊。
如今战事停了,兵是撤了,和约也签了,大家都等着恢复元气,却是遥遥无期,就以国际上情形而论,各民族情感上的仇恨是愈结愈深,更别说各国的财政了,欧洲各国自开战以来,公债比从前加了几百倍,将每年租税等项收入都用来应付支出,但是总有一个大大窟窿,终有要兑换的一天。
从这场战争中,我们中国人要意识到,世界大同,为期尚早,因为国家一时断不能消灭,而且战后各国需要从外界补充元气,环顾各国,就剩中国一块肥肉。我们的远客近邻,其实都在那里打我们的主意。
但是我们不可有丝毫悲观,说什么中国要亡了。其实说到什么财政困难、生计困难,人家比我们困难几十倍,我们过这小小不顺遂的日子就垂头丧气,那欧洲人不是都要跳大西洋了,只是因为军阀专横,政治腐败,就说没有办法,那请读读十九世纪上半期欧洲历史,英法两国当时是什么样子,现在不是都变成公认做民主政治的模范吗?
还有我们要认到,我们国内有两派人都走错路了。甲派想靠国中固有的势力。在较有秩序的现状之下,渐行改革,结果是被人利用,而乙派要打破固有的势力,但是拿甚么来打呢,其实却是拿和他同性质的势力打,最后还是靠军阀打军阀。
除此之外,我们要认识到,天下事是急不来的,我们要把求速效的心事去掉。有人可能会说,时局已经危险到这地步,再不想办法,那万一亡国了怎么办呢?我说,姑且不论会不会亡国,就算是亡国也算不得什么一回大事,你看波兰不是亡了几百年吗,今日如何?
而在这次旅行途中,我和蒋百里、刘子楷、丁在君、张君劢、徐振飞、杨鼎甫到了欧洲后,常在一处的。我们这次出游目的,一是想自己求一点学,而且看看这空前绝后的历史剧怎样收场,拓一拓眼界;二也是看看这次巴黎和会是不是真的要把全世界不合理的国际关系根本改造,立个永久和平的基础;我们也想拿私人资格将我们的冤苦,向世界舆论伸诉伸诉,也算尽一二分国民责任。
从离开国境十多日,我们到达了新加坡槟榔屿一带,我发现这里除了多了一面英国国旗,其他跟广东福建的热闹市镇毫无差别。开大矿的么是中国人,种大橡皮园的么还是中国人,就连周围的乞丐还是中国人。
等正月十二,到达伦敦,丁徐二君已偕英使馆各馆员乘小轮来迎接我们,我们相视而笑。才刚上岸,就看到战后惨淡凄凉景况,已经触目皆是。我们住的宾馆虽非顶阔,也还算上等,然而室中暖气管是关闭了。每个房间给一斗多的碎煤,算是一日二十四点钟的燃料。电力到处克减,一盏惨绿色的电灯,孤孤零零好像流萤自照。
我们来伦敦,头一个拜会的,自然是有名的‘英国凌烟阁’威士敏士达寺,这座寺庙是十三世纪末,亨利三世时大加改筑,距今将近千年了。之后又参观了英国国教的教会堂,威士敏士达。这里是是国家和王室的大礼堂,历代君主加冕大葬的地方。
而巴黎和会在一九一九年正月十八日已经开幕了,我们到巴黎时,已经开了满一个月了。参加和会的除了有英美法意日之外,还有中国,希腊,暹罗,波兰等国,合计三十二个主体国,七十名全权。会议主要围绕着波兰是怎么样恢复呢,乞开斯罗维克是个什么等等问题展开。
我想这几个问题,国中多数人也和我一样,闹得头错脑乱不甚明白。我如今想用简单的方法把他说明,但头绪纷繁,太简也办不到。
其实我们到欧洲最要紧的一件事,是要去观察战地。因为过些日子,恐怕战时痕迹,许多要看不见了。所以我们在到达法国两个星期后,便即前往。这次欧洲的大战,惊天动地的闹了五年,我们中国人始终是隔岸观火。所以就算那留心时局的人,每天所看战报,看到的也是断断续续的消息。所以我们去视察战地,就不得不临时抱佛脚。
这次战争,其实陆海空三方面,都演过空前的惨剧,然而主要还是陆战。就陆战论,东南西三方面都有莫大的战迹。然而始终胜败之决定,实在西战场,我们这回所游的仅限于西战场。
这次游览战场,我们要感谢一下法国政府,因为他们陆军部和外交部各派一员陪伴,招待得十分殷勤,一切旅费都承他政府供给,我们本是私人漫游,这种礼貌,实太过优渥了。
三月六日早上七点钟从巴黎北车站起行,那时正是旧历正月底,我们开车好一会,那太阳才从浓雾中挣扎些影子出来。到了兰士车站时,我们所能见到的是一堆一堆的瓦砾,各处房屋十有八九都是剩下半截废墙。我不经想起了杜甫那句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便自十分伤感。
后面再游览的时候,其实跟其他的地方比,兰士根本算不了什么,但是头一次刺激,入人最深,多经一次,神经便麻木一度了。
参观各地之后,我们在巴黎住了好几个月,每日听的都是和会的消息。但是消息太杂,弄得人头昏眼花的。等到了五月底,对德和约才算彻底议定了。
和会第一件成绩,自然要推国际联盟。其实从前关于成立国际联盟的理想,不过是由少数学者倡导。最早的有维廉宾,到了十七世纪中叶,昌言国际公断机关之必要,次则康德著永世和平论,提出了几条原则:第一,要全世界变成民主政体;第二,国际法当由各自由国联盟组织树其基础;第三,全人类都变成世界公民。到后面最终由各国通过巴黎和会最终建立起来了。
由巴黎和会成立的维尔赛条约,其实不仅包含国际联盟规约,还有国际劳工规约和对德讲和条约。原文共分十五章,其中第十三章是劳工规约,我们中国人对于国际联盟问题,注意研究的渐渐多了,但对于国际劳工问题却忽视了。其实这两个问题,一样的关系重大。
我们要彻底明白这国际劳工规约的来历和他的价值,须要放宽眼界,把议和前后的形势观察一回。原来大战到第三年的时候,各国社会党和劳工阶级的平和运动,进行得一天比一天猛烈,除英国已经有劳工阶级的代表列在阁员参与政局外。其余法美意等国都大为劳工所恼,很露出捉襟见肘的模样,那德奥两国不消说了,是借军事失败做个导火线,内部完全破裂。这回大战,总是劳工们拿出性命替资本家挡灾。他们一旦觉悟过,说我们不要自相残杀了,资本家还有什么办法。
文学大师课太棒了!
今天读都不过时啊
去年特意去梁启超故居参观 顺便买了这本书!
行
声音真好听!读梁启超,又有了历史穿越感👍
很好的文学课程~(*∩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