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佛历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我是钱文忠。今天由我接着为您讲述佛教十三经之《心经》。
在前面几讲,我为您介绍了《心经》精彩神秘而又复杂的生命史。这部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短小精悍的一部大乘佛教的经典,其实它形成和传播的历程非常的匪夷所思。从上一讲开始,我就从现存的《心经》当中选择了流传最广的,归在玄奘大师翻译名下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来为大家做详细的讲解。
现存的《心经》有多个版本。为两大系统,一个叫简本,就是字数比较少,比较简单的,是最古老的两个本子,一个是鸠摩罗什翻译的,一个是两百年以后玄奘大师翻译的。但是我再一次提醒各位注意,所谓鸠摩罗什翻译,所谓玄奘翻译,只不过是归在他们名下。究竟是不是他们翻译的?我们是要打一个问号的。
当然,一千多年来我们都相信这个译本是玄奘大师翻译的,那么我们就选择了简本里边的玄奘大师译本来进行详细讲解。在我们了解了《心经》复杂的形成历史以后,我们再来读玄奘大师译本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我们就马上会发现这部经跟其他一般的佛经相比,有好多奇特之处,或者说奇怪之处。上一讲,我已经介绍了这么几点:第一,篇幅出奇的短;第二,没有“如是我闻”这样佛经必备的开头;第三,没有一个“流通分”,也是指一个一部佛经结束的时候,一般都会有的一些固定的表达。第四,里面居然完全没有出现佛陀。
《心经》第五个奇怪地方
那么在这一讲,我要接着为您讲述其他的一些奇特之处。《心经》第五个奇怪的地方,就是这部经的唯一的说法者是谁?一般的佛经都是佛陀。而这部经的唯一的一个说法者是观自在菩萨。很多人说是观世音菩萨,到底是观自在菩萨还是观世音菩萨?我们要接下来再为您作解释的,放在后面再讲。
这部经里边出来的就“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好像讲法的就是观自在菩萨或者观世音菩萨这一个人。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一般来说,在整个般若类佛经当中,观自在菩萨也好,观世音菩萨也好,其实是没有什么重要性的。换句话说,在这一类佛经当中,观自在菩萨观世音菩萨出现是很少的。然而奇怪的是,在这部流传最广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说法的人就是观自在菩萨和观世音菩萨。
而与此相对,在《心经》当中,完全还没有提到另外一个人物,这个人物是般若类经典里边最早的一个主要的说法者。是谁?须菩提。梵文叫Subhu^ti。换句话说,在《心经》当中,佛陀释迦牟尼和须菩提都完全地隐身了,而一个好像和般若类经典基本无关的一个闯入者观自在菩萨却承担了最重要的角色。
在《心经》当中确实出现了舍利佛,“舍利子““舍利佛”,这是不同的翻法。这个倒是和其他般若类文献比较吻合的。因为在其他的般若类佛经当中,舍利佛或者舍利子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心经》当中它的重要性却又不高,虽然出现,他只不过是一个观自在菩萨的一个倾听者而已。这个一点也非常的奇怪。
《心经》第六个奇怪地方
而第六个特点《心经》它在最后结束的时候,跟别的佛经都不一样,别的佛经是描写听众的喜乐,欢喜赞叹,表现各种各样天人的喜悦,等等。《心经》当中没有,《心经》在流通分当中有一个咒语,一个大明咒。
我愿意再为您强调一遍,在大乘佛经的结束部分,也就是流通分当中,一般来讲只应该去描述听法者的各种喜悦,各种赞叹,各种反应。除此之外都是怪怪的,是不应该有的。然而《心经》不仅没有这一些,非常吸人眼球的,用一个咒来作为结尾。当然,在般若类经典里也不是完全没有这种形式,只不过咒的角色远远没有《心经》那么重要。尤其特别的是在般若类经典当中,一般咒都标成为曼德罗咒。然而在《心经》当中最早出现的时候,这个咒被称为陀罗尼,dhāraṇī。这个也是比较值得注意的特点。
《心经》确实非常的奇特,当然这跟它的历史相关的。我想对于这样一部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大乘佛教的佛经,佛教十三经里边恰如其分地又把它位列第一。我们应该对它的身世,对它的生命历程有一些详细的了解,所以我就为您做了一些如上的介绍。
般若波罗蜜多
接下来就请允许我为您逐字逐句的讲解,归在玄奘大师名下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首先我们要开题,也就是讲这部经的经名。这部经的经名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很多朋友也会念成《般若banruo波罗蜜多心经》。
我个人觉得也未必不可。因为bo re或者 ban ruo都是对应着梵文的Prajna,知识智慧。这个字是从什么来的?这个字是从知晓,了解,明了发展来的。Prajna,它的意思就是智慧知识。那么般若,大家可能有的人会说般若对Prajna好像有点对不上,对吧?对得上的。因为梵文是念Prajna,但是当时有好多梵文,比如我们做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梵文就好比是文言文,最标准的一种语言。然而念的人或者讲的人难免有些口音,那么这个就相对的叫俗语。
在俗语当中,Prajna很多的时候被读成“巴尼亚”,那么就很像bore这样的音了。那么Prajna pāramitā, pāramitā,梵文叫,所以它翻成“波罗蜜多”。那么波罗蜜多的意思是渡过去,渡到对岸。我们现在经常说人生的彼岸,当然大致上意思就渡到对岸去这样的一个意思。Prajnapāramitā般若波罗蜜多,是指凭借着智慧渡到对岸去。
您要开拓一个新的境界,要展开人生的一个新的层面,或者展开你思想信仰的一个新的层面,你就好比要跨过一条河流,你要到对岸去,那边风光不同。那么你怎么才能去呢?你要游过去,或你要会游泳,你要有游泳的能力,或者你用船渡过去,那么般若也就是智慧,就是你的能力,或者就是你的一艘渡船。
般若波罗蜜多是音译。心,是一个对应的凡文字叫Hṛ,Hṛ就是心,心脏,也用于人的心脏的心,在这里是核心、精要,是这种学说的精要的部分。这个是它的经名。这部经名我们要把它用现在汉语翻过来,那就是使你可以渡到彼岸的智慧精要。这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经名的意思。
那么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什么?在印度流传的梵文本当中,它的经名叫PrajñāpāramitāHṛdaya,没有 sūtra,也就是不称它为经,就称它为是一种精要。
所以可见在印度的系统当中,和在汉语世界里,对《心经》的定位和看法是有区别的。那么我们曾经讲过,《心经》有简本和繁本型,到了玄奘大师以后,现在流传下来的《心经》版本都是繁本,什么叫繁本?都按照经的要求,按照佛经的一般规则,对它进行了重新的补充,都把它补全了。
比如我们来看一看,我随便给大家介绍一下,玄奘大师和鸠摩罗什的译本都没有“如是我闻”,对吧?我前面讲过的。然而大家看一看唐摩竭提国三藏沙门法月重译的《心经》,开头就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大城灵鹫山中”,你看,标标准准就是佛经的格式了。
然后结束的时候,你看“佛说是经已”,佛说完了这部经以后,“诸比丘及菩萨众,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乾达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你看这是流通分,佛讲完了经以后,所有的听众,包括人、天、菩萨,一般的听众等等,都非常欢喜。赶紧接受的佛性要按此修心,你看,这是标准的格式,他给补充完了。
然后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共利言等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开始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你看又补全了。它结束的时候也有一段流通分。你看流通分很长,它的流通分还挺长,“尔时世尊说是语已”,世尊就是佛陀了,佛陀讲完以后,“具寿舍利弗大喜充遍”,舍利弗是听众,我们讲过,他的听众浑身欢喜,“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亦大欢喜”,观自在菩萨也很开心,“时彼众会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你看跟跟前部经一样,它又补全了。
我们再看一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沙门法成翻译的,开头是“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中”,你看,又开头把如是我闻的格式补全了,后面结束的时候也补全了流通分,都是大家欢喜,信受奉行,而从玄奘以后的繁本,都把这个格式补齐了。换句话说,他们都把它真正当一部经来重新组织。那么玄奘大师和鸠摩罗什他们并没有完全按照一部完整的佛经的要求来对待这部《心经》。
另外一点我想跟大家介绍一下,在我们的藏传佛教系统当中,所有《心经》的译本都是繁本,也就是都是比较篇幅要长一些,都是结构很完整,像一部经的样子。好,在这一讲,我先为您把《心经》的经名、经题做一个介绍。从下一讲开始,我为您逐字讲解这部伟大的经典。今天我就为您讲述到这里,感谢您的垂听。
欢迎加入《钱文忠讲佛教十三经》官方社群,分享你的听课感受,与佛友们读经、抄经打卡学习,学佛路上不孤单。【添加课程小助手:xptmemeda,回复“学佛”进入学习交流群】
钱老师,199太贵了。买不起啊!能不能控制在50块以内
collay 回复 @三戒_5g: 199其实不贵,现在外出三人随便吃顿饭,也得这么多了……
钱老师那么忙,抽出时间那么多时间为大家讲解,期望老师能休息好,慢慢讲,受益众生,一定要讲完呀老师,期待、期待、期待圆满。
谢谢钱先生这么详细全面的介绍《心经》,期待您下次讲解。
tdhk7e 回复 @小眼眼萍: qwertyuiopuy
钱老师,您可以不用重复的,您讲的有点儿繁琐了,我很想学佛教知识,但听您讲的我好着急啊😣
听友53652619 回复 @经纪人超超儿: 你真的说出了我的心声,反反复复,3集了,就讲了一点内容。到了第4集又开始讲第3集的内容,到了第5集又讲第4集,一集十分钟,有5分钟在重复。
太啰嗦了
听友408471422 回复 @PaulZhan86: 深有同感
都讲了第五讲了,还没讲到经文内容,重复太多。
为什么总共14分钟,有3-5分钟都是开头结尾以及上一篇的说明😂😂😂
听友341899209 回复 @顾家家居林锋: 同感
太啰嗦,重复
这是在做研究还是讲经节目?感觉讲者就在卖弄学术。我们听者更多的是想修身养性,而不是研究那些来龙去脉。搞了五集还没到正题,真莫名其妙
听友408540365 回复 @tn7molhiif1m71rfrlus: 你只能代表你自己的想法,我就喜欢研究来龙去脉,修身养性就念阿弥陀佛就好了
一些正能量讲课不应该收费
老马爱养鱼 回复 @o4o1szpp9st0i9ptl5gm: 别用这种道德绑架的方式来要求别人,道德只是用来律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