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优秀学员
恭喜以上同学,获得一周【优秀学员】称号,请微信添加并联系课程小助手xmlyfm2018,领取余老师亲自准备的签名书。
课程金句
今日文稿
大家好,我是余秋雨,我们继续讲课。辛弃疾词九首
第十五首基础记忆,也是辛弃疾的,叫《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里边有一些句子,“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等等等等,“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也很好的一首词。
第十六首是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比较短了,“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这个小的时候都能背的。
第十七首,辛弃疾的,又是非常有名的一首,叫《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我记得我在我们这个课最早在讲中国文化史的时候,谈到宋代的时候,我曾经读过这首词,来表达当时辛弃疾和陆游的这种男子汉的英雄精神的时候,曾经提到过,大家一定还有印象,就是: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第十八首,也是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后面有一句很有名的,后来王国维先生引用过的,叫“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第十八首,必须记忆的范畴。
第十九首基础记忆,也是辛弃疾的词,叫《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蝉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大家想想看,这种农田里边的生动和听到的人的快乐,完全跃然笔上,这个真是一首很美丽的词,热爱生活的人才能写的出来。
二十首,辛弃疾的词,《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这也是非常有名的,“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什么什么,最后“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年纪轻的时候不识愁滋味的时候,专门在楼上,老在讲愁,到年纪大了以后,想说也已经不能说了,只说秋天,哎呀,天好凉。这实在是把人的一生当中围绕着一个愁字,那种语言的改口,讲得非常生动。
二十一首,辛弃疾的《西江月•遣兴》,里边有名句叫“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第二十二首是辛弃疾的《鹧鸪天》,追念少时戏作(全名《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这个大家都觉得有名了,叫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第二十三首,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也是很有名的。“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等等。
辛弃疾就是这一些了。
陆游词五首
下面是陆游的几首词,大家记住,在苏东坡,在李清照,在辛弃疾,他们这些词连在一起的,还有一个了不起的陆游。陆游我一直非常非常尊重他,他的诗是在宋代写的和唐诗差不多水准的,唐诗的大家差不多水准的一个大诗人,词当然也写得好。
那个陆游的,二十四首,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这个我们都知道了,叫: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写梅花,这个写得非常棒,我最喜欢的就他最后的句子,你们各种花都来嫉妒我,没问题,我零落了泥巴,最后变成了尘土,什么都没有了,但是香气还在, “只有香如故”。这是了不起的一个连牺牲、连死亡都不怕的真正的中国君子,对于自己品格的要求。
第二十五首是陆游的《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这个我在讲中国文化史的时候也读到过,能够表达一个男子汉精神,老是在想着战场,老是在想着战斗,老是在想着立功的,这么一个大诗人的人生梦想。那个当时他在家乡,想的是遥远的战场,他多么希望在那儿立下自己的功,但是不可能。所以胡还没有灭,胡指的是北方的侵略者,还没有灭掉,但是我的头发先白了,我只能流着眼泪。怎么想得到?我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这个沧州不是现在河北沧州的沧州,是水边的一个居息地,水边的居息地。
好,第二十六首我们必须记的陆游的《鹊桥仙》,叫“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
好,第二十七首陆游的,是《鹊桥仙》,“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
第二十八首,陆游的,由于好多戏曲都写到过,《钗头凤》,好多人都知道。《钗头凤》:“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这是记述陆游在年轻时候的一个爱情悲剧,爱情悲剧,他非常怀念,所以写得很好。谁都会遇到年轻时候的爱情悲剧,但是把这个爱情悲剧怀念的如此好的,陆游一定是第一名,就是“红酥手,黄滕酒”一定是第一名。
张元幹《贺新郎》与岳飞《满江红》
二十九首,我们要进入基础记忆的,是张元幹的一首词,叫《贺新郎》,它的副标题是《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词是“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
第三十首要记的,那更著名了,是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这个词我想中国很多人都熟悉: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因为这是我们的英雄的将领岳飞写的,表现了一种大气的民族精神,所以流传更广。
这里我需要做一个说明,这个词曾经有学术界认为是不是岳飞所作,有怀疑。怀疑有两个,一个就是当时岳飞要和金兵打仗,他的方位是在中国的东北地区,严格讲来是现在吉林省,那么怎么写出了叫做“踏破贺兰山缺”,贺兰山应该在现在宁夏那一带,这是好像方位不对。第二个疑点,就岳飞的孙子曾经经过长时间的收集,编过一个《岳王家集》,这个集子里边没有看到这首词。由于这两点,大家认为这首词有可能是误传,也可能是后来的人,譬如明代的人写的,哪个将军写的,就算作岳飞的了,或者是怎么怎么的,有各种各样说法。
那我个人觉得,怀疑的这两点都很难成立,因为贺兰山缺并不是指一个非常具体的方向,它是泛指北方的敌境,泛指北方敌境。当时贺兰山缺那个地方,正好是西夏所在,那个和北宋也经常有战事,所以这就是前线,用贺兰山缺指的是前线,他不能用一个真实自己正在打仗的一个具体的地名来,他就用一个更豪壮、更遥远的一个前线来说明自己的战争的方向,就像我们讲玉门关,讲嘉峪关,并不讲我们真的去的一个具体的地方,它是讲的是一个象征性的泛化的地名。第二就是,孙子编的《岳王家集》,确实漏收了很多作品,因为一个家庭一个人他能够收的作品还是有限,所以他漏收的不止这一首,还有好几其他几首。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至少这两点,还不能说服我,说这首词有可能不是岳飞的。在现在这个情况下,我的态度,一个我到现在还认为这是岳飞的,第二,我们还可以继续考证;当然还有第三点,不管是谁的,这都是一首好词,因为豪气蓬勃,让人感动,大家应该记一记。
柳永、范仲淹、秦观、晏殊、陈亮
第三十一首,我们应该进入基础记忆的是当时的一个有名的词人叫柳永,柳永,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在当时的宋代的词的领域里边是很有名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等等等等;到最后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句子,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我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觉得这几句写得非常好。
第三十二首要进入我们基础记忆的,是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我最欣赏的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我到北方去,看到非常美丽的风景,特别我到了陕西的北部的一些城市,到了神木,这些地方的时候,看到那个情景的时候,脑子里面出来的就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我相信很多其他人也会有这种感觉,所以,一首词能够把我们提升到一个审美的高度,成为不可动摇的一个典型意象,这首诗也是个典范。
第三十三首要进入我们基础记忆范畴的,是秦观的《鹊桥仙•七夕》,“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等等等等,两句有名的话叫做“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那这成为我们中国人后来谈恋爱的时候的常用的句子。
三十四首是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好,下面名句来啦,“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最后一首,第三十五首要进入基础记忆的,是陈亮的《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章德茂他到匈奴那个地方去,他用这首词《水调歌头》来送别,“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气魄宏伟。
扩大记忆十五首
这是前面三十五首,都是我认为宋词的必须记忆和基础记忆的范围。大家如果明白的话,我马上讲扩大记忆,宋词有哪一些必须要进入我们扩大记忆的呢?有十五首,我尽量选的少一点,十五首,和必须记忆、基础记忆的三十五首,加在一起,才五十首。三十五首很好记,那么十五首,当然就顺带记一下,也都是很不错的。
扩大记忆的第一首是辛弃疾的《贺新郎》,“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这个这首词的题目叫做《别茂嘉十二弟》。
第二首扩大记忆,是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这个非常轻松非常愉快的一首词,“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等等。
第三首是晏殊的《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第四首是姜夔的《琵琶仙》,姜夔也很著名的当时的一个诗人,他是“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
第五首扩大记忆,是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我到郴州去的时候,就看到这首词,当时,当地的人记得很多,而且还看到碑,名词名碑,很好的书法在那儿写着,“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等等。
第六首,要进入扩大记忆范畴的是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第七首是欧阳修的《蝶莲花》,叫“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这个也比较有名。
第八首,也是欧阳修的,叫《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非常有名了。
第九首是宋祁的《木兰花•春景》,“东城渐觉风光好,红杏枝头春意闹”,后面这句也是属于名句。
第十首,吴文英的《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这几句写得很美。
第十一首是蒋捷的,捷才的捷,《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第十二首,也是蒋捷的《一剪梅》,题目叫做《舟过吴江》,“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第十三首,是刘克庄的《木兰花•戏林推》,“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这后来成了名句了,叫做“客舍似家家似寄”。
第十四首,也是刘克庄的《一剪梅•余赴广东》(全名《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这个句子有点调皮,也很有意思,叫“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这是诗人的一个特点,把诗袋留住了,挑住了,把衣袋丢了扔了。
第十五首,陈与义的《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里边就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这个我把宋词里边要扩大记忆的十五首,也就讲了一遍了。讲了一遍以后,我们对宋代的词,三十五首是基础记忆,十五首是扩大记忆,大家应该留个印象了。按照我的想法,我们要认真记忆的还是几个大家,这是宋词的一个重要区别,它最好的作品都集中在几个人身上了,就是我前面讲的,苏东坡、李清照、辛弃疾、陆游,主要集中在那些人身上了。
当然还有一些婉约派的词人,那么我本人是不是很喜欢的,因为太穠艳了,就不太喜欢。我追求气魄,都在前面这些人的词汇里边了。穠艳,也应该像李清照这样,才有点意思。所以,这些就是我们要记的宋词里边的精华。
下次,我们要讲宋代的诗歌。好,今天讲到这儿。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知多少人为情惊诧,也不知多少人在文中引用,更不知多少人不知原创。想起来,这些都已不重要,精彩的语句才是其生命力的源泉。为中国文化点赞!
问心晨光 回复 @华Liu: 前面一句是众里寻他千百度!不过很多人对这首词有误读,以为是写爱情的,这首词是辛弃疾60几岁写的,辛弃疾就活了65岁,写着首词是辛弃疾知天命之年的感慨和对他自己生命的总结,一生坎坷到最后才发现原来是就在哪儿。
听了271集的秋雨书院的中国文化必修课,就像秋雨老师总结的:文化是变成了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具体成果是集体人格。 想要很好的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必须要熟悉中国的历史, 因为文化所反映的是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精神价值和生活习惯,只有了解了那时候所发生的种种,才能知道文化形成的原因,才能理解唐诗宋词所表达的情感,精神价值。 就像唐诗宋词一样,诗词中大量的用典故,那就是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件,因此熟知中国历史是能理解中国文化的前提。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人生成大事业、大学问必须经过三种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问心晨光 回复 @百事不避: 王国维先生是读懂辛弃疾的,其他很多人没读懂
余先生的普通话听着有温度有特质,很喜欢
嘉容容 回复 @1581975lctc: 可真会夸人,专门找人家的短处来赞扬,果然是“情人眼里出西施”。
第一次被宋词打动,是辛弃疾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翘首以盼的“那人”,终还是来了,心想:这个词人感情细腻,好男人!后来读到他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被他的浓浓生活气息所感染,心想:这个词人还懂得生活,了不起!最后,读到“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我有点懵,心想:同一个词人,竟然还会打仗!跳出个人崇拜后,才发现,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岳飞的《满江红》,都有着词人的家国情怀。宋朝,什么样的宋朝?怎么成就的一个个伟大词人呢?
问心晨光 回复 @动动月亮: 前面一句是众里寻他千百度!不过很多人对这首词有误读,以为是写爱情的,这首词是辛弃疾60几岁写的,辛弃疾就活了65岁,写着首词是辛弃疾知天命之年的感慨和对他自己生命的总结,一生坎坷到最后才发现原来是就在哪儿。
好多念错顺序的词和念错音的字,很喜欢秋雨老师的课,但希望更严谨一些
前几天听到将进酒读Jiang,今天又听到浣溪沙读wan,本来我是低学历,这样一念我又开始怀疑我自己了
来日欢喜 回复 @最爱浪漫时节: 念错的字挺多的。
浣(换)溪沙,余老师
中国文化太美,宋词太美!光一个苏东坡就是沉甸甸的文化份量。无可替代,独一无二,宋词或婉约或豪迈,有家国情怀;有风花雪月;有得失起落;聚散离合;有酒;有梦;有泪;有醒,在极简的空间内,大开大合,情感饱满。百读不厌是宋词,这是宋词的意境所在,更是王国维说的境界。
气拔山河,愁肠柔情,听得我身心奔涌,日日感受经典的力量,元气的力量,渗透我的小格局,生活的困境难以改变是因为陈旧的构架,感恩曾经为我奔忙的父母,而今必须拆解重构辞旧迎新是为了提升生命的品质,感谢秋雨先生,感谢中国文化,感谢每一个零落成泥的生命,我循香而来,化作心香,不负生命,不负文化。
小仙儿_pj 回复 @靖仝书房: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