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十二处,自性空

92. 十二处,自性空

00:00
31:17

学习过程中有疑问请扫描上面二维码加课程助理微信(或复制微信号 ytjddxj),课程助理会邀请大家进微信学习群,探讨交流、答疑解惑。


本集文稿 


喜马拉雅的朋友们,这里是《一听就懂的心经》,我是金刚师红。



这一讲开始,我们学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的下一句经文: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这是从相违的角度来说“五蕴皆空”,从相违的角度来说“无色”,因为前面说真空,所以这里说无色。空,真如之境,本来是体义俱寂,而所执之蕴,它们的体性也是空无,但有假名。就是这个意思。


说无色,无受想行识,实际上就是从心色二法来讲的,色法就是讲无色;心法就是讲无受想行识,这是把心分开成四类进行讨论。所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似乎是反来复去讲同一个道理,但是经过我们的仔细分析,大家就会知道,其实没有一句是重复的。

讲完五蕴以后,接下来,其实就是进入到我们前面所讲的,从差别相的空进行“诸法空相”的分析,从各个不同角度来进行剖析诠解。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一句经文,总结而言,其实就是十二处——这是我们现在所接触到的一个新的名相。“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讲的是十八界。以后我们还会讨论到十二支因缘以及四谛。


《瑜伽师地论》里提到,“不放逸者,谓于五种善巧相续无间,勤修加行,谓蕴善巧乃至处非处善巧。”也就是讲,蕴、处、界、缘起,以及谛,对这五个问题都要正确认识。这几个概念,都是佛陀的假名施设,然后通过破这个蕴、处、界、缘起,还有谛,让我们认识到真正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善巧地引领众生进入宇宙的真实。这些,都是佛教最基础的教法,但是,也是一切诸乘诸教都必须学习的基本教法,在原始佛教经典《阿含》系列,有许多这样的教言,像我所修学的密内密无相密乘,这些也是要学习的,我的师父也专门地讲解《阿含经》中“五蕴皆空”的相关经文,大家也都已经听过两讲了。可以说,你对五蕴都看不空,那就根本不可能生起对众生真实的慈悲,也不可能突破粗的色法的束缚,超越六识的窠臼,跃入灵性的层面进行灵性的修行。我们以前讲十二乘教法首尾相接,是一个圆,其之所以如此,原因就在这里。可以说,大乘、圣密乘的教法,都可以在《阿含经》中找到滥觞,而无论原始佛教、大乘显教,其中都具有“密”的因子。所以我们的《心经》也是从这五善巧入手的。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就是六根六境,我们以前第50讲中讨论过三和,就是我们感知这个世界,就是根境识三者和合的结果,其中,六根作为所依、六境作为所缘,比如我们眼睛看到了什么东西,那才可能产生这个东西高还是低啊、什么颜色啊之类的判断,所以是根和境合起来,才成为能够生长心、心所作用的处所,所以,就把这六根和六境合起来称为“十二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是属于产生心和心所的这个生命本身所有的,是主观的感觉器官,所以又叫六内处,色声香味触法是属于外境,心的客观的觉知对象,所以也叫六外处,这个“处”的说法,就是这么来的。


六根,就是六种认识的器官,我想这个问题应该不用多解释了,举一个例子就足够了,比如眼根就是指视觉器官和视觉能力,大家以此类推就可以。

而六境,色声香味触法,就是六根所取的六种对境,也是被六识所感知的六种境界。六境也叫六尘,因为它好像尘埃一样,能够污染蒙蔽人的情识,而且,它也容易引发人们的迷妄,所以也叫妄。


当然,十二处也可以总分成心色两个部分,比较特别的就是,其中这个意所对应的法处,心、色各占一部分,这个是很好理解的噢,比如意对应一个闹钟,这个闹钟显然就是色,但是如果意是对应某个嗔怒的情绪,那就不是色了。其它的好理解:色就是五根五境,意属于心。所以色是十处加半,心是一处加半。


对于这些十二处,如果从我们以前所说的“五蕴皆空”,能够举一反三,有所领悟的话,就很容易明白,它们的本质也是自性空的。

但是佛教虽然说这个世界一切有为法的自性都是空性,唯有假名,实际上,对这个世界的分析研究,都是相当的细致透彻,如果要一一罗列,那是可以讲得非常非常细致。但是我反复考虑,觉得我们这里听课的朋友未必喜欢这样,这些有哪些味、哪些香等等细细罗列的话,对我们认识《心经》所要阐释的世界的本质也并非必要,所以就省略不说了。但是我在这里呢,可以举一两个例子以飨听众朋友们,让大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比如说,佛教中又把这个根分成两种,一种叫扶尘根,就是生理器官,以地水火风四大为体,对摄取对境、产生心识作用,仅仅起一个扶助作用,这就是扶尘根;而实际起取境生识的作用的这个部分,就称为胜义根,认为是以四大所生的净色为性;又比如把眼耳鼻舌身叫色根,意根叫无色根。那对意根的讨论就非常多了。


那么象六尘呢?对每一境的分别实在是太细致了,我每次学习都是对佛菩萨们细致入微的观察叹为观止。比如我们举一个色的例子吧。眼根所见的色,主要是分成二十五色,其中有十二种显色、八种形色,其中,显色就是:青、黄、赤、白、光、影、明、暗、云、烟、光、雾,形色呢,又分为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如果是《瑜伽师地论》的话呢,又还有第三类,叫表色,包括了行、住、坐、卧、取、舍、屈、伸,如此种种,足以证明佛陀对这个世界的观察是非常周详细致,所以佛陀是说过这样的话,说“我不与世间诤”,我都是随顺着世间,说长就是长,说短就是短,没有说大家都讲这个是红色,我非要说这个是绿色,我没这样,都是随顺大家的习惯,我只不过是不仅看到了这些,善能分别这些,而且揭示了这个现象背后的本质。所以在《信佛功德经》里面,舍利弗尊者赞颂佛祖,“我佛世尊具最胜法。谓佛世尊善能分别十二处法,及能为他广大宣说,无有沙门婆罗门能了知此十二处法,及能分别十二处者,所谓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香处、舌处味处、身处触处、意处法处,如是等法,唯佛世尊,悉能了知。”


但是凡夫却未必都马上理解佛祖所说的这些,所以只是沉迷在这些声色之间,仅仅站在假有的一面去分别。

就好像现在做收藏,翡翠也是宝石,仅仅从它的颜色这个角度就可以分很多很多种,有帝王绿、祖母绿、湖绿、阳绿、墨绿、秧苗绿……种类非常之多,颜色相差一点点,就变成“色差一等,价差十倍”,你走眼一点点,可能价格就差上十万百万,但是实质上这个颜色不过是人的一种视觉效果,一块满绿的玻璃种翡翠,让你以为整块翡翠都是绿色的,其实可能只不过是其中一条色根的缘故而已。但是,价格也就是因为这种微妙的眼色识三和合产生的错觉,在产生巨大的差异。


还有像现在提到老翡翠,因为过去是浸蜡工艺,用一般的仪器检测,就会误以为它和现在的某些B货用有机物填进去造假的相似,当然价格就没了,但是现在检测手段先进了,证明老翡翠的工艺并没有改变翡翠的结构,和B货不一样,国家也发布了新的检测标准,一旦被社会认可,自然行情又不一样。这就是十二处的无常,也就是空性的最好体现,其实就是一种人为的认定,人为的价值取向,但是,人为的价值取向是会变的。


包括这几年翡翠是炒得非常非常热了,价格都不知道已经翻了多少倍了,但是说到底呢,这个翡翠也不过就是一块石头,一块让人们觉得比较好看的石头,如此而已。

当你看明白这些的时候,噢,翡翠好看是好看的,但是你也不会去执着它的,翡翠价格涨涨跌跌,你也不会心疼了。这就是修行和不修行的区别。所以大圣佛祖曾经告诉善现菩萨:“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如实知内处、内处自性空,如实知外处、外处自性空,是名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能学十二处。”(大般若经)


怎么样如实知?就是回到我们前面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深刻地理解、落实《心经》里所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减。”其理趣都是一样的。

下面,我们继续聆听学习我的师父智及维摩诘宗师对《杂阿含经》开首“照见五蕴皆空”义理的部分讲解。

广播电台:


在昨天的广播里面,师尊继续跟我们解密了有关《杂阿含经》中的相关教法。恭请师尊继续为我们圣示,有请师尊。

师尊:

阿弥陀佛,各位听众大家好。

今天是2019年2月10号,星期天,第856次圣密龙讲。今天的圣密龙讲我们继续来学习佛祖关于五蕴的教导。

他在《杂阿含经》的第三经中,进一步地分析了为什么人不能够明白这个“五蕴”。 佛祖他的意思是不明白五蕴中的第一个蕴“色”,那么也就不能够明白后面四个蕴“受、想、行、识”。


不明白五蕴中的第一个蕴“色”,那么他必然地会不能够往下进一步明白“色、受、想、行、识”。

因此,祂在《杂阿含经》的第三经中所讲的东西就更加朴实地、现实地阐明了这一个宇宙真理,阐明了这一个佛法,阐明了正思维、正法,阐明了正律,真正地能够离苦得乐的程序和步骤。

第三经是这样说的: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不知”,这个“色”,就是“色、受、想、行、识”的第一个“色”,“色身”的“色”。“于色不知、不明、不断、不离欲,则不能断苦。如是受、想、行、识,不知、不明、不断、不离欲,则不能断苦。”

佛祖一连讲了几个“不”,就是说对五蕴的这个“色”--“色身”的“色”,你不知道、不明白、不断灭、不离开这个欲望,那么,就不能够断除这个苦。

因为是这样呢,后面的四个蕴“受、想、行、识”这四个蕴,也就由于“色”的不明,那么“受、想、行、识”也不明;由于“色”的不知,那么“受、想、行、识”也不知;由于“色”的不断,那么“受、想、行、识”也不断;由于“色”的不离欲,那么“受、想、行、识”就不离欲,那么就无法断除自己的烦恼和痛苦。


经文就是这样非常清楚明白地说的: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不知、不明、不断、不离欲,则不能断苦。如是受、想、行、识。不知、不明、不断、不离欲,则不能断苦。”

在这里,佛祖显示了这个“色、受、想、行、识”的五种逻辑关系,所谓“五蕴”第一蕴的不明,那么后面四蕴都不明。由于第一蕴的不知道,不知道有这个第一蕴,那么后面的四蕴也不知道。正因为不知、不明,所以呢,色、受、想、行、识都不能够了断。故此呢,不能够达到断欲的目的。

那么能断苦呢,翻过来说就是要明。你如果不明、不知、不断,那么就不能够断苦。


佛祖就以浅显易懂的话就告诉大家:

“诸比丘,于色若知”,就是如果你知道了这个“色”;“若明”,如果你明白了这个“色”;“若断”,如果你断离了这个“色”;“若离欲”,也就是说你在色身上离开了欲望。如此,那么就能够断苦了。

“如是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堪任断苦”。

佛祖在前面一段话里头是正讲,后面一段话里头是用辩证的方法来反讲,讨论怎么样能够知道“色”的概念、“色”的性质、“色”的功用。

如果你对“色”的概念不知,对于“色”的性质不明白,对“色”的可以用它来解脱的功用就不断,如果不离开这个欲望,离开了欲望就能够断离这个苦。


所以,我在前面已经讲了,你学法,像我这样学到75年了,我如果不懂得这个“色”,“不知、不明、不断、不离欲”,那么“如是受、想、行、识”也当然地“不知、不明、不断、不离欲”。进一步来说,就当然地不能够断离这个苦难。

苦难主要是什么?苦难不在于五蕴本身,苦难在于你这个修行人你不能够获得心的解脱。当你能明白了,心解脱了,就脱离了痛苦。

那么佛祖进一步开导他的弟子,那究竟怎么样能够达到心解脱?


佛祖就反证明:也就是说如果你对这个“色”能够知道了,能够明白了,知道了它的概念,知道了它的性质,能够断离这个贪欲,离开这个欲望了,能够断苦了。所以啊,就是能够“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堪任断苦。”

这段经文,非常精练、非常短。到最后就说:

“时(‘时间’的‘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在南传的经典中,对于这本经也有相应的经典。南传的经典中相应的经典,就是《相应部尼迦耶经》《(“五蕴”的“蕴”)蕴相应22》,南传第24经《遍智(证知)经》(遍,应该知道的佛教的智慧)、遍智(证知)经(而且你自己能够修证得到的)、南传《相应部尼迦耶经》《六处相应经第35》,第27经《晓了经》,晓,就是知道的意思,透彻地明白的意思,叫晓了,究竟了义的了,《晓了经》。

所以,这段经文虽然短,我们一起来通读一下,以便于我们全面地掌握第三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不知、不明、不断、不离欲,则不能断苦。如是受、想、行、识,不知、不明、不断、不离欲,则不能断苦。”


“诸比丘,于色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断苦。如是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堪任断苦。”

“堪任断苦”的意思是说你,当明白了这一切,它就一定能够使你断苦了。

当时在座的听众是他的弟子们,所以呢这里写“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笑问天_w1

    师红长老:您好!佛法作为大部分国人的宗教信仰,大力弘扬佛法,在这里恳求能否取消收费变为普及,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体验佛法之博大精深。谢谢!

    师红长老 回复 @笑问天_w1: 喜马拉雅平台从政策上来说,不是一个布教的宗教场所。所以这是课程

  • 蛋白质1012

    声音好像变轻了

    师红长老 回复 @蛋白质1012: 不会的,你可以调整一下

  • 饮水思源恒安_wi6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借假修真

  • 饮水思源恒安_wi6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心不乱。不现可欲,使民不为盗。是以圣人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弗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 安份守己世界太平

    而六境,色声香味触法,就是六根所取的六种对境,也是被六识所感知的六种境界。六境也叫六尘,因为它好像尘埃一样,能够污染蒙蔽人的情识,而且,它也容易引发人们的迷妄,所以也叫妄。

  • 安份守己世界太平

    对五蕴都看不空,那就根本不可能生起对众生真实的慈悲,也不可能突破粗的色法的束缚,超越六识的窠臼,跃入灵性的层面进行灵性的修行。

  • 安份守己世界太平

    通过破这个蕴、处、界、缘起,还有谛,让我们认识到真正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善巧地引领众生进入宇宙的真实。

  • 好运降临0

  • 饮水思源恒安_wi6

    心如明镜照五蕴,虚室生白智慧开!——虚静致极,明心见性。

  • 饮水思源恒安_wi6

    心无挂碍灵觉醒,抵达彼岸莫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