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智慧养心学219-245

自然智慧养心学219-245

00:00
10:42
219

欲求长生者必欲和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乐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劝祸,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贵,不自誉,不嫉妒胜己,不佞谄阴贼。如此乃为有德。



220

彭祖曰:凡人不能无思,当渐渐除之。人身虚无,但有游气,气息得理,百病不生。



221

形者生之气也,心者形之主也,神者心之宝也。故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怡心清,则形无累矣。



222

俭于视,可以养神;俭于言,可以养气。



223

老人忌孤独,切莫静中过,君欲延年寿,动中度晚年。



224

志闲而少欲。



225

忘情则性全,性全则形全,形全则气全,气全则神全。



226

义和走驭趁年光,

不许人间日月长;

遂使四时都似电,

争教两鬓不成霜;

荣销枯去无非命,

壮尽衰来亦是常;

己共身心要约定,

穷通生死不惊忙。



227

得道之士,外化而内不化:外化,所以入人也;内不化,所以全其身也。



228

拂意之境,无人不有,但问其易处不易处,可防不可防。如易处而可防,则于未至之先,筹一计以待之。此计一得,即委其事于度外,不必再筹,再筹则惑我者至矣。贼攻于外而民扰于中,其可防乎?俟其既至,则以前画之策取而予之,切勿自动声色。声色动于外,则气馁于中。此以静待动之法,易知亦易行也。



229

且夫善摄生者,要先除六害,然后可以保性命,延驻百年。何者是也?一者薄名利,二者禁声色,三者廉货财,四者损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忌。六害不除,万物扰心,神岂能清静?



230

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矣!



231

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能会难通之解,方可参最上禅机。



232

心不妄取过去法,

亦不贪着未来事,

不于现在有所住,

了达三世悉空寂。



233

保持一颗自然心,顺应自然能长寿。



234

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235

人心犹印版。版本不差,摹千万本皆不差。本既差矣,印之于纸,无不差者。



236

静养为摄生首务。



237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238

清静则生化治,动则苛疾起。



239

触事之心,未能不动,但须如谷应声,即应即止,如镜照物,物来照物,物去不留。



240

夫道岂有他哉?喜怒哀乐爱恶,得其正而已。



241

圣贤者,天地之替身。



242

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243

圣人之用神也静,静则少费。



244

李蟠常疑遇毒,锁井而饮。心,灵府也,为外物所中,终身不痊。多疑惑,病之本也。

昔有饮广客酒者,壁有雕弓,影落杯中,客疑蛇也,归而疾作。后饮其地,始知弓也,遂愈。

又僧人入暗室,踏破生茄,疑为物命,念念不释。夜有叩门索命者,僧约明日荐拔。天明视之,乃茄也。疑之为害如此。



245

千古在前,千古在后,吾身处其间,百年顷刻耳。奈何前承千古,后垂千古乎?亦曰:自致于不朽而已。不朽之道谓何?曰: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