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都会丨钱选《王羲之观鹅图》
 3302
试听180

美国大都会丨钱选《王羲之观鹅图》

00:00
16:07


今天继续给您介绍收藏在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中国书画作品,就在700多年前某一天一个中年画家,他怀着非常爽朗的愉悦的心情看着窗外的景色,走到桌案前铺开纸兴致勃勃的进行了他的创作,不一会儿一幅优雅的苍翠的小青绿山水画就跃然纸上,画面上他留出了开阔的水面,一层一层的远山,用石青色蓝色进行进行层层的渲染,在苍茫的山石的褶皱间,点缀着丛丛的树木,靠近山石土坡的根部,又上了一些赭石的颜色,翠竹环抱的竹林间,露出一个五殿顶的建筑的一角,在精致的建筑的栏杆之间,这个画家他描绘着,一长一少两个人,年长的人那头戴方巾身穿白袍,手扶着栏杆眺望水面,水面上有两只皎洁的白鹅向他游过来画面上这个手扶栏杆,正在欣赏着水中白鹅这个人画家画的就是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王羲之的身后站了一个小童子,小童子,穿着淡蓝色的衣服抱着手,整个画面让我们感受到在群山环抱,绿水逶迤的山水之间,像王羲之这样的高士,充满了旷达超导的情操。


画家画到这里,画面上景色似乎也感染了他自己,提起笔来,在画幅的右侧写了短短的一首诗,诗是这样写的:

“修竹林间爽致多,闲庭坦腹意如何。为书道德遗方士,留得风流一爱鹅。”落款是吴兴钱选舜举。


这位画家就是南宋被誉为吴兴八俊之一,钱选钱舜举他画的是王羲之观鹅图,在1973年被美国狄龙基金会捐赠给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直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钱选由南宋跨入到元朝的一个跨时代的画家,他的家乡是浙江吴兴,他不仅是一个山水画家,同时他也是一个花鸟画家,在美国大都会以及北京故宫博物院,都收藏有他的画作,他的画作风格特点也特别的强,当我们把他的画卷展开以后,就能感受到我们现在的一个流行词语来说,在他的画风中充斥着一种小清新的风格,有种典雅温柔的一种感觉,就拿我们刚才介绍的这幅王羲之观鹅图来说,整个画面是一幅小青绿山水,大面积的空白作为水面,在画面左侧和画面的右上角,用淡淡的石青,画青等等这种青绿色的,渲染出了山的葱茏,呈现出蓝绿这样的效果,左侧在山坡上又用点法,画出了树木,以及那用短线条,画出了丛丛的竹林,用色不浓但是却比较清雅,画面所画的王羲之以及后面的童子,人的这个身形都比较小,成为了山水之中的点缀,这样的一种青绿山水的创作风格。青绿结合着赭石来进行晕染,就使我们想到了和他同时代的大画家赵孟蜀所提倡的那种,托古改制的山水画创作的方式,从钱选的这幅画上能看出来,画家非常着力于把青绿山水回溯到古代魏晋那种青绿山水创作的丰茂,用时他所描绘的典故,又借用了东晋时候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爱鹅的典故,更有一种高古脱俗的风情,在元朝,确切点说是宋元之间文画从宫廷那种典雅华贵的风气,转向了民间的朴素的即兴创作,以诗书画相结合的面貌来呈现,钱选在这个时代也是比较优秀的代表,他的画面处理的温文尔雅,在画后又提写了自己的题诗,这在以前的书画创作中是比较少见的。



在这里我想说说我对这幅画的一种观感,画家所用的这个典故,画家所画的是尽人皆知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爱鹅的故事,据传说在绍兴地区,有一个道士道士很想得到王羲之的墨宝,但道士也知道王羲之是不肯轻易的为人抄写的,他就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知道王羲之非常喜欢鹅,就养了一群鹅,王羲之听说道士有很好的白鹅品种,特意来观看,看到以后很高兴,欣然运笔毫不犹豫的就为这个道士抄写经卷,同时用经卷换来了鹅。王羲之爱鹅,这个故事就从这来的。


王羲之不仅仅那他是一个书法家,他的身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门阀士族的代表,王羲之的父亲王矿,叔父王敦和王导都是当时有名的大书法家,同时也是司马睿登基所依赖的王氏家族的主要成员,琅琊王氏家族家族在东晋时期很有政治力量,王敦总掌兵权王氏兄弟权倾朝野当时就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王羲之他官至右军,就在公元353年阴历三月初三这一天,王羲之谢安孙钊等了,一共41位文人,在绍兴的兰亭举行了一次雅集,就在这次雅集之中,和王羲之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成为后世流传书法佳作,这一次雅集,也是门阀世族们进行感情联络的一个很好的一个聚会,这个兰亭集会,说白了实际上就是门阀世族之间很好的一个社交活动,在这个活动中王羲之他扮演了很重要的主持者的角色,我们透过王羲之书写的兰亭序,也可以看到王羲之的背后有很深的政治背景。


钱选在创作这幅作品,他又有怎样的感情寄托呢?这就要从钱选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他的身世说起,钱选出生于1239年,他和赵孟頫一样,是浙江吴兴人,他比赵孟頫大14岁,就在宋景定三年(1262年)的时候,钱选23岁考中了进士,到了元朝的至元23年(1286年),赵孟頫受到了御史程钜夫的的推荐而入仕元朝,同样作为吴兴八俊之一的钱选,他的人生选择的并没有像赵孟頫那样,他保有着自己的一种信念,钱选在诗里曾经这样说过,立志只做黄金奴,老做画师头血破,意思就是说他认为有些人为了金钱而出仕元朝,这是很可耻的,我宁可做一个头发都花白的老画师,也不去服侍新的主子,钱选固然没有出仕元朝,但是我想他的晚辈,也可以说是他的学生,赵孟頫的的仕宦生涯,对钱选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应当说亲眼看到了赵孟頫出仕元朝以后,那种无奈进退维谷,一生中能既发挥了自己文人的书画才气,又失去了自己的亲人,比如赵孟頫的儿女妻子先后去世,到晚年的赵孟頫心中还一直怀有非常深沉的悲痛和自责,钱选作为前朝的进士和文人,在这么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他不愿意出仕新朝,却在这副画中又以王羲之的典故,来寄托自己的心情,作为一个传统的江南的文人,用自己的学识才智为社会服务,这是他们所受的毕生的教育,但是特定的异族统治的历史时期,钱选他不愿意像赵孟頫那样重蹈他的覆辙,在他的心中一定是激起过波澜。一定是有过更加强烈的矛盾冲突,看到这幅画似乎觉得非常的恬淡平静,在画面中也能够透出他对世事的那种无奈,就像他在后面的提诗里说的,为书道德遗方士,留得风流一爱鹅,真是这样吗?如果不是异族统治,有朝一日社会安定,他还是希望一展宏图的,这是我的读或者我个人的一种看法,


当我在欣赏钱选的这幅《王羲之观鹅图》的时候。除了画面清朗的气势,潇洒的用笔感染我以外,还有一些细小的细节处理,我觉得也很精到,比如说画家在画建筑的时候他用墨色的线条,表现出建筑屋顶的庑殿顶形式,高高翘起的房檐,还有屋脊之间的悬鱼。这都是表现元朝建筑的构架,再往下看粗壮的斗拱,画家也有所表示,王羲之手扶着栏杆,凝视着远方,四周的丛林树木,是很随意的线条和形态,建筑的用笔又显得规矩,和周围的环境形成了对比,使得这幅画面有精细的看头,这幅画作在完成以后的400年,也就是清朝的乾隆年间。这幅画被收入了乾隆内府。乾隆皇帝也是非常喜爱,乾隆皇帝37岁的时候,这一年正好是他登基11年,乾隆皇帝诏来词臣陈邦彦,董邦达等等,这些人即是著名的文学家也是书画大家,乾隆皇帝亲自在画上题写御旨诗并且要求词臣唱和,这样的文化聚会活动,在清朝乾隆皇帝有他自己的用意,很显然在这幅画的后面,进行题跋唱和一派升平的景象,掩盖了钱选当年创作这幅画的真正的目的,可以这样说钱选画这幅画的是借用古人的典故来寄托自己出世与入世之间选择的一种情丝,清朝乾隆年间的乾隆皇帝,以这幅作品进行了太平盛世的装点,同样一幅画作,他历经几个朝代,却给人很多的思考,从王羲之爱鹅的典故一直到乾隆皇帝的题诗,我们似乎可以品味到,历经了历史的沧桑,在画幅之间所蕴含着文人对自己前途命运的选择。以及不同时期同样题材,形成了不同的历史标志。



精选用户评论
  • 博物馆有得聊

    这画被乾隆皇帝收藏过。

其他用户评论
  • 爱印_v1

    那个谁印的?

    博物馆有得聊 回复 @爱印_v1: 那是"公"字的印章,耿信公的印。

  • 木夕赵孟頫

    老师,这幅画被乾隆皇帝收藏过吗?看乾隆也非常喜欢这幅画哦!在上面提的诗吖,还盖了这么多印章,不愧是盖章狂魔,最早的弹幕祖师

    博物馆有得聊 回复 @木夕赵孟頫: 这画被乾隆皇帝收藏过。

  • 木夕赵孟頫

    我非常喜欢赵孟頫,他没有错,仕元又怎么样,为百姓服务,为地方谋福利,为保护中华传统书法文人画艺术做出大贡献!

    博物馆有得聊 回复 @木夕赵孟頫: 他是个有担当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