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雕塑里的精神世界:击鼓说唱俑和正在沐浴的女神雕像

第1讲:雕塑里的精神世界:击鼓说唱俑和正在沐浴的女神雕像

00:00
16:16

我小的时候看日本的动画片——《机器猫》,机器猫总是从口袋里掏出一些奇异的小玩意儿,动漫的设定说是22世纪的事情,但是我讲了那么多年的博物馆,我觉得各个博物馆里面的收藏,如果我们能够把同时期的文物聚集起来看,就好像用了机器猫中的“哪都能去门”。当然在古代,人们想要穿越遥远的距离,是非常困难的。但在今天,我们在不同的博物馆中,看到了相同时代的来自不同文明的文物,就相当于用了“哪都能去门”,代替古人,完成了他们长距离的穿越。


我们“博物馆有得聊”在第一季《神奇的古代中国史》当中,以我们中国的历史朝代为线索,我们用文物串联起来一个古代中国的历史,在新的一季节目当中,我们用相同时间段、不同地区的文物,了解其它的文明,他们让我们思考:为什么我们的文明呈现这样的面貌,而其他的文明回村贡献那样的面貌,在这个过程当中,相信大家不仅会受到不同艺术所带来的美的熏陶,也会获得对于不同文明的思考,今天我们从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厅所展示的一件汉代陶俑开始说起,这件陶俑应该说是明星级的文物——击鼓说唱俑。

1 (1).JPG

它表现了东汉时代击鼓说唱艺人的形像,她的样子表现的十分夸张,击鼓说唱俑是坐姿,一手拿着一个鼓,另一只手拿着一个鼓槌,他的面部表情呈现出了他在非常投入在进行说唱,或者说是曲艺艺术的前身,很投入,眉开眼笑,夸张刻画了皱纹与咧开的嘴。

1 (2).JPG

这个陶俑的形象,在东汉时代出土的众多墓葬的人俑,是非常有代表性的,这件击鼓说唱俑出自四川成都的天回山,来自公元2世纪,也就是1800年以前,东汉时代的一个世家大族的墓葬当中。它和千百个这样的人俑一起陪伴这一位大族,仿佛呈现了生前所有的画面,和几千个俑人一起,陪伴着墓主人,在地下世界,一起经历着永生时光。在若干年以后,呈现在国家博物馆的展厅,向我们展示了第一:汉代人视死如视生的信仰,就是期待死是无限的生,所以需要把生前所有经历的一切都在墓葬中进行呈现。另外这个作品还向我们展示了汉代艺术家那种质朴的社会面貌,以及汉代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心态,与职业投入。虽然它反映了汉代非常小的侧面,但通过这个雕塑作品,能让我们感觉到1800年以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生活的心态。

1 (5).JPG

如果我们这时候用“哪儿都能去门”,来到一万公里以外的罗马,我们能看到另外一番景象。下面我们将介绍陈列在罗马博物馆的一件雕塑作品,它跟我们汉代的作品是同时间的,也在公元2世纪时出现。这件作品是白色大理石的雕塑作品,主人公是一正在沐浴的女神。

沐浴女神像.JPG

这件雕像采用半蹲姿势,双手已经失去,是残缺的样子,头也残缺了一半,但是我们能看到女神是侧脸的,经过复原能知道她的一只手放在小腹上,另外一只手摸着自己的肩头,是一个很优雅的正在沐浴的姿势。


和它同时出土的还有很多件类似的作品,让我们能想象:在公元2世纪初,在古罗马的盛期,罗马有这样的一个地方,这是一个专门做雕塑的作坊,有些雕塑家,把古希腊的雕塑摆在自己面前,不断的观察和复制,复制了很多件,其中有一件非常满意的,就珍藏了起来。在1000多年以后,古罗马的雕塑作品出土了,被收藏在了国家考古博物馆里面,让我们感受到了,在古罗马时期,他们对希腊雕塑的热爱,并把希腊雕塑的一些精神,也延续到了古罗马的雕塑当中。



比如在这件雕塑作品里面,我们看到了这位女神,他唯美的一面,身体微微向前倾,头与身体呈90度转向另外一面。让我们感觉她在沐浴的过程中,也陶醉在自己的身材里。这件雕塑带我们回到公元2世纪初的罗马,我们能够想象:它出现在一个崇拜罗马雕塑的雕塑家的工作室里,这位罗马雕塑家,面对着一个希腊雕塑,为它做了无数的复制件,这一件是最满意的一件。他把它小心翼翼的收藏了起来,在若干年以后,它与其它差一些的复制件一起,呈现在了罗马国家考古博物馆的展厅当中。

DSC05751.JPG

这件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位罗马雕塑家,既保留了古希腊雕塑对理想美的追求,她让女子的脸庞充满了优雅,充满了在现实当中找不到的美感。另一方面,他又有罗马雕塑的现实,他把这位女神小腹的肌肉刻画成了现在女孩子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层一层的“游泳圈”。

DSC05752.JPG

这件文物原本的作用,它和古希腊时一样,是为古希腊神庙做的装饰,是神的某些形象,体现出来古罗马人多神的信仰,和我们汉代人不相同,罗马人并没有更多的相信人死后会进入永生,他们更多注重现实的生活,在继承希腊文化以后,罗马人也认为众多神明会在现实中保护他们。


这件雕塑作品来自公元2世纪初,罗马帝国正处于五贤帝时期,也就是大概是哈德良皇帝统治时期,此时罗马帝国的疆域非常庞大,整个把地中海收入自己的囊中,哈德良皇帝最远到达了英格兰的北部,至今我们在那里看到哈德良长城。整明这件作品出现在鼎盛时期,我们能想象在罗马帝国的疆域当中,大大小小的神庙,像这样女神的雕塑应该说是比比皆是,最能代表罗马帝国这一时期多神教的信仰。


说到信仰,在公元2世纪,同一个时间段,我们来到和罗马以及跟汉朝并列的一个大帝国,就是在今天的巴基斯坦印度次大陆地区的贵霜王朝。在公元2世纪的时候,贵霜王朝达到了鼎盛时期,接下来我们介绍一件陈列在日本京都美秀博物馆的一件雕塑作品,来自公元2世纪贵霜王朝乾陀罗风格佛造像。

犍陀罗佛造像.jpeg

这是一尊高2.5米的佛立像,身披袈裟,头上有一个高肉髻,而且发型也是波浪式的,面向仔细观看的话发现是高鼻深目,很像西方人的面孔,在公元2世纪的贵霜帝国,这里是联通东方西方的交通要道,贵霜帝国也采取了非常宽容的宗教政策,于是佛教在这里,在犍陀罗地区,渐渐开始形成了自己艺术早期形式,在此之前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一直到公元2世纪,将近五六百年时间,在这期间,都没有佛陀形象的艺术作品,而是以佛的脚印等等来代替。


在贵霜王朝建立3个世纪以前,希腊北部的小国马其顿,出了一位亚历山大大帝。开始了东征的壮举,一直打到了贵霜王朝的所在地,也就是今天的阿富汗,把希腊文化从西方带到了此地。在此之后,公元2世纪的时候,渐渐在犍陀罗地区开始出现佛陀的形象,这些形象大多借鉴古希腊雕塑的人形,所以上面人基本是欧罗巴人的样子。


随着佛教发展,艺术形象才逐渐转为本地人的样子,同样受古希腊雕塑艺术的影响,罗马雕塑家在模仿希腊雕塑的时候,加入了自己的价值观,而在贵霜王朝时期,希腊雕塑的造型艺术,使佛教焕发出新的宗教艺术,并且获得了更好的传播渠道。


在今天,日本私人收藏家小山美秀子女士,把这尊精美的佛造像作为自己的藏品,专门改造了自己博物馆的空间,把房顶加高到4米,使雕像更能呈现在一个宽阔的空间当中,恰巧这位女士所成立的神祠,就是在佛教信仰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成的,这让我想到在1800百年以前,佛教开始在贵霜王朝大规模传播,在公元1世纪传入我国,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又有了很大发展,在唐代传入日本,之后在日本落地生根发芽,直到1800年以后的今天,小山美秀子女士自己创立的宗教,也从佛教对菩萨的信仰中衍生而来,这仿佛让我联想到了这尊雕像联通了相隔1800年两个不同时空下人们的精神世界。


今天我们分享了在公元2世纪来自三个不同帝国的雕塑作品,他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审美风格,有不同的材质与作用,但在同一个时间段里都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雕塑艺术,这三件作品为我们勾勒出了1800年前人们的精神世界,也让我们看到古人的精神世界跟我们有深刻的联系,我们通过3个同一时间段的文物欣赏与探讨,希望开启大家以新的视角去看待世界,看待历史,以至于看待我们自己。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现在进行时inged

    这件沐浴中的维纳斯跟大英博物馆的基本是一模一样的,都是古罗马时期的?大英博物馆的基本完整,现在还在古罗马庭展出。

    博物馆有得聊 回复 @现在进行时inged: 都是古罗马时期的

  • 海洋中的小辰辰

    特别喜欢这种同一时期各国文物的介绍,很有穿越感,也容易对中外历史连接成线

  • 飞岩聴書

    喜欢

  • RubyJiang_32

    那些时间点,听你读起来还是没有什么感觉,不同空间的几件东西,你读完了还是不知道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 杨晓萍丹淼

    好像应该是:贵霜时期犍陀罗造像

  • 1350061hrmn

    废话太多 速度太慢 听不下去了

  • qychxk

    这样发挥博物馆的教化功能,真是别有洞天!

  • aowu_zh

    有图片有解说文字,太棒了

    博物馆有得聊 回复 @aowu_zh: 多谢

  • 大志riky

    哪都能去门,好亲民的翻译

  • 大志riky

    文字配图,再加上讲解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