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李儒为何建议董卓迁都长安,孙坚发现玉玺有何启示

22.李儒为何建议董卓迁都长安,孙坚发现玉玺有何启示

00:00
08:03

22.李儒为何建议董卓迁都长安,孙坚发现玉玺有何启示

 

董卓大军与盟军相持不下,李儒建议董卓迁都长安,分析说此乃天运合回,唯有迁都长安,方可无忧。董卓大喜,星夜回都洛阳,商议迁都之事。


李儒为什么建议迁都长安?因为他算来算去,觉得董卓毕竟是远道而来,对洛阳人生地不熟,单单是摆平这些地头蛇都要花很大的气力,还不如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比较好。

 

任何建议,想要被人采纳,就一定要找出很多资料来证明它是有根有据,而且今后的发展也一定是在意料之中的,这样才能增强被建议者的信心。


所以李儒把听来的一首童谣念给董卓听,并说这当中寄寓了迁都的天意,只有回到长安,才是顺天应人。


董卓这个人虽然心狠手辣,可有时也很天真,他听了那首童谣居然很相信,于是接受了李儒迁都的建议。

 

董卓一声令下迁都,他的部下就开始趁火打劫,一把火烧掉洛阳,又将各种宝物一扫而光。士兵们心想,你董卓能抢,我们为什么不能抢?所以当时的洛阳城被搞得一片狼藉。

 

这时,孙坚带着人马攻进了洛阳,他的手下在一口枯井里发现了一方印章,交到孙坚手上之后,他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老将程普看到后恭喜孙坚说,这是传国玉玺,谁得到它将来就会当皇帝。

 

孙坚发现了玉玺,便赶快藏了起来。可能有人认为这种做法不够诚信,应该拿出来公开才对,这样看事情其实也是一种歧见。


我们没有得到玉玺,当然会讲这种风凉话,如果换成我们是当事人,可能也会采取同样的做法,不相信我们可以问问自己。

 

孙坚得到玉玺之后,心里就开始盘算,如果继续呆在这里,万一被人打败了怎么办,万一玉玺被人抢了怎么办?


孙坚之前从来没有这样想,但是有了玉玺以后,他整个观念都改变了。最后他决定干脆离开这里,自己去找一片天地,自己当皇帝算了。


一个人,只要外界的环境稍有变动,或是稍受一些外物的刺激,整个思路就会改变,以前从来没有的想法也会蹦出来,我们应该高度警觉,因为这是很难避免的事情。

 

孙坚有了要离开的想法,却也不敢直接跟袁绍说明原因,因为袁绍肯定不会让他带着玉玺走的。就算孙坚武艺再高,当所有人都围着他的时候,他也没有办法。


所以他以身体不适为由,向袁绍告别请辞。袁绍早就得到情报,当场就把他拆穿了,说孙坚得的是玉玺病吧。孙坚就是不承认,说什么玉玺,我不知道。

 

他这样做是对的,你袁绍凭什么要玉玺?你说你是盟主,你像个盟主吗?再说,谁规定得到东西一定要交给盟主?你运气好你就得到了,你运气不好,该我得的干你什么事?至于我得了什么病更是我的事。


孙坚这样想,也有他的一番道理。我们想事情不要偏到一边,要两边去平衡,然后找到一个合理点,这样才会比较客观。

 

最后孙坚被逼得没办法,对袁绍发誓说,如果我说假话,就被乱箭射死。他说点什么不好,干吗非要说这个?后来就真的被乱箭射死了。


你可能会说这是巧合,但就是这么巧,你有什么办法?中国人重视发誓。因为老天听到人的誓言,就会让他如愿以偿,尤其是重誓,所以千万不要随便发誓。

 

其实,孙坚是个不会撒谎的人,既然要赖就赖到底,就算袁绍把作证的士兵叫出来,仍然给袁绍来个死不认账就好了。


他可以不动声色,暗地里把玉玺交给别人,然后让袁绍来查好了。可孙坚不是,他一听有个作证的士兵,心里一慌,拔剑就要杀死他。


袁绍早有防备,怎么会轻易让孙坚把人证杀死呢?而且孙坚这样一来,等于在告诉所有的人,这个士兵说的都是真的,这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孙坚打仗是很厉害,但是他的行政经验显然不足,将来我们也会看到,他的儿子孙策跟他一模一样,只会行军打仗,缺乏处理行政的能力,这也是父子同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姿态丶_v8

    声音这么小

    壹吨半的愛戀 回复 @姿态丶_v8: 我也以为是我手机的问题呢

  • 墨一笔

    若是无知发了重誓,该如何解啊?

    曾仕强学堂 回复 @墨一笔: 无愧于心就好!

  • 美汝_MR

    支持

    曾仕强学堂 回复 @美汝_MR: 感恩支持,请多多分享,传递智慧,你我同行!请关注主播,聆听不迷路。

  • 梁冰然

    曾仕强学堂 回复 @梁冰然: 亲爱的易友,感恩关注,感恩收听,一路的陪伴,感恩有你!祝您福满乾坤,元亨利贞!

  • 返林散养鸡

    曾仕强学堂 回复 @返林散养鸡:

  • 夏之叶001

    真的声音很小很小

  • 你的需要是什么

    听不明白

    曾仕强学堂 回复 @你的需要是什么: 耐心听,慢慢悟,会有所收获的,加油!

  • 糖醋麦霸

    支持

  • 和咖啡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