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站在高点,才能真正理解一个学说

12.10 站在高点,才能真正理解一个学说

00:00
29:59

我们重点讲了递弱代偿原理的自然哲学部分,也就是《物演通论》第一卷的主题。我们下午的重点是人类文明的危机趋势和社会哲学论的部分,第三卷的部分。


我在这里稍微谈一下第二卷《精神哲学论》。大家应该还记得我在讲《西方哲学基础综述》这节课的时候,我说过一句话,我说如果你对一个学说体系,你是站在它下面仰望它,其实你很难读懂它。如果你能站在一个相对更高的点上俯瞰它,你才能真正理解它。


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们处在二十世纪自然科学大信息量整合基础之上,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哲学模型,这是一个新高点。我们站在这个高点上回望和俯视此前的哲学史的讨论,我们会把它看得非常清楚。


我们看看在精神哲学里,由我的哲学原理引出的精神哲学的讨论,大致弥补和解决此前精神哲学、认识论哲学的哪些问题。


首先,第一次找见精神的源头。大家知道在这以前的哲学只是在讨论精神、感知它们的作用方式和规定性,从来没有人讨论过精神从哪来?那时候的哲学家潜在默认的状态是什么?只有人类才有精神,感性、知性、理性,都是人类独有的禀赋。他们从来没有想到精神竟然是物质属性在一百三十七亿宇宙物演史上,逐步通过属性增益发育而来的。


从来没有人这样想过。因此此前的哲学家从来没有真正看到过精神的源头在哪里,这叫精神发生学。第一次有了一个答案,它就是诸多属性中感应属性的代偿增益,叫精神。


第二,从“知”的横向二元局限,到“知”的纵向一元规定。就是此前所有的哲学家讨论“知”是在这个横向关系上讨论“知和在”的关系,也就是始终打不破“知和在”的二元讨论,即使打破,它的打破方式也非常荒唐,站在我们今天看,它要么否定“知”——唯物,它要么否定“在”——唯心。


比如贝克莱,他没有办法把“知和在”的关系统一,包括黑格尔绝对精神,说“在”只不过是绝对理念的异化。这个讨论结果就导致“知和在”的双双迷失,始终得不出真正有效的结果和论证。


在我这个哲学讨论中,原来的“知”的横向二元局限,从横向关系转变为纵向,叫“知”的纵向一元规定,也就是当物的存在程度变化的时候,“知”的感应属性的代偿程度相应变化。“知”不是为了对“在”的求真,而是对“在”的有效代偿。


这就是我在前面一再讲“知不是为求真而设定,而是为求存而设定。”这句话在哲学上的表达。我再说一遍,从二元对立横向格局变成“知和在”之间的纵向规定关系,这是第一次对“知”和“在”有了一个感知量化模型。


第三,由此明确感应或感知的耦合失真之求存依存本质。大家注意,近代古典哲学不断讨论说“知”难以求真,但为什么“知”不能得真?康德讲,说我们人类的感“知”总是漂浮在现象界,自在之物被扔在彼岸是超验的,是无法企及的。什么叫“现象”?他们都无法细细地剖白。


但是在我们今天这个信息量上,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所谓“现象”其实就是在感知层面上,感应属性的耦合。我这样讲大家如果听起来比较费劲,我换一个直观讲法。电子以它的负电荷,而不是真空的孔道,质子以它的正电荷,这两种都是感应属性。这两种感应属性互相感知,电子的负电荷,只能感应质子的正电荷,质子的正电荷也只能感应电子的负电荷。


对电子来说,它永远不知道质子的形状、颜色、质量等等,其他的信息它永远不知道。因为它的感知是被它的属性规定的,这叫可感属性,如果我设定质子为客体,我设定电子为主体,质子的感应属性就可以换一个称呼叫可感属性。电子的感应属性就可以换一个称呼叫感应属性。


感应属性对其可感属性耦合。你获“知”。耦合的结果是什么?是电中性,电子的负电荷,永远捕捉不到一个正电荷。它在捕捉正电荷的一瞬间达成的是电中性。


我还比过一个例子,我说酸和碱。酸根去耦合碱基。如果我们设定酸是主体,碱是客体,它这两个属性的对应耦合,对于酸而言,它永远不知道整个碱分子的分子架构,因为它只能捕捉它的碱性,而且它在捕捉碱性的一瞬间得到的不是碱,而是盐——酸碱中和的那个东西,这叫感应属性耦合。而耦合的一瞬间就扭曲对象,这叫“现象”。


我们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我们的感知过程为什么总是漂浮在现象上?因为它是对应感应属性耦合的失真产物。它之所以以失真方式实现感应,是因为它是最简洁、最经济、消耗能量最低的,达成依存、求存效果的求存方式,就这样简单。


因此它有效的说明,为什么我们的一般感知不免漂浮在现象界?这是非常生动和确切的表述。


第四,它进而明确了“知”的上下限规定,以及代偿满足即为“真”。什么意思呢?“知”是有下限和上限的规定的。


它的下限规定就是载体存在度,也就是那个下倾偏位线,存在度越高,感知属性或感应属性的代偿量越小,存在度越低,它的代偿属性和感应属性增益量就越大,这是它的下限规定。它的上限规定就是那个普适常量的存在阈。感知满足存在阈的有效代偿即为“真”。“真”不是对客观事物反应上的本真,而是满足存在阈的代偿量的位置。这就是真。它不是真值,它叫真存。所以给出“知”的上下限规定,表明“知”只追求代偿阈代偿满足,而不追求对象本真。


我们把这个任何一个点、一个时代那个代偿满足的“知”即称为真理,即称为本质。它随后存在度又下倾了,于是它又失真了,它又不是本质了,它又变成现象,因此本质是不断漂移的。


罗素曾经在他的哲学书中探讨,说从古希腊时代就开始探讨现象和本质,两千多年始终说不清它是什么,至此才能有效说清。


五,谈可换位到不可换位之主体与客体。什么意思?我们过去一说主体,此前所有哲学家一旦说主体立即指人,没有其他含义,于是主体和世界也就是和客体又在横向上总是二元背离。


可是我们把它在纵向上拉开看,主体是什么?主体最初就是可换位的客体。请大家想我刚才形容电子和质子。你如果指定电子是主体,那么质子就是客体。你如果指定质子是主体,那么电子就是客体,也就是说它的主客体关系在最初的状态是完全平等的,完全是一回事。


换句话说,任何客体都具有感应属性,于是它就是主体,任何主体它都是一个自在体。因此它虽然有感应属性,它依然是客体。这就是主体的本质,也就是主体绝不是客体的对立面,主体就是客体本身。


但由于物质弱化演化的同时就是分化演化。


请注意,这里有一个很复杂的表述,它不仅在横向平面上分化演化,导致物类繁杂化,它而且导致演化速度分化,也就是演化速率分化。比如氦元素,由于它外壳层电子圆满,于是它永远停留在原子阶段,而进不了分子阶段,我们把它叫惰性元素。而碳元素由于极其残缺,于是它的代偿要求很高,进入有机分子直至生命,也就是它的代偿速率也会分化。如果代偿速率分化,这一脉快速演运的一支,也就是不作为盲端的这一支,就会进入不对称的主体状态。


比如人,今天和一块石头或者和一个氢原子,你跟它已经不对称了。这个时候我们把它称为不可换位的主体,就是你是确切的主体,它是相对的客体。而且你会发现出现感知非对称现象,比如鱼,它也是有感知的,可是鱼永远看不懂人,而人却相对能把鱼看得更清楚一些,理解的更深一些。尽管鱼是人的祖先,因为鱼其中只有一支快速演化,而鱼的总体成侧枝盲端,于是它跟人从原来对等的可换位关系变成不可换位关系。由于人存在度一路下降,代偿度感应能力不断提高,而鱼还保持在高存在度、低感应能力或者低感知能力状态。


因此它们的互相感知能度出现差异,我把它叫感应的非对称性或非对称状态。我们能用这个方式,有效地解决感应效能这个问题和感应动量这个问题。就是什么动量在推动着感知和感应属性的增长。


第六,我讲任何主体皆为盲存。大家在读我的书的时候会看到这个很奇怪的概念,什么叫“盲存”?一切主体的感知,包括人,不是为求真而设定,而是为求存而感应,它的感知仅仅达到存在阈的满足值,有效代偿达成即为感知满足,再加上感应属性耦合才是感知所得,而耦合一定是对对象的扭曲。


因此对于任何一个主体来说,不管是最原始的可换位主体,还是后发像人类这样的不可换位主体,它的感知永远达不成本真,达不成对象所要有的那个客体本真。因此对象和客体是两个概念,客体是指你的感应属性没有覆盖在上面的那个存在,对象是指你仅仅抽取客体可感属性的那个存在,这两者在概念上是不同的。


因为这些原因,因此你的感知永远达不成本真,因此你永远是盲目地存在着,尽管你觉得你是有所知,尽管你觉得你是成名的存在者,但其实你是盲存。这在我的书里也表达为形而上学之禁闭。


第七,我们清楚的知道了这些史上唯物论、唯心论和不可知论三大派系各自的缺陷。所谓“唯物论”,它一定有一项不自觉的前提默认。就是它认为我们的感知是一个真空的孔道,也就是它没有意识到我们的感知居然是有规定性的,它必须靠它的规定性,也叫感应属性,对应获知对象的可感属性,非对应的可感信息对它都是无效的。因此唯物论在这一点上出现严重偏差。


唯心论它也有一个严重的偏差。就是它虽然知道感知是有规定性的,但是它却不知道感知只是物的属性,它居然把感知当作实体存在。请大家想,西方古典哲学第一人笛卡尔,说二元实体,一个叫物质实体,一个叫心灵实体,可见他把感知当做一个实体来对待,他根本不知道感知其实是物质实体的属性,也就是他对感应属性这个东西没有概念。这是唯心论的严重偏差和失误。


而不可知论它也有一个前提默认,这个前提默认就是我们的感知本来就是求真的。因为它有这个不自觉的前提默认,它才会讨论“不可知”这个问题。如果它根本上就知道,我们的感知不是求真的也是不可能求真的。不可知论自然消解。


所以大家注意唯物论、唯心论、不可知论,它都有一个前提偏差,或者有一个偏差性的不自觉默认。我们把这个东西清理清楚,三大派系其实都不成立,或者我们把“唯”字抠掉,物心一体,或者叫实体和属性一系,这个问题就得到通解。


第八,说明人类的感知和精神其实是一个逐步演化的过程,而绝不是人类所独有。此前所有哲学家认为精神现象是唯一人类才具备的禀赋,搞错了。而且我们的感知是从物理感应到低等动物的感性,到中等脊椎动物的知性,到灵长高级生物的理性,它在我们的身体中完全沉淀,一层都不缺。


在神经细胞和神经轴突上,它就是电磁感应的生物电脉冲,它是我们一切神经活动的基础,这叫感应。然后我们的感官、感性,它是最原始动物感性的那个派生。然后我们的知性其实是所有脊椎动物都具备。然后我们的理性是灵长目以后发生的感应属性代偿增益,这就使得精神的来源非常清楚,表达为感应属性增益,而且把感知史和物演史,排布在一百三十七亿年的大尺度长轴上探寻。


第九,解析狭义逻辑与广义逻辑。此前所有哲学家只要用逻辑,全都指“推理思维”这个狭义。


可是我在前面西方哲学课里我简单讲述过,我说你的视觉,你的感官、你的感性何尝没有逻辑?你的视觉给你输入的是一大堆光量子,你的听觉给你输入的是一系列振动波,你怎么把它整顿成有声有色的世界图景?这就好比电脑,你给它输入的只是零和一,可是它最终出来的是非常具象的游戏画面,为什么?因为它后面有一个逻辑编程,那你的感性在你的视中枢、听中枢,它的里面也有一个逻辑,只不过这个逻辑你调不出来而已。


所以我们理性逻辑下面一定有一个知性逻辑。知性逻辑下面一定有一个感性逻辑,只不过你调动不出来而已。甚至感性之下还有一个感应逻辑,比如负电荷遇见正质子,它其实也是有一个最简单的逻辑关系的。于是我们就把狭义逻辑打通为广义逻辑。


大家注意,这个概念为什么特别重要?第一,它说明我们的思维能力不是无端发生的,它是一个渐增量。第二,它说明我们的感知通道虽然不能得真,但是它的感知通道以依赖模型的方式,可以达成和外界事物的模拟性或者虚拟性对应。所以我在书里会讨论广义逻辑通洽或广义逻辑融洽。


也就是在广义逻辑上,你的感性、知性、理性在整个逻辑上是融洽系统,是自洽状态的时候,它就是正确的第一指标。大家回想我谈正确的三洽,如果你的广义逻辑失洽,它就标志着你现在进入代偿不满足状态,在感知上就表达为“疑”,怀疑就出现。怀疑出现,就寻求新的信息整顿模型,再度达成广义逻辑通洽,于是又达成存在阈满足,于是又获得一次真理。


所以广义逻辑这个概念的提出它有效回答了我们的感知不真却为什么感知有效?依赖模型的实在论为什么在虚拟对应关系上成立?这个问题才能得到最有效的说明。


第十,提出非真感知的逻辑三洽。也就是我们的感知不是真知,我们就永远得不到真理。我们凭什么来确定我们的感知有效,或者我们的感知正确,或者说代偿满足,它唯一的标准就是逻辑三洽,叫自洽,包括两个概念——狭义逻辑自洽和广义逻辑自洽。他洽跟你不能否证的其他逻辑系统通洽、续洽。对新出现的信息量能够整合而不发生矛盾。


第十一,解释真理的趋势:为什么不是从相对真理的长河逼近绝对真理,反而是绝对真理的背离趋势。


就是我们的感知过程不是越来越真了,而是越来越失真了。我在哲学课上做过一个简单讲解,我再在这里重复一下,既然我们的感知不是真空的孔道,我们是通过我们的感应属性,或者叫感知属性,捕捉对象对应的可感属性。你是感知属性量越大,你捕捉对象的信息量才越大。


是不是这样呢?电子感应质子,它的主观属性只是一个负电荷,主观属性极低,于是它捕捉的质子的信息量也就极低,只能捕捉质子的正电核,质子的质量、形状、颜色它都不能捕捉。


后来到人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知性、理性、逻辑,如此之多的感知属性,层层对对象扭曲。你之所以捕捉的信息量增大,是因为你的主观属性量增大,而我们所说的符合论真理含义时,剔除主观性而得到对象的那个纯粹的对象,我们把它叫真理。


可你获得对象的方式偏偏是通过感知属性,也就是主观性的增量,获得信息的增量。而任何获知信息的过程又是一个耦合扭曲的过程。因此在逻辑上你的感知信息量越大,你的扭曲绝对值一定也越大,是不是在逻辑上是非常贯通的?


因此你的感知一定不是越来越逼近本真,而是一定越来越扭曲本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人类今天的知识越来越迷茫,越高级的知识、越新的科技认知被证伪的速度越快,人类感知总体趋向于迷惘化。就是由于这个原因。


第十二,阐明什么叫“意志论”,什么叫“美”。要想理解意志,你必须理解分化律在感应属性上的作用,也就是感应属性本身竟然被分化,分化为感知应,“感”和“应”分开了。你感知到一个东西,你到能真正依存它,还有一个极大的距离,而且这个距离会随着感应代偿的发展而越来越大。


“应”这个东西,就是“意志”这个东西,在人类表达的“应”的代偿增量。这话什么意思?我无法再表述,大家读书。由于感应随着感应属性的增加,逐步分离,我们的感知对象却逐步增多。我们在单位时间只能依存一个对象,但所有意识不能依存的对象都是我们的生存条件。


我们既不能当时马上依存它,也就是不能“应”它,但是我们同时又不能让它和我们失离,这个“感而不应”的状态叫“美”。所以“美”仅仅是一个求存的精神属性,是感应分离的产物。这些话什么意思?大家也得去读书。


它第一次从最深处说明“美”是什么,它绝不是一个精神奢侈品,它是一个求存精神反应的一个“感而未应”的状态的牵挂。像这样复杂的表述,大家都得去读书。但是我在这里只是想表述,我们用递弱代偿原理的分化率,可以清楚地讲明精神哲学既往很难说明的诸多复杂的哲学问题。我就简单讲到这。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别样的精采

    听这个课, 需要反复思考, 调动身体所有的细胞去体会。 太赞了!

    听友203284850 回复 @别样的精采: 1

  • 南韩娃娃

    老师公开讲授这个课程牺牲是巨大的,我们的受益也是巨大的!谢谢老师🙏

    萝卜特弹 回复 @鲇鱼ladybug: 值得敬佩

  • 多多是一只猫猫

    不论这个理论是否正确,但绝对是有生以来听过的最精彩的课程!

    傅博NPC 回复 @多多是一只猫猫: 还在认为理论有正确的可能性 你没听课啊 王老只提供新的思想整顿模型

  • 勇哥_5p

    不管王老师的结论对与错,他清晰、精准,内涵丰富的表述,深深的让我折服,听的人畅快淋漓👍

    白子知行合一 回复 @勇哥_5p: 为你点赞你就是那几个悠闲的蚂蚁之一

  • 思想工地农民工

    王先生你要对被你导入云里雾里的人负责,我这一年听你的课真是如坠仙境如入迷雾。似乎所有人类的知识都融会贯通最后却又一无所知。

    临视深渊 回复 @思想工地农民工: 我怎么感觉到简单,好像原本就应该这样的,尽然没有丝毫怀疑,我是听懂了吗?还是连门都没有摸到

  • 韩嘉天

    思维风暴一般的迅即....

  • andy_Tx1

    从纯欣赏的角度看,感而不应产生美,但是,从贪嗔痴的角度看,感而不应也会产生欲,欲得不到满足(即感无法接应)就会产生痛苦(或不爽的感觉),故要解脱烦恼痛苦就不要去感(即要阻断感的通道眼耳鼻舌身意),这就佛教所提倡的六根清净(解脱烦恼挂碍)的根据,今天老王终于讲透了此问题,令人豁然开朗!赞!

    朱随促 回复 @andy_Tx1: 和叔本华思想一致,都认为最美的艺术是悲剧,悲剧就是感而不应。

  • faccia

    越听越不对劲了。一个活泼泼的世界被讲死了。概念混淆,譬如精神与知性,真理与真相还有事实,有的讲不清楚的,干脆跳过,譬如情感,创造力,超验经验等等。试图将理论科学化,但很多论据都是没有科学根据,怎么能如此肯定理性就不存在于除灵掌动物之外的动物,观察一下很多动物狩猎,它们根据不同情况必须要做出判断,人对动物领域的认知还非常有限,就如同人对自己大脑的认知。

    OCEAN海洋 回复 @faccia: 你说的理性不存在人以外的动物是古代先哲说的,不是王说的。他本身就是否定了这句话。你回去重新听一遍吧

  • 8866407

    对佛教缘起论的一种细致、具体、科学的解释。酸永远不理解碱,只是在感应碱变成盐的那一瞬间才知道了碱,但此时的碱已不是碱,而是一种盐的状态,能感知到这种盐的状态就叫知,这种盐的状态就是一种存在的现象

    麦小鱼1998 回复 @wfwx: 你可以理解为,老王讲得是,阿赖耶识生成宇宙的机制,因果逻辑。完全不矛盾。

  • 心音口女

    物理感应-低等动物感性-中等脊椎动物知性-高等灵目动物理性的是精神发展的逻辑,同时也是一个客体本真逐渐扭曲的过程,所以我们现在感知是"失真"。而"美"是人类精神求存"感而不应"状态,所以解释我们为什么去大自然看到美的风景,觉得美却无法言说的感觉,是对万物同源一种似曾相似的熟悉,基因深处的牵挂。人从一个细胞体到软体的婴儿,到会爬的脊椎动物,再到会站立的猿类,再到所学所知成人,其实就是一百亿年宇宙生物演化及精神发展的一个过程,我们在孩童时代存在度高,有灵性;到成年就是一个代偿递增的过程,知识增多了,感性减少了,属性增加了,存在度低了;到老年又回归孩子状态,但是存在度更低,满足不了值,所以走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