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点卡片
二、思维导图
三、文稿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上一讲,我们谈到了俄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人物,沙皇尼古拉一世和他的统治时期。在俄国沙皇的家族史上,尼古拉一世是以“军棍沙皇”著称的。这一贬称是来自他执政时期,对外穷兵黩武,对内实行警察专制。世人就称他为“军棍沙皇”或“欧洲宪兵”。他的30年统治也被称作俄国历史上少有的黑暗年代。
这一讲呢,我们还是谈尼古拉一世执政时期,但是我们要谈这个时期非常有名的一桩文案,这个文案促进了俄国知识分子的觉醒,促进了俄国思想文化的繁荣。就像亲自参与这一事件的赫尔岑所说过的,当他听到这一事件的发生之后,感觉就像黑暗的夜里响起的一阵枪响,枪声惊醒了梦中人,枪声惊醒了革命者,这一枪就是恰达耶夫事件发出的。
赫尔岑(1812-1870)
1836年,莫斯科的一份很有名的杂志《望远镜》,发表了八封书信。这八封书信立即引起了俄国自上而下的强烈反响。随后,这八封书信被结集以《哲学书简》的名义再度发行,再次引起俄国上下的强烈反响。首先是沙皇尼古拉一世宣布作者恰达耶夫是一个疯子,派出宫廷御医给他进行治病,实为监视他。而在俄国知识分子中间,则围绕着《哲学书简》截然分成了两派。在公开的沙龙里、在秘密的集会上、在朋友之间的通信中,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各种各样的观点。在俄国历史上,这个事件就以“恰达耶夫事件”的名字载入史册。那么,恰达耶夫是谁?为什么八封书信就能引起如此大的轩然之波?它在俄国历史上又有哪些影响呢?
《望远镜》杂志
恰达耶夫是一位出身于莫斯科贵族家庭的军官,他从小就显露出过人的才能,后来加入了禁卫军,参加了抗击拿破仑的卫国战争。他英勇作战,获得了安娜勋章和铁十字勋章。但是,就在他的仕途一片光明的时候,他却因为对俄国的现实不满离开了军队。
在1823年到1826年,恰达耶夫在俄国失踪了,他去了哪里呢?他去了英国、法国、普鲁士、瑞士等国,他拜会了当时的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洪堡、居维叶、谢林和拉马奈等人,他深入地研究了欧洲的哲学、艺术、宗教等等。那么,在欧洲的游历使恰达耶夫的思想再度受到震荡。回国之后,他开始闭门幽居。随后呢,恰达耶夫就开始频繁地出现在莫斯科的各个沙龙里面,慷慨激昂地陈述自己的哲学观点、宗教观点,以及对俄国历史和现实的评判,从而引起了知识阶层和上流社会的广泛的关注。
洪堡(1767-1835)
居维叶(1769-1832)
谢林(1775-1854)
那什么是俄国的沙龙呢?在彼得大帝实行大规模的欧化之后,沙龙这种欧洲的风尚也被引到了俄国。于是呢,在莫斯科和彼得堡有无数个沙龙,而这些沙龙的主持者呢,往往是既美丽又大方、又有财产、而且是善良的女主人。那么,沙龙会收留那些贫困潦倒,但是才华横溢的诗人们,也会召集那些已经成了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来这里交流思想。
莫斯科一个很有名的沙龙女主人叫潘诺娃夫人,她约请恰达耶夫为她写八封信。她向恰达耶夫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就是作为一个女人,如何让自己的生活尤其是自己的精神生活,更加地有条不紊,更加地有收获呢?那么,恰达耶夫就答应她的请求,以书信的形式来回答她的问题。
潘诺娃夫人(1799-1835)
那么在最初的时候,也就是在八封信的前三封信里面,我们还可以看到恰达耶夫真的是针对潘诺娃夫人的提问来回答问题的。但是呢在后面的五封信里面,恰达耶夫心目中的收信人已经不仅仅是潘诺娃夫人一个人了,而是所有的俄罗斯人。他最后的五封信的内容已经开始就俄国的历史、文化、宗教、现实与俄罗斯道路来发表自己的见解了。这八封信的内容大致表达了这样的几层含义:
首先,恰达耶夫将落后的俄国与先进的欧洲做了一个比较。他认真地审视了东西方的发展道路和文化特点,也思考了俄国的地理与文化的定位,他痛苦地回顾了俄国曲折发展的历史,他试图找出俄国落后的原因,他认为俄国落后的原因就在于俄国的专制制度和东正教对人们的思想束缚。那么在他的眼睛中,就是“各个民族都有青春洋溢的历史,但是俄国却没有这样的时期。俄国有的是什么呢?首先是野蛮的不开化,然后是愚蠢的蒙昧,接下来就是残暴的异族统治”。这里指的异族统治就是蒙古—鞑靼人给俄国留下了这个不好的传统。
其次,他试图为俄国定位,就是俄国走的道路是东方式的还是西方式的。但是在他思考之后,他认为俄国人走的是一个悲剧性的道路,为什么呢?就像他所写的:“我们从没有和其他的民族携手并进,我们也不属于人类的任何一个大家庭,我们不属于西方,我们也不属于东方,我们既没有西方的传统,也没有东方的传统,于是呢我们似乎置身于时间之外,我们从来没有被人类的全球性教育所触及。”
也就是说,俄罗斯民族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自己从哪里去,它完全是这个被东方世界、西方世界,被整个世界所遗忘的一个世界孤儿。
恰达耶夫(1794-1856)
第三点,恰达耶夫认为俄国落后的原因就是农奴制度、专制制度和东正教的束缚。同时他认为俄国落后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继承彼得大帝所开创的欧化的道路。因为18世纪彼得大帝的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西方化的道路,但是恰达耶夫认为,彼得大帝的事业,他的后人没有能够继承下去,反而是因循守旧的思想统治了俄国社会。他这样写到:“曾经有一位伟人想要启蒙我们,为了让我们爱上教育,他向我们投来了‘斗篷’和‘白手套’,我们捡起了‘斗篷’,却没有敢去触动教育的‘白手套’”。
这里的“斗篷”和 “教育的白手套”是什么意思呢?在中世纪,如果骑士之间为了荣誉要进行决斗的话,他会摘下手上的白手套,脱下身上的斗篷,掷在别人的面前,向他表示挑战。如果对方捡起了手套和斗篷,那就意味着接受挑战。可是在这里,恰达耶夫认为“我们只捡起了斗篷,却没有去敢触动教育的白手套”。那么在这里,恰达耶夫运用了形象的语言,“捡起斗篷”表明想要与旧制度决斗、想要继承彼得大帝的事业。但没有敢触动教育的白手套,这里教育的“白手套”是指人们的思想深处,也就是俄国人不敢真正决斗,即使决斗了,也未能触及人们的思想和灵魂深处。一句话就是说彼得大帝也就是说彼得大帝进行的的大改革和全盘的西化,后人没有把它继续下去。
第四点,恰达耶夫认为,俄国之所以落后,是因为没有像欧洲那样经历真正的宗教改革,而东正教会一直在俄国发挥阻碍社会发展的作用。恰达耶夫在信中毫不掩饰地宣布,俄国的一切的不幸是源于东正教在俄国的兴盛,而东正教从来没有给俄国带来任何积极的和有益的东西。他甚至认为俄罗斯人接受东正教完完全全是一个历史的错误,而反观天主教和新教的欧洲,却走上了与俄国完全不同的道路。有鉴于此,恰达耶夫在每一封书信的后面都是这样写的:这封信寄自大墓地。
这里的“大坟墓”就是象征莫斯科是一个死人之城。这本《哲学书简》的单行稿一脱稿,就引起了极大地反响,沙皇政府立即派人查封了《望远镜》杂志和查抄了《哲学书简》。1836年10月19日,俄国报刊监察委员会召开会议,专门讨论了《哲学书简》的影响。但是,《哲学书简》仍然以手抄本的形式在朋友和同仁之间秘密流传。
但是人们对《哲学书简》的态度和反应是不一样的。除了沙皇尼古拉一世宣布《哲学书简》是一个疯子的胡说乱语,特派宫廷御医每天给贵族出身的恰达耶夫看病之外,东正教会认为恰达耶夫是一个叛教者。此外更大的反响是在知识分子中间。有人斥责恰达耶夫是俄国的叛徒,甚至莫斯科大学的学生致信沙皇政府要宣布拿起武器来对付民族的叛逆者恰达耶夫。
恰达耶夫的墓碑
但也有知识分子赞扬恰达耶夫的做法,于是呢就围绕着恰达耶夫的《哲学书简》和对恰达耶夫事件的评价,俄国的知识阶层在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展开了十年的激烈的争论。随着争论的不断深入,俄国知识分子的内部由于立场不同、认识水平不同,就发生了政治的分野,划分出了两大营垒,一个是西方派,一个是斯拉夫派。
什么是西方派?什么是斯拉夫派?“西方派”最初是它的对立面斯拉夫派送给他们的带有鄙视意味的称呼。最初的时候,“西方派”这个词几乎等同于“民族和国家的公敌”和“数典忘祖之辈”的含义。西方派赞同恰达耶夫的《哲学书简》,他们认为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二世事实上已经把俄国拉上了西方化的道路,他们大多数把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视为是限制俄国历史发展的阻碍,主张予以废除,而改行像英国像法国式的君主立宪制,或者是资产阶级共和制。他们相信,俄国原本就是一个欧洲国家,俄罗斯本就是一个欧洲的民族,俄国最终走向像修一样的发展道路。他们对彼得大帝的改革大家赞颂,期待当政的沙皇能够仿效彼得大帝自上而下地进行改革。这一派的代表人物很多,除了恰达耶夫之外,还有别林斯基、赫尔岑等人。西方派是以《祖国纪事》和《现代人》的杂志为核心,发表他们的观点,与斯拉夫派展开论战的。
《祖国纪事》是俄国早期的学术、文学、政治综合性月刊,1839-1884年在彼得堡出版
圣彼得堡出版的《现代人》杂志,1837年第6期
而斯拉夫派呢同样是他们的对手“西方派”送给他们的鄙称。它最初等同于“因循守旧者”的含义。斯拉夫派的代表人物是霍米亚科夫、阿克萨科夫兄弟、基列耶夫兄弟以及著名的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哲学家达尼列夫斯基等等。“斯拉夫派”大加赞美彼得一世改革前的莫斯科罗斯和基辅罗斯时代,认为那时的俄国社会一片和谐,大公政权、沙皇政权、贵族、平民、农民、商人,包括外国人都能和睦相处,各司其职。他们认为俄国完全可以根据俄国的历史特点,走完全不同于西欧的发展道路。
霍夫亚科夫(1804-1860)
弟弟伊凡•阿克萨科夫(1823-1886)
哥哥康斯坦丁•阿克萨科夫(1817-1860)
其实不管是斯拉夫派还是西方派,他们都是由俄国社会中思想先进的知识分子组成的。他们大都在欧洲居住过很长时间,或者经常去欧洲访问,熟知欧洲的数国语言,或者在欧洲接受过系统的欧化教育,甚至论战中的两派的一些骨干,仍然居住在欧洲。而且斯拉夫派中的许多人物原来都是“西方派”,像赫尔岑,只不过是他在经历了1830年的法国革命和1848年欧洲革命之后,他们被欧洲资本主义的丑恶所吓坏,而转向俄罗斯文化求救,就由西方派变成了斯拉夫派。
尽管西方派和斯拉夫派他们的观点有所差异,指出的发展道路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立足于俄国的历史与现实,将俄国与欧洲做了多方面的比较,都是苦苦探寻俄国未来发展道路的答案的。就像恰达耶夫为自己申辩的,请你们相信我比你们中的任何人都更爱自己的国家,也像最初是西方派,后来变成了斯拉夫派的赫尔岑所说的:“我们是对立的,但是这种对立与众不同。因为我们有着同样的爱,只是爱的方式不一样。我们像双头鹰一样,尽管我们的眼睛朝着不同的方向,但是跳动的心脏却只有一个。”
西方派和斯拉夫派之争,在俄国思想文化史上是具有重大的意义的,因为它标志着俄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是什么标志呢?是标志着它们有了独立的意识,有了批判精神,并且由此还产生了俄国思想史上的两大派别,一个是西方派,一个是斯拉夫派。而这两大思想传统,这两大思想派别就造就了未来的俄国知识分子的两大流派。一个是自由主义流派,另一个是激进主义,也可以称作是社会主义流派。
好的,我们做一下总结。恰达耶夫的《哲学书简》带来了俄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场大讨论,这场大讨论形成了西方派和斯拉夫派之争,标志着俄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而西方派和斯拉夫派的思想就变成了纵横古今的俄罗斯最有生命力的思潮。
下一讲我们的主题是俄国共济会,我将向你介绍一个俄国历史上最秘密的秘密组织,它伴随着俄国近代和现代历史的发展。好的,这一讲我们就到这里,谢谢。再见。
国际共济会组织的通用标志
俄国共济会的神秘入会仪式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总结的极好
东正教是错误,和当年我们说汉字是错误是不是有点想
好熟悉的剧情,这不就是现在公知和传统继承的区别,虽然公知爱不爱国鬼知道。同时也和维新派和洋务派一样。
谢谢。
👍
老师讲得非常好,短短的内容让我对俄罗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谢谢!👍👍👍🌹🌹🌹
恰达耶夫代表着受西方思想熏陶和影响的知识分子精英阶层的思想。他在《哲学书简》中对俄罗斯的定位很中肯。西方派与斯拉夫派的大辩论有很大的积极意义,所谓“真理越辩越明”。的确,这两大思潮纵横俄罗斯古今,时至今日,俄也没有成为一个全盘西化的国家。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倒是搞了全盘西化,最终使苏联解体。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历史文化,吸收别人的东西一定要有所取舍,结合自己的实际,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走自己的路,才可能真正强大。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就很有力地证明了这个道理的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