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02 | 作为流行经典,《心经》并非只有一部
 51.25万
试听180

心经02 | 作为流行经典,《心经》并非只有一部

00:00
13:59

今日佛历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我是钱文忠。今天我接着为您讲述佛教十三经。


从上一讲开始,我们进入了正题,也就是一部接一部地为您详细的讲述佛教十三经。而《佛教十三经》这部书里边收的第一部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也就是简称《心经》。用什么方式为您讲述?我采取了一问一答这样的方式。


这种一问一答的方式,实际上在印度古代也正是这种讲述经典的常用的手法。在上一讲当中,我提出的一个问题是,《心经》是不是只有玄奘大师这一个译本呢?还有没有其他别的译本呢?如果有其他别的译本的话,玄奘大师的本子有什么特点呢?


在上一讲临结束的时候,我就告诉您,《心经》的中文本有很多本,现在比较容易找到的大概就有八个本子。那么在历史上还有一些后来被湮没了的,也就是散失的本子加起来,有学者认为大概有十三四种本子。那么在我前面提到的金陵刻经处出过一个小册子,叫《般若心经七译》。从这个小册子的名字,你就可以看出里边收了七种译本,他基本上是按照翻译者的年代来排列。


七种译本《心经》 

它收的第一部经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这是谁翻的呢?鸠摩罗什翻的,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鸠摩罗什梵文名字叫Kumārajīva,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位僧人,非常重要的翻译家。


他翻译的好多经典今天依然流行,而它的流行度还丝毫不亚于玄奘的译本。中国佛教翻译史上有旧译和新译,旧译的代表人物就是鸠摩罗什,新译的代表人物就是玄奘大师,很多朋友都知道。第一部《心经》就是他翻的,叫《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第二部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下面题的是“唐三藏法师玄奘译”,这个就是我们现在很多人背诵的,很多人抄写的本子。


第三个本子叫《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是由谁翻的?是由一个外国僧人翻的。这个外国僧人,后来到了唐朝的时候到了中国,他也学习了汉文,梵汉兼通,或者在中国助手的协助下翻译的。所以下面署的是“唐摩竭提国三藏沙门法月重译”。摩竭提就是摩揭陀Ma=gadha,是古代印度的一个地区,把它的来历写出来了。这是第三部。


第四部的版本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个名字跟玄奘大师的译本是一模一样的,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下面题的是“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共利言等译”,意思是这个本子是个集体翻译。是唐朝的时候来自罽宾这个地方,今天的克什米尔(当时翻译成罽宾,是今天就是和中国新疆接壤的一个地方)。这个译者名字叫般若,由他跟利言等等其他僧人一起翻译的。这个本子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名字跟玄奘大师的翻译的本子名字一样。


第五个本子也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个本子很重要,因为它是在敦煌石窟的藏经室里发现的。它题的是“大德三藏法师沙门法成译”。这个法成是敦煌非常重要的一个僧人,在佛教史上也很重要。敦煌藏经被发现了以后,这个法成就越来越被大家重视。


那么第六部经叫什么呢?《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谁翻的呢?“宋西天译经三藏施护奉诏译”。这也是我们讲的《心经》的汉译的最后一个译本。它是宋朝的时候来自于西天,也就是来自于印度那边的一位法师叫施护,他奉皇帝的诏命翻译的。这是第六个本子。


然后在金陵刻经处的《般若心经七译》这个小册子里面,最后收的是《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也是从敦煌里边发现的。什么叫“翻对”呢,就是这部经,如果大家拿到手上一看,会发现每一个都是汉字,但是您根本没有办法读,为什么呢?


他是用汉字去写梵文的音。比如刚开始的般若它是“钵啰”。汉字读下来就是:“钵啰誐攘,播啰弭哆,紇哩那野素怛囕”,你怎么读啊?其实是Prajñāpāramitā Hṛdaya sūtra,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了。


这种用汉字来写外文的音,咱们小时候都用过,比如小时候很多朋友读英文的时候,老师念一遍thank you,我跟着读一遍thank you,但我怕回去忘了,我就下面用汉字写三克油,对吧?如果你不懂英语,你看见三克油,你知道什么意思?比如good morning,我们很多朋友写“古德猫宁”对吧?


那么在这一部《心经》就是全部是用中文来记梵文的音,也在敦煌石室里发现。


《心经》历史和版本的复杂性 

那么七部经除了最后一部特别奇怪以外,前面的也六部明显的不同。玄奘大师的译本和比他早200多年的鸠摩罗什的译本最为接近。无论从篇幅的角度,从术语的角度、格式的角度都是最接近的。放到今天甚至可以这么说,你如果不知道背后的历史因缘,你会认为玄奘大师是不是抄袭鸠摩罗什的?


当然不是。然后接下来的几个译本的篇幅都比前面两种要大,也就比鸠摩罗斯和玄奘的译本要大,篇幅要长,而且格式也不太一样。


现存《心经》最早的译本肯定是鸠摩罗什的译本。归在玄奘大师名下的译本《心经》问世以后,还出现了好多种其他的译本。前面讲到了宋朝的施护,在公元981年前后翻译的是最后一个译本。这里边就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情况,大概在玄奘大师以后,每个世纪就出现两种《心经》的译本,而且每个新译本在内容方面都有所增加和改进。


这就有一个地方让我们困惑,为什么在鸠摩罗什和玄奘之间的两个世纪当中,就没有发现其他任何《心经》译本呢?这是一个疑惑。第二个疑惑是在过去的书目当中,也就是说过去的记载当中,我们也没有找到记载着署名为鸠摩罗什翻译的《大明咒经》的译本。而且看来玄奘大师他本人好像也并不知道在他之前鸠摩罗什有过这样的译本。这是《心经》生命史上一个巨大的疑团,就吸引了很多学者的注意。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而且更重要的是最早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也就是今天放到鸠摩罗什名下的,在最早的时候并不明确这是谁翻的。而玄奘大师翻译的《心经》,也是在玄奘圆寂以后几十年,才说是玄奘大师翻的。这个就很奇怪了。


《心经》的来源 

于是学者就去研究。现在看来,鸠摩罗什最早翻译《心经》,大概是没有疑问的。为什么?因为鸠摩罗什翻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和他本人翻译的《大品般若经》,也就是梵文的《二万五千颂般若》第二品中的一部分文字是一字不差,那就能认定这确实是鸠摩罗什翻译的。所以,原来《心经》并不是一部经,只不过是大的《般若经》的一些内容了。


后来归在玄奘大师名下的译本又跟鸠摩罗什译本那么相近,这到底发生了什么呢?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当我们去仔细考量印度佛经的历史的时候,我们发现在印度出现梵文本《心经》的年代,比玄奘大师要晚了一百多年,这就太神秘了。换句话说,在印度还没有《心经》这样一本梵文佛经的时候,咱们中国已经有了至少两个汉语译本,这完全是不符合逻辑了,这就成为《心经》史上一个最重大的谜团。


这个谜团到底有没有解释呢?换句话说,玄奘大师跟《心经》,到底有一种什么样的因缘呢?为什么《心经》会被归到玄奘大师名下,这样的疑团确实必须解答。这个答案。我留在下一讲为您讲述。今天就讲述到这里。感谢您的垂听。


欢迎加入《钱文忠讲佛教十三经》官方社群,分享你的听课感受,与佛友们读经、抄经打卡学习,学佛路上不孤单。【添加课程小助手:xptmemeda,回复“学佛”进入学习交流群】

用户评论
  • 听友95759616

    一一共多少集?

    钱文忠 回复 @听友95759616: 小助手:更新至200集

  • 热情奋斗一生

    讲佛经的老师很多,钱老师不但讲了佛经的意义,还详细讲了佛经的由来,中外佛经的对比,佛经在不同文化下的情况,各个历史时期和不同版本的情况,非常详细,非常精彩,让不了解佛经的能更清晰,明了的认识佛经。了解的对佛经能更进一步的了解,非常值得收听。

    福慧双修31 回复 @热情奋斗一生: 你自己理解理解,你听多了会听错

  • fishdzy

    这钱老师明细不是讲经义,讲得的是学术研究成果。

    风之乐呵 回复 @fishdzy: 人家是学者又不是居士和僧人。

  • 海洋_m5d

    到底讲版本学还是讲心经内容。

  • 逍遥散仙金

    到目前为止讲的都是文化垃圾,垃圾中的战斗机,因为这些都是根据有关文献推测的,也不保真。

    韩庆生 回复 @逍遥散仙金: 没人逼着你听

  • 1862930gzfs

    我办了VIP会员,198元两年,为什么只让我试听180秒呢?我就是用自己的柜员登录的,都能看到我的VIP用户名。也就是说买了会员,这些课程还要单独买?

    钱文忠 回复 @1862930gzfs: 小助手:《钱文忠讲佛教十三经》为精品付费专辑,需要单独购买后进行收听。成为vip可以畅听《钱文忠说佛》。

  • 听友200622183

    其实我觉得没必要讲佛经的(具体)来源,因为佛无定法,世间法皆为佛法。因此讲解佛经本身就好了,又不是做佛经的学术研究

    听友200622183 回复 @听友200622183: 对于平常学佛或者想了解佛经的人了解佛经的本质就行了。对于平常人来说了解佛经的具体来源不是很重要(佛说佛法即非佛法,在我看来佛法从浅处说是从善之道,要心怀菩提心,从宏观上讲就是普度众生)。当然佛经的来源也很重要,但那是对于专门深入研究佛经的人或者高僧而言的,普通人学习佛经理解佛经就够了。

  • 证悟菩提心

    收费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要尊重知识,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哪怕一集一句能帮助我们开悟,都是无价的。我认识佛教是从钱老师的《人间佛陀释迦牟尼》开始的,受益匪浅

    干将2 回复 @证悟菩提心: 你悟了吗?

  • 胡一平

    学者若不是真修实证,仅靠书本知识和感悟,就来说法,是为谤法毁法。

    叮当猫_wh 回复 @胡一平: 你这么说就太保守了,佛自己都说了,如果有人能为他人颂持哪怕一句经,都是功德很大的。法布施为上。佛法的传播者,只有具备正知正念就好,否则照你的要求,恐怕世上能闻听佛法的机会就更少了

  • 漏录

    讲内容吧,历史过去了,我要看历史就看历史,心中我有的就有,不想知道哪个道派牛逼

    无限再生 回复 @漏录: 没错,真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