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招】初涨时期股票应对策略(二)

【第二招】初涨时期股票应对策略(二)

00:00
11:51

    一只股票处于长期的下跌中,当再也没有力量下跌,且成交量极度萎缩时,即有可能会反弹,就像一只橡胶球,落地后形成反弹,它的反弹必须伴随有成交量的逐步放大,这样才有力度。这种股票反弹形态如V形,股价沿着一条斜线缓慢下跌,到了底部后,又沿着一条斜线缓慢上行,上行过程中,成交量明显放大,这种类型的股票,在底部阶段没有整理期,而是直接反弹,反弹的过程,是温和上行的。


比如一只股票经过长时间的单边下跌,总体跌幅较大,形成了一条长期下降趋势压力线,股价被压制, 一时难以摆脱这条下降趋势压力线的束缚。这只股票在下面再次无量大跌,之后有了一次回升,但并没延续反弹,而是又一-次小跌,再形成一次有力的大幅拉升,并连续小阳线上行,此时成交量开始逐步一点一点放大,小阳线伴随大阳线,形成反弹,开始收复失地。


这只股票股价经过大幅下跌后,股价严重超跌,随着大势止跌开始转好,该股股价出现止跌迹象。随后的几天,在盘面看到成交量开始放大,股价止跌有回升迹象,说明有股较大的买人力量,开始吸纳股票,由于股价长时间下跌,卖方力量极弱,这一股买入力量很快将股价拉高到一定的价位,股价重心不断上移,我们可以看到这只股票的股价呈V形反转形态。由于大量买盘的介人,成交也开始活跃,成交最伴随股价的不断上涨开始放大,这说明有较强的买盘接手了所有抛盘。


这种K线形态的形成通常与个股的基本面变化和大的政策导向有关。主力为了达到快速吸筹的目的,会突然进场拉高股价,接手大量抛盘,形成超跌反弹的V形底,股价一旦反转上涨,涨速较快,普通投资者通常来不及介入,在犹豫不决之际股价已有较大涨幅。


怎样判断触底反弹


首先,需要判断左侧有一条长期下降趋势压力线,时间越长越有效,约几个月的时间;其次,股价运行到最后,成交量极度萎缩,股价还有可能大跌一次,这有可能是它的最后一跌。不过,此时,也别急于下结论,需再观察,股价温和上涨之后,有可能再回落下去,经过短时间的小震荡后,如发现股价开始慢慢小阳线持续回升,且逐步距离下降趋势压力线越来越远时,基本就可判断它触底反弹了。



触底反弹的实际价值


可以在底部区域介入,一般反弹会有一定高度,不是短时间就会结束的,可坚定信心,耐心持有一段时间, 会有较好的回报。


注意在反弹的过程中,会有某天拉升或者打压的情况出现,但股价很快又会回到其上升趋势线上。



下面分析两个案例

案例一:多条下降趋势压力线

   
在一只股票下跌过程中,出现两条下降趋势压力线,当第一条下降趋势压力线比较陡,然后再出现一条比较缓的下降趋势压力线,最后开始出现反弹。



实战操作意义


短时间内形成的下降趋势压力线不一定可靠,时间要放长一点观察,当再次出现一条变缓的下降趋势压力线,并且时间比第一次下降趋势压力线更长时,第二条下降趋势压力线就可以确定了。


当出现脱离第二条下降趋势压力线的连续小阳线时,基本就可确认上升趋势通道形成,此时,即可介入,坐等后面逐步加快的上涨,若伴随成交量的明显放大更有效。


两条下降趋势压力线,第一条较陡,第二条较缓,反映了触底反弹的重要形态。这两条下降趋势压力线反映了投资者的心态,从刚开始下跌时的惊慌,卖出者较多,到下跌一定幅度后,脆弱的投资者已先出局,留下来的,基本上是麻木的或者坚定的投资者了,股价下跌速度明显慢下来,成交量也严重萎缩。


主力得知投资者的心态,在底部区域吸筹变得比较缓慢。一般反弹趋势线先缓后急,为了隐藏意图,在反弹初期,主力缓慢推升,通过控制股价涨幅和成交量来掩人耳目,当股价涨到-定程度时,会引起投资者的注意,此时,主力即选择快速拉升上涨,不留更多时间给投资者观察反应,一些投资者可能在仓促的情况下贸然追涨,主力通过震仓,很容易吓出这部分心态不稳的投资者。


其实,当我们发现股价已初步处于上升趋势线上时,即可先期小资金参与,不必等到主力开始拉升时才仓促追进。

案例二:底部构筑小平台



一只股票先出现一条下降趋势压力线,在底部几个交易日形成一个小平台,然后反弹上行,股价沿上升趋势线上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