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自我激励3:走出舒适区,有挑战才有心流

11 自我激励3:走出舒适区,有挑战才有心流

00:00
16:01

上一讲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游戏化”中的奖赏机制,正确激励自己,让你在工作中体验更好,不拖延。


今天这一讲,我们要说的是“游戏化”这个小模块的最后一部分,如何制造心流体验。


一、工作比娱乐更容易有“心流”体验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工作、学习这些让你拖延的事情往往都是因为会让你感觉不舒服。这种不舒服一般有两面,要么觉得无聊,要么觉得焦虑。


其实就是第6讲,我们在说“计划和现实平衡的黄金计划表”的时候说到的,是一个任务难度的问题。


如果任务太简单,你就会觉得无聊;如果任务太难,你就会感到焦虑。


游戏呢,恰恰就是通过调节难度,让你面临的任务不过于简单,也不过于艰难。


在这样不无聊也不焦虑的情况下,你就比较容易能够进入一种全神贯注、沉浸其中的心理状态,也就是“心流”状态。


你不要觉得抽象,其实你在生活中肯定有过这样的体验。


比如你在刷剧、上网、打游戏、看小说的时候,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吃饭、忘记了上厕所,甚至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忘记了一切,这就是你处于心流状态中了。


“心流”这个概念,是由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的,他可以说是积极心理学的奠基人。


积极心理学的重要之处在于,它把心理学从关注人类心理的消极方面,转向了关注积极方面和幸福感。“心流”就是在这样背景下产生的。


你可能会想,打游戏确实能够让我忘记时间,有进入“心流”的幸福感。


可是工作不一样啊,工作只会让我感到压力,每个过完周末要面对周一的夜晚都让我感到焦虑,我只想拖着。


但是米哈里的研究发现,成人生活中,出现心流的大部分时间其实都是在工作中,而不是娱乐中。这个百分比在工作的时候有54%,休闲时候只有18%



这是因为工作其实可以和游戏很像,有目标(销售业绩)、有规则(规章制度)、有反馈(上司的评价)、有奖赏(工资奖金)。


你要做的是调整工作的状态,在理想的状态下,你的工作难度和能力匹配,有一定的挑战性,而你又需要集中精神来应对,就很容易产生心流状态。


这里我多说一句,如果按一天平均工作8小时、睡眠8小时,我们现在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可能要占到我们清醒时间的一半以上。


所以,如果要让你的生活体验有所提升,不被拖延的焦虑裹挟,你就必须要考虑你的工作体验。


二、走出舒适区,获得“心流”体验


如何在工作中达到心流状态呢?


我们前面说了,它背后的心理机制是,调节任务的难度,当你不会觉得焦虑或无聊的时候,就能够不想结果、关注当下,体验过程的快乐。


那如何调节任务的难度?


对于任务太难的情况,我们在第9讲中说了,你可以借鉴游戏化中拆分“任务粉末”的方式,给自己设置一个个可达到的小目标,不断进阶;


对于任务太简单的情况,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重点,你要给自己增加难度,走出舒适区。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同事:工作年头不短,日常工作也算兢兢业业、井井有条。


但他们永远在重复做一些基础工作,甚至接电话、传文件、复印、扫描、发快递这种职场新人式的工作也还是交给他做。


有的时候领导给他压压担子,稍微增加点难度,比如组织会议、策划个展览,他却总是抱怨一大堆,做得匆匆忙忙,最终完成的效果也不好。


那么究竟为什么会导致他这样的情况呢?


这是因为啊,平时做的基础的工作并不能激发他对工作的热情,他整个人已经懈怠了,或者换句话说,闲废了。


所以当有机会突破舒适区的时候,他就往往不敢迈出那一步。这样的人往往是最拖延最磨蹭的。


相反那些工作中永远很忙碌的人、敢于面对挑战的人,反而工作效率高、热情也高,相应的,获得的各种机会也多。


我们要成为的是后者,不是前者。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的能力圈和对世界的认知,可以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


这三个区域可以用同心圆的方式形象地表示出来。我在文稿中附上了图,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回头查看。



(注:你的能力圈和对世界的认知,可以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


舒适区说的是,你对这个范围内的人和事都非常熟悉,有把握保持稳定的表现。


待在舒适区,你会感到放松,焦虑也会降到最低,但是长期在舒适区,就只有重复没有挑战。


也就是我们说的,会因为无聊而拖延。


舒适区外的学习区,说的是,对你来说有一定挑战,因此会感到有些不适,但是不至于太难受。


最外面的是恐慌区,说的是超出你能力范围太多的知识或者任务,你会感到严重焦虑、恐惧,甚至可能崩溃、放弃。


也就是我们说的,因为太难而拖延。


用一个例子在解释一下这三个区。比如,对于一个女强人来说,她熟悉的工作就是她的舒适区。


当她选择作为全职妈妈回归家庭,那么下厨房、照顾家人孩子的饮食起居,可能一开始对于她来说是学习区。


可是等她经过一年两年,习惯了家庭生活,很久没有应酬、交际,再要回到工作岗位,发现工作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时候。


面临的可能就变成,家庭生活是“舒适区”,新的工作岗位是“学习区”甚至“恐慌区”,就会感到压力。


那对于一个人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是怎样的呢?


不是躺在舒适区,也不是站在“恐慌区”被巨大的负面情绪追着跑。


而是站在舒适区和学习区的边缘。在这里你会维持一种积极、并且轻微焦虑的状态,你就会不断学习和适应有挑战性的新东西。


我们把它叫做“最优焦虑区”。在这个区域,你可以保持最佳的创造力和工作表现。


三、三步走出“舒适区”


那如何走出“舒适区”,又避免让一下跳得太远,进入了“恐慌区”呢?我给你三个步骤。


第一步,你要评估你拖着不做的事,和自己能力之间的关系,把它定位在同心圆相应的区域。


舒适区的拖延,是你内心深处觉得完全可以胜任,但事情太无聊不想做——这是源于我们第三讲说的,对任务的价值感低。


你可以参考第三讲中给工作赋予价值的方法。


同时提醒自己,不要因为信心满满就迟迟不动,因为工作中有无数的不确定性,随时可能有新情况打乱你的节奏。


如果不能安排好时间节奏,很可能在日常小事中翻船。


恐慌区的拖延是你不确定自己能否完成,对工作的过程和结果充满了怀疑和焦虑,所以不敢做——这是源于我们第二讲说的,对自己期待低。


这时候你应该搞清楚你恐慌的是什么。弄清你恐慌的原因,就不容易陷在这样的负面情绪里,解药也就有了一半。


一般来说,那些能让我们恐惧的工作通常都比较复杂,你要做的就是像第8讲中说的,把任务拆分,先把你擅长的部分完成,等进行到你真正恐惧的部分,发现任务已经完成大半,自然就没那么可怕了。


第二步,针对定位在舒适区的工作,你可以试着给它增加难度,让它进入“学习区”和“舒适区”的边缘。


比如压缩时间,平时两个小时能完成的工作,今天90分钟能不能完成;又比如提高质量标准,要求自己对工作中一个问题提供多种解决方案。


这些对你来说,相信就有一些挑战了。


我自己的一个例子是,我特别讨厌写报告,它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在舒适区的任务,但是作为常规性的报告太无聊,就是不想做。


有一段时间我需要频繁地出差,我又特别讨厌在机场候机。


于是,我就想到把这两件事结合起来,在候机的时候写报告。


这样一下子就能用一半的时间完成两件事,同时由于候机大厅会有一些嘈杂和干扰,我平时都习惯在绝对安静的环境下工作,还能考验我是否能在吵闹的环境下集中注意力,完成自己满意的工作量。


你看,这对于我来说就变成了一件舒适区之外的事,是我给自己制造的挑战。


在这里,我想额外提醒你两点:


第一点,对于每个人而言,舒适区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走出舒适区”不是要去尝试一些常人看来是刺激、危险的事情,比如辞掉高薪工作改行做自己喜欢的事,或者退学去流浪、去创业。


其实啊,只要一件事对于你来说是有挑战的,就是你走出舒适区的一次尝试。


第二点,走出舒适区需要练习。


哪怕是我们刚刚说的,在平时工作中给自己设置这样的小挑战,好像微不足道,但很重要。


因为随着一次次的小练习,不断迈出一小步,当真的有机会来临,需要你挑战自己的时候,你才能迈出那关键的一大步。


这里我给你一个小建议,尝试一次小冒险。


在今天的训练营任务中,我给你准备了一张任务表,里面可能是一些你平常不太做的事。


你可以挑选其中对自己有挑战的,尝试一下。我先说一下有哪几条:


1、给陌生人打个电话,向他介绍你自己;


2、跟便利店的店员聊天,了解他为什么在便利店工作;


3、叫朋友介绍陌生朋友给你认识,然后单独吃饭聊天;


4、到理发店换一个一直不敢尝试的发型;


5、发一条微信朋友圈,集200个赞;


最后一条听起来可能会有点难度,我稍微跟你多说两句。


一方面你要想,我要发什么样的内容才能有这么多人来给你点赞。


另一方面你要看看你微信的朋友总数够不够,如果不够,那你就需要拓展新的朋友,如果足够,那你就需要想想怎么发动大家来给你点赞。


完成了小冒险之后我想你很快就会发现,迈出舒适区也没这么可怕。


接下去我们讲“走出舒适区”的第三步,设置趋近型目标。


突破舒适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果你还有些顾虑,不太敢行动,我告诉你一个小方法,可以强化你的动机。


说的是,你要把你要做的有挑战的事,表述成你想达到的成就,而不是你想避免的失败。


比如说,你表白的时候设定的目标应当是“我希望她能接受我”,而不是“我不想遭到她的拒绝”;


你减肥的时候,应该要求自己“每一餐都要营养均衡吃得健康”,而不是“不能暴饮暴食”;


你在写报告的时候,告诉自己“要服务于某某主题,我这段应该写123”,而不是“我不能跑题不能啰嗦”。


在心理学里,这两种不同方向的表达方式称为「趋近型目标」和「回避型目标」


趋近型目标呢,是那些暗示成功的目标。而回避型目标呢,是暗示我们要避免失败的目标。


你要给自己设定的,是暗示成功的“趋近型目标”。


这样做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当我告诉你:别想一头大象,你会想什么呢?是不是在想一头大象?


所以当你已经做好准备要挑战自己的时候,你应该提醒自己的是,正向的成功和努力方向,而不是可能的失败。


这样可以大大加强你突破舒适区的心理暗示。


我在文稿中配了一张表格,感兴趣的话,课后可以打开文稿,能有更好的理解。


(注:“回避型目标”和“趋近型目标”对比图)


应该说,挑战舒适区是一个我们一生都要面对的问题。


舒适区的可怕就在于太舒适,舒适到你意识不到问题的存在,甚至意识不到你因此而拖延。


嫌弃工作乏味、收入低,可找工作也很麻烦,就耗了下去;接触越久越觉得男朋友渣,可找一个更好的也难,就这么凑合了。


希望今天这节课后,你可以不被限定在舒适圈里,开启更广阔的道路,不留遗憾。


今日小结:


总结一下,今天我们说了“游戏化”小模块的最后一部分,如何借鉴游戏中调节任务的难度,来达到心流体验。


这里面最关键的,是要敢于挑战舒适区。你要记住三点,


第一点:明确任务在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的定位,


第二点:给舒适区的任务提高难度,


第三点:设置趋近型目标,给你正向的心理暗示,希望这些内容对你有所启迪。


今日训练营任务:


今天的课程内容是,如何走出舒适区,当你有挑战的时候,才更不容易拖延。


走出舒适区需要练习,我给你列了一张任务表,由简单到难,你可以挑选对你有挑战的任务做一做:


1、给陌生人打个电话,向他介绍你自己;


2、跟便利店的店员聊天,了解他为什么在便利店工作;


3、叫朋友介绍陌生朋友给你认识,然后单独吃饭聊天;


4、到理发店换一个一直不敢尝试的发型;


5、发一条微信朋友圈,集200个赞。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果宝_bu

    老师的方法真好,但是我有个疑惑,每次开始工作一段时间后脑子就开始发昏犯困,是怎么回事啊?是因为脑子转的太少吗?习惯了舒适区吗

    世说同学 回复 @果宝_bu: 首先要看你是不是没有休息好,如果没有休息好,不要强迫自己,可以参考后面第19讲、20讲的内容进行自我调节,然后再积极投入工作;如果不是没有休息好,那么确实需要考虑你是不是足够积极投入、高效运转了呀,当你投入到工作中、给自己一些挑战,相信你不会觉得犯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