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不一样的学琴路

第5课 不一样的学琴路

00:00
13:53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们,你好,我是靳潍,欢迎来到我的课堂,一起分享《两个天才宝贝的养成日记》。

 

我的两个孩子都喜欢弹钢琴,尤其迷恋不少人听了就打瞌睡的古典音乐,家里每天好几个小时琴声缭绕,肖邦、李斯特和贝多芬,是他们最着迷的。

 

可三年前我压根儿没设想过这种情景。一种根深蒂固的成见让我坚决反对孩子学钢琴。

 

孩子学琴辛苦,父母混合双打。

作业可以不做,钢琴不能不弹。

考过十级还够不到专业的边。

 

这些关于学琴的负面体验给我造成强大思想恐惧,孩子还没出生我就决定,我的孩子不要受这种苦,我更不会跟着上这条“贼船”。练琴需要大量时间,有时间在小凳子上受罪,不如出去运动、享受大自然。

 

同龄华裔孩子早就走上学琴之路,不学钢琴的华人孩子我几乎没见过。但我就是不为所动,因为我坚信,不让孩子们学琴,是为了他们好。

 

在“小咕哩”六岁那年,我们去一个朋友家聚会,他家孩子学琴三年,流畅演奏的画面深深种在了女儿心里。

 

没过几天“小咕哩”尝试着跟我说:“妈妈,我也想学钢琴。”

我说:“那个太辛苦,我们不用学,我们去玩。”

过了几个星期,她又跟我说:“妈妈,我想学钢琴”。

我说:“钢琴很贵,你肯定弹不了几天,然后那么贵的东西放在那里接灰吗?”

又过几天,女儿又来求我说:“妈妈我想弹琴,而且我会keep playing。” 就是一直学的意思。

 

其实,那时我还是非常犹豫,心里预设的画面是孩子肯定不会坚持,而我也没有耐心和精力去陪她。我们都不用自找罪受。

 

但我老公说,孩子那么想学还是应该鼓励,我们不求考级,没有压力,不跟别人比,什么时候不想学了我们就停。

 

就这样,我带着“小咕哩”来到离家最近的音乐学校,第一天还跟校长强调说,别给孩子压力,我们只需要enjoy。

 

“小咕哩”一接触钢琴就进步神速,从认识黑键白键开始,到每星期一首小曲弹下来,还不到半年时间,四本初级教材和RCM的一级二级就弹完了,那架势简直是摧枯拉朽。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RCM, 这是加拿大的钢琴考级制度,由多伦多皇家音乐学院制定,全国统一教材,业余分为十级,以上还有教师证书、表演证书和专业表演证书。

 

可更令人意外的是儿子“小麦粒”。一开始觉得男孩跟钢琴没关系,就没把他纳入考虑范围,但每次“小咕哩”练琴,哥哥都贴在琴边上,专注地看,然后等妹妹站起来,他就急忙试着弹。没多久,哥哥已经不用请教妹妹,自己看谱自学,渐渐地,会弹的曲目甚至比妹妹还多了。

 

“小咕哩”在音乐学校学了八个月后,校长跟我说她进步太快了,要换一个更厉害的老师来教。这时我才跟校长说:“其实啊,我家里还有个儿子,完全自学,现在也不比妹妹差了。”

 

校长一听大惊失色,说:“怎么可能?还从来没听说过有这种事,快把他带来,我等不及要看这是什么样的孩子。”

 

等我把”小麦粒“带到音乐学校,校长拿出一本RCM三级的书让他识谱弹奏。虽然“小麦粒”没有接受过正式的钢琴教育,却不会被这“三级吓倒,他还真就一边识谱一边把这曲子弹了一大半。可以想象校长当时脸上那不可思议的表情,她一再向我确认“小麦粒”以前真的没学过钢琴吗?我说在妹妹开始学之前,他们连钢琴长什么样子都没见过。

 

两个孩子被校长安排给了全校最好的钢琴老师,之后他们进步更快,而且越来越沉迷于钢琴技巧和古典音乐。现在弹琴、听音乐已经是他们的习惯,是生活一部分。儿子还获得了音乐学校年度奖学金,这是1000多名学生中唯一的名额。

 

这是怎样的惊天大逆转!我现在会后悔,早点让孩子学琴说不定现在弹的更好,但也非常庆幸,还好那次去朋友家聚会,让“小咕哩”有了学琴的渴望,更感谢她的执着,要不然我家这两个“小天才”真的会被妈妈的固执和偏见埋没了。

 

总结爱上钢琴并进步神速的原因,最重要的是他们自己热爱。这种喜欢,或者说passion点燃他们对钢琴和音乐的强烈渴望,驱动着大脑去聆听记忆,驱动着手指去反复练习,驱动着好奇心去不断深入发掘。

音乐和他们的大脑结构,似乎有着神奇的吻合度,他们喜欢自己去找古典音乐聆听,然后自己找到乐谱,自己在键盘上摸索,一直到最后把一首曲子弹出来。

 

说实话,两个孩子在学琴上完成的一切,他们付出的时间和辛苦,就是一个成年人,都是不容易做到的,我真心佩服他们。如果不是有激情,有热爱,这是难以坚持,是不可思议的。

 

兴趣是最重要的老师,这是老生常谈的道理,可直到孩子学琴这件事,我才真正理解了:发自内心的兴趣能产生多大的驱动力!

 

这就是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主题:孩子的兴趣要由孩子自己去决定,他们内心的passion就是一个指导方向的灯塔,他们会跟随那灯塔的光,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

 

作为爸爸妈妈,再开明都难免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设定孩子应该有什么兴趣爱好,参加什么活动。

 

假设我非常喜欢跳舞,或者小时候向往却没有机会,那么我的女儿腿长,肯定要学跳舞了,腿不够长也要跳舞去拉拉筋,如果是偏瘦,跳舞能增加运动量,要是超重,那更要去跳舞减肥了。

 

如果我喜欢下棋,那么当然要把儿子培养成小棋手,这样以后对弈就不用去公园找大爷了?

 

如果我没有画画的细胞,那么会找出千百个理由反对孩子学艺术。孩子小的时候我会说,画画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颜料涂在衣服上也洗不掉;初中时可能会说,画画太浪费时间影响学业,你还想不想考好大学;等到职业选择的时候又会说,画画有什么前途,相当于不务正业。

 

但以上观点不来自于孩子,是家长根据对自己孩子的了解,或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喜好总结的,对很多事物,孩子如果没有强烈好恶,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那么家长的指引无所谓对错,基本上都是有益孩子的。比如踢足球能强身健体,学乐器能开发大脑,跳芭蕾能提升气质等等,但如果家长的观念跟孩子内心的passion冲突了,那因为我们的自以为是,有可能让孩子错过真爱,也有可能把孩子逼得狗急跳墙。

 

来到加拿大后,我第一次了解到冰球,这是这个国家的国球,在我看来,冰球很酷,很帅,暗自设计好儿子以后一定要学打冰球,十几岁要是能进个准专业队就更好了。所以我很早就带“小麦粒”去学滑冰,也把他送到了很好的冰球学校。

 

不比不知道,虽然儿子的滑冰技术还OK,随便打着玩儿时控球技术也不错,但到了相对专业的冰球学校,基本训练动作一做,和其他孩子比就相形见拙了。冰球是一项速度很快、动作激烈甚至粗暴、配合度又极高的运动,如果滑冰的速度技巧没有优势,性格上又不愿拼抢,那连球都碰不到,更不要说有人愿意跟你打配合了。

 

“小麦粒”坚持了两年,主动提出不想再打了,我觉得放弃挺可惜,就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在冰球场上不厉害,但我做其他会很厉害。”

 

我没有强迫他,当然打冰球的开支也非常大,没兴趣也就没有坚持的必要了。

 

有一段时间,我总在固定时段带两个孩子去游泳,结束后“麦粒”会先换好衣服,在外面等。游泳馆对面是个室内运动馆,那个时段总会有一群大孩子打曲棍球,儿子就站在门口目不转睛地盯着看。

 

你猜的没错,儿子爱上了曲棍球。其实这项运动跟冰球差不多,只不过一个是在冰上滑着打,一个是在球场上跑着打。“小麦粒”学冰球那两年对于规则和技巧他都掌握了,他的劣势在于滑冰,而曲棍球,因为把冰刀扔了,他又是属于学校里跑得最快的几个孩子之一,自然又找到了优势。

 

到现在,“小麦粒”已经跟随本市少年曲棍球队打了四年,每年都参加年度锦标赛,代表球队得过两次冠军、一次亚军。

 

现在的我,对孩子的兴趣选择已经完全抱着开放的态度了,就算有一天他们说不弹琴了,我会觉得很遗憾,但不会强迫。

 

作为家长我们能做的首先是给孩子机会,也就是exposure, 必须让孩子了解有这么样东西,他们才能产生兴趣。一开始不让他们弹琴就是不给exposure, 而带“麦粒”学冰球,这个exposure是柳暗花明,毕竟通过冰球他爱上了曲棍球。

然后我们需要引导和鼓励,父母的骄傲感和参与度其实是很多孩子坚持的动力。

除了这些,我们能做的就很少了,只能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自由和机会找到他们的passion。

 

在冰球学校的时候,有个韩国男孩打得特别好,那时候他是我的偶像,总在幻想“麦粒”什么时候能像他这么厉害。后来儿子放弃,我和这位韩国妈妈也就断了联系。

 

前不久意外又遇到,那帅小伙子现在长得很高,意气风发,我由衷地说:“现在冰球肯定超厉害啊。”

谁知韩国妈妈说,他quit了。

我的吃惊肯定明显写在脸上,因为小帅哥腼腆地笑了。

韩国妈妈说,儿子进入青春期,突然极端厌恶和别人身体接触,冰球场上经常会发生碰撞,而且儿子也变得特别爱干净,不愿意身上有任何味道,打冰球身穿装备,出汗很厉害,因为这两点他决定放弃。

 

所以孩子有自己的节奏和选择,我们能做的只有给他们机会,祝福鼓励,然后拭目以待。

 

好了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宝宝都在参加什么活动呢?希望他们都能找到真爱,hobby和运动能给孩子的一生带来满足感。

 

今天就到这里,我们下一堂课,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不说则以

    无心插柳,家长不给压力,什么时候不想弹就不弹的态度,才会让孩子产生兴趣吧,学琴的确很苦,再有压力就更苦了

    成都星辉教育 回复 @不说则以: 谢谢你的留言,学琴这条路确实很苦呢,只有孩子们的兴趣才是他们最大的动力

  • 羊子的读书屋

    宝妈 到底是相形见绌 这字是chu 不是z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