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4.【病能论】几种怪病的表现和治疗

094.【病能论】几种怪病的表现和治疗

00:00
17:31



大家好!前面十五讲我们都是在讲《素问》关于疾病的专论,都是一篇一篇讲的,讲的比较详细,这对非专业人士来说听起来有点吃力,所以今天我要把相关的三篇合起来简要地讲一讲,这三篇就是《病能论》《奇病论》《大奇论》,这三篇排在《素问》的第四十六到四十八篇。


为什么要把这三篇合起来一起讲?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素问》篇章的编排脉络就明白了,《素问》是从养生的篇章开始的,然后是有关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诊断治疗的篇章,从第三十篇《热论》开始讲疾病、病证,一直到四十五篇《厥论》,其实都是在讨论常病——常见病的,而我们要讲的这三篇都是讲奇病、怪病、少见病:《病能论》讲述脏腑经脉的怪病,《奇病论》讲述罕见的奇病,《大奇论》是《奇病论》的姊妹篇。这三篇都不是讲常病与常态,而是论述了一系列奇怪病、少见病,所以我把它们合起来讲一下。


先讲《病能论》,原文写作“能”,其实就是“态”字,“态”的繁体字就是“能”下面加一个“心”字。病态就是疾病的状态。这一篇一共讲了七种疾病的状态。


第一种叫“胃脘痈”,属于内痈,“热聚于胃口而不行”,热邪聚集在胃口不得发散,上腹部胃脘灼热疼痛,发为痈肿,所以治疗时以通降散结为主。


第二种、第三种病是“卧不安”、“不得偃卧(仰卧)”,岐伯解释精气不足,神无所寄托就会睡卧不安, “胃不和则卧不安”;“肺气盛则脉大,脉大则不得偃卧”——肺气盛大就使络脉胀大,导致不能仰卧。


第四种是“厥病”,在上一篇《厥论》中是讲寒厥与热厥,这一篇的厥病是讲肾气上逆、导致腰痛的厥病。


第五种病叫“颈痈”,就是颈部两侧急性化脓,是由于气机凝滞,或者“气盛血聚”而造成的,所以可以用砭石或者针灸治疗。这里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叫“同病异治”。


第六种病叫“阳厥”,这是一种阳气亢盛又突然受到抑制难以宣泄而导致使人狂怒的疾病,可以用“生铁落饮”治疗。生铁落是指冶炼钢铁时锤落下来的铁屑,用水浸煮,可以为饮,《本草纲目》中称它具有“平肝去怯,治善怒发狂”之功效。


第七种病叫“酒风”,这是由于过度饮酒,酒气积聚在脾中无法疏散,热盛于中则身体发热,热盛导致生风,风热相搏则汗出如浴。岐伯给出了一个治疗酒风药方:泽泻、白术各十分,麋(mí)衔(即鹿衔草)五分,混合研末,每次服用三指撮(就是用拇指、食指、中指这三个指头提取的药量),在饭前服。


再说说第二篇《奇病论》,这一篇讲了十种奇怪病、少见病。有怀孕九个月而说不出话的“失音”病,有胁下胀满两三年都不好的“息积”病,有大腿小腿都肿痛、肚脐周围也环绕疼痛的“伏梁”病,有手上尺脉跳动非常快、筋脉紧缩痉挛的“疹筋”病,有寒气侵犯头脑导致头痛牙齿痛的“厥逆”病,还有脾瘅、胆瘅、胎病、肾风等,属于少见病。本篇对这些病的症状、病因进行了论述,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点到为止,因此需要参照《内经》中的其他篇章才能进一步搞清楚。


这里我来说说“脾瘅”病,“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黄帝问:有病人口中发甜的,病名是什么?为何得病的?岐伯回答:这是五味精气向上泛溢所致,病名叫脾瘅——类似于今天说的糖尿病。五味从口进入体内,贮藏在胃,脾再将精气输送全身,所以脾失运化,津液停留在脾,脾气上溢因此令人口中发甜,这是过食肥甘美味引发的,这种病人必然经常吃甘甜美味而肥腻的食物,肥腻的食物会令人生内热,甘味会令人胃脘胀满,脾失运化所以脾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日久转化成消渴病——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糖尿病,治疗要用兰草,兰草是一种香草,能够芳香化湿,清除暑热,去除陈气浊气。现在还有医生在使用兰草再配合其他药物治疗糖尿病。


最后讲一下第三篇《大奇论》,《大奇论》是上一篇《奇病论》的姊妹篇,介绍了几种比较少见的病症,比如腹中有结块、可以随气移动的“瘕病”,人体组织器官一部分离开了原来部位的“疝病”,肝肾脉均为沉脉的水肿——“石水病”,肝肾脉均为浮脉的水肿——“风水病”,还有出现不同脉象的“肠澼”即痢疾,不同脉象的“偏枯”即半身不遂等。


这一篇的最后根据脉象来判断脏腑经络病症的死亡时间。比如“脉至浮合,浮合如数,一息十至以上,是经气予不足也。”如果脉来如浮波,时分时合,变化迅速,一呼吸脉搏跳动十次以上,这是十二经气不足的表现,那么从轻微见到这种脉象起大约九十天就会死亡。如果脉来如同薪火燃烧盛大,是心脏精气将脱的表现,那么到杂草干枯时就会死亡。如果脉来如同散落的树叶飘浮不定,是肝气虚衰的表现,那么到树木叶落时就会死亡。如果脉来如同访客忽来忽去,也就是脉搏停的时候好像闭塞住了,等脉搏跳的时候又突然鼓起来很有力,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那么到枣树花开花落时就会死亡。


一共讲了十四种奇特脉象,并对这十四种脉象所反映的脏腑精气不足的预后与死期做出推测判断。没有直接说出什么时间,而是用了表示物候变化的自然现象的词语,比如草干、木叶落、悬去枣华(花)、榆荚落、禾熟、下霜、韭英、水凝、枣叶生,这些特定的物候现象代表了天地之气变化的某个节点,反映了天地阴阳之气阶段性的变化过程、变化规律。人体的阴阳变化规律也和天地的阴阳变化规律,人与天的节律是同步的,因此当某部分功能出现问题时,在其所不胜之气旺盛的时候——也就是克制它的气旺盛的时候,身体的相对平衡就会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病情危重。当然也就可以判断出他的死亡时间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mayflower_nt

    您好张老师,我觉得自己的症状有些象疹筋,,四肢的筋都缩,肚上的筋也缩,请问,这个症状能不能有办法

  • 王文贤_n6

    佩兰,俗名省头草,芳香化浊开窍醒脑,还能降糖作用,

  • 向西平

    那一集讲的痛风

  • Jiang_no

    我家人有糖尿病的根,请问兰草就是兰花吗?如果是兰花,有品种的讲究吗?干的好还是鲜的好?叶好还是根好?

  • 桂子飘香3

    针刺或按摩取穴是一边还是左右都要取?

  • 听友197689751

    看不见文字,怎么回事

  • 和_vvv

    如如不动,了了分明。

  • yixinzhuang0

    这3篇讲怪病、奇病的,出了3个方子,占《内经》13方的近1/4。可见,《内经》真的是在治疗怪病时才不得已而用药方,多数是“生活方式疗法”、“中华健康养生文化”

  • yixinzhuang0

    这3篇讲怪病、奇病的,出了3个方子,占《内经》13方的近1/4。可见,《内经》真的是在治疗怪病时才不得已而用药方,多数是“生活方式疗法”、“中华健康养生文化”

  • 知非lyu梦菲

    《大奇论》后半部分讲的经气不足的脉象,可以和《平人脉象论》和《玉机真脏论》里描述的死脉的脉象描述来对比看,很有意思。比如形容心之死脉、心精之绝,《大奇论》说“脉至如火薪然”,《平人脉象论》“前曲后居,如操带钩”,《玉机真脏论》“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颇有相似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