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判别人际关系中的伪善和虚假

十、判别人际关系中的伪善和虚假

00:00
17:10

你好,今天继续为你解读《金瓶梅》。

上一节我们讲了,《金瓶梅》思想遗产之一:它的佛道价值观,是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的章回体小说里。在这之前的作品,你能看到的都是传统的儒家思想,相比较而言,佛道价值观是一套更先进的世界观,它倡导“出世”,鼓励人们超越世俗名利,超越欲望。这是《金瓶梅》留给后人重要的思想遗产。

这一节,我们要讲的是,作者在书里还提供了一套配套的道德判断标准,叫做“无善无恶”,倡导用“真伪”来代替“善恶”判断。佛道价值观、无善无恶,我称之为《金瓶梅》的两大最为重要的思想遗产。也是作者针对当时的社会给出的精神出路。

00

我们在前几节讲过,明代的社会特征是:商业经济日渐繁荣,但整个社会也呈现出日渐功利化的趋势。然而,当时社会上流行的道德观还是程朱理学那一套,“圣人万善皆备”,只要你有一点闪失,都不配做圣人。这种僵化的道德观和善恶观,已经无法适应当时的社会了。

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张居正,曾经说过,“故有在昔以为善,而在今以为不善者矣;有在此以为善,在彼为不善者矣”。意思就是说,在过去认为是善的,现在就不觉得是善了。在这件事情上是善的,那件事情上就不是善了。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出,明代社会的价值观松动和道德观的颠覆。

可以说,明代的文人,包括《金瓶梅》的作者,都意识到了这一点。

如何面对商人的崛起和金钱崇拜的功利化社会呢?如何处理对金钱、色情的欲望呢?都是那个时代出现的新课题。

在这种情况下,佛道价值观、无善无恶的道德判断标准,就成了可能化解现实难题的途径了。

“无善无恶”这个说法,本来是佛家的精髓,特别是佛教中的禅宗所提倡的。禅宗讲究明心见性,意思是要回复人的本体,达到生命圆融,要看破俗世的功名利禄、酒色财气,把了悟“生死无常”看成是修禅的第一要务。所以,无善无恶,和佛道价值观,核心是一脉相承的。

但是“无善无恶”,并不是说禅宗要故意模糊世俗善恶的界限,而是在禅宗看来,善和恶是“执念”的两端。行恶固然是罪恶,但是执着于所谓的“善”,也不是什么好事,佛家讲的是,你要从这个标准里跳脱出来。

01

我们来看看,在《金瓶梅》这部小说里,作者是怎么传达和阐释“无善无恶”的道德观的。

首先是“无善”。《金瓶梅》的世界,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无善”的世界。主角西门庆就不必说了,在他身上看不到“善”的影子。再看看书里那些官员,书里的大小官员,一个个都忙着权钱交易、徇私枉法,为了自己的私欲无所不用其极。

比如,《金瓶梅》第十四回,小说里讲了个开封府尹姓杨,开封府,相当于当年的首府衙门,府尹就是首府衙门的行政长官,介绍他的原文是“极是清廉”。结果呢?他还是收受了西门庆的贿赂,让西门庆的朋友、被告花子虚轻轻松松战胜了原告。再比如,第九十二回,清河知县收了一百两银子把死罪犯人改成了缓刑,小说也说这个人“为人耿直”。这其实是一种叙事手法,这样的人怎么能说是清廉、耿直呢?但作者这么写了以后,我们就要想一下了,连“极是清廉”、“为人耿直”的人尚且如此,可以想象当时的官场和司法有多么黑暗。

02

但《金瓶梅》讲的“无善”,不光是官场政治和社会现实层面的,还有世俗人情、人际交往方面的,这种世俗生活的“无善”,不仅体现在我们通常理解的那种恶毒的无善,反而是处处有善,但都是伪善。

比方说,在《金瓶梅》所描述的人情社会中,官员交接,朋友阿谀,生意往来,妻妾相处,都披着一层周到、体贴、讲礼数的外衣。你乍一看,这是一个人人都很温柔的社会,都过着挺有道德的生活。而只有到了事败人散的最后关头,你才会发现,所谓的离心背叛或者落井下石,才会陡然出现。人心恶毒,等到露出它的本来面目的时候,对当事人来说,往往为时已晚。这就是人与人深层次的无善,是一种“伪善”。

但比较复杂的是,《金瓶梅》的伪善中竟然也夹杂着部分“真善”。也就是说,伪善中有真善,虚假中有真实。有句评论《金瓶梅》的话说,“世情之假往往从真来,故难测识”,就是说人们在伪善中也有真实的一面,混在一起,很难辨别。

这本书中,无论是西门庆、潘金莲这样的主要角色,还是应伯爵这样的“帮闲”,还有各种底层人物,在日常交往中,他们偶尔也能灵光一现,表现出有良知的一面。这也体现了《金瓶梅》塑造人物复杂而丰满的小说功力。但是这些有良知的部分比较短暂,无论是真善,还是伪善,往往一遇到私利,马上消失,就露出了丑陋的真面目。

于是,《金瓶梅》这本书表现出来的,就是人人彬彬有礼的假装好人做好事,但整个世界却充满了恶。我们中国的传统小说写到恶,必定要话锋一转,劝人行善。比如说,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讲完一个狐狸妖精之类的故事,一定要来个“异史氏曰”,差异的异,历史的史,异史是蒲松龄的自称,他一定要在这个“异史氏曰”里面让自己出场,讲一通人啊不能好色啊不能做坏事啊,一定要积德行善之类的。

而《金瓶梅》没有。作者写这些无善无恶,其实转化成了描写人的贪欲问题,比如对功名利禄的贪婪和无条件的追逐,就是作者观察到的、以及所描写的基本人情世态。

这就是《金瓶梅》在道德观层面特殊的地方,作者他按照自己的观察和逻辑,给你指出善恶,但没有去讨论善恶的区分问题,你看到的只是被欲望牵制程度不同的人。既然作者的写作态度是“无善无恶”,那《金瓶梅》在道德观层面讨论的究竟是什么呢?

03

我们知道以前中国的传统小说,就讲善恶论,小说就是要教育人的,前面提到的《聊斋志异》就是这个类型的。但是《金瓶梅》这个作品,它不跟你讨论善恶,它讨论的是真伪,它告诉我们,“真”这件事儿是有价值的。和善一样,是具有同等的道德价值的。

这样《金瓶梅》就把“真伪”的概念从“善恶”里剥离了出来,可以说在传统的只讲善恶论的背景中,《金瓶梅》的作者第一次系统地确立了“真”的价值和地位。

那怎么理解我们这里谈的“真伪”呢?特别是伪,不是佛教说的那种执念,而就是咱们生活中理解的你这个人做人是真实还是虚伪的真伪,你所做所为,和你内心所想,到底是不是一致的。如果你说一套做一套,就是伪;你言行一致,就是真。

举例来说,如果以传统道德的善恶标准来看,在《金瓶梅》的数百个人物之中,西门庆和潘金莲肯定属于恶人之首。西门庆在衙门里干的坏事,比如敲碎人家的腿骨之类的,我们在之前的专栏都讲过了。这里我们来说说潘金莲。

04

其实潘金莲残忍、毒辣的程度也不下于西门庆,她身上直接或间接背着好几条人命,比如武大郎是她直接害死的,西门庆的儿子官哥的死也跟她脱不开关系,包括西门庆奄奄一息的时候,也是她了断了西门庆。她也是一个沉溺于色情欲望的人,她调戏武松、勾搭西门庆女婿陈敬济、死到临头还拿王婆的儿子王潮来发泄欲望。

不过,虽然她做了很多坏事,但作者不是全然批判她的,甚至,作者在对这个人的描写中有一种谨慎又隐晦又充满矛盾的肯定。

这怎么理解呢?

比如,作者写她的天然风韵、妩媚以及重情重义,都花了很多笔墨。清代文人张竹坡说,作者写潘金莲,不用一处钝笔。钝是迟钝的钝。意思是说对于潘金莲的行为举止、心理状态和讲话对白,作者处处都在用灵动的笔法来刻画她的风韵和趣味。

潘金莲虽然对人狠毒,但对丫环庞春梅可以算得上是仁义。自从春梅从吴月娘身边被派到潘金莲身边,潘金莲就和她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命运共同体关系:既是主仆,又是姐妹,甚至情同母女。两个人自始至终相互扶持,甚至有一种相依为命的感觉。两人之间的关系虽偶有冲撞,总体而言十分稳定,这在《金瓶梅》中是很少见的,也就武松对武大郎的情感能比得上潘金莲和春梅的情感。

潘金莲对西门庆家中的女人们的态度可以说是个个儿都妒忌,妒忌到恨不得让这些女的都死掉。对吴月娘、李瓶儿这样的主子如此,对女下人也是这样。潘金莲经常和孟玉楼出双入对,表面上情投意合,像闺蜜一样。但一到背地里,张口就骂孟玉楼“麻yin'fu”,可以想象她对孟玉楼其实心里又妒忌又憎恨。

但奇怪的是,潘金莲对春梅,却完全没有一点妒意。小说第七十三回,潘金莲回到房中,从窗户里看见西门庆坐在床上搂着庞春梅亲热。她不仅没有妒忌吃醋,当场翻脸,反而害怕打扰了他们的好事,竟然自己一个人悄然走开。这是很不寻常的。西门庆死了后,春梅被卖了,潘金莲哭倒很多次,悲伤不已。

不论是丫鬟、小厮还是奶妈,只要有人与春梅形成冲突,潘金莲始终坚定地站在春梅一边。即便是吴月娘、西门庆、李瓶儿与春梅发生冲突时,潘金莲也不顾自己的安危,对春梅竭尽全力地进行保护。就连潘金莲本人,也常常对春梅处处忍让。

春梅对潘金莲也可以说是情真意切。潘金莲在第八十七回被武松砍了头,挖去五脏,一命呜呼,这个时候人人都不想跟潘金莲有任何关系。但春梅为她大哭三日,茶饭不思。之后一回,第八十八回,潘金莲托梦给春梅,哭诉自己的尸首暴露在街头,日夜风吹雨洒,鸡犬都可以作践,没人收尸。春梅马上就让人去县里打听,收拾好尸体,埋入永福禅寺之中。这年清明节,春梅还亲往永福寺祭拜焚香。

其实,在《金瓶梅》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不论是男女之情,还是朋友交往,伪善和虚假都是最常见最普遍的,但只有春梅和潘金莲之间的感情是不一样的。她们的关系超脱了一般的功利关系,不离不弃,算得上是“知己”。作者这样写她们的关系,暗中对潘金莲的真性情有一些偏爱。

除了写潘金莲和春梅的感情仁义之外,《金瓶梅》写潘金莲对于沉溺现实欲望,非常率性真实,毫不扭捏。

小说第四十六回,有这样一段很有意味的情节:吴月娘与孟玉楼、李瓶儿等人,在大门口遇到一个算卦的乡下婆子,就让她来算卦。有意思的是,等到三人算完命,算卦的人走了之后,潘金莲却突然出现了。吴月娘说,我们刚碰到一个算命的,早知道也给你也占卜一下。潘金莲怎么回答的呢?书里是这么写的:

金莲摇头儿道:“我是不卜他。随他明日街死街埋,路死路埋,倒在洋沟里就是棺材。”可以说是非常率真了,也很洒脱。你看,如此追逐欲望的一个人,也有率真的一面。

我们通过潘金莲的这些故事,可以看到,作者对潘金莲这个人物的塑造,是在两个层面上的。

第一个是传统的是非善恶的维度,从这个维度来说,潘金莲毒辣凶残,是个恶人。第二个是作者受到佛教禅宗和明末无善无恶论的影响,他建立起来的另一个维度,那就是“真伪”的维度。如果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潘金莲的言行举止之中,的确有某种活泼率性真实的部分,是吸引人的。就作者本人来说,似乎更关注第二个层面。

05总结

好,这就是这一节我们要讲的内容。总结来说,《金瓶梅》中有两个纬度:善恶和真伪。但我们明显可以感觉到,《金瓶梅》作者在价值和道德层面上,真正关注的,与其说是善恶问题,不如说是真伪问题。作者对于伪善和真恶,当然是都讨厌的,但他更加讽刺伪善。真小人还是伪君子,作者更厌恶伪君子。对于真恶的人,至少还有“真”的一面值得肯定。而在一个伪君子盛行的时代,写一些真小人,这就是《金瓶梅》作者的一种态度。也就是说,比起一个人是善是恶的判断,作者更看中的,是真实还是虚假。

好,讲到这儿,整部《金瓶梅》就为你全部讲完了。

在这十节课里,我们摘掉了《金瓶梅》“淫书”的标签,从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的角度全方位地去理解了《金瓶梅》的思想深度,还从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的角度了解了《金瓶梅》的文学价值,我们也试图把《金瓶梅》和我们当下的现实进行了勾连。

通过精讲《金瓶梅》,希望能帮你真实地感受这本奇书的魅力,认识它的价值,为你观察当下的现实生活切换一个新的角度,获得一份全新的感悟和认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zhangzhuoyuan

    讲的。。。收费偏高了

  • 悠悠_hq8

    就十集吗?收费确实高

  • 大木子老师

    以为有好多集呢!

  • 阿修讲书

    精彩极了!买书准备看看

  • 1837011qhvt

    也不是那么简单,潘金莲的所谓率真,也是她动物灵性的一面,她的精神世界比较原始,但又脱不开世俗观念意识,否则怎么会托梦于春梅去收她支零破碎的尸体呢……

  • 嘎咕嘎咕咚咚咚

    作者更相信和宣传的是因果报应,天理循环,一丝不爽的:看看最后每个人的结果就知道了,作者很无情很公正。作者对人物并无什么偏爱、只不过 他写人立体多面,最恶毒的潘金莲也有优点。

  • 饕餮鸸鹋獬豸

    您好,请问有qun吗?

  • 何振兴0

    请问您是老师本人吗??

  • 虞美人煜

    一共10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