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集05~南怀瑾先生详解楞严经

第41集05~南怀瑾先生详解楞严经

00:00
17:25

“周利槃特迦。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这位尊者我们也介绍过。他是佛的弟子,神通也很大,虽然神通第一是目连尊者。在我们现在塑的地藏菩萨那个光头相,实际上是目连尊者的像,地藏菩萨还是戴五佛冠的,这个不管了。为什么提起目连尊者?神通很大,周利般特迦他的神通也很大。救过佛,反对佛的那位堂兄弟发神通,那个神通还是阿难教他的,佛不肯教他,阿难偷偷教他,都是堂兄弟。然后他反对佛,始终做反对党,结果他几次想蒙害佛,佛有一次在路上走,他念一个咒子移山倒海,把山拿来移过来想把佛压死,旁边跟着就是这位周利槃特迦。他一看到马上手一指,把这个山移开了,佛的大姆趾还是压伤了,碰到了一点,大姆指压伤了,就有这么一个故事。

可是你们大家想学他的神通啊,这个功夫大了,可是他是最笨的人,你们都晓得他,有名的,佛教他念扫把两个字都念不好的人。最没有记忆力,他为什么没有记忆力?有果报。他在迦叶佛以前就出家了,出家了就做法事,皈依他的人很多,有五百弟子,吝法不教,自己把法宝贝,自己不好好教育人家,自己认为学问好,懒得教,懒得结法缘。吝法,学佛的,所以佛法是大事门开,没有什么,所以是避悭吝。

所以我经常讲,我年轻的时候讲法缘特别好,有时候我找师父,都是师父找我,不要我找他的。有时候我学得太多了,我说不行了,我记不住啊,我学得太多了。他说你先学着嘛,将来用不用都可以,我经常会碰到这种事,这就是法缘好。你们有时候找一个师父都找不到,很可怜,我经常碰到,经常还把法本啊什么会塞到口袋里来,实在多,大概我也知道的,天下事就是那么怪,你不想发财的有了钱来,穷人想一毛钱想不到,都是果报啊,所以不要吝法,多结善缘,多帮助人家。注意哟,这就是修持。

他因为有五百弟子吝法不教,所以生生世世得的果报是笨蛋一个,注意哟,为什么自己那么笨啊?都前生有道理的,教书的耽误了误人子弟所以这一生变成这样,都有关系的,他就是这样。那么他的名字翻译叫济道,他是老二,他哥哥也出家,哥哥叫道生,中国有个道生法师一样,路上生的。他是济道是老二,哥哥叫道生,为什么?

印度的规矩,他妈妈出嫁生儿子,印度有这个规矩,我们汉人没有,不止印度啊,西南地区,我在边疆很久,边疆很多民族是这样。女儿出嫁要抢,新娘要抢,抢回来了,抢啊,这边要棍子啊什么刀都拿出来打啊,新朗官要会打,打了把新娘背回来,武功越好越光荣,抢回来等于强暴,施与强暴以后算是新娘了,可是过三天,新娘要逃回去,要跑回娘家,有孩子再回来,没有孩子还不能回来。很多地方婚姻习惯到处不同,你把全世界婚姻习惯整个调查起来,写一本书非常有趣,好多愿意抢,习惯了。印度有这上规矩,有些民族结了婚生孩子要回娘家生,必须回到娘家那里去生。

周利般特加的母亲生孩子回娘家去生啊,走到路上就生了。所以这个儿子取名叫道生。第二次生他的时候,同样走到半路又生了,所以取名叫济道。这是这一位。所以他出家非常笨。佛的制度,出家比丘,先是沙弥还没有受戒以前,先在受个偈子,其他经典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教他念扫帚扫把,他念了扫字忘记了把,念了把字忘记了扫,那是笨得可观了。那么有一种经典上说佛叫他开始来出家,念偈语出家的,也是学佛的初步,凡是学佛这就是戒了,戒律,戒定慧都在内了。

凡是学佛出家都要知道这个偈语:

心里忆念不做恶。(尤其是口业,身业口业意识不乱想)。

莫恼世间诸有情(不要烦恼不要伤害人家,不要使人家起烦恼),

正念观之意竟空,

无义之苦当远离。

这是学佛的第一步,要大家特别注意。那么有些经典上记载,他来出家,佛叫他先背这个偈语,他老哥啊,第一句都背不来,第一句背了上半句,忘了下半句,不止一天背不来,好几年都背不来,你看他聪明吧?就是那么高,聪明就那么高,那当然是很笨了。可是他最后呢,为什么修得神通?所谓力波罗密,力的成就,注意哟,他最后修到力的成就。在密宗有一个法门,叫做力大手印,就是力的成就。拿中国的讲武功是功夫出神入化的境界,武功出神入化就是力的成就。他是怎么修的?这个注意了。

那么我们现在黑板抄完了,不要千古文章一大抄,抄了要记得,不记得也是阙忆诵持没有用的。我也常常训斥呵斥一般同学,现在人读书专门靠笔记,动则就笔记,噢,看到好勤快。尤其我过去到大学一上课,听到我来,课堂挤满了,噢,然后都是笔记啊,我晓得第一堂让他记吧,第三堂他就记不下来了,因为我的讲话天马行空的,刚讲到这里又跳到那里,又跳到这里,他昏头了,第三次就记不下来了,其实没有学问。象我们原来读书不靠笔记,老师们讲了一定背来,非背来不可,但是也笔记啊。我记笔记我们当年也不同啊,耳朵在听老师讲,眼睛在看黑板,手里在写,还不要这样写,就是写下来,不要眼睛看的呀,寄根明发,那个时候就有这个通了,笔记通。那回来自己看自己当场听的记忆背来没有?翻开笔记对一下,有错没有?是这个用处。你们现在啊,拼命笔记,回去笔记归笔记,我无记归无记,这个有什么用啊!所以现在人读书我说没有用,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象我们一读了经书佛经很重要的,我现在还有这个习惯,你看我年纪那么大,我觉得记忆力并没有丧失,反而比年轻还要强,一切唯心。因为我需要记得的,乃至看了一个东西,我需要记得就停住了,非要把它记熟了再看下去,读书要这个方法,不然你们一点书读了没有用啊,书是书啊,我经常说你们读书是读输,越读越输,这个很可怜的事,要注意,学佛更要如此。要记记的,学阿难要多闻,听了忘记了,那学个什么东西呢?何必上课啊,我经常讲同学们还不反省,没有用的。

那么现在看我们这个济道尊者,我们用中国文字翻译的称呼他报告,他说:

“我阙诵持。无多闻性”。他首先报告自己的缺点,他说我缺乏诵持,就是刚才讲的。“诵”什么叫诵啊?我们大家说哎和尚念经就叫送经,不是诵经啊,是送出门这个“送”。什么叫诵啊,不是叫读经啊,朗诵出声念叫诵,出声念经叫诵经,出声读书也叫朗诵。所以我们过去读书,读书一定出声,现在求学是看书,并没有出声读,因为现在的文章实在白话文不需要出声读,一出声读就在那里对话,没有什么意思啊。“啊,你好。”“嘿,我不错。”这背来有什么用呢?这个背来一点用都没有嘛,所以现在不能看书了。古文不然,它有音韵,它本身是音乐,所以要朗诵,所以注意这个“诵”字。说你会诵不行啊,刚才叫你们背来,诵“持”保持,记住了。念了要记住了。注意哟,这是求学问,修行,尤其出家的同学们特别要注意,在家同学也一样了,不过在家同学不好意思讲了。我是希望出家同学多成就,所以爱之深责之切就是这个意思,你认为我要骂,常常你认为我骂你,我哪的功夫骂你?而且你值不得我一骂,讲得那么难听,那是刺激性的,希望你了不起。你老师越是这样讲,格老子我就不信邪,我就做给你看,那我在那里就拍掌了,可是没有这样一个人横气,一骂就窝字下面加一个囊,就完了叫做窝囊,他就没有那个勇气,我骂你不行,我偏要行,做给你看,那就是英雄了。所以诵持要注意呀,尤其是出家同学,以本书看来呀,诵是知道,持:记忆才发起,所以你看书,我们济道尊者,我阙诵持。因此就“无多闻性”,不能渊博,一样都学不好,不敢学第二样啊,有诵持才能多闻啊,学这个有能力,学那个有能力,同时可以学两二三样东西。笨人学一样都学不好,缺乏诵持,他自己的检讨。

“最初值佛。闻法出家。忆持如来一句伽陀。于一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186144389

    心里意念不作恶。莫恼世间诸有情。正念观之意净空。无意之苦当远离。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clvj583ixo5m2ps2pwxe

    顶礼

  • 君_pmf

    🙏🙏🙏南无愣严会上佛菩萨

  • 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