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如筠《闺怨》

沈如筠《闺怨》

00:00
06:27

《闺怨》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这首诗为思妇代言,表达了对征戍在外的亲人深切的怀念,写来曲折尽致,一往情深。

这是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丈夫戍守南疆,妻子独处空闺,想象着凭借雁足给丈夫传递一封深情的书信;可是春晓深寂,大雁都回到自己的故乡去了,断鸿过尽,传书无人,此情此景,更添人愁绪。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这两句是说,大雁都飞走了,书信再难以寄出。

诗的一开头,就用雁足传书的典故来表达思妇想念征夫的心情,十分贴切。“书难寄”的“难”字,细致的描状了思妇的深思遐念和倾诉无人的饮恨。正是这无限思念的愁绪搅得她难以成寐,因此,想象着借助梦境与亲人作短暂的团聚也不可能。“愁多”,表明她感情复杂,不能尽言。正因为“愁多”,“梦”便不成;又因为“梦不成”则愁绪更多。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伏波营: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称:“天宝中讨南诏(南诏国),故用伏波事。”伏波:指后汉伏波将军马援,他南征交趾,有功,被封为新息侯。用“伏波营”代指诗中征人所在的军营,既是唐诗中以汉代唐的惯例,又说明征人戍守的是祖国的南疆。因为征人戍守南疆,细味诗意,思妇当自北望南。而南去传书之雁尽,其季节似在春天。这两句是说,多么希望自己能追随那无处不在的月影,将光辉照射到你的军营。

思妇在忧愁不能寐的情况下,起身徘徊,出户彷徨之中,举头惟见一轮孤月悬挂在天上,于是她很自然的产生这样的念头:希望自己能像月光一样,洒泻到“伏波营”中亲人的身上。

这首诗的曲折之处表现为层次递进分明。首二句写愁怨,第二句比第一句所表达的感情更深一层。因为信使难托,固然令人遗恨,而求之于梦幻聊以自慰亦不可复得,就不免令人可悲了!三、四句在感情上则更进一层,进一步由“愁”转为“解愁”,当然这种幻想,是不能成为事实的这三个层次的安排,把思妇的内心活动表现的十分细腻、真实。

诗写得情意动人,三、四两句尤为精妙,“孤月”之“孤”,流露了思妇的孤单之感。但是,明月是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人们是可以千里相共的。愿随孤月,流照亲人,写她希望从愁怨之中解脱出来,显出思妇的感情十分真挚。诗没有单纯写主人公的悲愁和哀伤,也没有从旁观者的同情心来落笔,而是通过人物内心独白的方式,着眼于主人公纯洁、真挚、高尚的思想感情来描写,格调较高,是很难得的一首佳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西山闲鸥

    先生,讲得非常好!可以伴奏音乐声音太大了,影响了收听效果。

    秋语荷塘 回复 @西山闲鸥: 后面的就好啦

  • 野望客

    能把背景音乐🎵去掉么,听不是很清楚啊

    秋语荷塘 回复 @野望客: 唉,抱歉

  • 森贝斯

    解说是很吃脑力的事情,感谢您的付出,就是背景音乐声音大了些,有时候听你的声音会很吃力。

  • 妖仙蓝齐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 质本洁来还洁去恰如污

    古诗人大多都是怀才不遇的才子,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乐观面对人生,快乐一生,不枉此生人间走一遭。

    秋语荷塘 回复 @质本洁来还洁去恰如污: 是啊

  • 飞天_gy

    音乐声音太大,说话有回音

    秋语荷塘 回复 @飞天_gy: 后面的好多了

  • 流星一闪划过夜空

    老师讲得特别好,但个人感觉赏析有点过度,不必那么神奇,就如当年课堂上解析鲁迅的文章一样,会让人感到厌烦的。

  • 祥云飞舞蓝天上

    秋语荷塘赏 登高放眼望 坐吟话诗唐 意境拓新章

  • 再生缘_xy

    🌲🐪🐸🐳

  • Sindy_gd

    这几集背景音乐大的几乎没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