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日常生活篇-宦游路上的女性与死亡

91.日常生活篇-宦游路上的女性与死亡

00:00
15:19

一、思维导图



二、文稿原文

各位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赵冬梅,欢迎收听“冬梅讲国史”。上一次讲宦游人,一开头调子定高了,下不来,重点放在了宦海浮沉,这其实是相对抽象的“在路上”。这一次我们讲具体的“在路上”,重点放在随夫随父宦游的妇女儿童身上。


高阳的历史小说,不仅故事曲折动人、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且有关传统时期人情世故的知识非常丰富,比如说,《清宫外史》里的这一句“俗话说”——“太太死了压断街,老爷死了没人抬”,就道尽了宦游路上的人情冷暖:太太死了,老爷还在任上,当地士绅巴不得有这么一个千载难逢、合情合理的机会,可以向老爷示好,来吊唁的人当然会“压断街”。而老爷死了,权势地位烟消云散,人人都忙着去迎接新老爷,谁还理会一个死人?!死去元知万事空,老爷死了也无所谓了,只可怜活着的太太和少爷小姐,孤儿寡母不知道还有没有回家的盘缠。


后来读宋朝史料,读到某公做官,地点大约是在湖南、岭南交界的地方,是内地人往来岭南做官的必经之地,他眼见得宦游人卧病滞留的、客死岭南无法归葬的、孤儿寡母踽踽独行的,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心中不忍,特地向中央申请资金,以为上述人士补助慰问之费。此公非名人,也没有做大官,我偶然翻到这一条,遥想当日宦途艰难,心中百感交集。


从隋炀帝的时候开放官员带家属随行,女性和孩子便也随着丈夫和父亲踏上了漫漫宦游路。这路可以有多长呢?1973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唐墓中出土了一件申请“过所(旅行证)”的文书,领衔申请这位女士是现任福州都督府长史唐循忠的媵薛十五娘,她只有十八岁, 被唐循忠的两个侄子护送着,带着三个奴、三个婢,一个作人,八匹马、五头驴,要从安息四镇的首府龟兹去往福州,这一段漫漫旅程长达11,696里。薛姑娘的旅行证上注明,她可能经过玉门关今甘肃敦煌县西、金城关今甘肃兰州市北黄河渡口、乌兰关今甘肃靖远县西南、大震关今陕西陇县陇山下、潼关今陕西潼关、蒲津关今陕西大荔县东等关津。潼关和蒲津关都是东渡黄河出关的要道,两关并列,应当是为了让旅行者可以有所选择。


这一年是开元二十一年(733),这年秋天,关中久雨,粮食供应不足。第二年正月,唐玄宗率领百官往东都洛阳“就粮”,走的是潼关。届时潼关道路必定拥挤不堪,关门的“安检”也会平常严格。在路上的薛姑娘需要做出选择,究竟走哪条路。当然,这个选择应当不是她来做,做决定的,应当是她丈夫的侄子,特别是23岁已经做官的唐益谦。11696里,以一天50里的速度计算,就算是一天也不歇,也需要234天。这趟旅行需要从西北到东南,从茫茫戈壁到大海之滨,从秋天到夏天。习惯了飞机旅行、又被高铁速度“惯坏”了的今天的中国人是无法想象的,走着走着就老了呀!况且,谁知道会遭遇什么?!


王定国谪居广西,歌女宇文柔奴不离左右,数年之后,又随定国返京,苏轼为作“定风波”词,下阙歌云:“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万里归来年愈少”一句,是我的安心良药,每当疲惫,轻声念诵,便觉唇齿余香,口角含笑,多少委屈都烟消云散了。各位可以一试,定然不爽。


女性在男性宦游之中的角色是非常有趣的,宦游是一种运动不定的状态,男性的宦游把女性带上了漂泊的旅途,女性在男性的宦游之中承受着双重的不稳定,丈夫的宦海浮沉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丈夫可能遭遇的种种诱惑给女性情感带来的冲击——当然,这时候“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古训和“不得以妾为妻”的法条,以及“正室范儿”都是有益的帮助,最起码,它维护了女性在婚姻中地位的稳定。而女性向男性的则是家庭,是陪伴、照顾,是稳定感和延续性。


旅途之中最可怕的敌人是疾病和死亡,传统时期医疗水平差,疾病与死亡往往联袂而来,难以抗拒,那些陪伴父母宦游的儿童往往是最先被击倒的对象。元和十四年(819)正月,韩愈因为激烈批评唐宪宗供奉佛骨,被贬潮州刺史,他正月十四日得诏,即日上路。他的第四个女儿女挐,当时只有十二岁,正卧病在床,眼睁睁看着父亲离开。韩愈离开之后,他的敌人又以“罪人家不可留京师”为由,逼迫韩夫人卢氏离京。


滴水成冰的正月天气,女挐被抱上牛车,母亲尽可能地把她包裹暖和,可是病弱的身体哪里受得了这番折腾,走到商州南边的层峰驿,女挐含恨离世,这一天正是二月二,龙抬头。第二年年底,韩愈奉召回京,路过层峰驿,看望了长眠地下的女儿,在驿馆的房梁上留下一首悲凉的诗,他想起妻子对他说起的女挐下葬时的凄怆仓惶“数条藤束木皮棺,草殡荒山白骨寒。…绕坟不暇号三匝,设祭惟闻饭一盘。”女挐会死在这荒凉的驿馆,全都是因为做父亲的罪过,如今,父亲贬谪归来,重获重用,可是这一切都无法换回女挐的生命,在女儿的坟前,韩愈是愧疚的:“致汝无辜由我罪,百年惭痛泪阑干。”


宦游是父亲和丈夫的选择,而接受宦游命运的却还包括妻儿父母,他们是真正荣辱与共的一家人,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关于韩愈的愧疚,现代人可能会问提出疑问:一个追求真理的人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舍生取义是大丈夫的行为,但是,他们有没有资格为妻子儿女做出牺牲的选择呢?这个问题成立的前提是现代性,在韩愈这里,他可以感到愧疚,但不会质疑自己的选择。传统中国的仕宦以家庭为计量单位,有封妻赠亲之法,有恩荫子弟之途,同样的,也有抄家连坐之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皆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传统的丧葬习俗是“入土为安”的,而葬礼是开支极大的项目。宦游者从社会阶层来看,高于普通老百姓,对葬礼的要求也相应地更高。但是,宦游的漂泊状态却让宦游者的葬礼呈现出艰难的状态,读来令人鼻酸。


那我们就讲一个心酸的故事吧。山东金乡人吴蒨,在宋太宗朝高中进士,官至侍御史,后来以洛阳为家,把自己的父亲葬了洛阳的金谷乡。吴蒨死后,也和父亲葬在了一起。吴蒨的儿子吴元亨,靠父亲的恩荫入仕,做过三任县官。元亨的母亲刘氏在丈夫死后,就跟随儿子游宦,可能是在元亨返京述职的时候,刘氏死在了京城,元亨没有财力运送母亲的灵柩回洛阳,只得把母亲的灵柩暂时安置在京城的广济寺。若干年后,吴元亨死在了洛阳,终年四十一岁。吴元亨的长子吴颢当时只有十八岁,次子几复更是个孩子,几复的底下还有一个妹妹。在洛阳知县的帮助下,吴元亨的夫人聂氏把吴元亨的灵柩安置在了洛阳的永安佛堂之中。


聂氏的姐姐是司马光的母亲,当时司马光一家在郑州。吴颢到郑州去向姨父姨母报丧,“入得门来,哭且拜,(姨父姨母)问起详情,又是哭”。吴颢个子很高,相貌堂堂,议论慷慨,才思敏捷,文章写得很漂亮,正在准备参加进士考试。司马光的母亲不由得感叹说:“我妹妹命苦,早早的没了丈夫;还好,有这样的好儿子,我妹妹还是有指望的!”


可是谁都没想到,两年之后,高高大大会读书的吴颢死在了风陵渡。吴颢的弟弟吴几复是个非常有志气的少年,他拼着一股子劲儿,把哥哥的灵柩背到了汝州,同样还是安放在佛寺里。又过了两年多,母亲聂氏也去世了。聂氏死在哪里,是如何安葬的,史料中没有交代。我们只知道,在父亲、兄长和母亲相继过世,家中“无一金之产”的恶劣条件下,吴几复刻苦读书,考中进士,并且得到了蓬州知州的任命。在前往蓬州上任之前,吴几复决心完成祖母、父亲、母亲和兄长的葬礼。这时候,距离祖母刘氏过世已经过去了42年,距离父亲吴元亨过世29年,距离兄长吴颢过世26年,距离母亲过世24年。


吴几复要完成的是一项大工程,首先,找到祖母的灵柩已经是很困难的事情,祖母过世的时候,吴几复只有两岁,祖母停灵的经过,他只听哥哥说起过。京师有两个广济寺,一个在城东,一个在城西。在葬礼前十年,吴几复就已经了寻找。他去了一遍又一遍。终于,当吴几复有一次去往城西的广济寺时,来了一个老和尚,竟然是当年协助父亲为祖母停灵的小和尚。按照老和尚的指点,吴几复找到了祖母的棺木,棺木的漆都剥落了,只剩下巴掌大的一块,竟然还能辨识出父亲的字迹。吴几复放声大哭。


那个在宦游途中失去了父母兄长的少年最终完成了所有的葬礼,让亲人入土为安,他还把妹妹嫁给了比阳县令,这桩婚姻门当户对。吴几复真是宦游路上的英雄,他以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科举成功,维持了家族门第,无论是妹妹的婚姻,还是亲人的葬礼。


成年人的字典里没有“容易”二字,今天如此,古代亦然。宦游之人本来就是艰难进取的一群,是受雇于皇帝国家又自以为背负了天下苍生的一群,他们的妻子儿女,道路相扶,同甘共苦,写下了宦游路上的悲欢离合。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骑鹤小猪_4e

    历史不是冰冷的数据和事件按时间顺序的码放,而是像你我一样有血有肉的人经历的波折生活,赵老师的讲述听来没有距离感,跨越时空,能感受我们跟古人是相通的。

  • 任我狂行

    我想起了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谢谢赵老师的讲解,让我对这首诗的理解更深刻了。

  • 沉_甸_甸

    走着走着人就老了啊…这句,唉

  • 听友109286685

    所以多少人死在贬谪路上,这是宋朝不杀文官也是表面文章吧

  • 1394742ytwc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 明凡书苑

    听了好多历史课,包括《中国通史大师课》《中国历史大变局》等,我感觉赵老师讲的最好。娓娓道来,有人物、有内容、有感情,专业而不高深,像听一位大姐姐讲故事。

    赵冬梅老师 回复 @明凡书苑: 大姐姐

  • 槐荫满庭

    宏大叙事的另一面:个人、家族命运的辗转起伏,所谓时代的灰尘落到每一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山。

  • 老陈536

    居然听哭了,故事讲的太好了

  • 三不猴999

    这集听着实在悲苦,窝心啊!

  • 1366960yzxt

    老师把历史讲得令人心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