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02 一个方法,让低效看书变为高效切磋

Day 02 一个方法,让低效看书变为高效切磋

00:00
36:04

你好!我是杨洋。

在上一课中,我们谈到了「论语式阅读」是要把书的目录,当成作者问我们的问题,看书之前要尝试先自己回答,之后再看书中具体内容。书的内容就是作者给出的答案,阅读就像是在和作者「对答案」的过程,在对答案的过程中完成了主动和作者的对话。

既然是「对答案」,就有「考试讲评」。今天我们就进一步谈谈「如何进行考试讲评」,也就是如何分析作者的答案。这里我说的是「作者的答案」,而不是「正确答案」,这是和我们平时考试标准答案不同的,因为作者的答案不一定正确,只是他的见解而已,这是需要我们阅读时候慎思明辨的。



1. 拆砖盖房

书是有架构的,就像一栋房子有地下室、厨房、卫生间、卧室等等。我们「到此一游」的读书就像是参观了这栋房子,了解了这栋房子有几层,有几个卫生间,顶多知道这个房子是木头的还是钢筋水泥的,就以为自己了解这个房子了。读书的时候如果就没有深入了解细节,时间一久当然便是只有印象,一问三不知啦。如果我们读这本书的目的只是为了娱乐消遣,那这么读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我们的目的是想参观这栋房子之后,有朝一日我们也能盖自己的房子,建立自己的知识架构的话,这样的阅读方式肯定是不行的,只是在浪费时间而已,读得越多越浪费时间。

读书就不能只是「参观」,而是要「拆房」:把房子拆成一块块砖头,而这些砖头就是书的干货知识点,如果是教材的话就是考点。

读书闭环「读书-笔记-记忆-输出」几个环节分别对应着「拆房-搬砖-存砖-盖房」


读书:拆房


笔记:搬砖


记忆:存砖


输出:盖房

读书目的之一就是把作者有架构的知识体系拆成一块块砖头。但是这些拆下来的砖头还只是堆放在作者的头脑里、工地上,我们必须通过「笔记」的方式把拆下来的砖头搬到自己的头脑里,才是自己的。砖头好不容易搬到自己头脑里了,还要把这些砖头好好保存,这就是「记忆」环节所要做的;不然经过一年半载,这些砖头都被时间腐蚀到只剩下断瓦残垣。如果只剩下1/3的砖头了,我们是很难用这些原材料盖自己的房子。而如果我们能通过科学的记忆,把这些砖头保存好,日后我们要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盖自己房子的时候,这些砖头仍然是完整的,那么我们在「输出」环节就容易多了。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读书闭环是环环相扣的流水线,任何一道工序出问题,最后流水线生产的产品质量都会不好。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那么之前所有辛苦付出的努力都会大打折扣,努力不可积累。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好像读过很多书,但是什么都一知半解,到了输出的时候和那些没有读过的人没有什么本质差别,因为一样都不能输出像样的成品。

今天我们就继续打造读书闭环流水线的第一个步骤「读书」,让读书不再是「到此一游」,而是一场「深度游」



2. 采访作者

在分析作者答案,拆解「砖头」的过程,我依然还是应用「论语式读书」问答的形式。昨天课程进行「论语式阅读」是作者通过目录问我们问题;今天,我们是像记者一样带着问题采访作者,预先准备好问题清单,实现和作者的对话。

2.1 5W2H

在看完书的标题、简介、目录之后,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作者这位所要采访对象的背景以及要访谈的内容了。下面,我们要如何向作者提问呢?这里我们介绍5W2H模型。5W2H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模型,每个字母分别代表了一类问题。


What:是什么?


When:什么时候?


Who:是谁?


Where:在哪里?


Why:为什么?


How:怎么做?


How much:多少?

我将5W2H用到读书当中。用这个模型来采访作者,准备提问的问题清单。只是在How much这个项上,根据读书的需求略作了一些修改,变成How much(多少)/How good(多好)/How bad(多坏)等等,都是表示「效果/后果如何」。下面我就举一些例子来演示如何应用5W2H模型来阅读不同类型的题材。



2.2 5W2H的应用

5W2H可以帮助我们提前准备好问题清单。有了这份清单之后我们该怎么和作者对话呢?只需要3步:


存疑


倾听


回顾

首先,我们将问题清单在心中「存疑」,不一定要先向作者提出来。

接下来,我们只要带着问题留心「听」作者在书中怎么说就好了,作者在书中的叙述、描述中可能就回答了其中大部分问题。当作者说完一部分内容,我们要在心里「对号入座」,清楚地知道作者其实是在回答「5W2H」问题清单中的哪部分问题。

等作者把这个主题都讲完之后,我们再简单回顾下,看看「5W2H」问题清单中还有哪些问题是作者没有回答的。如果还有没回答的问题,可能有几种情况:


作者其实回答了,我们没有注意;


作者的确没有回答,因为这个问题不重要;


作者的确没有回答,我们觉得这个问题还挺重要的,需要另外找资料了解。

下面我就举一些例子来演示如何应用5W2H模型来阅读不同类型的题材。

3. 故事型题材

我把小说、人物传记、寓言故事、童话故事、历史故事等等都算作故事型的题材;或者虽然书是理论类、知识类的书,但是中间讲述或者引用了一个故事、历史事件、寓言等等,这些故事部分也可以使用下面的方法。

故事无处不在。如果我们发烧生病了,要去医院看医生。医生询问我们病情的时候,其实就是在问我们「生病的故事」。从这个角度来说,病人就像是作者,他知道生病的来龙去脉;医生就像读者,很想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什么情况。其实医生就是不知不觉中用了5W2H的模型在「采访」病人,在问诊病人。


What:症状是什么?怎么不舒服?


When:什么时候开始难受的?每次难受持续多久?什么季节发作?


Who:病人多大年纪了?性别?以前有什么疾病?


Where:哪里难受?是肚子疼还是胸口疼?


Why:为什么生病了?是吃不干净的东西了?还是劳累了?


How:怎么难受?难受的性质是怎么样的?


How much / How bad:发烧多少度?一天腹泻几次?疼痛的程度?

如果我们学会了5W2H是不是更有条理了?也更知道如何向医生描述自己「生病的故事」,条理清晰,而不会说的时候漏了这个,忘了那个了。如果孩子生病了,我们也不会干着急,而是会从5W2H的维度观察孩子病情变化。

无论是小说、人物自传、历史事件,无论是虚构的还是非虚构的题材,作者大致也都是从5W2H这几个角度来组织的,这些就是作者构建书籍这个「房子」的「砖头」。我们要注意的是,每个故事型的题材不一定都要把上面5W2H的几个角度全涵盖了,顺序也是可以调整的。

3.1 活出意义来

我们用一本书《活出意义来》实操演练下。书的作者是著名心理学家、意义治疗法的创办人维克多•弗兰克,他是二战期间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他根据在集中营苦难的经历,写下了这本书,并且创立了意义疗法。在集中营那样极端恶劣的环境,亲人生死未卜,前途毫无盼望的情况下,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作者在那样的环境中却依然还是有选择的自由,依然能够找到生命的意义,依然可以选择精神的自由、心灵的独立,而不只是为了那一块面包而活着。书中引用尼采的话「知道为什么活着的人可以承受用任何方式活下去」。明白生命的意义,才能经受生命中的苦难,哪怕是在集中营那样的经历。

书中讲了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是关于作者战后用意义疗法帮助一位严重抑郁症的老人,通过找到生命的意义来帮助承受经历的痛苦。这个故事就可以用5W2H来提问。

上面的图片就是书中关于这段故事的文字描述。首先是

Who:抑郁症老人和心理咨询师(作者)。

Why:老人为什么抑郁?是因为老人的爱妻2年前去世了,老人一直在丧妻之痛中走不出来。

How:医生通过对话让老人意识到,如果是他先去世了,他妻子也会经历同样的痛苦;而老人现在承受失去爱人之痛的意义就在于——由自己来承受这个苦痛,而不让心爱的妻子来承受。虽然他的妻子依然人死不能复生,事实上并没有改变,但是老人找到生命意义之后一切都改变了,老人知道如何承受现在的痛苦,也知道经历这些苦难的意义了。

How good:这个故事就是让我们问问自己内心:

「我们知道自己生命的意义吗?」

「我们现在所承受的痛苦是有意义的吗?」

「是值得我们为之承受的吗?」

「我们所追寻的是真正自己内心想要的,还只是随波逐流而已?」

「我们是知道生命的意义,还是活出生命的意义了呢?」

3.2 套路

在看故事型题材之前,我们就可以预先知道作者很大可能是应用5W2H来讲故事的。事先有了这个问题清单,我们就可以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追问作者,故事主人公是谁?发生了什么?什么时候发生的?在哪里发生的?怎么发生的?就是在这样的互动中,读者主动参与到阅读中,主动地带着问题读书。

5W2H就是这类故事型题材的「套路」,或者叫「规律」。我们对规律了解了,就在看书之前会有预判,我们大概会有一个预期,不会完全陌生,而是知道作者大概会从哪些方面去讲故事,虽然作者在讲故事时候可能不一定会把这5个W,2个H都用上。

这就好比看武侠小说的时候,如果看到主人公掉到悬崖底下,你就能预判:这家伙肯定死不了,肯定会有奇遇,不是拿到武林秘籍就是灵丹妙药。有了这样的预判之后,看后面的故事就更快了,理解就更深了。如果作者能有超出我们预判的表现,那简直就是惊喜了!

另外,在看完故事之后,我们从5W2H问题的维度来分析故事,拆解故事,对于故事的梳理也会更清晰,也就更记忆深刻;日后要和别人分享,也更容易,而且表述起来也更有条理。

透过5W2H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容易记住这类故事型题材。「功夫在诗外」,记忆其实在开始记忆之前的「读书」「笔记」环节就已经开始下功夫了。



4. 知识型题材

只要是介绍知识点、概念、理论或者一个道理的题材,我都统称为知识型题材,比如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等等。在阅读这类题材的时候,我们依然可以用5W2H来向作者提问。学术论文也是按照这些来组织撰写的。


What:干货知识点/概念/理论/道理……


Why:为什么是对的/错的?是什么原理?为什么有人支持/反对?……


Who:谁提出的?又对谁产生了影响?又是谁在支持/反对?……


Where:在什么领域适用?什么情况下不适用?哪里还有局限?……


When:什么时候提出的?什么时候被推翻的?……


How:如何证明的?用什么方法实现的?如何应用?……


How much/how good/how bad:有什么作用?效果/后果如何?……

下面我们就用一个书上的概念如何解读,来举例说明。

4.1 回旋镖效应

为什么一些人就相信谣言,越和他们讲科学,他们越坚信谣言呢?

为什么一些老年人迷信保健品,平时省吃俭用一辈子,却宁愿花一辈子积蓄去买保健品/保健设备,子女怎么劝说也不听呢?

《The Influential Mind》这本书讲述了如何用认知科学的结果更好地说服别人,影响别人,改变别人的想法。这本书中就解释了上面的这些问题。这都是因为一个心理学概念「回旋镖效应」(Boomerang effect)。下面我们就用5W2H的设问方法来解读这个概念。

What就是回旋镖效应,作者介绍的社会心理学概念,是1953年(When)由Hovland, Janis和Kelly(Who)首先提出的。这个效应指的是当我们尝试提供更多科学数据来说服和我们意见不一致的人,试图改变他们想法的时候,往往适得其反;对方不仅仅会对这些科学依据视而不见,不仅仅不会被你说服,反而会更加坚定自己原本的想法(What:概念定义)。就像回旋镖一样,我们用力将回旋镖扔出,但是回旋镖却又飞了回来;我们想改变对方,对方反而更坚定自己的观点,更不可能被改变了,事与愿违。

Why: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总是很自恋,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即使一些科学依据和我们所认为的相反,我们也宁愿对科学研究吹毛求疵或者视而不见,宁可觉得是这些科学研究错了,而不愿意承认自己是错的;

How bad:本来如果我们没有提供这些科学证据去说服他们,这些迷信的人还不会去思考自己为什么是对的。而一次次的辩论反而为这些迷信的人提供了一次次思考「自己为什么是对」的机会,反而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了。以至于你越劝说,提供更多科学证据,那些人反而更坚定自己是对的,更不容易被说服了。

How:那么知道回旋镖效应了,我们如何避免回旋镖效应,更好说服别人呢?作者在书中用一对夫妻意见不合的例子,来说明「以理服人」是没有用的,要「以情服人」。试图提供更多的科学事实、科学道理来说服别人,只会适得其反;而如果找到双方的共同点,改变像辩论一样的双方对抗,而是站成一拨的,更容易说服别人。

4.2 考试

5W2H就是知识型题材的砖头,作者用这些原材料来构建一篇文章、一篇学术论文、一本书。像维基百科的很多词条也是这样构建的。用论语式阅读就是还原出作者当初建造房子所用的「砖头」。当我们用这样一个个问题「采访作者」的时候,这些知识就不再是一堵「大墙」,而是我们可以深入观察、分析、理解的「砖头」了。

对于考试来说,教材也是依据5W2H来构建的,如果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多多操练用5W2H来分析拆解,就不会觉得厚厚一本书好像「雾里看花」朦朦胧胧;拆成细节,一次只要关注于一个细节,单点突破就容易多了,条理脉络也清晰了。梳理清晰之后,不是更方便我们记忆吗?

我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是孩子的时候记忆力非常好,擅长机械记忆,不理解的东西我们也能愣记下来;而随着年龄增长,机械记忆是越来越差了,死记硬背是越来越走不通了,如果我们依然还试图依靠小时候死记硬背的方法,到成人以后的考试学习必然是苦不堪言,事倍功半;但是对比孩子,成年人的理解能力是增强了,成人更擅长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所以,不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都是耍流氓。5W2H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教材,让我们扬长避短,发挥成人理解能力强的优势,让理解之后的记忆更容易。

反过来说,如果考试的时候,论述题、简答题我们也用5W2H这样的架构来答题,也会言简意赅,不会写了一页纸,结果该写的考点没有写,得分点以外的却写了一大篇。

并且,当我们做题做到一半,回忆不起来之前看过的教材的时候,往往大脑一片空白,怎么都回忆不起来。这时候我们可以凭借5W2H顺藤摸瓜,根据这几个问题来回想书上的内容,很可能就灵光一现,回忆起来了。

由于大家知识背景不同,考试科目不同,没有办法在课程中针对具体考点向大家示范。大家可以先尝试将考试的一个概念、理论用「5W2H」进行拆解。在周末串讲答疑的时候,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子来帮大家分析。

4.3 知识体系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批判「碎片信息」,强调要建立「知识体系」。但是知识体系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一砖一瓦,脚踏实地建立起来的。要建立知识体系,我们首先要有足够多的砖头,没有砖头我们如何谈得上构建体系呢?

我们读书积攒「砖头」的过程就是作者写书的「逆过程」。作者就是用他已有的砖头,搭建成有架构体系的书,这个过程是将无序的知识搭建成有序书本架构。我们读书恰恰相反,是把有架构的房子拆成碎片化砖头的过程,是把有序变成无序的过程。但是散落一地的砖头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我们有了很多砖头之后,我们就可以重新把这些无序的砖头搭建成有序的知识体系。所以,知识就是经过了有序、无序多次的循环往复,才完成了把作者的知识体系变成自己头脑中知识体系的过程。

4.4 常见问题

每本书都要这样阅读吗?好累啊。

书分精读和泛读。还是之前说的,取决于这本书值不值得你这样去读。如果这本书不是经典书籍,那么不值得你花这么大力气去读;即使这是一本经典书籍,但是你不感兴趣或者你对这个领域要求不高,那么也没有必要这么去读。但是如果这个领域就是你安身立命的事业,这本书是能够帮助你建立核心竞争优势,那么就需要这样去精读。这一切都取决于你对「知识细腻度」的要求。

我们的问题不是「要不要这么精读」,而是我们「有没有这么精读」!我们从来没有这样认真地精读一本书,就好像从来都是喝牛奶,消化那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没有学会吃干粮,是很难长大的;但是只要我们这样精读过,啃过「硬骨头」,回过头来再喝牛奶就更轻松了。做那些「困难而有意义」的事情,让我们投资回报率更大!



5. 思考问题清单

5W2H只是采访作者,了解作者真实的表达是什么。但是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还原作者的知识/想法而已,更是要加入自己的思考,这才是真正的主动和作者对话。下面就是列出了我自己常用的一些思考问题清单,来帮助自己思考。

5.1 如果是我,我会如何?

当阅读故事类题材的时候,我经常看到一半停下来思考「如果是我,我会如何?」

当主人公碰到一个艰难选择的时候,我不会只是为了想知道情节发展,不会只是为了获得阅读快感而赶紧读下去,而我会觉得是作者给我的一个「考题」,而不仅仅是给主人公的「考题」,我会停下来「论语式阅读」,尝试自己先回答这个问题「如果是我,我会如何?」。

如果小说的主人公是A性格,我是B性格,我跟他性格完全不同;我在给出自己答案之后,然后再去看后面的情节,这时候主人公给出了一份他的答案。我就发现A、B两种不同性格的人生选择可能截然不同,随之的后果也不同。通过这样一个「对答案」的过程,我就得到了一个真实有效的反馈,我更了解了两种性格的优缺点是什么。这时候阅读小说也就不再是为了单纯的消遣,而是会帮助你会对人性、对你身边的很多事情有更深的了解。

当我换一个问法的时候,又会有不同的收获。「如果我是主人公那样的性格,我会怎么选择?」,虽然我的性格和他非常不同,我会去揣度A性格的可能会怎么选择。之后再去看后面的情节,主人公的选择很可能和我以为的不同,这就帮助我更多了解身边A性格的人;不会因为他们的一些做法和我不同,而让我觉得不可理解,我会更了解这类性格人的想法。

5.2 这是真的吗?还有其他可能吗?

这是《投资者的敌人》中的插图。同样一幅图,有人看到的是兔子,有人看到的是鸭子,双方都认为自己看到的才是事实,到底谁是对的呢?

所以在了解了5W2H之后,要常常问自己「这是真的吗?还有其他什么可能吗?」,因为即使同样的事实,也可能有不同的解读。

一项调查发现骑摩托车戴安全帽的人,患上癌症的几率会明显高于那些不戴安全帽的人。这是一个调查得出的「事实」,于是就认为骑摩托戴安全帽容易得癌症,建议骑摩托车不戴安全帽。看到这里,就要停下来问问自己「这是真的吗?还有其他可能吗?」

另外一个很可能的解释是「幸存者偏差」。因为骑摩托戴安全帽比较安全,能活到比较大的年纪,而如果不戴安全帽可能就英年早逝了;而年纪增大,癌症的患病率是增加的,所以显得是「骑摩托车戴安全帽患上癌症的概率更高」而已。二者只是相关而已,不是因果关系。因此说「骑摩托车戴安全帽会导致癌症」的结论是不对的。

5.3 与我何干?

书中知识如果只是停留在书中,和自己没有联系,这样的知识是没有太大用处的。所以要经常问问「与我何干?」。与我的过去、现在、将来有何关系?这方面限于篇幅就不展开说了。

5.4 思考问题清单与记忆

之前课程的学习金字塔的图片就说明了,学习者的「主动」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巨大。这些思考问题清单就是让我们更加主动地思考,而主动去思考之后的知识留存率会更高。所以,所有在阅读上主动的付出不会白费的,之后在「记忆」环节就会更容易了。

在读书流程闭环各个环节的时间、精力分配上,我们以往习惯往往是觉得记忆环节比较难,于是更多时间、精力给了「死记硬背」,这样的效果不一定好。如果我们把以往花在背诵的时间、精力,拿出一部分放在主动读书、思考的环节,不仅仅读书学习变得更有趣了,效果可能还更好。

5.5 谦卑与质疑

读书的时候老提到「批判性思维」,但是批判性思维绝对不等于「不服」「挑刺」「青春期的叛逆」。而且要批判别人,首先得知道作者真正说的是什么吧?很多时候,往往是「走马观花」「到此一游」的人最喜欢「挑三拣四」,其实根本连作者真正的意思都不了解,这样的批判和赞同又有什么意义呢?

问题清单不是为了让我们骄傲地和作者PK,而是希望自己在了解作者真正意思之后,给自己一个思考的火苗。读书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比作者高明,而是为了真理,为了真知。谦卑而真诚的对话,会让你更真实的认识这个作者、这个世界。



6. 房子其他结构

一栋房子除了砖头以外,还有钢筋。钢筋是房子的支撑、骨架。书的大纲就是支撑起这本书的钢筋、骨骼。而目录就是最明显的骨架。所以在论语式阅读我们浏览目录,根据目录来回答问题的步骤,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书的脉络,这对我们进一步阅读理解具体内容很有帮助,让我们不再是盲人摸象,而是有一个整体把握。这点对于考试尤其重要,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让考试的知识点混乱地散落一地,无处安放。

目录就像是房子的「大梁」,只是一个大的结构;在每一个具体章节中,还需要更多支撑结构。这些更小的骨架其实就是章节里更细分的次一级标题。一本好书,往往结构、脉络非常清晰。作者会用目录、各级标题来展现大纲的层级结构。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只要用思维导图梳理,就很容易看出书的结构,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了。限于课程篇幅所限,这里就不具体展开了。如果对这部分感兴趣的朋友,小能熊团队思维导图专家高雁鹏老师的训练营会更详细介绍这部分内容。



7. 复盘

最后,我们来总结下今天的内容。

读书闭环「读书-笔记-记忆-输出」各个环节分别对应着「拆房-搬砖-存砖-盖房」,是环环相扣的学习流水线。

读书不应该是「到此一游」而是在作者陪同下的「深度游」。

我们阅读故事型题材或者知识型题材的时候,可以用「5W2H」帮助我们列出采访作者的问题清单,方便我们带着问题和作者深度对话。

所有这些主动参与的深度阅读、思考都会为我们日后的「记忆」环节增添一臂之力。

论语式阅读(下).png


小能熊终生学习学院,陪伴终生成长的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